12.26 创新驱动,点燃检察发展新引擎——山东省检察机关创新工作项目公开评审侧记

创新驱动,点燃检察发展新引擎——山东省检察机关创新工作项目公开评审侧记

多角度展示评审现场

◆“对情节轻微的涉案企业开展‘涉罪企业诉前检察建议’试点是如何操作的?”

◆“以建议倒逼企业风险内控体系建设的效果是怎样的?”

◆“对法院超额查封资产的问题,检察机关积极协调法院对资产进行了解封,请问检察机关开展这项工作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具体是如何操作的?”

……

评审活动伊始,针对项目汇报材料中某一页的内容,就有5位评委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发问。

创新驱动,点燃检察发展新引擎——山东省检察机关创新工作项目公开评审侧记

评审现场准备就绪

12月20日,省检察院举行山东省检察机关工作创新公开评审。来自省检察院有关部门、部分市级院、基层院的12件检察工作创新成果参加本次活动。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和特邀评委以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现场观摩,各市县检察院分会场通过视频同步观摩。

本次评审活动在往届评审的经验基础之上进行了全面创新,接下来,请跟随鲁检君的脚步来到现场…

全新流程,蓄势待发

创新驱动,点燃检察发展新引擎——山东省检察机关创新工作项目公开评审侧记

评审现场座无虚席

省检察院报告厅

8时50分,工作创新评审会准备就绪,评审现场座无虚席,八位评委在前排就坐,省检察院领导、指导部门负责人、市级检察院业务专家评委、观摩单位负责人依次排列。现场屏幕显示参评单位现场汇报画面和答辩内容。

创新驱动,点燃检察发展新引擎——山东省检察机关创新工作项目公开评审侧记

主持人介绍评审流程及规则

9时整,公开评审正式开始,省检察院研究室主任李政担任主持人,介绍了评审流程及规则。评审活动分为4个步骤:参评单位进行汇报演示,参评单位对评委提问进行答辩,指导部门发表意见,评委打分。

创新驱动,点燃检察发展新引擎——山东省检察机关创新工作项目公开评审侧记

鲁检君了解到,省检察院根据年初各级检察机关的申报立项确定了38项创新项目,并针对项目内容确定了省检察院指导部门,通过中期指导和之后的书面评审,有25项被淘汰,胜出的12项创新成果进入当天公开评审展示并进行答辩。

评审分为两个环节:

■参评单位进行汇报展示,该环节控制在9分钟以内■由AB两组评委现场发问,参评单位进行答辩,该环节控制在19分钟以内

A组评委

创新驱动,点燃检察发展新引擎——山东省检察机关创新工作项目公开评审侧记

郭烁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左)

刘加良 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右)

创新驱动,点燃检察发展新引擎——山东省检察机关创新工作项目公开评审侧记

吴孟栓 最高检研究室民事行政法律研究处处长、二级高级检察官 (左)

申云天 最高检案管办业务信息化管理处处长、二级高级检察官 (右)

B组评委

创新驱动,点燃检察发展新引擎——山东省检察机关创新工作项目公开评审侧记

管素清 山东省检察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左)邵砚涛 山东省铁检分院专职检委会委员、四级高级检察官(右)

创新驱动,点燃检察发展新引擎——山东省检察机关创新工作项目公开评审侧记

张继民 菏泽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左)张观方 潍坊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负责人、四级高级检察官(右)

创新驱动,点燃检察发展新引擎——山东省检察机关创新工作项目公开评审侧记

8位评委对创新项目进行提问

为确保本次评审的公平公正,活动邀请了8位评委进行观摩,并对创新项目进行交叉轮流提问。他们有来自高校的教授,有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业务专家,也有来自省市检察院的业务部门负责人,这是以往没有过的。

在每个问答过程中,专家犀利的发问给参评单位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旁听席的鲁检君也紧张到手心冒汗,仿佛回到了大学毕业时的论文答辩环节。

创新驱动,点燃检察发展新引擎——山东省检察机关创新工作项目公开评审侧记

检察官孟一姝

济南市槐荫区检察院孟一姝:“专家的提问非常有水准,而且比较犀利,提出的问题也非常有针对性,紧扣创新主题,重点针对创新工作的创新点以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展开,尽管我们针对材料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做足了充分的准备,现场回答时也是倍感压力。”

