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千愁萬緒,千辛萬苦,機關寫作其實難中有法、苦中有樂

很多公務員對寫稿子都有畏難情緒,盲目誇大機關文稿寫作的難度。其實,只要你能認真下一番功夫,平常工作中多用點心,多積累,多學習,機關材料並不難寫。也許你無法達到“大筆桿子”的高度,但要寫出一手好文章來還是不難辦到的!

千愁萬緒,千辛萬苦,機關寫作其實難中有法、苦中有樂

不少準備報考公務員的朋友一想起申論就很頭疼,感覺太難,不會寫、不好寫;很多公務員也經常哀嘆,文稿工作太苦太累了,寫的材料領導還總是不滿意。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有的人甚至為起草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通知”而發愁,不知如何下筆。但實際上,公務員寫作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不可攀。

“苦難”情緒要不得,硬著頭皮也得寫

在機關裡工作,要問哪個同志工作苦,好多人都會說寫稿子的同志最苦。苦在什麼地方?個人體會:一是絞盡腦汁勞心神之苦,材料一天沒完成,心上就好像壓了一塊石頭,睡覺都不踏實,直到靈光乍現;二是肚裡沒貨憋材料之苦,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何況自己不是“巧婦”,那種抓耳撓腮扯頭髮的情形,非同行中人不能體會;三是晝夜顛倒常加班之苦,平時工作基本上沒有雙休和節假日,能夠不挨批就是燒高香了,要是遇到急活兒或者趕上一個大材料,忙得昏天黑地,累得頭暈眼花。

說到了這三種苦,很多人可能就對寫稿子望而卻步,但有苦就有樂,有困難就能礪煉人,不少機關有思想的“筆桿子”的後來都混得不錯。我原來大學畢業時所在的一個小小的組織科,當時的7個幹事、1個科長,後來從科長到幹事,都成長為處級以上幹部了,也算是歷練成才、苦盡甘來了。

寫材料不僅苦,還很難。但古人說得好:“世間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大凡事情都有難易之分,關鍵在於你怎麼看、怎麼做,寫材料也不例外。凡事都不難,還要我們黨員幹部幹什麼?你認為領導都是那麼好當的?沒有全面過硬的綜合素質,在機關職場上要想謀求更高層次的發展,難乎其難!

在各種各樣體裁的文章中,相對來說,黨政機關文稿應該還算是好寫的。為什麼呢?因為機關文稿最講究格式統一,講究起承轉合,講究導言、現狀、問題、原因、要求,這也是很多機關文稿幹篇一面、結構語言趨於一致的重要原因。因而,機關文稿做到出類拔萃、文辭飛揚可能很難,但要寫得中規中矩、基本成熟並不是一件多麼複雜的事情。


千愁萬緒,千辛萬苦,機關寫作其實難中有法、苦中有樂

在黨政機關常用的文稿中,經常被提到比較難寫的主要是一些綜合性文稿,如領導講話稿、年終工作總結、先進典型或經驗總結報告、調查報告等,這才是機關工作的材料之重。

調查報告大家都不陌生,很像是我們大學裡寫的社會實踐報告,是為了解或回答某個問題而寫。在做調研的時候,只要我們把調查工作做得深入、全面、踏實,能夠抓住問題所在,找出原因所在,提出較為符合客觀實際的具體措施,形成文字,就能寫出一篇質量較好、具有一定參考價值的調查報告。

領導講話稿一般被認為是機關文稿中的難中之難。說難,主要是因為這個材料是給領導寫的,而領導由於在崗位職責、工作經歷、學歷知識、性格脾氣、個人喜好、表達方式等方面有諸多的差異,講話稿也就千差萬別了。比如有的善於在平實的語言中折射出深邃的思想,有的喜歡在引經據典中體現出雄辯的力量,這些都他們的工作閱歷、個性和文化修養有關。所以,寫領導講話稿最重要的就是要將領導特點、工作內容、聽眾範圍、講話場合等統籌起來寫,加上一定的思想、啟示、辦法,還有適當的文采,一篇不錯的講話稿就有了。

