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评价《关于孔丘杀少正卯问题》这本书?

张芳永


孔子诛杀少正卯,古今以来都是一桩疑案。

近代以来,很多人言称此事成为了孔子实行压制言论自由、实行封建专政的罪状。很多人都在质疑孔子到底有没有杀少正卯,引经据典,分析了前世今生。

少正是官名,是六卿的副官,相当于后代的六部侍郎,在当时是贵族。卯,是他的名字。孔子在52岁被任命为大司寇,代理掌管刑事诉讼,相当于后世的刑部尚书,因是代理的,低一级,因此孔子的大司寇与卯的少正,在级别上,是一样的。同级怎么会有权利杀死同级呢?

即使是后世专制的明清王朝,皇帝要杀死朝廷大员,还要经过有司会审,定獻治罪,才能杀人诛心,以此服众。如崇祯皇帝审判袁崇焕,前前后后审了9个月才定罪。孔子要杀少正卯,上任仅仅7天,就立即施行了。这在“刑不上大夫”的春秋时期,很不合常理。

周王朝取得天下后,因为人少,就特别注重政治联盟,实行了贵族民主的制度。“国人暴动”就是这一政策的产物。西周初年制定的法律很宽松,“刑不上大夫”,为了维护贵族民主,保障贵族集团内部有充分的发言权,对贵族、士大夫的刑罚更是宽之又宽,一般不会诛杀贵族。

除非犯了以下四条:

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

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

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

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

此四诛者,不以听。

孔子诛杀少正卯后,子贡忍不住向孔丘提出自己的疑问,孔丘回答说:少正卯有"心逆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五种恶劣品性,人的品性只要有这"五恶"中的一种,就不能不施加"君子之诛"。 因此,孔子是以周制“四诛”之“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的罪名,“不以听”,先斩后奏,杀了少正卯。

从孔子在大司寇位置上只做了3个月就被赶下台,还不得不出走周游列国来说,孔子确实杀了少正卯,引发了众怒,不容于鲁国贵族,鲁国君主和季桓子都无意也不能留他这件事上看,孔子可能是真的是兵行险着,杀人立威(或出于利益纷争,少正卯也是讲学名家,门下弟子数千,与孔子不相上下,同为文化界名人),结果打破了“贵族民主”,使得自己成为了“政治弃子”。

先秦时期,是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一段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最为开放和最不可思议的一个时代。特别是对于学术发展和思想传播而言,确实是一个黄金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里,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以后的朝代里,几乎不可能不受到这一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的影响。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农家等等学派的思想,无一不对后代产生着影响。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能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轴心之一,成为独立的、强大的文明体系,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百家争鸣局面致五色令人盲,五声致人聋,乱糟糟一片。秦朝一统六国之后,“焚书坑儒”,到了汉朝,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中华文化的张力降低,儒家文化得到长足发展,其他学派隐而不彰。

如此,统一的共识达成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受到了损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虎狼之师的秦国终结了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后世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恢复,然而强大的政治压力,以及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底蕴过于身后,使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思想发展,达不到春秋战国的高度。在这个意义上说,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竟成绝唱,以后的文化界发展,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中华文明一出手就是王炸,炸出了2000多年的世界领先。

那么孔子诛杀少正卯,就成为诸子百家争鸣成为绝唱的揭幕战。孔子代表的世俗权利,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控制欲望,竟然让诛杀少正卯成为“君子之诛”,其体现出来的文化专制,诛除异己的目的昭然若揭。很多现代自比儒家学者的人,也打着兼容并蓄,欢迎来批的姿态,以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然而观其作为,竟比其他其他人还要思想专制。

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伏尔泰说的话,究竟是什么样的人,非要说出不同的观点呢?欧洲国家因为过度民主,所以成为了现在的支离破碎的小国,一言不合就分手,一言不合就打仗,一言不合就建国。

秦朝终结了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却开启了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的政治国度,使得中国成为一个规模弘大的民族共同体,生命力越发强大,在其他的同时代的民族纷纷湮灭之后,已然焕发了蓬勃的生机。

少正卯的头颅,留在了2000多年前,成为了中华帝国在思想文化战线的祭旗者。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还有为数不少的敢于冲破禁忌的文化勇士,前赴后继。正是由于有这种精气神,才使得中国每每能够触底反弹。

在这个意义上,“国人暴动”是原始的民主制,“少正卯被诛”事件则是原始的专制。在这里,少正卯的头颅,成就了他的勇士之名。

中国现在要想重新回到世界轴心,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选择只能是打破禁忌,重新回到真正的“百家争鸣”的时代。


而知而行的历史


历史有宿命,国家有国运,个人有个人的命运!

