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济源全域旅游康养产业

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

——白居易《济源山水好》

济源市是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是河南唯一的在全域范围内规划建设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城镇化率61%,居全省首位。

根据《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实施方案》,我市将积极探索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新路径。

(一)基本思路(摘要)

济源全域旅游康养产业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规划引领、尊重规律、科学发展,统筹人、产、城三大要素,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企业、社会三大主体,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工业强市、旅游富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着力优化生态环境,着力构建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建立与产城融合发展相适应、与深化改革相匹配的管理体制和城乡一体发展机制,加快建设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发展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生态环境优良、居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努力为全国同类中小城市产城融合发展探索路子、提供示范。

(二)空间布局

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原则,强化自然生态格局基底作用,着力破解产城、城乡二元结构,坚持核心带动、轴带发展、点状支撑、协调联动,构筑“一核两带多点”空间发展格局,推动全域一体布局、一体发展。

“一核”,即产城融合发展核心区,主要包括中心城区和产业集聚(开发)区。

——中心城区。重点提升要素集聚、科技创新、高端服务能力。加快发展商贸物流、职业教育、文化创意、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和都市型工业,加强自然文化历史资源保护,提升城市设计水平和建设标准,提升中心城区空间品质和文化氛围,营造高品质的创业就业和生态宜居环境。

——产业集聚(开发)区。推动产业集聚(开发)区、专业园区空间整合、职能优化,推进克井镇、五龙口镇、承留镇、思礼镇、轵城镇与产业集聚(开发)区融合发展,统筹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优化生产生活空间,强化产业集群发展支撑能力。虎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现代化工等产业,打造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玉川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循环经济、能源及新能源等产业,打造千亿级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两带”,即沿太行-王屋生态旅游发展带和沿黄河小浪底北岸健康养生发展带。

——沿太行-王屋生态旅游发展带。充分发挥太行-王屋自然生态景观资源优势,瞄准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高水平建设王屋山、五龙口、九里沟、小沟背等景区,深挖文化内涵,强化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开发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打造集生态养生、文化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发展带。

——沿黄河小浪底北岸健康养生发展带。充分挖掘小浪底北岸山水生态资源和中医药文化底蕴,依托黄河三峡景区和小浪底景区,升级改造沿黄河小浪底北岸快速通道,开通黄河小浪底库区水运航线,布局建设空铁、通用航空机场,建设以健康养老、“医养+”、水上运动为主导的精品旅游度假带。

“多点”,即在核心区外建设若干特色小(城)镇、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

——重点镇。坚持全域一体、错位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吸引当地居民就近就业,推动与中心城区互补协调联动。发挥坡头镇毗邻洛阳、山水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国际康养旅游度假特色镇。发挥王屋镇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文化旅游特色镇。发挥邵原镇省际交界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打造文旅商贸特色镇。发挥梨林镇农业资源优势,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特色镇。

——特色小镇。加强分类指导,坚持特色发展,按照不同区位条件和资源环境禀赋,打造若干产业支撑有力、公共服务完善的特色小镇,重点建设“那些年·小镇”、济水源文化小镇、王屋福源小镇、连地康养小镇等,与重点镇开发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坚持规划先行、示范带动,以田园综合体建设为重点,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农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成一批基础设施便利、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和谐、产业特色明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根据产城融合发展规划,济源正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树立“旅游+”理念,构建全要素整合、全空间驱动、全产业融合、全时空游憩、全民众参与的旅游发展新格局,打造国内外知名的休闲度假养生目的地和旅游集散中心。

双阳福地·山水济源

养生福地·慢城济源

山水融合,旅游资源丰富

济源北倚美丽太行山,南眺壮美母亲河黄河,西临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得太行王屋之奇,收黄河济水之利,是得天独厚的“双阳福地”。济源森林覆盖率达到45%,依托“一山一水一精神”(王屋山、济水和愚公移山精神),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历史人文景观。

济源全域旅游康养产业


济源拥有1000多个旅游资源单体,其中有价值的单体635个,市域面积的70%以上都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形成了"二龙戏珠"的格局,即南黄(黄河小浪底)、北王(王屋山)、中济渎(济渎庙)的格局。全市五家4A级景区,分别是王屋山、黄河小浪底、黄河三峡、五龙口、小沟背。各景区特色鲜明:王屋山风景区融道教文化和世界地质公园为一体;黄河小浪底风景区和黄河三峡景区以黄河文化和水利工程为特色;五龙口风景区以自然山水和猕猴观赏、温泉疗养为主;小沟背风景区以创世文化、地质景观为主;九里沟风景区以追溯茶道之源、品读茶文化为主。

愚公精神突出,多元文化融合

济源是一座具有4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形成了以愚公文化为精髓,道教文化、济水文化为核心,古都文化、创世文化、茶文化、画文化、建筑文化等辐射圈层的文化构成体系。

