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山东省一个县,人口超40万,2000多年不改名!

阳信县,隶属于山东省地级滨州市。在地理位置上,阳信县位于山东省北部平原,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5-117.52,北纬37.26-37.43,县境南北长26.5公里,东西宽48.5公里,总面积792.49平方公里。阳信县人口超40万,因汉代名将韩信自燕伐齐屯兵古笃河之阳而得名。并且,阳新这一县名历经2000多年不改名,在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各个县中,这一情况无疑是比较少见的。

山东省一个县,人口超40万,2000多年不改名!

首先,阳信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5000多年前,今山东省阳信县一带就有古人类在此活动。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划分为古九州,今滨州市阳信县一带属古青州的范围内。夏商这一历史阶段,该地区为蒲姑国领地。春秋战国时期,今阳信县一带属于强大的齐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剪灭六国,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阳信县一带属厌次县。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后,正式在该地区设立阳信县。

山东省一个县,人口超40万,2000多年不改名!

据《清史稿》等史料记载,对于阳信县这一地名,因汉代名将韩信自燕伐齐屯兵古笃河之阳而得名。由此,该地区的建县历史已经超过2200年了。并且,阳信这一县名沿用至今,也即2000多年的不改名。东汉初期,阳信县隶属于冀州渤海郡。公元220年,阳信县改属乐陵郡。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家争霸,阳信县隶属于魏国。北魏熙平二年(517年)并瀛冀二州为沧州,不久改为沧州郡,阳信随属沧州郡。

山东省一个县,人口超40万,2000多年不改名!

公元634年,唐太宗李世民这位皇帝在位时,阳信县改属德州。五代十国时期,阳信县属棣州。北宋建立后,阳信县属河北东路棣州。金国占据河南、河北、山东等中原地区后,阳信县属山东东路棣州。元朝这一历史阶段,推行行省制,阳信县中书省济南路棣州。明初属山东省承宣布政使司济南府武定州。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棣州为乐安州。明宣德元年(1426年)改乐安州为武定州,阳信县随属之。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阳信县属山东省武定府。

山东省一个县,人口超40万,2000多年不改名!

最后,清朝灭亡后,阳信县属山东省岱北道。1914年,阳信县属山东省济南道。1925年,阳信县又属山东省岱北道。1928年,阳信县直属于山东省。1978年,阳信县属惠民地区。1992年3月,惠民地区更名为滨州地区,阳信县随属。2000年,撤销滨州地区,设立地级滨州市,阳信县属之至今。如今,阳信县总面积793平方公里,人口46万,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7个镇、1个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