因此说,因为时代背景的不同,书也有书的命运。

对于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认识,本人可以分成两个阶段来说。年少轻狂,认为此学说一无是处,丝毫没有可取之处。步入中年之后,通过对国学的接触,才真正的体验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深厚文化底蕴,从而进一步体验到华夏族在每一次的民族灾难之后,能屹立不倒,重新站立起来的主要原因!

那就是我们几千年形成的道德与思想传统,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民族崛起与复兴!

关于孔子诛杀少卯正本人的观点是,″这是孔子和少卯正思想流派的对决!"

我们通过孔子的五恶来判少卯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心达而险,说明少卯正知识面很广,睿智!

行辟而坚,说明他是一个有主见,不人云亦云,坚持原则的人。

言伪而辩。说明他是一个口才极好,反应过人的人!

记丑而博。说明他记忆力超群,善于联想的人!

顺非而泽。说明他不仅口才极好,而且词汇丰富。

因此说,"少卯正己经是和孔子不相上下的大师级人物。

然而,下列人物并没有因为诛杀持不同政见而影响到本人形象与历史地位。如文王诛潘止,周公诛管叔,太公诛华士,管仲诛付里乙等等!

因此说,我们没有必要用完美的眼光来审视一个人,毕竟是"人无完人"。,如果用一个人短处衡量一个人的长处,这个人可以说是一无是处。如果用一个人的长处来衡量一个人的短处,这个人就是圣贤。

再有一点就是,"绝对不能用阉割,或是片面化的观点来看待儒家学说,毕竟儒家学说形成了我们华夏族的大一统情节。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以后,儒家学说己经浅移默化到我们的民族血液之中,包括今天的中国人,虽然经历了基都教文明强列的冲击,但是,我们华夏族从来没有真正触入其中,包括儒家文化圈的日本,韩国都是如此!

因此说,如果否定了儒家学说,也等于是否定了我们整个华夏族。


相忘江湖71941665


这是一个孔子最招黑的问题,这是一个存在质疑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孔子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他被尊为文圣,至圣,万世师表。忠孝仁义礼智信,是他提到过的最多的词了吧,其中“仁”时核心思想。

那么,为什么一个开口闭口“仁义礼智信”的人,会上任七天后就把自己的政敌杀了呢?


少正卯这人身份不详,少正是他的官职,是个大夫,跟孔子平级,卯是他的名。生年不详,死于公元前496年。因为就是这一年,刚当上大司寇的孔子把他杀了!

据载是因为政见不合,而少正卯由于博学多才,多次把孔子的学生吸引走,孔子或因此产生了嫉妒之心。

少正卯有多厉害竟至于让学识渊博的孔子也嫉妒起来?

他有个称号叫“闻人”!牛到什么程度呢?牛到连孔子的弟子都多次跑去听他的讲学去了,孔子的课堂则是三盈三虚,只有颜回一个人在坚守。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一幕:

“戮之于两观之下,尸于朝”——《孔子家语》。
在两观中的东观将之杀害,暴尸三日!

子贡疑惑不解,于是便去问孔子。孔子给他说了5个很经典的理由:

  1. “心达而险”(通达古今世事而用心险恶);

  2. “行辟而坚”(行为邪僻而坚韧不改);

  3. “言伪而辩”(言辞伪善且巧于狡辩);

  4. “记丑而博”(广泛地关注社会的阴暗面);

  5. 顺非而泽”(顺着非正道的思想并且大加散布)。

这几个理由真的太经典了,后世的人们想给谁谁谁安个罪名,很多会按照这个来。而这几个罪名有一个名号,叫作“君子之诛”!哈哈,用正义的名义消灭你!


