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研究:4名医护感染者出院数天后“复阳”,“返阳”患者无再感染或再传染别人

2月27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学者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JAMA发表论文称,研究发现4例符合出院或者隔离检疫标准的新冠肺炎患者,在5到13天后出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返阳”情况,认为或需要重新评估出院或接触隔离标准,引发关注。

研究:4名医护感染者出院数天后“复阳”,“返阳”患者无再感染或再传染别人


该论文题为《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新冠病毒检测仍呈阳性》(Positive RT-PCR Test Results in Patients Recovered From COVID-19),是以“研究来信”(Research Letter)的形式发表在JAMA期刊。


4名医护人员感染者出院后“返阳”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学者研究指出,以前关于新冠肺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确诊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和放射学特征上,很少有研究关注康复患者的后续情况。


研究指出,出现核酸检测“返阳”情况的4名患者,均为医护人员,其中3位发病时均发热、咳嗽或同时发作,1位无症状,但因暴露于感染患者而进行CT检查。所有患者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CT影像显示磨玻璃样混浊或混合性磨玻璃影混浊与合并,疾病的严重程度为轻度至中度。


2020年1月1日至2月15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对该1例住院患者和3例在家中隔离的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了治疗,提供抗病毒治疗(每12小时口服75mg奥司他韦),其中3例患者的所有临床症状和CT影像均已恢复正常,第4例患者的CT影像显示有细微的磨玻璃片样混浊。


经过治疗后,4例患者连续2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均符合当前的出院或解除隔离条件,包括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系统症状明显好转、胸部CT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连续两次病毒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天)。在出院或中止隔离后,均又被要求在家中隔离5天。


然而,在5-13天后,4名医护人员患者重复检测病毒核酸,结果均为阳性。所有人在随后的4-5天又重复进行了3次检测,依旧为阳性。以上检测均是同一人员用同一试剂盒进行,当使用其他试剂盒检测,依旧为病毒核酸阳性。


研究认为,这提示至少一部分康复患者仍可能携带新冠病毒,但该研究也指出,虽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但经过检查,4人均无症状,胸部CT与出院时相比无改变。

4人也未与任何有呼吸道症状者接触,也无家人被感染。


研究认为,尽管没有家庭成员被感染,但这些报告的患者均为医疗专业人员,并在家庭隔离期间进行了特别护理,这发现可能提示需要重新评估当前的出院或中止隔离检疫标准以及持续的患者管理。


“返阳”患者无再感染或再传染别人


关于患者出院后出现“复阳”现象,2月27日,广州医科大学举办疫情防控专场新闻通气会上,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导致出院后核酸检测转阳的可能性是很多,一个是核酸检测。刚开始的时候因为病毒是新的,核酸检测试剂也是最近开始更准确一些,会不会是试剂本身有一些偏差?还有就是检测、取样方式是否规范?这些技术问题都应该被纳入考虑范围,继续观察。


“一般只要康复患者产生足够的抗体,就不会再次感染。至于会不会再传染给别人,这还有待观察。如果康复者在家隔离检测到阳性时,24小时后需要再检测,如果两次都是阳性,需要去就医。”钟南山表示。


2月25日,在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三十一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铁透露,广东有个初步的数据,出院的病人里有14%的人有复阳现象,目前广州市发布了13个复阳的情况,104个密接者没有出现任何感染。他表示,“通过集中观察的措施,发现并没有人成为第二代,或是成为潜在传染者。”


针对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出现核酸检测阳性的情况,2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也表示,“通过监测发现,这部分患者没有再发生传染别人的现象,另外有一部分患者

检测新冠病毒核酸时又转为阴性。”郭燕红表示,新冠肺炎病毒是一个新病毒,它的致病机理、疾病的全貌和病程的特点还需要进一步加深认识。


郭燕红称,要进一步加强对出院患者的管理,现在要求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并在实施14天医学观察当中加强跟踪随访、健康监测和健康指导,同时组织专家对这种情况进行进一步研究,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全程进一步加深认识。


记者了解到,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指示,患者出院后,建议应继续进行14天自我健康状况监测,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减少与家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建议在出院后第2周、第4周到医院随访、复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