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散户的自救法则:只需做到两点


散户的自救法则:只需做到两点


Q:老师您好,想请教一下商品周期的问题,就是之前推送有过主动去库被动库这些概念,您也说过每个商品所在的周期位置。想麻烦您再讲一下周期的判断和每个周期的策略。


库存周期是经济学里面的一个概念,但是在实际中争议很大,之前好像李迅雷还是谁写了一篇报告,意思是说中国根本不存在库存周期这么一说。当然,也有一些私募机构的老板也特别烦感谈库存周期,因为同样是去库,有时候价格跌了,你才知道是主动去库,有时候价格涨了,你才知道是被动去库,他们事先搞不清楚是主动还是被动,所以比较烦感谈这个东西。

另外,我说过的每个版块所在周期的位置,是没有任何理论依据的,你可以说我是胡诌八扯,但是我有自己的判断方法以及我自己相信的东西。我觉得任何一个行业都会经历类似于春夏秋冬四季一样:春生,就像是价格触底反弹走出低谷;夏长,就像是价格爆发式增长至高位;秋纳,就像是价格从高位开始回落;冬藏,就像是价格不断跌到谷底

所以,我简单讲一下,我是如何判断各个板块所处周期的位置,其核心主要是根据价格位置和趋势来判断的。


01 判断商品所处的周期位置

我之前画了一个简单的图,图中标明我认为的不同商品所处的周期位置。其中,贵金属处于右侧上涨周期,农产品处于右侧底部,能化处于左侧底部,有色处于左侧下跌偏低位置,黑色处于左侧下跌偏高位置。

散户的自救法则:只需做到两点

(来源:www.jiaoyifamen.com)

我以黑色系和贵金属为例,从黑链指数月 K 线图来看,它的价格从最低的 50.69 迅速到了 145.75,上涨了将近 2 倍的幅度,然后一直开始在高位震荡。首先,从位置上来看,它是处于高位的,至少是夏天或者秋天;从趋势来看,如果它有可能再往上涨,那它就是处于夏天阶段,如果它没有可能再往上涨,那就是处于秋天阶段。

我个人认为,黑色系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所以排除了夏天的可能性,而把它定性为秋天,只不过现在价格比较坚挺,跌得不顺畅,这就像是秋天有时候也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叫做秋老虎。所以从价格未知+盘面趋势综合来判断,我把它放在左侧下跌的位置。

为什么这么难跌呢?主要是因为这个行业垄断程度变得更高了,一切都要从供给侧改革之前说起,那个时候钢材跌到了 2000 块钱一吨,任何民营的煤矿、钢厂基本上全部都出局了,但是国企不一样啊,只有国企可以从银行拿到贷款,而且是低息贷款,所以可以硬撑下来,最后这些民营的要么出局,要么被国家队完成了控股,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垄断进一步加强。所以导致了现在黑色系,上涨没有驱动,缺乏空间,下跌又跌不顺畅,总是在高位震荡。

但是,我始终相信一点:春天过后是夏天,夏天结束是秋天,秋天过后是冬天,我没见过秋天过后又回到了夏天,所以你行业垄断,你经常搞秋老虎,但该跌的迟早会跌,我相信自然法则,尊重自然规律,不相信人定胜天。

散户的自救法则:只需做到两点


我们再来看贵金属的情况,首先从 86.29 的低位启动,一波上涨到了 120.70,然后开始回调到 99.57 的低点,底部大幅提升了,然后价格进一步上涨,从趋势上来看,它是上涨趋势。这种趋势能够得以延续有两个主要的原因,一个是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各国不断降低利率,有利刺激黄金进一步上涨;一个是通胀预期以及地缘政治不稳定性加剧。

再从启动的空间来看,从 99.57 这个位置开启上涨,这个起涨点并不是在高位,而是相对偏低的位置,现在已经达到 139 了,距离历史最高的 177.87 还有一点距离。所以从趋势上来看,贵金属显然处于右侧,从价格位置来看,其实现在也处于均值以上了,所以我把放在了右侧偏高一些的位置。

其他的品种判断方法也是如此,就是利用它现在所处的价格位置以及其盘面及未来的趋势判断,从而得到一个它的价格所处的周期情况,这个价格周期背后往往也是产业的周期情况。


02 关于库存周期

经济学里面有很多周期,有商品的库存周期,设备投资周期,建筑和地产周期,人口及科技进步周期等等,只有库存周期是最短的,偏中观一些,那些周期都比较大,偏宏观一些。正常来讲,库存周期分为补库周期和去库周期,补库周期其实分为两个小的阶段,一个是被动去库阶段,一个是主动补库阶段,这两个阶段价格都是上涨的;去库周期也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被动建库阶段,一个是主动去库阶段,这两个阶段价格都是下跌的

当然,这个是比较理想的情况,理论来说这个周期大约持续 40 个月,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四个阶段,但是在我们国家其实并不明显,所以李迅雷之前发过一篇报告,就说中国没有库存周期这么一说。

其实,很多时候,下游补库、去库节奏切换的比较频繁,有太多个小的补库和去库,而且也取决于贸易商心态。比如,贸易商高价接了一些矿石现货,现在盘面矿石开始不断下跌,贸易商心态恐慌,不断抛货,港口去库,这个时候价格是下跌的,很多人看库存下降,就去做多,但是现货的价格也在落,这个时候盘面肯定也是跌的。

