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一位老師說:“班上人多顧不過來,不可能因為差生拉低進度”,你們認同這樣的說法嗎?

紅潤的臉


以“班級人多照顧不過來”為藉口而放棄差生,確實證明了教師的無能。有一句話是:“主帥無能,累死三軍。”作為一個老師如果嫌一個班的學生多,那麼不如自己去開私塾好了。有本事你也可以去當教授,只帶幾個博士生。孔子弟子三千依然會循循善誘施教有方,現在有哪位老師敢說自己教過三千學生?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在教學和班級管理方面的聰明才智,就很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學習。魏書生因其在教育上做出的傑出貢獻,受到教育界廣泛尊重與關注,他雖然身為班主任,卻要經常去全國各地乃至國外去講學、作報告。魏書生去參加各種活動,他所帶的班級就全靠學生自治。在管理上如此,在學習上也完全靠學生自己探究學習,好生帶差生,互幫互學。魏書生的管理模式看似是對學生放大羊一樣,老師當得清閒,而在清閒的背後,天知道魏書生要付出多少努力和愛心啊!恐怕只有一個班集體具有極強凝聚力的時候,老師才能真的敢放開手腳,好多班級即使是在老師的鼻子地下,學生還不是該幹嘛幹嘛!

看了以上論述,那些說班級學生多,照顧不了差生的老師真的連一點羞愧都沒有?!


遊戲人超超


我認同這位老師的看法,這次停課不停學事件我就深有感觸,我女兒所在的一所重點學校,老師上直播課,孩子們都非常用心,效果非常好。

可是反觀網上家長們卻怨聲載道,什麼孩子近視,孩子不好好學,老打卡煩…

結果沒幾日我們地區的教育局就把網課取消了…

我就覺得這真是那些不想學的人,他不想學也攪得你學不成。

既然是差生,就不要以他們為準,也許他們擅長睡覺,也許他們擅長繪畫,擅長彈琴,總之不擅長學習,不想學習。那就讓他們專心鑽研他們的特長吧,在學習上就不要再考慮他們了,效果不大,否則,再笨,只要努力最次也是個中等生,不會是差生。


花花29037105


我高中的時候,班上只有十二個人是考上來的,班主任也是從初中考上來的,他從來不管我,說我成績好,要多帶帶別人,就這樣到了高二我連前十名都不是了,班主任還說我底子好,只要努力會考好的,他是教英語的老師,每天都會找一兩個人談話。我和他是同一個初中過來的,我問他為什麼從來不找我談話,他就說你英語成績提高空間不大,有什麼意思。結果班裡有幾個偏科特別嚴重的,雖然其他科成績不怎麼樣,英語成績那叫賊好,經常考一百四十多,我都羨慕他們。不過大學都考的不怎麼樣,但是大家注意他們好的事英語啊,現在他們多都在大公司上班,我還是一名小醫生。有時候差生不是需要給他們等進度,而是應該多關心他們,多找他們談話。學生,尤其是高中的學生,有時候只是某些事情還沒有想明白,一旦明白了,成績就嗖嗖地上去了,那時候我們班一個據說掏了兩萬多才上高中的孩子,現在已經是清華研究生畢業了,我去上海培訓的時候,教課的老師就說,什麼是你的資本,年輕就是最大的資本,不要隨意去定義差生,而是每天找一個孩子聊聊天,其實不需要多說什麼,只要他感覺受到了重視,感受到了鼓舞,看明白了世界,總不會晚,最後都會有一個別樣的人生。我真的很幸運有一個非常好的班主任,他到現在都能夠記得我們班的學生,經常還會問他們都在哪?我記得他說過還讓我感動的話,現在回想起來,就是那句一個好的人格,比什麼知識都重要,一個好的人格就是學會認識這個世界,懂得和這個世界溝通,相處,那你一定會越來越好,他教了我四年,現在每年回老家都去他家拜年,他總會說上學的時候對我關注不夠的原因就是我早就有了完整的人格,不用他操心。所以從這個老師把好學生差生分開就已經錯了。但是按計劃教學是沒有問題的,否則教育就沒有了公平性。人只要還活著,什麼時候都不晚,只是要付出的努力不一樣。


好醫生暖暖


我是一名高中化學老師。這屆高一剛入學的時候,課堂提問,結果發現,有的學生連元素符號都不會寫。怎麼辦?等著他們學會了再講新課?當然不能。於是,我單獨為這部分人編制了學案,單獨開小灶。過了幾天,課上找學生板演,計算題。有的學生算到結果是二分之三,我讓他化成小數。結果,卡殼了。這個學生,我沒有開小灶。因為,給高中生講小學低年級數學,我真不會


