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贵霜帝国为什么不挥师蜀汉,灭了三国?

小右PAI


题主之问新奇有趣,激发福垊答题热情,故不请自来,呈上自答以飨题主及诸悟友。

时任贵霜帝国国王波调说:题主,您以为寡人不想吗?可寡人做不到啊!

月氏迁徙图(从月氏到贵霜)

想了解为啥做不到?我们先看看贵霜的前世今生。他的老家就住在黄土高坡那一片儿——敦煌,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月氏( zhi),开始的时候,欺负乌孙,抗击匈奴,后来只因打不过匈奴——连国王的头骨都做成了匈奴可汗的酒器了,就一路向西跑啊跑。跑不出去的叫小月氏,跑出去的叫大月氏。张骞到大月氏说起酒器的事,想鼓动它联合对匈奴报仇雪恨。大月氏悲怒交加说热爱和平,那是他怕再增加头盖骨酒器了。树挪死,人挪活,可挪到伊犁河流域的大月氏还被乌孙新王气势汹汹的报杀父仇,怎么办?撒丫子——南下。



跑到了阿姆河北岸,励精图治把希腊人建立的大夏给灭了,将民众分而治之,分为五部——休密、都密、双靡、肸( xi)顿、贵霜。

贵霜宛如秦国灭六国他灭四部。然后南征北战,东攻西伐,成为我们赞叹的贵霜帝国。那为啥贵霜帝国打蜀汉灭三国做不到呢?



为此福垊穿越时空,就此事问了波调国王。“陛下为何不打蜀汉?”“蜀汉在哪里?”我拿出地图指给他给他介绍,他看到后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孤伐刘备,得先过比蜀道难百倍的藏地,侥幸过山,也会成为被当地人包了水饺。退一万步,过了这关,刘备那关必定在劫难逃,这喜马拉雅山难度是蜀道的千倍——这是上天外天啊。谁愿意上天见上帝?福垊啊,你就别逗了。”

贵霜文字



“陛下可打魏国,知道魏国吧。”“当然,229年我遣使拜访魏帝。怕魏帝不认识,自称大月氏,双方都说想当年老朋友。在90年时,我国正盛,无人能及,先祖与东汉有一战,却败了。打魏国同样要面对乌孙、匈奴,啊啊啊,头大。如今,国势略有衰微,即使无乌孙、匈奴,也有他国为魏国屏障,长途奔袭,翻山越岭,后勤不继,人困马乏,这是No Zuo No Die啊。更何况魏国很强大,甚至超过我们。再说关系这么好,怎么好意思下手!”

“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萨珊王朝像极了匈奴,我们几国联合抵挡都吃力,更不要说打蜀攻魏灭三国了。还有新起的嚈哒( yanda),总是咄咄逼人。孤担心啊!”

公元425年贵霜帝国亡于嚈哒( yanda),嚈哒即西方称的白匈奴,据说为月氏塞种与汉人混血构成。


福垊


贵霜帝国?很陌生的一个古代帝国,不过说起建立这个帝国的部族,想必大家都曾有所耳闻,那便是“大月氏”。它是由大月氏五翕侯之一的贵霜翕侯部落所建立的,自公元55年建国,到公元425年灭亡,国祚长达近400年。贵霜帝国鼎盛时期的疆域从现今的塔吉克一直绵延到了里海、阿富汗及印度河流域,在当时与汉朝,罗马,安息并称为欧亚四大强国。

下面我们通过一张地理图来对贵霜帝国的疆域进行直观的了解:

话说为何题主会有“贵霜帝国为什么不挥师蜀汉,灭了三国?”这么一问呢?也不是毫无根据的,因为从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到魏蜀吴三足鼎立这段时间(约184年-229年),恰好是贵霜帝国的巅峰时期(127年-230年),从地图上看,当时贵霜帝国离蜀汉最为接近,那么为什么贵霜帝国不趁中原内乱之际东进,挥师攻蜀呢?其实从各方面来看,这都是不现实的!