因此,寫機關文稿關鍵還是在用心。很多時候,只要你領會中央文件精神上級要求、單位領導意圖,瞭解本部門、本地區以及下轄或下屬單位的實際情況,然後按照規定的公文格式,落實到文字上就可以了。這也是機關文稿寫作經常提到的“上下中”三頭之說。懂上知下是前提和基礎,中間有個好筆頭,有了這“三頭”,就能把文稿寫好,把任務完成。當然,真正寫起來,可能實際情況並沒有如此簡單。

同樣內容和格式的公文,之所以會有高低之分優劣之別,之所以有的被領導青睞有加,有的被領導束之高閣,有的被領導批評指責,除了語言文字功夫的差異外,重要的問題還在於上級的精神、要求和領導的意圖不是誰都可以領會到位的,僅僅看看文件聽聽領導講話是遠遠不夠的;本部門、本地區、本級和下轄或下屬單位的實際情況,僅通過閱覽統計報表、總結材料之類也遠遠不夠,瞭如指掌是需要下點功夫的。同時,起草者的理論思維、政策水平、知識儲備和工作作風等諸多方面都會有一定的影響。這就要求作為機關公務員,平時還是要對工作下一番心思,多學多寫多聽多記!

常見錯誤犯不得,愚蠢毛病要不得

雖然機關文稿寫作並不特別難,大家無須有畏難情緒,但是對於實踐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也不能馬虎大意,要高度重視,認真解決。根據自己在機關寫材料的體會,結合一些與同事交流的感受,我感到,以下常見的五種問題需要我們引以為戒。

千愁萬緒,千辛萬苦,機關寫作其實難中有法、苦中有樂

⑴審題不清,立意不明

很多同志接到寫作任務,或者懈怠不重視,或者時間緊事情多,不去仔細梳理材料,不去認真思考,也不作透徹分析,往往沒有確定好主題,明確好立意,就匆忙上手,急於動筆。文章沒有主題,就像軍隊沒有統帥一樣,字、詞、句如同一盤散沙,不能形成合力,這樣的稿子自然難以符合領導的要求,也容易脫離實際。

作為機關公務員,每接受一項材料寫作任務,一定要準確把握領導意圖。首先應當考慮,為什麼要寫這份材料,領導佈置這一題目要體現什麼意圖。比如,為領導起草會議講話稿,就要考慮召開這次會議的重要性、必要性,通過會議講話要解決什麼問題等。還應當確定行文基調,如動員報告要求語氣激昂,發出號召要有感召力和鼓動性;理論文章則要求邏輯縝密論據詳實,闡述精微,有理論高度和深度。這些問題搞不清,則所寫文稿就會不符合領導意圖,不符合相應的語言風格,不符合文種特點的要求。

所以,寫稿子時一定要養成列提綱的好習慣,就像蓋房子前要畫圖紙一樣,寫文章之前應該先在腦子裡勾畫出大致的輪廓,主題是什麼,重點講什麼,哪些詳述、哪些從略,在下筆前都要心中有數。第二,

⑵閉門造車,脫離實際

機關文稿多數都是為了解決現實際問題,因而特別講求針對性,講求密切聯繫實際。否則就很難產生任何實際作用。毛澤東在《反對黨八股》中把“無的放矢,不看對象”列為黨八股的第三條罪狀。他指出:

……共產黨員如果真想做宣傳,就要看對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說、談話、寫字是給什麼人看、給什麼人聽的,否則就等於下決心不要人看,不要人聽。

……射箭要看靶子,彈琴要看聽眾,寫文章做演說倒可以不看讀者不看聽眾嗎?我們和無論什麼人做朋友,如果不懂得彼此的心,不知道彼此心裡面想些什麼東西,能夠做成知心朋友嗎?做宣傳工作的人,對於自己的宣傳對象沒有調查,沒有研究,沒有分析,亂講一頓,是萬萬不行的。

機關文稿起草也要克服這個毛病,注意扣住中心問題。一篇缺乏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文稿,是很難進人腦、動人心的,更談不上推動工作、解決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是機關文稿的立身之本