不过老向得说明的是:这并不是一个板上钉钉的史实,历来是存有质疑的:

1.春秋时期是个言论自由、百家争鸣的时期,孔子会这样做吗?

2.孔子是大夫,少正卯也是大夫,孔子想啥就能杀了?

3.最先记载这件事的是离孔子几百年的《列子》,而离孔子比较近的《左传》、《国语》、《论语》、《孟子》等,都没记载,而且《左传》、《国语》往往对孔子有所诬罔,竟也不提此事;

4.孔子本人是反对滥杀的。当季康子说“杀无道以就有道”的时候,孔子是反对的。


所以,事情的真实性不好说。但是毕竟有记录,有记录就会有人信。见仁见智吧。


好了,谢谢阅读!如果您觉得老向的回答还不错的话,还请多多关照啊!


老向沐浴国风哦


少正卯是鲁国大夫,姓少正,名卯,自然也属于贵族。其人能言善辩,是当时鲁国的“闻人”。少正卯也与孔子一样,也是多年聚徒讲学的教育家。

少正卯和孔子都开办私学,广招学生。相传其弟子甚至比孔子还多,据说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人;少正卯则有弟子四千,贤人八十三人。大约因为少正卯的课讲得精彩,多次把孔子的学生都吸引过去听讲,所以两人之间实际存在利益竞争和心结。

后来,掌权的季桓子想用博学多识、有巨大社会声望、维护公室权威的孔子帮助“三桓”打击当权的家臣,与鲁国国君鲁定公取得一致意见,让孔子当了一阵子的鲁国宰相——大司寇。

鲁定公14年,孔子上任“七日而诛少正卯,曝尸三日”。看来孔圣人也不是吃素的,雷厉风行,在鲁国当上宰相刚七天就杀人,杀的就是鲁国名人少正卯。

孔子的弟子们一向接受老师“宽以待人”、讲“恕道”的教育,听惯了“儒仁者爱人”、“焉用杀”的老调,孔子甚至反对“杀无道以就有道”的做法。于是有人忍不住问孔老师问什么这一次使用了“雷霆手段”?

孔子回答:少正卯“心达而险”(通晓古今之变,敢于革命);“行辟而坚”(违背周“礼”,坚持革新道路);“言伪而变”(透彻讲述革新道理),“记丑而博”(深知奴隶制腐朽和不稳);“顺非而泽”(义正词严的支持革命思想)五条罪状。

“心逆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在当时被认为是五种最恶劣品性,普通人中只要沾染了这“五恶”中的一条,就不能不施加“君子之诛”;而少正卯是身兼“五恶”的“小人之桀雄”,有着惑众造反的能力,他和历史上被杀的华士等人是“异世同心”。总的说来,少正卯聚众成群,鼓吹邪说,哗众取宠,已是小人中的雄杰,不可不杀,杀得其所!

现在看来,孔子杀少正卯主要的罪行是“思想、言论罪”,即少正卯的“歪理邪说”与自己的思想、主张相悖,淆乱人心。在历史的相当长时间里,由于儒家的正统主导地位,诛卯事件被作为“圣人治奸” 的典型案例。孔子与圣君贤相并列,少正卯作为“乱臣贼子”、十恶不赦者,孔丘此举是以大圣诛大恶。

然而,在当今社会,“因言获罪”与现代法制社会的基本原则是格格不入的!说白了,孔子杀少正卯是因为其前期有利益之争,后来上升到理论、学说和“意识形态”的斗争。少正卯才华横溢、能言善辩、知识广博,而且对社会下层民众有着比孔丘大得多的亲和力,有着率领民众造反的政治影响力(尽管没有造反的实际行动),所以孔子视少正卯为异端,非杀不可,以收杀一儆百之效,上台后快刀斩乱麻杀了少正卯!

