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古有“孟母三遷”,今天為了孩子搬家,您願意嗎?

味美生活記


最近我家小班寶寶一直在誦讀三字經,讀到“昔孟母,擇鄰處”的時候要問下是什麼意思,我都要給他講下孟母三遷的故事。我家寶寶特別容易受影響,每次寫作業都要哭一會,接著在我的嚴格要求下,都會接著寫,那麼每次不想學習的時候我也給他講下這個故事,這個故事已經深入我家寶寶的心裡,孟母為了給寶貝製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付出很多的努力,三次搬家,這樣寶寶也能明白作為母親的期望。

那現在和古代還是不太一樣的,現在有學區房一說,那麼很多家長肯定條件有限,給不了寶貝特別特別好的資源,我覺得盡能力而為。最主要的還在自己的教育,教育寶貝們怎麼做人,怎麼去成長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怎麼樣去實現人生價值,我覺得這些才是最重要的,現在網絡這麼發達,題庫至多,不怕學不好學不會,就看你能不能給孩子引導一個正確的方向。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加油^0^~



小小辛老師來了


我就是這樣的“三遷母親”“陪讀媽媽”,我覺得是值得的。

我和老公在縣城工作,兒子小學在縣城實驗小學,初中為了兒子上市裡的重點中學,我們在中學附近買了一套老舊小的學區房。兒子考上重點高中後,為了照顧他,我們又在高中附近買了一套房陪讀。

兒子初中三年,我們每天驅車來回八十公里上下班,高中三年,來回120公里,每天陪伴兒子,聊聊天,開開心。我們一直陪伴兒子18年,沒讓住校,但是並沒有變成媽寶男。兒子現在上大學,自理能力很強,寒暑假在家還會為我們做飯,做家務,現在學校網課開課,每天自己準時起床上課,做作業,不需要我們督促。又做家務又主動學習,作息自律,所以雖然這個假期有點長,但一直是母慈子孝,和諧溫馨。

讓兒子上重點中學,兒子結識了一幫優秀的同學,養成了很多良好的習慣,同時也開闊了兒子的眼界,我覺得陪讀的“三遷”挺值得。


物語之語


講講我的經驗,算是比較成功的案例,對我來講肯定是願意的,我的經歷是:我們的大女兒是2002年底生的,2003年我老婆在老家帶小孩,帶到一歲多,讓我父母帶,父母帶到6歲,因為在農村,上了幾年幼兒園,根本就沒有學到任何東西。

2008年懷二胎時,我們決定自已帶,剛好機緣巧合,這一年我在開發區買了塊地,2009年蓋了一幢樓,大女兒在中心小學上學,前3年跟得有點累,到四五六年級,成績上升非常快,在班上前3名以內。

2014年10月1日,也就是我大女兒小升初頭一年,也是小兒子上小學頭一年,我又在市中心買了一套最好的學區房,小學是市中心排前三的,中學是排第二,而且不用考直接上,大女兒在初二上學期之前,學得非常吃力,還好自已肯吃苦,初三畢業,直接高分考到中國百強中學市一中,錄取分數線是612分,我女兒考了687分,超過錄取線75分的好成績。

另外,孟母三遷過程中,找到好鄰居至關重要,我家住16樓,17樓是一個經濟條件優渥的浙江老闆,15樓的一對夫妻是市十二中學的老師,隔壁鄰居是一位大學退休的教授,兒子也在大學裡做後勤管理工作,孫子也在上初中,鄰居們相處的氛圍非常好。

所以,孟母三遷,是很有必要的。


20年傢俱人


我可以說我算是一個,我是70後,有三個孩子,第一個孩子已經上大學了,第二個孩子和第三個孩子在上小學。我先說下第一個孩子小學升初中因學校離家遠,我們城市是三線城市,2012年房價還不算貴,3000多一平,我們為了他帶著小的兩個孩子買一套挨著學校守著他上完初中,孩子也很努力,以優異的成績考取當地的優秀高中,上高中住校就只能靠他自己了。那一年和老公商量,為了小的倆個孩子,因為他們是一對雙胞胎,從貴州來到重慶開始了新的求學路,重慶是大城市,房價有點高,我們是租房子,2019年大孩子高考考取211大學,小的倆個孩子也被重慶一所重點中學提前錄取了,為了孩子就近上初中我們又一次搬家。我和老公商量好,等小的倆個孩子上高中,我又要帶著他們回老家城市繼續求學之路。我和老公為了孩子們意見一著都很統一,一切都是以他們為中心,最欣慰的孩子們都很努力。


傷城145748084


古有“孟母三遷”,今天為了培養孩子,我也會搬家。環境可以造就一個人才,也可毀掉一個人才,所以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起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居住環境清靜、幽雅,文化氣息濃厚,人們素質高,大家可以和諧相處,孩子在這樣的環境居住,慢慢的,就薰陶了他,對他健康成長起著重要作用。

反之,在一個嘈雜、人們舉止言談粗魯,暴力不斷的環境中生活,孩子何來的舉止優雅,何來能專一讀書,甚至對孩子的智力開發都有影響。

所以,良好的環境是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和優秀人格的基礎。為了孩子的一切,我們要學習“孟母三遷”。




