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老舍《不成問題的問題》


老舍《不成問題的問題》|出來混,會這一樣就夠了

“文學”即“人學”。

作家通過對現實世界的觀察感悟,表現人性,針砭時弊,通過特定時空與典型人物的塑造,將世間萬象,人生百態鮮活再現於讀者眼前。

老舍先生在中篇小說《不成問題的問題》中,生動地塑造了一個表面一團和氣,實則可恨又可怕的官場寄生蟲形象,辛辣地諷刺了現實生活中這類卑鄙小人。

小說簡介

重慶近郊有個世外桃源般的所在——樹華農場。這裡交通便利、設備可觀、風景如畫。然而,這個明擺著賺錢的事業卻年年賠錢。對此,場長和幾位股東們雖然對原因心知肚明——他們用錯了人,卻誰也不肯捅破這層窗戶紙。

為什麼呢?因為大家都沒少受過農場負責人丁主任的各種好處。因此,自覺虧欠他的各位股東只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丁主任對農業和經營一竅不通,卻是八面玲瓏之人,和誰都是朋友和鄉親,對誰都有求必應。

由於農場接連虧損,上面終於派來了新主任。雖然新主任能力強又敬業,最終還是被工於心計的丁主任排擠出了農場。

這個表面一團和氣的丁主任到底有著怎樣的手段和神通?以他為代表的官場寄生蟲們為何能呼風喚雨,如此可恨又可怕,下面簡單分析一下。

老舍《不成問題的問題》|出來混,會這一樣就夠了

1.尋根究底,由來已久的關係網和相輔相生的寄生蟲

中國是極看重血緣牽絆的民族。內斂委婉,重人情,講世故,懂包容,以和為貴。對於血親以及稱得上家人的朋友們,都抱有深深的愛意。

曹雪芹《紅樓夢》中有句話: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真正的學問並不是書本上的文字和死記硬背的知識,而是能夠洞明世間的人情世故,在其中游刃有餘。

中國的官場上由此衍生和異化出一張不好定義的網——關係網。

是由形形色色相互之間提供好處的人或單位組成的關係網絡。靠親戚關係、老鄉關係、師生關係、婚姻關係等等結成的私人小集團。

之所以要結成這種小集團,目的就是為了把公有財產轉移到私人手中。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要將握有重權的人物納入其中。

小說的主人公丁主任深諳此道,把自己變身為大蜘蛛,用農場的各種出產做誘餌,編織了一張上至場長股東,連綴七姑八舅,下至農場職工的大網。只要能保證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不受損害,就可以隨意將公有財物贈送處置,中飽私囊。

他這個官場寄生蟲,熟悉職場潛規則的所有套路,和關係網這個灰色的存在相輔相生。

老舍《不成問題的問題》|出來混,會這一樣就夠了

2.深諳眾人心理的“高情商”讓所有人如沐春風

這位丁主任雖然沒啥業務上的真本事,人情世故可洞明得很。雖然不懂心理學,卻把心理學法則運用得出神入化。

①利過相互交換原則讓上級閉口不言

社會心理學家霍曼斯指出:人際交往在本質上是一個社會交換的過程,相互給予彼此所需要的,沒有人願意對他人無償付出,也沒有人會得到他人無償的付出,一段穩定的人際關係,必須保持相互交換的平衡。

對於掌握生殺大權的場長和幾位股東,丁主任照顧得極為周到:

他們,連場長帶股東,誰沒吃過農場的北平大填鴨,意大利種的肥母雞,琥珀心的松花,和大得使兒童們跳起來的大雞蛋鴨蛋?誰的瓶裡沒有插過農場的大枝的桂花、臘梅、紅白梅花,和大朵的起樓子的芍藥,牡丹與茶花?誰的盤子裡沒有盛過使男女客人們讚歎的山東大白菜,綠的像翡翠般的油菜與嫩豌豆?

這些東西都是誰送給他們的?丁主任!

再說,誰家落了紅白事,不是人家丁主任第1個跑來幫忙?誰家出了不大痛快的事故,不是人家丁主任像自天而降的喜神一般,把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俗話說:吃人嘴軟,拿人手短。

因為這些大大小小的饋贈和細緻入微的暖心支持,讓丁主任的上級們雖然明知他不是管理農場的合格人選,卻礙於情面,默許他的錯誤。

老舍《不成問題的問題》|出來混,會這一樣就夠了


②利用“名片效應”和“親和效應”解除敵意

丁主任為了讓自己為中心的關係網更加牢固,剛一到農場任職時,他就成了家族七姑八舅,一眾親戚的救主。他把一部分有經驗的職工“歡送”出去,讓他的眾親戚佔據了地上樂園。沒被辭退的員工當然會有意見,丁主任卻不慌不忙,巧妙運用“名片效應”與“親和效應”,讓他們逐一“繳械投誠”。

名片效應引自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名片,在人際交往中,如果能夠在第一時間表明自己與對方的某些方面相同,就會使對方感覺到你與他有更多的相似性,從而縮小心理距離,獲得心理上的共鳴,在短時間內促成人際關係的建立。

親和效應,原是化學領域的一個概念,指一種原子與另外一種原子之間的關聯特性。在心理學中指人們在交際應酬過程中用親近的話語、笑容、肢體語言吸引他人,俘虜人心所產生的效果。

