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侯生福:43年前的惊世之举

侯生福:43年前的惊世之举

“姣姣太能行了,我从心底里佩服,一个年轻女娃,确实厉害,恭喜她,大家也一定要向她学习,学习这种肯吃苦的精神。”谈起登顶珠峰洛川女孩屈姣姣时,登顶珠峰第一汉人洛川侯生福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提起珠穆朗玛峰,侯生福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他的脚步也慢慢挪到了几张封好的富有年代感的老照片跟前。

“你看,这是邓小平、这是李先念、这张是李鹏,我在这儿。”侯生福一边指着照片,一边给笔者介绍着。

侯生福,洛川人,年轻时的他英俊、豪迈、一身帅气。1959年在平息西藏叛乱中立下军功,成为英雄人物。1960年8月初经过严格挑选后调到国家登山队集训。

“当时挑选人员时,教练告诉我,只要登上珠峰,就能见到毛主席、周总理,我就激动的不行,就去了国家登山队。”侯生福高兴地说道。

登山时间虽过去了43年,往事还历历在目。他的思绪也再次回到1975年。

侯生福:43年前的惊世之举

咬破手指写血书要求登山,死也要死在山上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直插云天,高耸于喜马拉雅山群峰之间,俯瞰着地球上的千山万壑。几个世纪来,它强烈地吸引着人民,多少登山家望着这座高峰跃跃欲试。1974年,我国第二次做出登山决定时,为鼓舞士气,周恩来总理两次打电话慰问登山队员,鼓励他们为国争光。1975年4月初,登山队开始了第一次登顶,由于走错路线,来到无法逾越的峭壁下而失败。5月初又开始第二次登顶,在到达7000米时,侯生福痔疮犯了,严重“脱肛”,拳头大的肿块疼得他汗水直流,那时,12名队员只剩5个人了,侯生福负责带路,从7600米出发,又遇九级大风,坡陡路滑,每走一步都要忍着极大的痛苦。在7800米窄而滑的冰坡上,他创出一级一级的台阶,此时豆大的汗珠从头上滚下来,他的脸也变的蜡黄。大本营也强行命令他下撤,用牦牛拖到山脚下日喀则地区医院治疗。可当他听到其他队员在8500米时突遇暴风雪,政委陆宗岳被卷走,壮烈牺牲的消息后,他在医院呆不住了,他知道根据珠峰的气候条件和登山队实际,只有一次登山机会了,如果再次失败,整个攀登计划就宣告破产。那时,攀登一次珠峰的开支相当于办一次全运会,代价可想而知。侯生福咬破手指头写血书请求登山,并斩钉截铁地说,爬也要爬上珠峰,死也要死在山上!一句话引出了在场者的滚滚热泪。

踏上地球之巅

1975年5月17日,侯生福和中国登山队队员第二次从北坡登峰,登到了7600米后,从20日至23日,珠峰地区昼夜不停地下着雪,刮着八九级的大风。他们被困在那里,经受着饥饿、干渴和寒冷的考验,在帐篷里坚持了整整四天四夜。

5月27日,9名突击队员再次出发,他们顶恶风、斗风寒、攀陡坡、跨深渊,历经千辛万苦,沿着波浪形的冰雪坡艰难地行走了100米,来到了一块宽约1米,长约10米的鱼脊形地带。极目远望,再往上已经没有地方刻盘,四处也没有一座峰比他们所站的地方更高,他们已经到达了珠峰顶端、地球的最高点。侯生福为登上珠峰顶的全体同志拍摄了在峰顶高举红旗的最珍贵的第一张照片,又给女队员潘多在顶峰做了人体心电遥测图,这是世界上唯一的最高峰心电图。

“我们9个同志,已经在下午2时30分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侯生福通过报话机给周总理办公室打了专线,报告了登山成功的消息。他的声音通过无线电话机震动了整个大本营,传遍了全国。

当时风势逐渐增大,七八级的高空风,卷着积雪在顶峰驰骋。侯生福用照相机和电影摄像机,拍摄在顶峰的风光和战友们英勇奋斗的场面。每按一次快门,都得脱下鸭绒手套,冒着随时会被冻成残疾的危险。但他想,这是祖国交给自己的一项光荣任务,要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它。就这样,侯生福和战友们在空气稀薄令人窒息的地球之巅,在零下30多度的高寒世界,被西方人成为“生命禁区”的峰顶,停留了70分钟。

侯生福拍摄的这些照片和影片为祖国高山科学考察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侯生福:43年前的惊世之举

多次受到领导人的接见,尼克松也称赞他了不起

下山后,周恩来总理派自己的专机将侯生福和他的战友接到拉萨,稍作休整后,登山英雄乘火车回北京,默默无闻的陕北汉子侯生福成了举世瞩目的英雄。

6月28日,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李先念等接见了登山队队员。当身边的领导说登山的照片是侯生福拍摄的时候,邓小平紧握着侯生福的手说:“我感谢你,人民感谢你。”

与国家领导人合影留念后,登山运动员又参加了首都各界在首都体育馆举行的庆祝会,为侯生福等9名队员记大功一次,并授予国家运动健将称号。

此后的20多年里,侯生福先后6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76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鹤夫人来华访问时,侯生福荣幸地接到了赴宴邀请,当一位领导人向其介绍了侯生福登山的事后,尼克松竖起大拇指说:“真了不起!”

1999年退休后,侯生福被安排到县关工委工作,担任延安精神报告团副团长。每年,他都不定期地带上图片资料,到县内各中小学为学生讲延安精神、讲登山故事。侯生福还担任洛川县“夕阳红”艺术团团长。他常说:“重在参与,贵在坚持。”他每天都要到体育场、温馨园小区广场辅导小区居民锻炼,同时大力宣传体育锻炼的好处。

2001年4月4日,是支持北京申奥的宣传日,这天侯生福在洛川会议旧址,重新穿上了当年的登山服,开始了由洛川向40公里之外的黄帝陵长跑,用实际行动表达一位老运动员对北京申奥的支持。

侯生福:43年前的惊世之举

“习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我们洛川县发展苹果产业亦是如此,就要有登山精神,23万果乡人民要拧成一股绳,一起努力,促进洛川苹果产业多向发展。”侯生福满怀希望地说道。

通讯员:冯妮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