千愁萬緒,千辛萬苦,機關寫作其實難中有法、苦中有樂

要避免閉門造車。起草文稿之前,就應當做好調查硏究工作,掌握第一手資料。問題搞清楚了,力才知道往哪裡用,勁才知道往哪裡使,講問題、提對策才有針對性。方針、政策、辦法經過比較、論證,在實際工作中才能行得通,才能有實效。

一些公務員特別是那些進入機關不久的同志,常常重視理論多於實際,不去做調查研究,關起門來寫稿子,平時不去認真熟悉本單位的相關情況,也不認真翻閱部門和基層上報的材料,腦子裡沒有儲存一些基本的數據,缺乏更多的相關素材,搞不清所寫內容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內在聯繫,寫出來的文章經常缺一塊、少一段。寫稿子的人最忌諱的就是長期脫離生活和工作實際,無法從中吸取新鮮的、有生命力的東西,寫出來的文稿乾巴苦澀,也就沒多少人願意看、願意聽了。

⑶生搬硬套,照抄照轉

很多公務員認為,機關文稿最好寫了,到處都有模板,套路就那幾種,換換單位、題目、抬頭、人名、地名就可以用了,這種認識既膚淺也害人。這幾年已經發生過幾起一模一樣的異地工作總結被髮到網上的事情,當事人都受到了處分。還有些地方、部門傳達貫徹上級的文件,不是從本地、本部門實際出發,而是“以文傳文”,不管實際影響和效果,照抄照轉,這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態度,甚至可以說是嚴重的瀆職行為。

上級的文件是面對一個大的範圍講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是從普遍意義、一般意義考慮的,有些還很原則,不可能照顧到每個地方、部門的具體情況,有些問題的解決辦法也不可能講得很具體。下級機關必須根據上級文件的原則和精神,結合本地方、本部門的實際情況,提出具體的貫徹意見和變通的措施。進一步講,每個層次都不單純是個執行問題,都具有主動和被動這兩重性,即對中央的指示必須堅決執行,在執行的過程中又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問題的機動性,在被動中求主動

。否則對上級的文件照抄照轉,上下一般粗,或者片面理解、各取所需,是不會收到好的效果的。所以,寫機關文稿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注意區分背景、主題、場合與受眾。

⑷語言乾澀,平庸乏味

我們一些人習慣性地認為,機關文稿不重視文彩表現力,只要寫得中規中矩就可以了,結果常常是空話多、套話多。寫公文固然要注意語言風格應符合特定的語體要求,不能使用一些晦澀難懂的字句,不能使用過於文學性的語言,但是也不能太過於乏味生澀,缺乏讀者的文稿等於是一紙空文。毛澤東在《反對黨八股》中把“語言無味,像個癟三”列為黨八股的第四條罪狀。他指出:

……如果一篇文章,一個演說,顛來倒去,總是那幾個名詞,一套“學生腔’,沒有一點生動活潑的語言,這豈不是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像個癟三嗎?……現在我們有許多做宣傳工作的同志,也不學語言。他們的宣傳,乏味得很;他們的文章,就沒有多少人歡喜看;他們的演說,也沒有多少人歡喜聽。為什麼語言要學,並且要用很大的氣力去學呢?因為語言這東西,不是隨便可以學好的,非下苦功不可。第一,要向人民群眾學習語言……第二,要從外國語言中吸收我們所需要的成分……第三,我們還要學習古人語言中有生命的東西……

現在中黨八股毒太深的人,對於民間的、外國的、古人的語言中有用的東西,不肯下苦功去學,因此,群眾就不歡迎他們枯燥無味的宣傳,我們也不需要這樣蹩腳的不中用的宣傳家。什麼是宣傳家?不但教員是宣傳家,新聞記者是宣傳家,文藝作者是宣傳家,我們的一切工作幹部也都是宣傳家。比如軍事指揮員,他們並不對外發宣言,但是他們要和士兵講話,要和人民接洽,這不是宣傳是什麼?一個人只要他對別人講話,他就是在做宣傳工作。只要他不是啞巴,他就總有幾句話要講的。所以我們的同志都非學習語言不可。

