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有人说“人到老年,真正凄凉的不是没有子女,而是没有钱”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有人说:‘’人到老年真正凄凉的不是没有子女,而是没有钱‘’。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基本上认同,少部分不认同,在如今社会里,敬老、养老、孝老的子女大有人在。啃老、打老骂老、不养老的子女也不在少数,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下面我来举个例子:

我一个邻居,老先生去世后(十年前),留下七万元给老太婆养老,没几年老太婆得了老年痴呆症,兄妹4人商量后,由大儿子负责把她接到身边照顾,前提是七万元全部给他。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大儿子一直没有送老太太到医院医治,甚至连药都没给她吃。后来,老太太大脑慢慢的失去了意识和行走能力,儿子出门为防老妈摔倒,他就把她绑在床上,再后来,老太太没几年就去世了,七万元也理所当然归大儿子所有。你说有钱吗?老太太也有七万元的养老钱(每月还有几百元钱的抚恤金),结果呢?所以说,钱也不是万能的。

老年朋友们,钱是好东西,但要自己拿着,放在儿女那总有这样那样的事情发生。

孝顺的儿女是你修来的福气,要珍惜,不要相互攀比,要懂得知足。

我个人认为,看得起病,住得起院,养得起老,才是老年人走向终点的最大愿望。

老年朋友们,开开心心、高高兴兴、健健康康的过好每一天,是儿女们的期待,也是你自己的福份。



南京一老人


唉!这话题,分开来讲吧。

如果是活在儿女孝顺的家庭,穷点,没钱也无所谓了,我的一个邻居,四世同堂,上下几十口人,最老的九十多岁了,我们都喊她阿太,她人可好了,小孩子也很喜欢她,逢年过节我们出门打工的回去都会给她塞个红包,她乐呵呵地接受,其实她不会花钱啦,那些攒下来的钱她会分多次给她的曾孙,或不认识的小孩啊,小孩子开心了她也开心了,我们也开心!曾有人说阿太是被死神遗忘的人,我觉得我以后能像她这样活着也很满足了,钱不钱的,无所谓了,人越老越不需要钱。

当然,也有相反的,我们村就有一位老头,与儿子们分开住,各吃各的,儿子都不想养老人,老人没办法,七十多岁了,还自己下地,扛着个耙,前边跟着一头老牛,下雨了,他就简单的将自己藏进雨衣里,斜风细雨,打在满是皱纹的脸上,看着都觉得可怜。后来他突然就死了,就是一个晚上的事!真的,白天还看到他好好的,他其中一个儿子还很生气的说:“叫你不要淋雨,完了!”我心想:你倒是养他呀!人死了才说句像人说的话!

所以,人到老年,真正凄凉的不是没有子女,也不是钱,我觉得应该是孤独!是儿女不孝!不知道大家认不认可?


海底的鱼


这话只能认同一丢丢吧,真正凄凉的是没有了你的陪伴,这几天疫情大家能体会到什么叫陪伴了吧,一个人呆家里想说话都没地方说(幸亏有个今日头条),有钱又能怎样,寂寞了叫个陪护什么的,能聊一起吗,疫情一出都回家了谁管你呀。所以啊珍惜身边人吧[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尚世堂


我讲两个真实故事给大家听。

先\b讲一个穷的老年人的生活,我们邻居,他妈妈86岁那年中风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他妈妈生有三儿三女,平时,他妈妈自己过,沒有生活来源,沒有退休金,更沒有积蓄,平时靠几个儿子周济点钱给她,三个女儿经常买点好吃的送给她,自从得了中风拉尿不知道后,三个女儿现在看她妈妈这情况,都躲得远远的,恐怕惹火烧身,三个儿子只好商量三家轮留管一月,到谁家谁家都是咬着牙数着手指盼着快点过去,轮完这家轮那家,轮到我邻居,他家人都嫌他妈又脏又臭,不愿他领回家,他只好花几十元钱租个十平方的小房间给他妈住,平时三顿饭做好送去给他妈妈吃,从来沒见过给他妈洗过衣服,我听别的邻居说,路过他妈妈的屋子时,老远就嗅到臭味扑鼻。

再说这个有钱的老年人。

这个老年人因为邻居家装空调,他怕夏天热气和噪音吵到他,他叫邻居把空调外机安装离他家远点,邻居沒理他,他回家端来一盆尿尿泼在人家屋里,并且骂人好几个小时,邻居很有涵养,静静地听他骂不还口,让他觉得像拳手砸在棉花上,感到辱骂人沒有一点效果,气得当场中了风,他家人想找邻居担责任也无理啊,自始自终都是他在挑衅辱骂别人的。

这老年人有二个儿子,二个女儿,他有退休金,关键是有三层临街门面房,这二儿二女都在努力孝顺他,每天二个女儿天天来伺候他,每次出去洗澡二个女婿背着他上下楼梯,然后轻轻的推着轮椅带他去洗澡,要是哪天感冒发烧,这家老老少少全陪着他去看病,一般缺乏护理的重度中风者早就受尽白眼含恨离开了人世,而他在中风之后活到现在己经有十几年了,现在他的三层门面房即将拆迁,估计能拆800多万元。

