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資本和藝術的碰撞,張藝謀與張偉平相愛相殺,再也回不去了

張藝謀是我國著名導演,創作了不少口碑佳作,他所挑中的女演員甚至有一個代名詞叫"謀女郎",可見他的名氣之大,眼光之高了。

近十年他的創作多了不少的商業元素,這是因為他與張偉平的合作讓他對影片的效果做了不少的讓步。那麼他們究竟是何關係呢?

1.張偉平的出現拯救了一部佳作

1980年,張藝謀作為藝術創作者,為當時的中國觀眾創作了不少質量過硬的作品,甚至國外的觀眾都為他叫好。

資本和藝術的碰撞,張藝謀與張偉平相愛相殺,再也回不去了

但到了90年代,時代變了,電影領域的創作不再那麼自由,並且還少了許多的投資者。

那時候他正在籌劃拍攝《有話好好說》,還在統籌階段就發生了一個糟糕的事情,那就是投資人撤資了。

沒有了錢,該怎麼拍電影,這對一個導演來說是晴天霹靂,就在這個時候張偉平出現了。

他是個大老闆,靠著做食品和醫藥用品發家,後來賺錢了就四處投資房地產。雖然比張藝謀還小7歲,但肯定是不缺錢的。

在聽說了這部電影因為沒人投資而無法繼續拍攝後,他對投資電影產生了興趣。

資本和藝術的碰撞,張藝謀與張偉平相愛相殺,再也回不去了

得知這部電影需要2600萬投資後,還對張藝謀說:錢是最好解決的事情,才2600萬而已,又不是兩個億,馬上就可以挪給你,這部電影一定能順利拍攝。

張藝謀雖然很開心,但覺得2600萬不是個小數字,還是問了他要不要看看劇本,結果他一口拒絕了,說相信張藝謀的水平。

沒想到的是,這部電影因為缺少宣傳,這次的合作只賺了800萬,連投資都收不回來,直接虧損了。

面對這樣的結果,張藝謀表示很慚愧,但張偉平不介意,還安慰他從頭再來。

資本和藝術的碰撞,張藝謀與張偉平相愛相殺,再也回不去了

這個時候的張偉平是"救世主",他的挽救了一部要夭折的電影,那時候他們兩人的情誼是純粹的,商人欣賞導演的創作能力,而導演感激他的及時相助。

朋友之間就要這樣,不求錦上添花,但求雪中送炭。這就是張偉平和張藝謀的情誼

2.拍電影是為了什麼

1997年,這對好兄弟成立了電影公司。接下來拍攝了多部電影,都得到了國內外不少獎項,電影的時代開啟了。

資本和藝術的碰撞,張藝謀與張偉平相愛相殺,再也回不去了

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張藝謀這樣告訴記者,他進行藝術創作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滿足自己,一部電影只要不讓投資人虧本就已經足夠了。

這從正面證明了,他拍電影的理念是為了藝術創作,所呈現的都很有深意,但矛盾就從中而來。

觀眾的想要的不是到電影院看一部看不懂的電影,而是想在休息的時候看點輕鬆的放鬆一下自己。所以馬上負面評論就淹沒了他。

毫無疑問,這次是他改變自己創作方向的一個路口,往左走是原先的道路,只要滿足自己的理念就好了,往右走是迎合觀眾。

資本和藝術的碰撞,張藝謀與張偉平相愛相殺,再也回不去了

張偉平也說:第一部第二部不賺錢我沒有說什麼,第三部他改變了,意識到不行了。因為這是很現實的問題,觀眾不買賬。

電影來自於藝術本是沒錯,但電影中過多的脫離群眾題材容易讓觀眾沒有共鳴感,多些柴米油鹽或迎合觀眾審美,也是個改良電影的不錯選擇。

3.資本開始運作

《英雄》是開啟票房大片的里程碑。所耗費的資金也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光是預算就有3000萬美元,而不是人民幣,是當時業界認可的大製作。

其中場景和特效更是被讚歎不遜色於美國大片,是一場視覺盛宴。

資本和藝術的碰撞,張藝謀與張偉平相愛相殺,再也回不去了

為了保證這次的票房能讓公司滿意,這部電影保密工作做的很好,在首映當天才送到全國各大電影院,還簽了保底合同,保證了有至少6000萬的票房。

再經過一系列的宣傳,他們兄弟倆對這部電影充滿了自信,面對採訪,他表示這部電影票房絕對會令人驚喜的大跌眼鏡。

確實這部電影給觀眾帶來了極高的體驗,最終獲得了2.5億的票房。這讓他們更有信心繼續拍攝了《十面埋伏》,結果收到了不少的差評,但是因為前部電影的影響,這部電影還是拿下了1.5億票房。

資本和藝術的碰撞,張藝謀與張偉平相愛相殺,再也回不去了

張偉平還是最擅長商人的手段,他不否認這次是他炒作過度了,觀眾們發現電影和炒作內容根本不同,當然感受到欺騙而給出差評。

在我看來,從這部電影開始他們之間似乎陷入了資本當中,張偉平不再是剛剛投資電影那個純粹的商人,他是個腦中充滿利益計算的商業大亨。

當藝術創作適當迎合觀眾是好事,但摻入太多的商業因素後,觀眾只感受到憤怒。

4.兩人關係開始破裂

2006年,《滿城盡帶黃金甲》開始拍攝了,這部電影中《菊花臺》和周天王的出現給觀眾帶來了深刻的印象,可是很少知道,周天王其實是張偉平帶進電影裡的商業元素。

資本和藝術的碰撞,張藝謀與張偉平相愛相殺,再也回不去了

當他看到這個劇本和選角的時候,覺得實在是太"老土"了,鞏俐和周潤發搭檔,怎麼看怎麼土,雖然保證了電影質量,但誰來保證票房呢?

於是他強勢讓周杰倫參與了這部電影。他也在採訪中承認道他干預了這部劇本的創作。

這個改動還算合理,結果到了2009年,他居然讓小瀋陽來出演《三槍拍案驚奇》。

懸疑的題材,再加上春晚爆火的小品演員,怎麼看怎麼奇怪,這讓張藝謀措手不及。

就算這樣,他還是忍了,硬著頭皮拍完了。結果只得到了2.6億票房。

資本和藝術的碰撞,張藝謀與張偉平相愛相殺,再也回不去了

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他坦白地說出了自己的感受:感覺自己拍的不是電影了,是商業。

後來兩人關係破裂,與張偉平干涉電影創作不無關係。

藝術與資本要找到平衡是很不容易的,但投資者並不是專業的創作人員,如果只從商業的眼光來看待電影,那麼也不需要那麼多導演來指導如何拍電影了,直接請一大堆明星來吸引觀眾不就好了?

所以電影是一個導演的底線,可以加入商業元素,但干涉電影創作是大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