路途遥远,千难万阻

从地图上咋一看,贵霜帝国倒是离蜀汉不远哦,若是经印度东进,奇袭蜀汉南中地区,进而灭蜀,吴,魏......

但这样可行吗?只能说“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要知道若从此路东进,那么必然要经过一个地方,那便是“青藏高原”,劳师远征,翻过喜马拉雅山脉,还要经过缅甸东北瘴气丛生的热带雨林,真不知道能有几人安然到底蜀汉南中地区!

所以贵霜帝国即使要东进,那也只能选择北上,绕过葱岭,通过茫茫西域才能进攻中原。而这一路走来,也是非常艰难的。

其一,劳师远征,支撑远攻中原的粮草与人力的消耗是巨大的。

其二,大军途径西域,西域各国岂会坐视不理?

即使成功抵达了汉境,面临的第一个对手并非弱势的蜀汉,而是势力最为强大的曹魏,千里奔袭的贵霜大军是曹魏的对手吗?即使没有劳师远征,我也不觉得贵霜能赢!

贵霜帝国没有进攻中原的理由

贵霜帝国与中原有交过手吗?还真有,公元90年,当时贵霜帝国正处于发展阶段,气势如虹,整个河中地区都在其掌控之下,时贵霜王曾向大汉王朝求娶公主,但被班超拒绝,贵霜王因此遣七万余人马攻打西域,但终被班超击败,经此一战,贵霜帝国再无东进之心,对汉朝纳礼求和。此后贵霜帝国与中原之间的关系一直相处得很和睦。

公元220年,东汉王朝正式灭亡,取而代之的便是曹魏。公元221年,曹魏名将曹真平定河西,曹魏又逐步恢复了对西域的统治,时西域诸国皆遣使奉献,公元229年,贵霜帝国也与曹魏建立外交。所以贵霜帝国根本没有理由进攻中原,因为东进根本无利可图,搞不好倒有亡国之祸!

时贵霜帝国正处于下滑阶段

前面说到了公元127年-230年是贵霜帝国的盛期,其实也意味着在公元230年左右,贵霜帝国便开始衰弱了。

其实贵霜帝国在所谓的巅峰时期也并非一直是出于一个稳定状态的,都是相对而言的。首先贵霜帝国本来就是一个外来殖民政权,国内民族情况很复杂,政治也并不稳定。巅峰时期不过在于对外的武力扩张,其内部的发展还是比较缓慢的,尽管在全盛时期,人口也不过500多万,带甲士兵20多万罢了。

公元224年,一个强大的波斯帝国(萨珊王朝)的崛起,也意味着贵霜帝国开始退出中亚的神坛。

公元233年,贵霜帝国遭受到了萨珊王朝的重创,仅保持着对印度河以东地区的统治。此后贵霜帝国逐步分裂,消逝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所以贵霜帝国根本不可能有东进的可能!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灵魂的感触


前两天看了一个问题,诸葛亮为什么不消灭印度?今天竟然看到了这个问题,贵霜帝国为什么不挥师蜀汉灭了三国?

看来这几天贵霜帝国和蜀汉真是杠上了。蜀汉建立的时间正是贵霜帝国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的贵霜帝国几乎占据了南亚次大陆最精华的地区,包括整个印度河恒河流域,德干高原的一部分,再加上贵霜帝国本部,它的人口将近1500万,军队50万。如果拿他和蜀汉相比,绝对有碾压蜀汉的实力。可惜,蜀汉拥有地利优势,不是贵霜帝国能够随便攻破的。

当时贵霜帝国进攻蜀汉可以揍三条路,可惜这三条路都不适合大规模行军。

第一条借道曹魏,贵霜帝国的军队经过西域、河西走廊、关中,从汉中南下攻打蜀汉,这事曹魏肯定不同意,因为他怕贵霜帝国假道灭虞。

第二条借道西藏,当时这里没有强大政权,可以让贵霜帝国经过,可喜马拉雅山脉太难翻了,高原反应也受不了。

第三条借道缅甸,当时从印度经过缅甸确实可以进入四川。但这一地区丛林密布很不利于行军。早在汉武帝时期,就曾经有使节试图从这条路去印度,可惜因为路上不仅环境恶劣,而且蛮族凶横,只能半途而废。

如果贵霜帝国经过缅甸来攻打蜀汉,其难度会更大,贸然进军,搞不好还没到蜀汉就全军覆没了。如果稳扎稳打,先征服缅甸,再以缅甸为跳板进攻蜀汉,没个几十年别想稳定住那里的蛮族。等蛮族都臣服了,再往东一看,三国已经统一了!