丁主任到職後,其他沒過問,而在兩天中就把大家的姓名記得飛熟,並且知道了他們的籍貫。

“老張!”丁主任最富情感的眼像有兩條紫外光似的射到老張的心裡,“你是廣元人呀?鄉親!硬是要得!”丁主任解除了老張的武裝。

“老謝!”丁主任的有肉而滾熱的手拍著老謝的肩膀,“哦,恩施?好地方!鄉親!要得麼!”於是老謝也繳了械。

那幾位比較堅決的看朋友們,多數明金收兵也就不便再說什麼極致,丁主任的胖手也拍在他們的肩頭上,他們反覺得只有給他效勞,幾乎可以贖出自己的行動幼稚、冒昧的罪過來。“丁主任是個朋友!”這句話即使不便明說,也時常在大家心中飛來飛去,像出籠的小鳥,戀戀不忍去似的。

蘇格蘭社會心理學家麥獨孤說過:“人際親和是人的本能之一,是動物進化中的自然選擇。”

親切隨和的丁主任隨便使出這樣三招兩式,就在農場站穩了腳跟。

老舍《不成問題的問題》|出來混,會這一樣就夠了


③用費斯諾定理拉攏人心,增進關係粘性。

認識丁主任的人都喜歡和他聊天,他絕對是個最佳聽眾。

“是呀”,“要得麼”,“好”,這些小字眼被他輕妙地插在別人的話語中間,到必要時,他把這些小字眼也收藏起來,而只轉轉眼珠,或輕輕一咬嘴唇,或給人家從衣服上彈去一點點灰。這些小動作表現了關切、同情、用心,比說話的效果更大得多。

心理學中非常有名的費斯諾定理專門闡述了善於傾聽的作用。

一個人有兩隻耳朵,卻只有一張嘴巴,從生理結構上就意味著人是應該多聽少講。在人與人的溝通中,掌握主動權者未必是喋喋不休者。最有價值的人也不一定是最能說的,善於傾聽是成熟人最基本的素質。與人交談時適當的傾聽是對他人的尊敬和禮貌,勝過千言萬語。

卡耐基對此說:你可能贏了辯論,可是你卻輸了人緣。

大家越來越發現丁主任的可愛,他的人緣越來越好了。

老舍《不成問題的問題》|出來混,會這一樣就夠了


④用“自己人效應”打造忠貞不渝的“死黨”

丁主任的那些親戚,因為不會做活,什麼也不幹。原有的職工雖然不敢照樣怠工,也有了不平和攀比心,他們自動減少工作時間,甚至丁主任不在家時整天休息打牌。

面對這樣的局面,丁主任是如何運用“自己人效應”徹底讓大家歸服自己,成為自己的“死黨”呢?

自己人效應,指對方把你與他歸於同一類型的人,人們習慣對自己人所說的話更加信賴,更容易接受。人們習慣上會對那些與自己某方面有著相似的人產生親近感、信賴感,基於這樣的心理認知,要想讓他人喜歡自己,首先要在某方面讓他們感到你和他有著相同的東西,是自己人。

有一次,大家正賭得高興,一抬頭髮現丁主任正神不知鬼不覺站在老張後邊,大家都愣了!

“接著來,沒關係!”丁主任的表情與語調頓時教大家的眼都有點發溼。“幹活是幹活,玩是玩!老張,那張8萬打得好,要得!”

有的人被感動的手指直顫。大家讓主任加入,主任無論如何不肯破壞原局。只等到4圈完了,他才強被大家拉住,改組。“賭場上可不分大小,贏了拿走,輸了認命,別說我是主任,誰是園丁!”主任挽起雪白的袖口,微笑著說。

瞧瞧!這位善解人意,毫無官架子的主任和大家徹底成了不分彼此的“自己人”。

老舍《不成問題的問題》|出來混,會這一樣就夠了

3.職場中的格雷欣法則:卑劣戰勝了優秀

職工們不為農場著想,只知搜刮和索取,丁主任又擅自做主把農場租給來路不明的所謂藝術家而導致漢奸隨便出入。

股東們坐不住了,又派了新主任來接管農場。新主任是留學生,有能力有本事又肯吃苦耐勞,就是不善應酬交際。他和妻子來到這裡準備把血汗獻給國家。

丁主任一邊對新主任夫婦笑臉相迎,熱情接待,一邊想好了對策:利用他強韌的關係網把新主任排擠出去。

他自己去城裡打通關係,讓他的冒牌藝術家朋友挑撥農場職工打擊新主任。因為新主任太太不想和大家把關係弄僵而收了農場職工送的雞蛋 ,被大家抓住破綻排擠出農場。

在城裡打通了上層關係的丁主任渡過危機,再次拿到了農場的管理權。

現實世界就是如此,有時候達爾文的優勝劣汰法則也會失靈。

16世紀時,英國經濟學家格雷欣爵士發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所指明的是:優秀的並不總能戰勝卑劣的,好的也並不一定能打敗差的。

就像那位新主任,雖然業務優秀,正直勤奮,卻因為身處於一個習慣於好吃懶做,損公肥私的汙濁環境中而不被眾人接受。這樣一個“異類”,只能被丁主任“同化”了的眾人驅逐和排擠。

結語

老舍先生用傳神妙筆,生動地勾畫出官場寄生蟲的可鄙嘴臉。這類人存在於不同時期的官場職場中,可恨又可怕。隨著社會的進步與體制的完善,希望他們能最終消失於我們的視野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