所以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沒有都行,但是千万别沒有钱,有钱能使鬼推磨,无钱便是推磨鬼,有钱就是男子汉,无钱便是汉子难,钱能治疗自卑,能买来尊严,人到老年,真正苍凉的不是沒有子女,而是沒钱。



今世缘126


我比较认同这句话,因为从我身边的人来看,年纪大了有积蓄的人,生活的都很好!我说的这个好,不是吃的好,穿的好!是整个人精神状态就不一样!因为有一定的积蓄,最起码在年纪大了没有劳动能力的时候,不用为钱发愁,生病住院自己也可以负担得起!即便儿女孝顺,可如果儿女的经济条件不好,老人再没有积蓄,遇到老人生病住院时,那再孝顺也没用!我住院的时候看到的太多了!因为我住的是放疗科,都是患癌症的,有一位阿姨,农村的,家里条件不好,放疗一次有600的,1500的,1900的一般根据患的病不同,放疗的次数不同,一般都要25次起。大夫看她条件不好,给她选的600的,还要同期化疗,化疗一次5000左右,她就放疗了6次死活都不做了!他老公照顾她也不上心,就吵着回家!儿子光打电话问,也不拿钱!光说不练!这个阿姨在医院走廊里哭了一次,第二天就和大夫说她要出院,她家里人没有拦着的,包括陪护的老公!我看他还挺乐呵!还说医院就骗他在这治疗!大夫也无奈啊!同意她出院了!我觉得这阿姨是不想出院的,没办法!要是她自己有积蓄!还用这样看人脸色!同样一个病房的也是个阿姨,人家做检查,用药从来不犹豫!自己买了个轮椅,她老公天天推她遛弯,(因为治疗后体质弱),她女儿给她打电话她从来就说:不用惦记,我挺好!这就是钱给她的底气!老话说:爹有,妈有,不如自己有!我觉得不光是教育年轻人的!谁有,都不如自己有!


邹大运的小生活


我讲两个我两个老同事的故事,我们都是八十岁左右的人了到也常在一起聚聚。一个是幹部铁路退休的,因退休的早,現在退休金五千,家中,妻子,儿子女儿都有,无奈老了后脾气变坏了,和妻子,孩子净生气,前年自已要求住进了养护院,家里也没阻拦,自已退休金全给护理院了,住的条件是四人一间房,有一台电视定奌放,放一个不变的频道,给我的感受是悲哀,和无奈。另一个同事也是有儿有女,不幸的是十多年儿子因事故去世了,白髪人送黑髮人对我这同事打击太大了,以后儿媳走了,头几年老伴也没了。去年他选择了养老方式,不孤居,也不和女儿一起住。家里原有三套房子,去年把儿子住的那套卖了,卖了近三百万。用這钱住进了养老院,一个檔次挺高的养老院,自已一个人住了一个里外间的小单元,有两張床,挺舒适,一个月一万四千多开销全在里面,又把原先家中的一个保姆大姐继续畄用给他冼个衣服买个東西,两项开支一月得二万,他的想法這三百万住上十年是没问题,那时也90多了,我们常去他那在歺厅喝个小氿,再到他屋里吹吹牛去,贵奌但条件真好。我的两个同事不同境遇,是不是也就有了答案。


老于59526


是的,对这句话,我很认同。

生老病死,谁都无法避免。人生一旦迈入晚年,亲情子女固然重要,但金钱却是至关重要。

年纪大了,失去了劳动能力,本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但此时,纵然儿女们再孝顺,也不能天天在跟前。他们也都是成家立业的人,要工作,要应酬等,杂七杂八加起来,也要忙的焦头烂额。如果遇到不孝顺的儿女,别说养你老,就是有时间也很少去瞅你一眼的。但如果你很有钱,情况就会好很多。我对象一同事,下岗在家,靠打零工维持生计。闲聊当中,经常抱怨婆家,怨言满天飞。后来,公公瘫痪了,不能动了。公公每月退休金8000多元全都给她,才把公公接到家里抚养。现在关系还不错,还上了我们当地新闻,说她孝顺。我想,公公有钱,应该起了很大的作用。

所以,趁年轻,多攒点钱,好以后养老用。经济上独立,才会有更:多的选择。比如,现在流行的养老方式就是,约上几家志同道合的人,一块去旅游养老。到一个喜欢的地方后,住上两三个月,然后再转往下一个喜欢的地方。如果实在走不动了,就选一个疗养院终老一生。这样做,不仅减轻了子女的负担,更为自己提供了足够多的乐趣。

所以,年纪大了,有钱才是王道。


齐鲁木齐


说的太准确了,人老了如果没有钱将寸步难行,命不久矣!