所以,贵霜不可能攻打蜀汉!


历史风暴


贵霜帝国原先是华夏族的老相识,在史书上被称为“大月氏”民族。周王朝是一个农耕民族,对中原地区的沃野有很大的兴趣,没有向当时游牧在河西走廊的大月氏发动征服战争,彼此岁月静好,相安无事。

战国时期,大月氏本来人口众多,是游牧大国,占据着漠西和祁连山一带的水草丰美之地,引起匈奴的觊觎之心。在匈奴不世出的天才领袖冒顿单于和老上单于的打击下,大月氏被迫西迁。

(大月氏初兴)

这时的汉王朝正处在同样被匈奴人欺负的“文景之治”时期,只是匈奴的势力占据了河套平原,阻断了汉王朝与大月氏的联系,双方隔着几百里路,就是没有打过照面。

大月氏西迁后,来到了中亚河中一带,征服了阿富汗一带,形成了部落联盟制,全国分为五大部落,称五姓翕侯部落。

汉使张骞出塞是公元前140年,路上被匈奴扣住10年,因此张骞来到大月氏时在公元前130年。大月氏西迁是公元前162年,大月氏部落已经安稳生活了30多年,不愿意再去与匈奴打仗,因此张骞第一次出使的战略目标并没有实现,但这丝毫不影响张骞凿空西域的历史意义。

此后汉朝独自打击匈奴,从西汉打到东汉,直到把匈奴打到了极西之地,跑到了南俄草原蛰伏了下来,汉朝军队的声威,早已通过丝绸之路传遍了中亚,大月氏五大部落都清楚,尤其是汉武帝为了汗血宝马发兵大宛,打出了汉朝军队的威名,西域震动。

东汉“光武中兴”后的公元55年,大月氏内部也发生了变化,五姓部落中的贵霜部落逐渐强大起来,吞并了其他四姓,成立贵霜帝国。

(2世纪时的四大帝国)

公元73年,汉朝的一名书吏对文案工作很不满,因此投笔从戎,是为时年41岁的班超。这位勇猛的书生,大丈夫万里觅封侯,带着36人进行特种作战,横行西域,生生把西域又给收回到汉朝的统治之下。贵霜帝国就在汉王朝西域边上,双方彼此旗帜可见,鸡犬相闻,贵霜帝国在经济上还依赖丝绸之路。

公元90年,贵霜帝国正处于强盛期,国王派人想去汉朝求婚。此时的汉朝正处于永元之隆,汉将军窦宪率领汉军及南匈奴、东胡乌桓、西戎氐羌大破北匈奴之后,封燕然山,勒石记功。整个汉民族处于强大的武力巅峰,正当一汉抵五胡之时,对贵霜帝国的求亲之举,班超直接给回绝了。

贵霜国王面子拉不下来,就带了7万人马攻打西域。班超也不含糊,也没有请示中央,直接在西域各地调兵遣将,诱敌深入,让贵霜帝国劳师袭远,顿兵于坚城之下。没过多久,贵霜军队补给成了大问题,而西域联军已集结完毕,此时正是以逸待劳。班超没有趁机袭击,让贵霜国王带着队伍回国了。

经此战之后,贵霜不敢东向,只好在波斯和西域之间的河中一带扩张,使得贵霜帝国的国土成了一个长条形。

(三国时贵霜帝国的版图)

公元220年,东汉王朝灭亡,曹魏肇兴。

黄初二年(221年)曹真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222年2月,鄯善、龟兹、于阗王各遣使奉献,曹魏开始恢复汉朝在西域的统治。魏主曹丕设西域长史府于楼兰、戊己校尉于高昌以管辖西域地区,并封车师后部“守魏侍中,号大都尉”。