語言文字


近日,在東方電視臺播出了一部都市職場劇《安家》,這部劇主要是以房產中介的視角折射社會熱點,反映百姓生活。這部劇以單語劇的形式展現,可每個單元劇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在最近的劇情裡,靜宜門店裡的名牌大學研究生“九八五”,終於接到了一個案子,就是幫助一出國在外的苗女士賣掉自己在星星花園的房子,在帶著客戶看房的時候,有一個趙女士非常看中了這套房子,就是由於女鄰居蘇媽媽經常教育孩子學習的問題,搞得動靜特別大。而趙女士夫妻倆又都特別喜歡安靜,因此產生了猶豫。

為了幫助“九八五”能夠把這單生意做成,房似錦決定和店裡的人一同想方設法的把蘇媽媽撬走,針對蘇媽媽對孩子頭疼的問題,從教育孩子入手,想法給孩子弄了個適合他的學校,這樣既能讓孩子學有所成又能緩解母子之間日趨緊張的關係,蘇媽媽非常的同意,並且決定為了孩子賣房搬家。那麼,現實社會中,如果改變不了孩子的學習成績,願意去改變孩子的學習環境嗎?

答案是肯定的。現在的社會,家長最關心的莫非孩子的教育問題,現在的家長說的最多的就是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想啊,家長連起跑線上都不願意孩子輸,更何況是在跑步的過程中呢?他們絕不願意看到孩子在跑步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如果有解決的辦法,他們一定會去做的。

現在很多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去他們心儀的學校上課,家長買房賣房的那是大有人在,即便是買不起房子,有的甚至想方設法的掛靠在親戚名下,也得讓孩子去想去的學校。買得起就買。買不起就租房的現象比比皆是。甚至有的家長為了孩子的上學不惜調換自己的工作,還有的乾脆夫妻兩個乾脆有一個辭掉工作,專心伺候孩子上學。

現在很多農村的家長,為了孩子上學都去城裡買房,因為現在很多地方為了刺激房產市場,出臺政策就是隻要你城裡有房子,孩子就能在城裡上學。所以很多的農村家長都做出了很大的犧牲。一句話,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雲飛天下


不會,不會僅僅在孩子成績這種情況下搬家,只會是因為所住的地方不適合身心健康居住而搬家。

但是現在人的居住環境大多以套間為主,人與人的關係不是特別近,如果不是非常差的環境,我不會去搬家。

我會改變方向,將一些不好的環境造成的事當做教材給孩子一些警醒。

原生家庭的建設,選比所有環境更重要。

我會加強自身和家庭的建設,會更努力的給孩子一個好的原生家庭。



向健康靠近


你好,我是四C羅,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夢母搬遷的原因是她認識到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她搬了三次家,說明她在尋找適合孟子成長的環境,搬到學堂附近,他認為適合孟子的成長,所以就在那住了下來,這個故事說明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是環境影響著個人的成長,所以影響個人是複雜的,有積極的影響,也有消極的影響,父母就是在尋找積極的影響,她認為學堂對孟子的成長有積極的影響,我們應該尋找積極的社會影響,學會利用社會的積極影響,自覺抵制社會的不良影響,做有益於社會的人。


JK138393030


《孔子家語·六本》中有這樣一段話:“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意思是和品行優良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了擺滿香草的房間,久而久之聞不到香草的香味了,這是因為它和香味融為一體了。和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像進入了賣臭鹹魚的店鋪,久而久之就聞不到鹹魚的臭味了,這也是因為你與臭味融為一體了。藏硃砂的地方就有紅色,有油漆的地方就有黑色,因此有道德修養的人必須謹慎選擇相處的朋友和環境。

孔子作為大教育家,思想家尚且認為環境如此重要。 作為後人的我們難道要奢求一個孩子出淤泥而不染嗎?孩子身心發育尚不成熟,沒有足夠定性,也許更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

君不見很多農村的孩子想方設法的進城讀書?君不見很多家長為了孩子能進學校的培優班絞盡腦汁?作為老師,我們更是見多了本來比較優秀的孩子因一次考試不如意,落在差班後很快和渣生同流合汙的事情!

所以,我的觀點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如有可能我願意:遷!


安適聊生活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這是這幾天在家教孩子的三字經,是啊,古代孟母三遷,擇鄰而居,是多麼大的勇氣,在古代,基本上都是家族聚集式的群居模式,一般很少有人遠足,離開自己熟悉的故居,不到迫不得已,都不會一個人,或者一家舉家搬遷,而孟母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她是主動的離開,為了孩子的學習環境,為孩子創造出適合學習的生活方式……

在古代那麼艱難的情況下,都可以為了孩子犧牲,在現代,基本上都是在城市陌生的環境下生活,更應該有勇氣,為了孩子而搬家,個人是贊同的,如果真的有好的地方,適合孩子教育的地方,好的教育資源,自己有能力達到的地方,我會毅然決然的選擇搬家,作為父母,孩子就是自己的希望,這份希望大於天,為了孩子,天下的父母都是操碎了心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都是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