创新驱动,点燃检察发展新引擎——山东省检察机关创新工作项目公开评审侧记

省检察院指导部门对工作创新发表意见

聚焦主业,全面创新

创新驱动,点燃检察发展新引擎——山东省检察机关创新工作项目公开评审侧记

从助力企业重大法务风险防范到智能助推严格公正行使不起诉权;从法律文书“繁简分流”模式探索到拓展深化类案监督工作建立体系化制度化规范化新模式……本次参评的工作创新涵盖了检察机关的主要业务,琳琅满目的创新成果体现着各级检察机关贯彻创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公益诉讼、捕诉一体、巡回检察、服务民营企业发展……这些源自司法体制改革前沿的创新成果,坚持面向检察业务主战场、融入司法办案第一线,不断提高技术办案参与度、覆盖面、支持率,将检察技术全面深入地应用于检察司法办案工作中。

鲁检君注意到,本次参评中有两个创新成果同时聚焦公益诉讼,他们分别来自省检察院第八检察部和济南市槐荫区检察院。省检察院相关部门和基层检察院同台竞技,火光四溅、精彩纷呈。

创新驱动,点燃检察发展新引擎——山东省检察机关创新工作项目公开评审侧记

省检察院第八检察部副主任 刘艳(右)

对于评委提问的两个工作创新之间的关系,省检察院第八检察部副主任刘艳介绍道:省检察院搭建的公益诉讼智慧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推进全程智能办案,同时对新研发的信息化平台预留端口,目前我省包括槐荫区检察院创新成果在内的数字化平台有50多个,经审核后,这些平台可实现与省检察院的智慧管理平台进行对接,实现上下级检察院信息的互联互通。

过程短暂,影响深远

创新驱动,点燃检察发展新引擎——山东省检察机关创新工作项目公开评审侧记

山东检察机关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勇于探索,精于创新,努力争取每一年创立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可复制、对工作具有明显推动作用的创新品牌项目,为推动检察工作转型发展增添动力。

17时,六个小时的评审活动正式结束,鲁检君在想,该如何形容这场紧张的评审呢?火药味十足?干货爆棚?金句频出?似乎没有一个形容词能够概括现场的状态。但毫无疑问,评审会上的每一个人,无论是评审、答辩者还是旁听席的鲁检君,都被现场巨大的信息量和精彩的提问与回答所冲击着。

专家点评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次创新公开评审会本身就是一次创新,这种形式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的;今天接受参评的工作创新都是经过层层把关脱颖而出的,整个程序非常严谨,引入系统外评委的参与是一个大大的亮点。

最高检研究室民事行政法律研究处处长、二级高级检察官 吴孟栓:山东检察机关具有创新的光荣传统和生动实例。这次年度集中评审是一次创新成果的盛宴,让我们看到了山东检察机关在探索创新方面的成效。

本次参评的创新项目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参评单位对创新项目的选题和发展路径思考谋划的非常深入,符合检察工作发展的需要和规律,对新思路,新机制、新规律、新标准的验证及运行非常充分,相关的创新及经验成果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成熟度,很多经验具有推广的价值。

本次评审的结果将于近日在山东检察机关的新媒体平台公布,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继续关注我们,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附:全省工作创新公开评审项目名单

1、共商共议同防控 助力企业重大法务风险防范

2、规范标准智能助推科学公正行使不起诉权

3、打造动态跟踪平台提升诉讼监督质效

4、创新“三位一体”刑事抗诉机制实现刑事审判监督双赢多贏共赢

5、深化检狱互通协作智能化 打造执检子系统减刑、假释办案自动化模式

6、探索架设信息聚合化与办案可视化双通道构建公益诉讼多维监督体系

7、法律文书“繁简分流”模式探索

8、构建“源头管控、检调对接、多元修复”矛盾化解机制打造“枫桥经验”基层检察实践样本

9、拓展深化刑事类案监督工作建立体系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济南模式

10、捕诉一体格局下检察主导标准体系构建

11、搭建智慧管理平台以科技创新助力公益诉讼

12、加强执法督察制度建设完善检察权运行内部监督体系

文字|闫现令

图片|黄莹闫现令吉帅起

审核|李政王蓉蓉郭柏松胡啸

创新驱动,点燃检察发展新引擎——山东省检察机关创新工作项目公开评审侧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