大魏声威远播,贵霜帝国在公元229年来到洛阳奉献礼物,建立外交联系,确认了大魏在西域统治的正统性。

此时的贵霜帝国也陷入了困境之中,公元233年,萨珊波斯的开国君主阿尔达希尔一世进攻贵霜帝国,占据了中亚地区,贵霜帝国被压缩至印度河东部,已经难称大国,其民众流落印度。

此时,诸葛亮正在六出祁山,进兵渭水,与司马懿在五丈原对峙。

可见,贵霜帝国虽然与安息帝国(帕提亚帝国)、罗马帝国、汉帝国并成为古代文明世界四大帝国,但是其国势是最为弱小的。此其一。

(极盛时期的贵霜帝国)

由于他所控制的中亚一带是民众迁徙的大通道,包括大月氏本族也是从东方草原迁徙过来的,因此贵霜帝国国内民族情况复杂,是一个外来殖民政权,抗打击能力很弱。极盛时人口只有500多万,士兵20多万,不足汉朝一大郡人口。

因此,可以说贵霜帝国,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以其开国时的上升状态,7万大军对阵汉朝西域地方势力都铩羽而归,即可知贵霜帝国的军事实力,并不如与他并列四大帝国的名声相匹配。

其二,贵霜帝国位处中亚,与三国所在东亚地区隔着喜马拉雅山和帕米尔高原。他们要想翻越高山大川,进入西域,首先要先打赢当地众多的西域部落,当时这些部落都在魏国的控制下。如果贵霜帝国从恒河流域,翻越缅甸东北山地,进入云南,与孟获相遇。这一路上他会遇到摩揭陀国,这是印度北方的大国,贵霜帝国能否顺利通过还是个问题,何况缅甸东北的热带雨林也不是那么容易通过。

其三,贵霜帝国要攻打三国的战略目标是什么?趁着中原离乱,赶过来分一杯羹,还是要一统天下,过一把中原汉天子的瘾?汉末三国,虽然分裂,但是各国军事实力都对周边蛮族形成碾压的优势。鲜卑人在匈奴人退去后,建立了一个国家,控弦数十万,隐然下一个匈奴政权。魏国一个州郡刺史派了一个刺客,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苛比能,让鲜卑崛起整整晚了150多年。贵霜帝国相比羌、胡等游牧部落的战力,与汉末三国战斗,能撑的了几个回合?三国士兵都是百战余生,“白骨露於野,生民百余一”,他们的战斗意志和战术素养,是周边民族无法比拟的,打仗等于是大学生在辅导小学生作业。

(亡国后的贵霜帝国臣民都并入了笈多帝国)

其四,贵霜自身难保。萨珊帝国被称为波斯第二帝国,是波斯历史上第二个强盛的王朝,正处于开国时的上升期,频频进攻贵霜帝国,索格狄亚那、巴克特里亚、喀布尔、坦叉始罗等中亚地区全部易手,贵霜帝国自身已经退入印度,成为印度众多邦国的一个,并附属于随后兴起笈多王朝,已经没有了相应的大国实力,更不具备远征东亚的能力。

四大帝国中,除了罗马帝国和汉帝国是东西双璧,一时瑜亮,中间的安息、贵霜基本都是用来凑数的,他们的实力和影响力比起这两个大帝国而言,不是一个档次的,因此他们来打击汉末三国的百战精英,是不现实的。


而知而行的历史


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可能是被当代地图“欺骗”了。从现在在地图上来看,贵霜帝国距离蜀汉的确不是很远——仅仅隔了一个青藏高原而已嘛……可是你知道青藏高原意味着什么吗?那可是世界屋脊,如果青藏地区是一边海洋,贵霜帝国或许还能发展海军远攻蜀汉。三国时期,孙吴海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曾经希望通过海遥控辽东公孙氏;此外公孙氏复叛时,孙权也意图通过海军越过曹魏北伐辽东,这说明当时海军虽然不是主流,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依凭。