相反,贸易商看到下游钢厂库存比较低,开工率未降低,预期未来钢厂要补库,这个时候开始主动建库存,这个时候库存增加,但是价格也在上涨。所以你需要去了解贸易商的心态,他们如果前期高位接了一些货,盘面价格又在跌,基本上心态上偏恐慌,急于抛货去库;如果手中的货不是很多,现在价格不断下跌,钢厂库存偏紧,开工未降,这个时候贸易商可能偏乐观,敢于主动接货。

很多时候,研究员看到的只是冰冷的数字,对参与者的心态、压力以及状态不是很熟悉,盲目在那里胡乱推演平衡表。我自己审过很多企业的贷款,基本上都是国企和上市公司的,民营基本上太难了。我也去过很多企业去实地查看,说实话,当我看到那么多企业资料和财务报表时,我基本上没有概念,当我去企业看一下的时候,那个感受完全不一样,那么大厂房,那么多库存,那么多工人,你和他们的老板或者财务聊天,你能感受到他们资金压力多么巨大。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从事后来看库存的变化与价格关系,有时候去库上涨,有时候去库下跌,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接触到产业前线,只从数据那里看不到真实的参与者的心态,不太好做判断。所以,我个人觉得如果不擅长判断趋势,那么我们就利用其绝对值。就像傅海棠老师说的,做期货找价格处于历史高位和历史低位的品种做,价格处于历史中间的不看。库存也是一个道理,我们也可以这样看。

你可以把库存理解为杠杆的支点,杠杆的一端是价格弹性,杠杆的另一端是供求关系。你会发现,下图中的区别主要在于,高库存的支点离价格较远,从而导致其价格弹性弱,低库存的支点离价格较近,从而导致其价格弹性大。假设在供求作用力相同的情况下,库存高的涨得慢,库存低的涨得快。所以,你没必要去判断库存周期,就利用绝对库存的高低做判断。低库存的情况下,做多进可攻退可守。

散户的自救法则:只需做到两点

(来源:www.jiaoyifamen.com)

但是,我们现在渠道比较弱,没办法跟机构相比,我们所看到的库存周报的数据包括网上流传的小纸条,都是严重滞后的,很多分析师推演的供需平衡表一般都是月度的,有的可能做到周度的, 但是盘面交易资金,做的都是日度的,库存都是日度的,出来结果的时候,有渠道的资金和机构早就消化了这些消息,散户再看到这些消息就已经很晚了。说到这里,我就在扯一些资金收割散户的手法,以及散户应该如何去做交易。


03 散户的自救法则

如果你关注交易法门网站(www.jiaoyifamen.com)上的持仓数据,你会发现很多席位都是双边开仓,双边开仓的好处在于可以做局,你做预期,它可以讲现实;你做现实,它跟你玩预期,靠得就是双边开仓

比如,某席位在螺纹上多空都开 10 万手单子,这个时候现实出现较大的利空消息,散户开始纷纷做空,站在现实这一边,这个时候双开的席位就开始玩预期,利用媒体优势,散布各种利好预期,然后利用资金优势开始收割散户,第一步空单加仓,多单加仓,盘面拉涨,基于现实做空的散户一脸懵逼,纷纷止损。

当价格拉到高位的时候,所有人都相信预期的故事了,散户又开始做趋势,追高了,这个时候资金再去平多单,加空单,又告诉你距离交割的时间不多了,要从预期回归到现实,再次收割散户一次。这就是为什么很大席位双边开仓那么多,放出那么多影响市场的报告,就是收割散户,散户最大的死穴在于,散户如浮萍,导出随风飘,盘面一涨或者一跌,说啥他都信。

所谓的思维盲区,很多时候是一拨人拿着另一套逻辑和大量的资金来攻击你,给你洗脑。所以说,人人都相信的东西,千万要小心,极有可能是骗局;人人都不信的东西,千万要小心,极有可能是一个重大机会。我并不是教你特立独行,我只是劝你独立思考

另外,散户做期货想要赚钱,要么你快如闪电,要么你不动如山短线赚钱靠概率,中线赚钱靠技术,长线赚钱靠眼光。如果你能够具备机构的渠道优势,有各种先人一步的信息,或者你短线炒单胜率极高,那你可以去尝试利用快如闪电来赚钱。但是我认为大多数人不具备这个优势,所以大多数人的出路在于不动如山。

如何才能做到不动如山呢?第一,你买的品种处于冬末春初,你卖的品种处于夏末秋初,即你买在历史低位,卖在历史高位,位置上具有极佳的盈亏比;第二,你永远不知道冬天有多冷,夏天有多热,所以那个时候不要重仓,你可以用少量的仓位获取巨大的价差,从而最终获得不错的盈利。

做商品期货最好的状态就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吊儿郎当的现货贸易商,没有资金压力,没有库存压力,只需要做到两点:第一,选择一个好的标的(价格历史低位、历史高位);第二,耐心。如果你的交易做的好,这两点足够了;如果你的交易做的不好,你会总结出 4 点、8 点、...、128 点、256 点....最终成了砖家。

我可能扯得有点多了,最后说两句话,一起共勉:

1.认识行情的无常,践行交易的无我,接受自己的无知。2.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你说出来就会迷失你自己,高人都只行不言,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