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坤鵬論:蘋果軟實力一騎絕塵 ofo戴威的倔強值得點贊

資本是助推你的,但是最後,其實你都得還回去。

——胡瑋煒

一、今年,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秀出恐怖軟實力

昨天北京狂熱,39度,號稱這一溫度刷新了近50年來6月上旬同期的最高值!

坤鵬論:蘋果軟實力一騎絕塵 ofo戴威的倔強值得點贊

6月5日凌晨,2018年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召開,這個大會號稱是全球科技界的小春晚,同時,蘋果股票連續兩天創下了有史以來新高,昨天,蘋果市值已經高達9501.45億美元,離萬億美元僅一步之遙。

蘋果股價的飄揚也把亞馬遜、微軟、谷歌的股價帶起來了,都分別創下了歷史新高。

坤鵬論:蘋果軟實力一騎絕塵 ofo戴威的倔強值得點贊

而在美國上市的阿里似乎也沾了喜氣,在前天上漲後,昨天稍有下跌,但市值直逼5500億美元,達到了5352.35億。

坤鵬論:蘋果軟實力一騎絕塵 ofo戴威的倔強值得點贊

當然在香港股市的騰訊表現也不錯,昨天上漲1.20%,市值也在5000多億美元。

這兩天,全球科技股皆大歡喜。

今年的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沒有一款新硬件發佈,更像是一場蘋果向世界秀自己軟實力的大會,其四大操作系統都有了更新,包括:iOS手機和平板系統、macOS桌面和筆記本系統、watchOS智能手錶系統、tvOS智能電視系統。

坤鵬論:蘋果軟實力一騎絕塵 ofo戴威的倔強值得點贊

可能是之前的iOS 11被人們戲稱為iBug,所以iOS 12功能變化不多,重點是安全性、穩定性和性能上,特別是性能,據說提升喜人,號稱應用啟動加快40%,鍵盤啟動加快50%,攝像頭啟動加速70%。

而且蘋果相當良心,不像安卓系的廠商那樣喜新厭舊,瞻前不顧後,這次蘋果特別照顧到了老設備,iOS 11支持的iOS 12繼續全部支持,而且同樣可以享受性能提升,就連iPhone 5s也都在可升級列表中。

看到這個消息,坤鵬論馬上下了個更換iPhone 6電池的訂單。

坤鵬論:蘋果軟實力一騎絕塵 ofo戴威的倔強值得點贊

另外,AR功能是iOS 12的重點升級,AR Game實現了從單人向多人共享的轉變。現場演示了一款樂高的積木,可以兩個人同時進行遊戲。

還有個不錯的消息是,iPhone X將支持2張人臉識別,這簡直是戴眼鏡者的福音,之前一摘眼鏡iPhone X就不認識你的問題算是解決了。

二、傳說ofo要涼涼,為戴威的倔強點贊!

坤鵬論:蘋果軟實力一騎絕塵 ofo戴威的倔強值得點贊

炎炎夏日,ofo感到的卻是絲絲涼意。

6月4日,科技媒體虎嗅發佈《小黃車快黃了》的報道,稱從ofo、滴滴在職員工等多個獨立信源得到消息,ofo總部正進行比例達到50%的大規模裁員,管理層也出現 “海外市場主管張嚴琦”、“高級副總裁南楠與主管楊迅”離職的鉅變。

按照公關套路,ofo要趕緊出來闢謠,不過和以往不同的是,沒有了正式聲明,也沒有要用法律手段捍衛自身合法權益的誓言,只是採用瞭如今最流行的朋友圈公關模式,ofo公關部主管楊汛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除了解惑謠言外,還很直白地向虎嗅示好,你發我的負面我不會怪你,“當然我也理解,媒體本無態度,只是背後還有人推動。所以李珉總,最近約個飯唄?”

坤鵬論:蘋果軟實力一騎絕塵 ofo戴威的倔強值得點贊

一直以來,戴威這樣的創業者還是蠻少見的,多少錚錚創業漢在資本面下,低下了驕傲的頭,最終都是從了從了吧。而就在一直以來的競爭對手——摩拜拱手歸降,被安排賣給美團後,戴威依然不屈不饒,任性而倔強,即使資金緊張,寧可裁員降薪,也不聽滴滴的話,不聽阿里的話。

有人說,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和他的出身與背景有關。

江湖傳聞,戴威的父親戴和根,現在是新興際華集團公司副董事長,曾任中國中鐵執行董事、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董事、黨委書記、黨委常委職務。

坤鵬論專門到新興際華集團的官網查了一下,這是一家大型國有獨資公司,世界500強,而且確實有戴和根這位領導,在“關於披露企業負責人2016年度薪酬情況的公告”中,戴和根的職務是黨委書記、副董事長。

不管怎樣,能夠在資本面前如此倔強的創業者少之又少,這才是該有的創業者精神,因為,對於戴威,如果像摩拜創始人那樣從了資本,他也會一下子實現財務自由,甚至比胡瑋煒收穫更多財富,一樣可以被人們寫成10萬+、四處傳頌的雞湯“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但戴威似乎選擇了當一名反抗資本招降的鬥士,甚至準備好為自己戰鬥到最後一刻。

坤鵬論:蘋果軟實力一騎絕塵 ofo戴威的倔強值得點贊

其實,在騰訊做主把摩拜賣給美團後,共享單車這個賽道基本就已經Game Over了,剩下的就是各找各媽把自己賣掉,這樣老股東才有套現的機會,要不然就會大概率地成為死局了。

之前,摩拜和ofo沒有按照套路出牌,死也不合並,算是讓投資圈大跌了眼鏡,讓投資這兩家的投資人跌大跟頭。

有風投圈內人士稱,早期投資摩拜和ofo的機構已經放出話來,不要再給不聽話的共享單車平臺投錢了。言外之意,摩拜和ofo壞了投資圈的規矩。按照資本的意願,摩拜和ofo合併後,市場規模做大了直接上市,資本套現離場,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然而,兩家共享單車平臺拒絕合併,以逐利為目標的資本,怎麼可能繼續給摩拜和ofo投資呢?

