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孩子叛逆,家長別急,教你一招(值得借鑑)

叛逆的孩子一般出現在小學高年級到高中階段,最顯著的特點是生理、心理的變化,家長會感覺到孩子不聽話了,甚至與家長對著幹。這種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逆反心理”也叫“心理斷乳”期,也就是平時我們常說的“叛逆”。

孩子叛逆,家長別急,教你一招(值得借鑑)

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

逆反心理的產生是孩子身心發展的必然結果,是成長中的正常表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獨立活動的願望越來越強烈,既想擺脫父母,自作主張,又不得不依賴家庭,依靠父母。這正是進入青春期的象徵,心理由不成熟向成熟期過渡。更希望別人把他們看作是成人。這時如果家長還把他們當成小孩兒,無微不至的關懷,羅羅唆唆地叮囑,他們就會厭煩,覺得傷害了自尊心,尤其是父母在同伴和異性面前管教他們,就會產生反抗心理,萌發對立情緒,逆反會更強烈,表現為:越來越不聽話,不想回家,不願與家長說話,做事任性等。

此時,如果父母不瞭解子女的心理、生理變化,一味簡單、生硬地管教,就會迫使孩子產生反抗情緒和行為。

孩子叛逆,家長別急,教你一招(值得借鑑)

家長如何應對孩子的叛逆呢?

1、理解

家長要理解孩子的行為,接納孩子的變化,行為的變化是內心世界的反應,要了解孩子的內心,有必要進行一次平等的對話,也跟孩子談談自己的想法、感受,總會從他的言談舉止有所收穫,從而引導其向好發展。還有就是換位思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如果你沒有做這些,請先不要對孩子大呼小叫、打罵訓斥,橫加指責。孩子也有自尊心,也需要尊重。

孩子叛逆,家長別急,教你一招(值得借鑑)

2、信任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內心世界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獨立,家長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敢於放手,給予更多的空間。千萬不要居高臨下發號施令。不要生硬地規定“不許做什麼”或“應該怎麼做”等等。當孩子遇到困難、挫折時,必須先安慰、鼓勵,然後共同分析、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一定先聽聽孩子的想法,再根據孩子的回答補充,引導,如果孩子的方案沒有可行性,千萬別生硬的否定,要讓孩子知道這樣解決造成的後果,說服他,然後說出自己的建議,最後與孩子達成一致

孩子叛逆,家長別急,教你一招(值得借鑑)

3、反思自己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的格局直接影響孩子的格局,首先反思自己有沒有不良生活習慣,比如愛吐髒字,愛玩遊戲,經常喝醉等等,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非常可怕,就像春夜細雨,潤物無聲。另外,是否因工作原因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太少,缺乏彼此間的溝通,是否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帶給了孩子,或者溺愛過度,管的太多,自己錯了有沒有勇氣向孩子認錯……多反思自己,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

孩子叛逆,家長別急,教你一招(值得借鑑)

4、走出去

讓孩子多與大自然接觸,多與社會接觸,多與同伴接觸,在交往中遇到困惑,一定耐心指導,切忌簡單粗暴。培養孩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多傳遞正能量的信息,鼓勵孩子多運動,養成鍛鍊身體的好習慣。

孩子叛逆,家長別急,教你一招(值得借鑑)

囉嗦半天,希望能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