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正式開學後,老師需要帶上口罩上課嗎?

最近幾天,肆虐的新冠肺炎病毒,在醫護人員的不懈努力下,在各地防疫人員的嚴防死守下,在全國人民的密切配合下,已經出現非常明顯的好轉:絕大多數省份連續多日零增長;疫情最嚴重的武漢,確診病例也降至百位數左右(110餘人),“人等床”變成“床等人”,預示著這一場轟轟烈烈的病毒遭遇戰、阻擊戰即將取得全面勝利。

病毒必須戰勝,經濟必須發展,在疫情基本平穩的時候,各地已經開始復工。

而接下來,涉及面更大、關注度更高,某種程度上,風險也更大的工程,就是復學了。

很明顯,隨著病毒穿風險的日益降低,復學的日期,也日益臨近,那麼,一旦復學,老師和學生,需要戴著口罩上課嗎?

以下是個人對這件事的一些看法:

戴上口罩,並不能杜絕病毒的傳播,不然,為何那麼多醫護人員,被病毒感染,甚至獻出而寶貴的生命?

不戴口罩,並不意味著就會被病毒感染,不然,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健康的攜帶者和依靠自身免疫力康復的人?

只能說,戴上口罩,被感染的幾率低一些,風險小一些。

如果要求或者建議(有時候建議其實就是要求)老師都戴著口罩上課,背後隱含的意思,是病毒傳播的風險,還客觀存在。

而事實上,人類隨時都在民拎著新型病毒的入侵,永遠都不可能有絕對安全的概念(某地下文件,說不保證學校絕對安全不開學——照此要求,學校永遠都不應該開學!)

所以,只能是風險高低的問題,這就需要專業人士進行專業判斷。但作為教育人,三水三心認為:

如果非要戴口罩,說明病毒傳播風險較大——既然風險較大,何必開學?要知道,戴上口罩雖然能減小病毒傳播的幾率,但只要在學校傳播,那就將是嚴重的災難!

如果正式開了學,說明病毒傳播的風險極低——既然風險極低(再重申一遍,永遠不存在絕對安全這個概念),又何必戴口罩?

其實,口罩本身,戴與不戴,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的教育,講究的是人與人之間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從思想與情感的關係角度,這兩者其實是互為表裡的。

情感的交流,在中小學,尤其重要,和那些懵懵懂懂的孩子在一起,知識太過乾巴,思想太過深邃,而情感,就是引領孩子進入知識海洋、享受思想盛宴的最佳工具。而情感交流,不但需要語言上的抑揚頓挫,還需要肢體表情等各種外在的、可視可感的形象化的表達。

戴上口罩上課,面部表情完全遮蔽,肢體表達必受影響,教育教學的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

即使從病毒防護的角度,老師戴口罩,學生不戴口罩,意義又有多大?

所以,如果認為疫情傳播風險客觀存在或者還比較大,那麼,暫時不開學,就是最佳的選擇,而不是教師戴著口罩上課,學生帶著口罩聽課。

如果決定正式開學,那麼,前提就必須是疫情傳播風險極低,既然極低,又何必戴著口罩上課?

總之,該復工就復工,舊的病毒會過去,新的病毒肯定會醞釀,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停下發展的腳步;

該復課就復課,風險永遠存在,只是幾率大小之分,但我們不能永遠宅在家裡,沒有一代一代的教育,面對新的未知世界,我們如何認識、適應甚至改造?

以上言論,純乎是一個教育者從教育本身的思考,不代表其他任何傾向。歡迎互動交流!

正式開學後,老師需要帶上口罩上課嗎?

正式開學後,老師需要帶上口罩上課嗎?


正式開學後,老師需要帶上口罩上課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