曾经看到微信写了一个老人的故事,感觉正好应对这个问题:

杨老师是一位中学的老师,老伴过世了,一个独子很争气,考取了北京的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并成家立业,结婚生子!本来想退休后各种旅游的杨老师,只好先去帮儿子带孩子,从出生到幼儿园,再到上小学,最后上了初中,住了校杨老师才算解脱了。回到了自己的老窝,想着过过自己想过的日子。

可是,此时杨老师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身体不由自主的衰退,时不常的丢三落四的,甚至有几次把自己锁在了门外,为此她给邻居那里留有自己的钥匙,并且在家里各个房间都放有一个电话分机,以防外一!!没想到还真的起到作用了!有一天下大雨,杨老师去关卫生间窗户时,因为雨水自己潲进来,卫生间的地上很湿滑,杨老师被滑倒了,当她勉强拿到电话打了120后再也没有力气起来,直到邻居协助120把她送到医院!诊治为腿骨骨折需要住院治疗!

无奈下她给儿子打了电话,虽然儿子第一时间赶回来,但是见到母亲第一句话就是〃告诉您多少次了,别爬高弄梯的,现在摔成这样怎么办?我又这么忙!〃一通埋怨后,手机就开始响个不停!看着儿子这个样子,当妈的只好说,你去忙吧,我没事,我请了一个护工,你就放心忙去吧!儿子看到护工还算勤快,当天就飞走了,国外有个谈判需要他去!

看着儿子离去的背影,杨老师给护工阿姨说,您好好待我,我会付给你钱的!并和护工聊天说:

如果人生可以选择,她将不会结婚,更不会生子,只会好好挣钱,年轻时好好享受,当自己老了也有钱找人伺候自己!

说的很悲壮啊,所以现在有些年轻人选择不婚,独自生活,好好挣钱,享受人生,存钱养老!再也不多谈"养儿防老"的话了!





期待耿好


此话如今我第一次听说,对于这种说法反正我是不敢苟同。要说钱是好东西,但父母子女之间并不是只有金钱才是维系关系的纽带。

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也决不能只以单一的金钱来做交易,做法码。

果真如此,那么世界上就没有一点儿的亲情可言了,朋友之间的友谊更是免谈。

也许有人会说当今任何事情没有金钱是办不了的,这一点我并不完全反对,但是作为父母与子女之间若也要用金钱来衡量,那就很不合适了。

我的母亲本身也是个家庭妇女,之前原是棉纺厂工作的工人,为了我们兄弟姐妹能够更好的生活,在我出生那年而放弃了工作,在家中全心全意的照顾着我们所有的人,照顾着我们这个大家庭。

繁重的家务负担我的母亲从来没有抱怨过,只是不声不响按部就班的调理着生活的节奏。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为我们每个人辛勤的操劳,虽然有时也会对失去的工作有些留恋。

因而尽管我的母亲没有一分钱的工资来源,可是长大后作为兄弟姐妹的我们对母亲是无比的疼爱。

母亲在85周年去逝的那最后两月,每个子女都在身前尽心的照顾,如此这般还都感觉没有侍候够,后悔今生在没有机会回报老娘这一辈子的恩情了。

母亲走了,离我们而去了。留下仅有的两万元钱,还是儿女们孝顺母亲,而母亲自己又舍不得花的零花钱。

一晃十年了,但是母亲的思想,母亲的教诲,母亲的形象,母亲的音容笑貌无时不刻不留在我们兄弟姐妹们的心中,然而我们对母亲这深深的思念,这一切的一切全不是用金钱换来的,不知你能否理解。



白雪姐姐


不大认同,钱虽可以做到很多事,对年轻人来讲,无往不利,但对老年人来讲末必。

同条村同个队,两夫妻育有五个小孩,老公还是工人,以前那个年代吃香,老来有保障,家庭算比一般人好,后来小孩长大各奔前程,渐渐生活在小孩长大后改变很多,儿子在家建了个两层小洋房,两个大女儿也有自己的家,两个最小的女儿,一个结婚后迁移香港,一个澳门,两个小女经常汇钱回来孝敬父母,儿子因为有这两个细妹倾力相帮父母,金钱上两老从来末曾向儿子伸过手,包括生活当中,也是两老生活在一个旧房子里,两老总是成双成对出入去买送,一个有点耳聋,另一个就附在耳边讲,见他们这般恩爱我地旁人羡慕到不得。

人生终要经过考验,丈夫先行一步,虽然老夫老妻,但感情也不比年轻人淡,只是懂得收藏,每天见老太太一人无精打彩,眼里己再无昔日神彩,走路也不再步步温柔有序,仿佛人一下老了很多,睇着可怜。

过了两年,老太太身体大不如前,或者是失去最爱的人的关心,加上思念。

为了安全,搬到了儿子家,儿子媳妇知妈有钱,每天软磨硬劝,最终将老人8万全数据来己有。

最后来,老人冇钱就利益可图,最终老人被迫送去养老院。

所以钱也不是老人的护身符,只有陪伴才可活得有尊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