所以,如今財務投資者是不會再投ofo了,想要錢,只能找阿里或是滴滴。

有人這樣寫道:摩拜醒悟了,唯有ofo還在迷茫,在中國不依附巨頭只有死路一條。

是啊,就在昨天,有媒體爆料,阿里和騰訊的二選一站隊都已經要求到投行了,華爾街日報消息稱,螞蟻金服對投資者要求,必須同意不投資由騰訊、京東等主要競爭對手控制的公司,這實際上把投行分成了兩個陣營。

厲害吧!牛逼吧!

下面,繼續回到ofo的話題。

虎嗅算是個正經八百的科技媒體,不是自媒體,它發文章,相對要嚴謹很多,沒有100%的金剛鑽,絕對不會隨便捕風捉影。

據另外一位消息很野的自媒體人稱,總部裁員比例達到50%的說法,基本屬實。

“ofo目前的狀況堪比電影《至暗時刻》中丘吉爾和二戰時英國的處境。”前不久的一次內部會議上,戴威如此表示。

資金鍊緊張、拒絕了滴滴的收購、被爆降薪裁員,處於“至暗時刻”的ofo卻在尋求堅持獨立發展,並且開始發展車身廣告業務“自救”,在APP上做廣告。

除了賣廣告,ofo還取消了全國20個城市的芝麻信用免押金活動,依然可以使用這一服務的僅為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廈門。除上述城市之外,如果用戶不購買95元的“福利包”,就需要繳納199元押金才可使用ofo。

直到今年三月,戴威還在信誓旦旦:“ofo在積極探索流量變現的可能性,未來ofo必然是行業中第一個盈利的共享單車。”

但是,共享單車獨自作為一門生意已經被證偽了,靠大量燒錢發展,甚至日單量超千萬,有卵用?車輛損耗和運營成本遠超預期,整個充滿變量的財務模型只是空中樓閣,到現在還沒有找到可持續的盈利能力。

一個名為共享,實為租賃,客單價很低,成本極重的業務,坤鵬論認為,要不玩羊毛出在狗身上的遊戲——動用押金,要不就是超精細化運營,銖施兩較地壓榨成本,否則的話,很難賺錢。

但,前者在同行連連押金爆雷下,已經不能玩了,後者是個和時間交朋友的活,是互聯網精英們最最不擅長的活,決心再大,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再說背後那些嗷嗷急著套現的資本,堅決不會等!

所以,裁員、廣告也難以拯救ofo,時間真的已經來不及了。

坤鵬論認為,ofo的結局可能只有兩個,一個是向資本屈服,賣身,一個是繼續咬牙堅持,最終錢花光,然後破產清算。

後一個是所有ofo投資人不願看到的,賣身可能是除了戴威之外,皆大歡喜的選擇。

坤鵬論:蘋果軟實力一騎絕塵 ofo戴威的倔強值得點贊

實話說,別看那些道貌岸然的投資人如何如何,這幾年,中國的創業環境就是被他們給搞爛的,摩拜和ofo就是教科書般的犧牲品。

資本用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催熟了共享單車這條賽道。

難道那些精明的投資人不明白,共享單車的本質就是自行車租賃嗎?如果不動押金的歪腦子,很難做起來嗎?

當然,他們心裡都跟明鏡似的明白,但他們才不care最後能不能做起來,他們的套路是,找一個風口,沒有風口造一個風口,然後開始大躍進,規模大躍進,融資大躍進,規模大了,估值大了,融資也更快更多了,反正投資界也是傻子多如牛毛的所在,儘管圈錢的套路老套,但只要商業模式描繪得花團錦簇,團隊夠豪華,先期的投資機構上臺面,大把的人會來搶著投。

快速催肥遊戲就這樣順利地週而復始著,用胡瑋煒的話是:“資本和摩拜都是相互依存的,我們肯定是被資本助推了。但是最後,其實你都得還回去。”用戴威的話,這叫“碾壓式融資”。

其實,被選中的創業者和他們的項目,在投資人眼裡和豬有什麼兩樣?

所以,雷軍那個“風口上的豬”太經典了!投資人養的都是風口豬!

而“碾壓式融資”就是卡著脖子往裡填飼料,管你是不是已經飽了,會不會撐著,只要肥膘增得快就成。

豬養肥了不是留著當寵物的,肯定是要賣的,要不然豬過肥,自己都能把自己壓死。

之前風口豬養的都很順利,優勝劣汰,每個豬圈裡總能剩下最肥最猛的兩三頭,只要把其中的前兩名綁在一起,每次不是叫阿里的財主買走殺了,就是讓叫騰訊的財主買走替自己守護半條命。

什麼VC、PE、財務投資者,現在早就淪為AT家的養豬長工。

請您關注本頭條號,坤鵬論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是包括今日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3000餘篇,文章傳播被轉載量超過300餘萬次,文章總閱讀量近4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