孔子此举开了以思想、文字定罪的先河,一改春秋及战国初、中期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且看来孔子的这一举措受到部分儒家学者的认可。比如北宋大文豪苏轼就认为对少正卯“无罪而罚”没有什么不妥,认为少正卯用言论“疑众”就该杀,杀少正卯式的人是清除法网之外的“遗恶”(除奸),算是用“江湖黑道”来弥补法律的局限性。

尽管后世一直为“诛卯事件”的真伪争执不休,但是该事件已经作为一个经典案例被后人反复引用。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详情可参阅拙作:“妄议”或许掉脑袋——从孔子诛杀少正卯说起 https://www.toutiao.com/i6529975750219530766/


山色归读


太可惜了,我没有看过这本书——才怪!因为作者是赵纪彬啊!当年的南杨北赵之一!可惜这不是什么好名声,现在也基本上成了笑谈,学界谈到他的时候主要是批判态度,而他自己的经历也真是够悲惨的。想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可以读读李存山先生和杨逢彬先生关于赵先生的看法。赵先生在他的文中首先提出少正卯是第一个法家——这段文字别当真,他当年写文章,写着写着就不是自己的本意了。

学界中关于少正卯问题近人中比较有分量的,乃是唐君毅先生和钱穆先生的考证,可说极为详细。这里我先简要说下这个记载为什么是假的,一是少正乃郑国官职,鲁国根本没有少正这个职位;二是孔子提到XX诛XX的历史事件里,大部分都不可考,有的事件还完全就是假的——如果孔子连自己时代发生的史实都不清楚,这难道不奇怪吗?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


先秦典籍中的少正卯一事

在先秦,主要有两本著作记载孔子杀少正卯的故事,一个是《荀子》,一个是《孔子家语》(曾被认为是伪书)。《尹文子》是伪书,故不取;《淮南子》、《说苑》都是汉朝的内容,也不取。

《荀子·非十二子》为“行僻而坚,饰非而好,玩奸而泽,言辩而逆,古之大禁”,这里没有杀人的意思。但到了荀子《宥坐篇》中,所列少正卯罪状为“心达而险,行僻而坚,信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主张这种人该杀掉。据考证,发现这两篇可能都不是荀子本人所作——因为我们的先秦文献,从《易传》到《老子》、《庄子》,都是数百年间后人不断作成的,它有一个持续的过程。古史辨时期曾把这些作品全部说成伪作,这不准确,因为古书把作者和后人的作品统统称为某子所作是很常见的现象。

还有一本著作是《孔子家语》,这本书过去认为是伪作(古本在传承过程中丢失了,后来使用的是传世本),地下文献出土后,学界发现今天我们看到的传世本《家语》在先秦就已经出现,而太史公很可能就参考过这本书。也就是说,古本《家语》并未丢失,传世本《家语》有不少地方可能就源自于古本《家语》。由于竹简内容太少,所以还难以判断古本中有没有这件事的记载。

但是到了东汉的王充,则提出少正卯和孔子一样都办了私学,并且这个故事充满了戏剧色彩,七日而杀少正卯,很像是小说。


历史上的怀疑

一、孔子身份只是大夫,若少正卯也是大夫,那么春秋末期的大夫是无权诛杀大夫的(战国才出现大夫杀大夫)。

二、少正卯办了私学,那说明他应该是庶人,因为大夫并不可能办学,比如孔子就是在做庶人的时候创办的私学。那么,少正卯到底是大夫还是庶人?

三、少正这个官职乃郑国官职,根本不是鲁国的官职。

四、钱穆先生发现一个问题,就是郑国的驷歂诛杀邓析之年在定公九年,这一年孔子正好为鲁国大司寇,所以可能是后人把邓析之死记载为少正卯了。在我看来,钱穆先生的这个推测很有意思,因为少正这一官职恰好是郑国所有,而故事中孔子诛杀少正卯也正好是邓析被杀的这一年。

五、孔子引用的“周公诛管蔡”一说不合于事实,因为蔡叔并没有死。

六、少正乃世卿贵族之职位,而司寇却非世卿制。假使鲁国确实有少正这个官职,那么孔子身为司寇也是不能杀少正卯的,我们先不管这个司寇到底是大司寇还是小司寇,孔子本是庶人身份提拔上来的,在春秋末期世卿权力极大,孔子又不是阳虎,没有叛乱,那他怎么能违背礼制和法律杀掉世卿呢?而且,编造这个故事的人可能不清楚,少正这个职位既然是世卿贵族才能充当,那么少正卯家族的谱系一定非常完善且数量众多,但我们现在的典籍里却完全找不到少正卯一族的丝毫消息。如果说孔子凭借庶人升任官职的身份可以杀完这一派的世卿贵族,那无异于天方夜谭,别说春秋末期,你就是放到人才流动比较充分的战国晚期也是完全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故事的作者根本不是春秋末期的人物,也不是战国初期的人,而是一个已经远离了世卿贵族制的时代的人,当在秦汉之际。


