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中國美協會員王忠義花鳥畫鑑賞——白雲抱幽石

王忠義,中國當代寫意花鳥畫的實力派代表,其作品中蘊含的文化氣息,能奇妙地使我們突然意識到原來我們的傳統文化之中曾經有過那麼多在現代社會仍然可以充滿青春活力的精神財富。譬如,儒家的清剛朗潤,道家的灑脫自然等等與人的人格精神息息相關的文化氣息,會通過他的畫面筆墨迅速傳遍我們的全部身心。

中美協會員王忠義寫意花鳥畫《白雲抱幽石》

規格尺寸: 四尺豎幅 (139*68CM)

中國美協會員王忠義花鳥畫鑑賞——白雲抱幽石

王忠義的寫意花鳥風格多樣,舉凡寫實,構成,潑墨、逸筆乃至恢弘鉅製,或者是三筆五筆的小品,他都能把它們推到一個當代畫家難以企及的高度。一般而言,像《白雲抱幽石》這樣的作品,其造型的獨特性,筆墨的豐富性,境界的深邃性,都是有極高水準的。

中國美協會員王忠義花鳥畫鑑賞——白雲抱幽石

這幅《白雲抱幽石》近似明清文人畫風範。但是,只要我們把這幅作品放到陳淳以降的文人意筆小品中進行比較,就會發現,他的作品與揚州八怪等人的繪畫還是有明顯區別的。這種區別,主要是他把趙之謙作品蘊涵的金石氣中的雍容華貴,吳昌碩作品蘊涵的金石氣中的激越宣洩,潘天壽具有金石氣的畫法中的筆墨構成以及形式美感在“我心”的作用下還原於中國書法書寫精神中的生命體驗,從而,通過這種生命體驗,表達出了一種現代人應有的精神境界。由此,使他的作品具有了鮮明的時代氣息。所以,唐人張彥遠所崇尚的骨法用筆,明清人所追求的心手雙暢的“逸品畫”的審美取向,以及清葉乃至民國畫壇畫家所追求的金石氣,都在王忠義的筆墨造型中,使元以降畫家畫法中追求書法意蘊的審美取向,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

中國美協會員王忠義花鳥畫鑑賞——白雲抱幽石

更重要的是,從王忠義的花鳥畫《白雲抱幽石》中,我們明顯看到他作畫時的身法腕法,已經在研究前人的基礎上真正達到了通過技法顯現天地大道那樣的境界。《白雲抱幽石》畫面具有符號構成的圖式意味,其筆法完全是在那種筆法功力,筆法修養前提下被表現出來的。那些枝條的淡墨像寶石一樣從內部發出清澈而潤澤的光輝,這樣的筆墨,通過視覺而能直抵心靈,使心靈處在無上清涼之中。這種輕鬆、靈動、灑脫、自然但絕不虛浮輕佻的美,能使我們進入一個長久平靜而充滿活力的審美境界。使我們能夠面對畫面,細細地品位著他的畫面的每一筆,每一墨能給我們帶來悅心的美感。這是修養深厚達到一定程度,而以極其簡淨的筆墨語言表達出的一種觸目即燦爛的奇妙效果。重要的是,這樣的審美效果,能夠從品位上、從氣象上提升我們內在修養,提升我們內在的精神境界。

畫家其人:王忠義,當代著名寫意花鳥畫家,1961年生於山東,1981年畢業於青島工藝美術學院。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花鳥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文物學會文物修復委員會會員,山東省畫院高級畫師,易從網簽約畫家。曾應邀參加全國六至十屆中國花鳥畫邀請展,他個人及作品也被錄入《當代藝術界名人錄》。

王忠義花鳥作品欣賞:

中國美協會員王忠義花鳥畫鑑賞——白雲抱幽石

《雙棲》

中國美協會員王忠義花鳥畫鑑賞——白雲抱幽石

《枝頭絮語》

中國美協會員王忠義花鳥畫鑑賞——白雲抱幽石

《梅清鶴壽》

中國美協會員王忠義花鳥畫鑑賞——白雲抱幽石

《雨溼松蔭涼》

中國美協會員王忠義花鳥畫鑑賞——白雲抱幽石

《密葉隱歌鳥 香風留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