愚公精神——中国人民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的象征;

济水文化——“四渎之一”,济水的发源地济渎庙是中原古代建筑的“博物馆”;

道教文化——王屋山,唐代被尊为“天下第一洞天”;

古都文化——夏代第六代君主少康在此建都,曰“原”,为中国最早的古都之一;

创世文化——盘古开天、女娲补天、黄帝祭天等传说的发祥地

名人文化——茶仙卢仝、画祖荆浩、唐丞裴休;

建筑文化——济渎庙、阳台宫、奉仙观。

除此之外,济源风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盘鼓、秧歌)手工艺活态技艺(剪纸、舞狮、木制品),体育(国家篮球城市)等众多文化载体,为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活态载体。

生态宜居,健康养老基础良好

济源以城乡一体化为统揽,积极探索改革路径,致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目前济源市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养老等多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先后被列为全省第一批基本药物制度建设、第一批公立医院改革、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基础养老机构示范城市等。根据产城融合发展战略,按“两带”(即沿太行-王屋生态旅游发展带和沿黄河小浪底北岸健康养生发展带)进行重点规划布局和建设。

市场前景可观

随着济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带动力增强,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健康养老的市场需求逐年增长。济源市位于河南、山西、陕西三省交界的中心地带,范围涵盖河南、山西、陕西、山东、河北五省。距济源200公里以内共有地级市9个,总人口3500多万人,60岁以上老人约458万人,健康养老市场潜力巨大。

(一)济水源生态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项目位于市区北部,规划面积约5平方公里。项目依托济水发源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国保单位济渎庙、延庆寺为文化核心,利用古河道、古水系,通过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等途径,打造集旅游观光、文化交流、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于一体的水文化生态慢城。

(二)黄河小浪底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基地

该项目位于济南南部的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北岸,距市中心12公里,北依巍巍王屋山,南邻滔滔黄河水,聚山岳之雄奇,凝大河之灵秀,其中,小浪底水库和西霞院水库形成了272平方公里的浩淼水域,沿河的峡谷、山地、港湾、岛屿、浅滩湿地,构成了百里黄河景观带。

该区域是河南省黄河旅游的重要板块,是省级旅游度假区,也是济源市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域,以“黄河休闲地标,中原慢城水岸”为定位,将致力打造中原腹地的综合性大健康度假基地。

《小浪底北岸旅游度假区规划》是首个经河南省政府批复的旅游度假区规划,总体规划以黄河为发展轴,沿黄河北岸自东向西分为旅游综合服务区、田园休闲度假区、小浪底大坝观光区和环湖滨水度假区,可依托资源优势,先期重点发展几个特色小镇。

1.医疗康养小镇。该项目规划面积9.64平方公里,概算投资300亿元。 以黄河湿地公园和南山森林公园为依托,主要发展养老、养生、医疗等健康产业,重点建设诊疗中心、康复中心、美容中心、健康养老科研中心、高端养老社区、老年国学院、老年活动中心、夕阳红创业园等项目,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医养运营机构,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打造一流的生态型、智慧型医养融合示范基地。

济源全域旅游康养产业


2.滨湖度假小镇 。该项目占地10平方公里,概算投资200亿。以坡头镇区为中心,主要发展旅游地产、综合服务、商务会展等产业,建设旅游集散服务中心、黄河国际会议中心、黄河文化博物馆、黄河歌剧院,配套建设酒吧美食步行街区、星级酒店、滨湖度假社区,推出《印象黄河大合唱》等大型实景演艺,形成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功能齐全,集养生度假、商务会展、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度假综合体。

3.水上运动小镇。项目占地1000亩,水域面积24平方公里,概算投资60亿元,依托西霞院水库湖面开阔、水位稳定、水深均匀、水质清澈等优势,主要发展水上娱乐和运动、体育竞技等产业,规划建设水上乐园、水域赛道、游艇码头等基础设施,引进帆船、龙舟、水上摩托、水上飞机、冲浪等项目,打造集竞技、娱乐为一体的国际级北方水上运动基地。

4.商务休闲度假区。项目占地8平方公里,位于小浪底水库核心位置,周边港湾密布,视野开阔,外围有小浪底水库、坝下公园、桥沟仙女河情人谷三个景点环抱,风景独特。整体开发桐树岭半岛及张岭半岛,融入山水度假、民俗文化、渔家风情、休闲运动等元素,打造高端商务休闲度假区

济源全域旅游康养产业


济源全域旅游康养产业


济源全域旅游康养产业


济源全域旅游康养产业


济源全域旅游康养产业


济源全域旅游康养产业


济源全域旅游康养产业


济源全域旅游康养产业


济源全域旅游康养产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