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在不同版本中,有两个诛杀的人物让我感到非常奇怪:一个是“管仲诛史附里”,一个是“子产诛邓析”。我们在其他版本中看到的是“管仲诛附乙”、“子产诛史何”。

各位发现没?管仲诛杀的“史附里”和另一版本中的“附乙”(里、乙音近,古代音近者可通假)很像,而漏掉的“史”字,被顺到子产诛杀的对象里了。

其次,子产诛邓析,在《左传》中记载为“驷歂诛邓析”,事实上,诛杀邓析的根本就不是子产,而是子产的继任者驷歂。这一年是定公九年,孔子在鲁为司寇,他怎么可能连子产有没有死,并且连邓析是谁杀的都不清楚呢?子产去世时,孔子是痛哭过的,所以他不可能弄不清子产到底过世没。

《左传》中很多君子被认定就是指孔子,即使不是,也和孔子思想极为接近。书中对邓析的态度是什么呢?说即使是一个坏人,只要有利于国家、百姓的优点,就不该杀害,何况邓析不是坏人?杀了邓析,却用了他对国家人民有利的《竹刑》,这是完全错误的行为。


所以,综上所述,少正卯实在是后人编造的故事。


肥嘟嘟的小不理


少正卯(?~前496),春秋时代鲁国大夫,少正是官职,卯是名。

少正卯和孔丘都开办私学,招收学生。少正卯的课堂多次把孔丘的学生都吸引过去听讲,只有颜回没有去。孔子恨透了“少正卯”,同时,决定提拔自己坚定不移的学生“颜回”。


机会来了,鲁定公十四年,孔丘被任命鲁国大司寇(相当于清朝的刑部尚书)。上任后七日就把少正卯杀死在两观的东观之下,暴尸三日。

孔丘的弟子都不明白为何要杀他,子贡忍不住向孔丘提出自己的疑问,孔丘回答说:……,……,……,…………,……。他犯了上述五种错误(具体是哪五种错误不必细说),所以该杀。


历史告诉我们:人类就是这个样紫。 即使是所谓的“圣人”也难逃“利益”和“名誉”的束缚,满口的“仁义道德”却做着“杀人越货”的勾当;满口的“圣贤礼仪”却暗地里“男盗女娼”;满口的“廉政为民”却“腐败堕落”。 什么“人之初,性本善”,说这活,不过是粉饰和掩盖自己的“丑恶嘴脸”罢了!

从孔子杀“少正卯”的事例中,让人们对“圣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bj山那边是海


这个问题很好,很具有现实意义。

孔子杀少正卯,在各信史当中,有的记有的不记,因此成为一段公案。后人信有者多数反对儒家,信无者辩称决无此事者,以儒家铁杆粉丝为主。但无论认为有无此案,反映出两者都有一个共识:以五罪的理由杀少正卯是枉杀,是恶行。

无论此事是真是假,后世的既成事实是,在儒家思想主导的社会中,以五罪及类似理由被诛者众多,五罪成为道德杀人的正当理由。这样去看,孔子诛少正卯的真假还重要吗?



史料载:

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故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饰邪营众,强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也.是以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止,周公诛管叔,太公诛华仕,管仲诛付里乙,子产诛邓析史付,此七子者,皆异世同心,不可不诛也.”《诗》曰:“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小人成群,斯足畏也.”