用戶7170265214577


我孩子四年級,他班主任老師是讓一個好學生帶一個差點的學生,學習實在太差的學生她會放到教室第一排,便於管理。每天留下那些孩子看著做作業,講題。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她三天沒聯繫到一個學生的家長,後來那個家長說他管不了那孩子,沒辦法!班主任老師說:“家長放棄了,可是老師不會放棄!”我覺得這樣的老師才能被稱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那些因為學習進度放棄差生的老師不配稱之為“老師”


用戶6472988747265


學校層次不同,學習進度不同,我家孩子學校高一就開生物課,好多學校沒開。同樣一個省重點學校,我孩子在重點班,學習進度安排是一學期學完一學年的課,高二下學期進入總複習。平常一半以上的同學還要參加競賽。老師講課也是很快,這個問題大家會不會?大多會就過,不會因為個別人耽誤進度。上課不會只好下課彌補。很正常,不要認為老師歧視你


落亭—77


這種教育就跟扯淡一樣,老師之所以受尊重,因為育人,傳道受業解惑,老師的準則是因材施教,有教無類,自己都缺德,憑什麼教育別人,教師資格證,什麼也證明不了,這樣的老師,教出來的,成績好的學生,的多缺德自私啊?熟話說,就怕流氓有文化。高文化犯罪,傷害面積更廣。希望中國的教育界,早日清明。尸位素餐的人,早點休息吧。



小胖子的多彩世界


帶過一年級數學,始終秉持絕不放棄一個孩子的態度工作。一直有個孩子不太靈光,剛開始覺得可能沒適應,直到上完5以內的加減計算之後,他依然不會計算1-1=。我非常著急,每天放學留,數學是講道理的學科,道理講了“你本來有一支筆,給我一支,你還剩多少”,甚至都讓他死記了,5以內的加減計算也沒幾道算式。連續給他補課一個月,絲毫沒有起色,不是傻孩子,看著都正常。你講不放棄怎麼搞?


華胥薄荷


假設學生是種子,老師的教學是土壤和肥料,那麼同樣的環境不同的種子發育出不同的苗,我們會因為一些苗長得慢而放棄甚至阻止其他苗的生長來等它嗎?顯然不會!育人也是如此,不能因小失大,捨本逐末。

以前有留級制度的時候記得差生都是要被留級的,直到期末考試能考及格才給升級,所以那時候老師即使不兼顧差生水平。差生也有重生的機會。現在九年義務教育制度下,留級也取消了,差生要麼靠努力逆襲重生,要麼自生自滅,指望老師教學進度上照顧他們幾乎是不可能的,那樣做會造成班級整體教學水平的下降,得不償失,沒有哪個老師願意被差生拖後腿的。

義務教育階段老師的教學進度學校都是有規定的,不是自己想快就快、想慢就慢的,等差生肯定會影響正常教學進度,對其他學生而言豈不有失公平?再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學生成績的好壞主要還是取決於學生自己,所以如果差生自己不努力,不爭氣,那麼老師再怎麼照顧他們的水平也無濟於事。

正常情況下一個班學生成績總有好有壞,解決差生跟不上的最好辦法還是分重點班和普通班,這也是很多高中學校的操作方法。不要說這樣不公平,合理就可行,效率優先,才能兼顧公平。

必須得承認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讀書的,所以要接受差生存在,但不等差生不代表放棄差生,差生也會有其他特長,老師只要沒有歧視就是好老師。縱觀周圍相當一部分差生考不上大學的也會成為優秀的個體戶、創業者、專業技術人才……這對他們而言未必不是好事。

現在很多家長太過於替自己的孩子著想了,什麼事都要求學校和老師照顧自己孩子的感受,這未免太自私,凡是要多從內部找原因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小清新的學習日記


說實話,我認同這位老師的說法。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絕對的公平。在一個班級裡邊,差生畢竟是極少數,甚至連班級的1/3人都佔不到。這時候如果老師的教學進度完全跟著差生的理解能力跟進的話,對班級裡的絕大多數同學是不公平的。

作為老師來說,教學進度基本上是跟著班裡的中等生同時兼顧優秀生,因為現在,對於老師來說,教學有各種各樣的考核,如果讓班級裡的差生,拉低進度的話,不光是其他學生的家長不願意,會質疑老師的教學能力,就算是學校,也會不滿意老師的教學方式方法。

很多有責任心有責任感的老師,會關注班級裡的差生,但是絕對不會因此,而考慮自己的教學進度,和差生的理解能力持平。於是每一個老師都會心照不宣去做的事兒。

班級裡的差生和優秀生,都會在在校外請家教提高自己,作為老師來說,他不可能兼顧到每一個同學,學習是有天賦的,每個學生的接受理解能力也是有區別的。學校和老師會有自己的教學進度。絕對不會因為班級裡有差生的存在而有所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