因此,按照老人家的要求,我們公務員平常寫材料的時候,還是要儘量多寫一些比較出彩、新穎或令人難忘的話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文眼”。如十七大報告中說的“不折騰”,十八大報告中說的“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還有關於“中國夢”“改革是最大的紅利”等提法,就很形象、很生動,也很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

千愁萬緒,千辛萬苦,機關寫作其實難中有法、苦中有樂

這樣的話一篇文章中有一兩句,整個文章的亮點就出來了,也很容易使文章上一個層次。有的同志說這很難。其實說難也不難,關鍵是平時注意積累,加強知識儲備。如果一篇文章是一個“點”,作者就必須調動自己各方面的知識儲備來支援這個點。但如果知識儲備少,即使殫精竭慮也無濟於事。

寫文稿時也要注意變換角度看問題。觀察事物,角度不同感覺就不一樣。要寫出新意,也要注意變換角度,老生常談沒有新意,角度變了,材料自然就有新意。還要注意從工作、生活、學習和與基層群眾的接觸中,吸收有生命力的新詞彙,儘量不用已被反覆使用的觀點和詞句,嘗試做一些恰當的、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改變來寫出新意,比如“從容應對”比“克服困難”有新意、“入腦入心”比“認真領會”更有表現力。

⑸篇幅冗長,無物無序

文稿過長絕對不是好現象,現實中一些領導也喜歡長稿子,經常把人搞得昏昏欲睡,卻不知所云。篇幅過長是目前許多地方和部門文件的一個通病。毛澤東在《反對黨八股》中指出的第一條罪狀就是“空話連篇,言之無物”。他指出:

……我們有些同志歡喜寫長文章,但是沒有什麼內容,真是‘懶婆娘的裹腳,又長又臭'。為什麼一定要寫得那麼長,又那麼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種解釋,就是下決心不要群眾看。因為長而且空,群眾見了就搖頭,哪裡還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負幼稚的人,在他們中間散佈壞影響,造成壞習慣……我們應當禁絕一切空話。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務,是把那些又長又臭的懶婆娘的裡腳,趕快扔到垃圾桶裡去……我們反對的是空話連篇言之無物的八股調,不是說任何東西都以短為好。戰爭時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內容的文章。最不應該、最要反對的是言之無物的文章。演說也是一樣,空話連篇言之無物的演說,是必須停止的。

現在雖然早已不是戰爭年代,但各級黨政機關繁忙程度也不遜色,每天的事情都很多,壓力也很大。各級各類的文件、材料本來就很多,如果再下發、宣讀、講演大篇幅的文稿,無疑是“雪上加霜”,令人本能地反感。因此,各級黨政機關及其領導幹部很有必要提倡寫短文、講短話,多出“精品”,少髮長文。

當然,我們也不能為了短而短,短是語言的“精煉”,不是內容的“壓縮”

。實際工作中也有這樣一種現象,有的文稿雖然篇幅比較長,但卻引人入勝,使人百看不厭;有的文稿雖然篇幅不長,但看起來卻很費力,讀後印象模糊,不知所云。究其原因,在於缺乏邏輯性和條理性,內容繁雜無序。

千愁萬緒,千辛萬苦,機關寫作其實難中有法、苦中有樂

史學家范文瀾先生曾提倡“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我們應當學習這種追求和精神,儘量把文稿寫得

短一些、實一些,“乾貨”多一些、“水分”少一些,既便於抓工作、也便於抓落實,還要具有邏輯性、條理性、可讀性。初稿寫岀後,起草人、審閱領導有時間的時候,一定要逐字逐句地進行推敲,尤其是重要文稿,儘量把可留可不留的字、詞、句刪去,把令人望而生畏的繁言冗語簡化,把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的官話、套話、廢話換掉,努力做到既堅持政治立場周到嚴密,又有乾淨利落、賞心悅目的文字。

以上是機關文稿中經常出現的一些錯誤和問題,當然因為每個撰稿人的情況不一樣,還會有其他一些不足。不管是什麼樣的錯誤和問題,大家都要結合自己的情況加以改正,這樣才能慢慢練就一手“筆桿子”的好本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