海明朴记


赵纪彬所著《关于孔丘杀少正卯问题》,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出版的,认为孔子杀少正卯事件是真实存在的,当时正值批林批孔运动,其为批判孔子找到了有力借口。但是孔子所主张的儒家学派是以"仁"为核心的,不会轻易杀人。故朱熹提出质疑。后世也存在争议。无论事实如何,圣人之心,考虑长远,如真的是上任不久便诛杀少正卯,也是防止流弊发生,《论语》中有“巧言令色,鲜矣仁”的句子,少正卯能言善辩,善于蛊惑人心,其思想与“仁”违背,如流传于世,于国于民大有弊端。如秦以法家治国,至始皇,终出暴君,焚书坑儒,劳民伤财,幻想的千秋万世,仅传二世,便被推翻。所以宁可背杀人之名,也不得不阻止流弊产生。恐怕,对于百姓,是一种长远的"仁"。从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二千年来,儒家圣人思想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是符合人性的。但年代久远,其经典本有的意思被曲解,在现代国家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其中之一,且非常重要的儒家也要在历史的长河中回到我们的视线,让我们认识其真正的样子。



宋建华8026


少正卯和孔子处在百家争鸣、诸子畅所欲言的春秋时期,因各自倡导的思想、政见不同,孔子就杀了少正卯,个人觉得有些牵强,和孔子倡导的儒家思想、百家争鸣的春秋时代格格不入,是后人强化儒家思想的杜撰!


手机用户23255590438


孔子杀少正卯始自荀子《宥坐》,经后人添油加醋,谎言终成事实,实在是一派胡言,纯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孔子是圣德中和之人,言行一致的践行者,宽厚待人的楷模,中庸之道的始祖。

冉有问于孔子曰:「先王制法,使刑不上于大夫,礼不下于庶人,然则大夫犯罪,不可以加刑,庶人之行事,不可以治于礼乎? 」 孔子曰:「不然,凡治君子以礼御其心,所以属之以廉耻之节也,故古之大夫,其有坐不廉污秽而退放之者,不谓之不廉污秽而退放,则曰簠簋不饬;也有坐淫乱男女无别者,不谓之淫乱男女无别,则曰帷幕不修也;有坐罔上不忠者,不谓之罔上不忠,则曰臣节未着;有坐罢软不胜任者,不谓之罢软不胜任,则曰下官不职;也有坐干国之纪者,不谓之干国之纪,则曰行事不请。此五者,大夫既自定有罪名矣,而犹不忍斥,然正以呼之也,既而为之讳,所以愧耻之,是故大夫之罪,其在五刑之域者,闻而谴发,则白冠厘缨,盘水加剑,造乎阙而自请罪,君不使有司执縳牵掣而加之也。其有大罪者,闻命则北面再拜,跪而自裁,君不使人捽引而刑杀。曰:『子大夫自取之耳,吾遇子有礼矣,以刑不上大夫而大夫亦不失其罪者,教使然也。』所谓礼不下庶人者,以庶人遽其事而不能充礼,故不责之以备礼也。」

意思是,大夫一类的贵族,即使犯了罪,也要顾其颜面,不直言其罪。小罪,大夫则披发白帽向君主请罪。大罪则跪拜后自裁。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糙糙尔!孔子始终谨言慎行,言行一致。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孔子信奉的是中庸之道。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圣人的逻辑、言行一定是统一的。这么一个有推己及人、忠恕待人、仁心爱人、尊重他人、讲究礼仪、不走极端的思想的人;有着坚定信念的人,难道会违反当时社会规范,不经过君王,违背自己的信念,诛杀贵族,还曝尸三日,极端的羞辱人不尊重人。真是如此的话,谁还能尊孔子为圣人呢?

诛杀少正卯,出自《宥坐》,其实是借孔子之口,说明“心达而险,行僻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的危害。同时把孔子诛少正卯和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止等相提并论。说明正邪不两立。进而说明人性有恶,其实是为了宣扬自己的法家思想。本身就是假托孔子的寓言,而且也没有说曝尸三日。荀子晚孔子200年,此前无记载的事情凭空出现,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认为是事实。

在荀子的基础上,后人开始添油加醋。王充《论衡·讲瑞》篇称:“少正卯在鲁国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既然都能把孔子的学生屡次吸引过去,那么他的思想、学术、著作应该在历史上会有所反映,我想问谁有看到过?至于曝尸三日,更不知何时所加。演变到后面就是孔子为了争夺弟子、声望、地位,假公济私,极端的诛杀了少正卯。实在是一副今人的角度看古人,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谣言止于智者,我想大家都能分清是非,还事实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