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端午节为何又称为女儿节?

侯崇飞


端午节可以说是中国最有文化背景的节日了,光名字就有不少,如端五节、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菖节、蒲节、龙舟节、屈原日、浴兰节、女儿节、午日节、诗人节、午日、灯节等等。

每一个名字都有不同的传说的故事,那么为什么端午节被称为女儿节呢?

一种说法是端午这天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在福州就有出嫁的女儿在端午回来讨夏衣的习俗,娘家都会把准备好的夏衣送给回娘家的女儿。

在古代春节拜年时很重要的活动,但是出去拜年都是男人的事儿,春节过后农事渐多就不方便走动了,于是古人就选中了端午节。

另一种说法跟武则天有关

唐朝武德六年端午节这一天,在嘉陵江上有一艘官船,忽然乌云密布,波涛汹涌一道闪电劈了下来,江中冲出一条金龙来直扑船上的利州(四川广元)都督夫人杨氏。

不久杨氏生下一女,这女孩就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利州人为了纪念武则天就在端午节这一天妇女们就在江中载歌载舞祈求金龙再现。这一活动传承至今被称为“广元女儿节”。


瞎侃胡说


不止是端午节被称为女儿节,中国的女儿节一共有四个,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但在中国古代,端午节也是女儿节之一,女儿节有很多,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每个日子都有不同的节日习俗。

三月三,上巳。女儿们将荠菜花铺炕头,蚂蚁就不上炕。将桐花藏衣服,衣服就不蛀。将莽菜花戴头上,晚上睡得那叫舒坦。

这天,女儿们个个打扮漂亮,去求巫师消灾,泡药浴和香熏。男人们早等不及,他们要和女儿们恋爱,娶她们回家。

端午的女儿节,女儿们要系五彩丝,戴艾叶和五毒符。端午插艾,不招蚊虫。五毒符要用针刺,五彩丝就是青龙、朱雀、白虎、玄武、黄龙,驱邪。

女儿们在这天太阳没出来时,戴手腕上,脚腕上,到七七才除下。或是端午后,等雨来,让雨带走。

她们还会戴花满头:绫罗绸布做成的老虎、樱桃、桑葚、葫芦,甚至五毒,用五彩丝穿了戴头上,到街上扔灾。这天,若是女人儿已出嫁,便回娘家看爹娘。

七七的女儿们会乞巧。乞巧就是比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煎饼果子的果子。也给牛过生日。什么牛,牛郎织女的牛。

九月九的女儿们学李娘娘。娘娘她老公叫刘祜,娶个老婆叫阎姬,阎姬不会生,害会生的李娘娘,李娘娘就逃了,逃到洛阳伏牛山。

伏牛山上有个重阳店,李娘娘在重阳店生了个公主,正好九月九,取名重阳女。重阳女长大了,李娘娘让她去下山学本事,学了本事除瘟神。

除了瘟神,皇帝听说了,召进宫里见女儿。贬了阎姬,造了李娘娘庙,封重阳女为重阳公主。重阳公主好喝酒,菊花酒,好插茱萸,好登高,以后,逢重阳,就念重阳公主的好。喝花酒、插茱萸、登高。

女儿节还是正月二十三。这天,文水老乡武则天的生日。武则天她娘杨牡丹,是宰相杨达的丫头,44岁嫁个暴发户武士彟,生三闺女,二闺女就是武则天。

她一共活了九十九。她老公当了利州都督,她一块儿跟去,到了广元,游河。什么河,唐家河。

唐家河里有黑龙,黑龙会兴风作浪。看见杨牡丹,喜欢上啦,一阵风浪过去,就怀上了。

到了农历正月二十三,生个丫头武则天。有个道士,名叫袁天罡,会看相,会打卦。他看杜淹,写文章的。看王珪,当官的,看韦挺,行武的。不过,以后,都会糟糕。果然糟糕了。他是成都人,见了杨牡丹,一看就是,“哎呀,夫人生了贵子了。”

“啥贵子,丫头片子。”“我说的就是这个丫头片子,贵不可言。”

杨牡丹不信,让他给武元爽、武元庆看。“嗯,三品官的料。”

给韩国夫人看。“嗯,不赖,挺高贵,可惜克夫。”“果真?”“果真。”

过几年,韩国夫人男人死了。 武元爽、武元庆当了三品官。武则天当了皇后和皇上。

因为武则天是正月二十三生的。人们便以这天为女儿工,成群结队,到皇泽寺、则天坝和嘉陵江畔游河,讨吉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