然而,青藏高原不是海洋,贵霜帝国想西征?对不起,请绕道西域。这意味着,贵霜大军先要北上绕过葱岭,然后深入茫茫西域,而后才能进攻中原——如果此时贵霜大军还有足够的战斗力的话。这相当于将唐僧取经路线倒着走了一回,而此时,贵霜帝国第一次遇到的也不会是蜀汉,而是牢牢控制着西凉地区的曹魏。

且不说贵霜帝国能不能支撑远攻中原的粮草与人力,且不说人困马乏、千里奔袭的贵霜大军是不是久经沙场的曹魏军队的对手,就算贵霜大军攻克了凉州,此地与其中心地带相隔千里,贵霜也绝不可能有效控制,最终这一地区还是会出现一个新的政权。贵霜帝国又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呢?因为有了青藏高原的阻隔,古代东西方的战争少了很多,这却不知道是中国之福,还是西方之福了。


切割地球


因为贵霜帝国和蜀汉隔着青藏高原,那个年代又没有飞机,实在是过不来

贵霜帝国是中国两汉时期,位于中亚青藏高原西侧的一个国家,它的建立者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一个民族——大月氏。

大月氏人最早居住于长城以北的河西走廊一代,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对这个民族就有所记载。

公元前234年,冒顿单于成为匈奴人首领,在其率领之下,匈奴人开始日渐强大。匈奴人在向东消灭了东胡之后,开始南下进攻汉朝,并出兵入侵西域。

公元前177年,匈奴人击败大月氏,杀大月氏国王,并将其头颅做成酒器,迫使大月氏人西迁。经过几番迁徙,公元前129年大月氏人来到了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

汉朝在得知大月氏人与匈奴人的矛盾后,非常希望能与大月氏建立联系,于是汉武帝派遣使臣张骞出使大月氏,商议共同抗击匈奴之事。但由于张骞在穿越匈奴领土时不幸被俘,遭到扣留了十年之久,因此耽搁了行程。

就在大月氏人定居到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二年,张骞总是逃出了匈奴,来到大月氏国都。不过此时的大月氏与匈奴的战争已经过去快50年了,大月氏人已经忘记了对匈奴的仇恨,不想介入汉朝与匈奴的战争了,因此双方未能谈妥结盟事宜,但张骞还是受到了礼遇。(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虽然此次谈判无果,但张骞还是带回了一些关于大月氏的信息,当时的大月氏王手下有五大诸侯,大月氏人称之为“翕侯”。这五个翕侯分别是:休密、双靡、贵霜、肸顿、高附。

在张骞离开大月氏不久,大月氏人就征服了位于中亚的巴克特里亚王国(这个王国是当年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建立的,汉人文献称其为“大夏”),国力日渐强势。但此时大月氏国内部却发生了内斗,最后五翕侯之一的贵霜统一大月氏,建立贵霜帝国。

贵霜帝国在公元1世纪到2世纪时国力达到顶峰,其领土包括了横跨中亚南部,西亚东部,南亚西北部,成为当时的四大帝国之一。

(东汉初年时,贵霜的版图大小)

从地图上可以直观的看到,贵霜虽然与汉朝搭界,但是距离汉朝本土十分遥远,两国被青藏高原分隔开来,当时双方交往只能走西域一代。

而到了三国时期,西域河西走廊一代是属于魏国的。因此即便贵霜想跟入侵中国,也只能进攻魏国,不可能进攻蜀国。

(三国时期,贵霜和蜀汉隔着青藏高原,贵霜根本过不来)

再者,贵霜也打不过中国,这绝对不是意淫。公元90年,贵霜王派遣使者前往西域都护府求婚,希望迎娶汉朝公主,但是被班超拒绝。于是贵霜遣兵七万进攻西域,但为超所败。

说实话,东汉政府在西域的驻军其实不多,撑死两三万人,这点人都能以少胜多,打哭贵霜,贵霜还敢进攻中原?这明显是求虐啊!


千佛山车神


今天甘肃省西部的敦煌,曾经水美草美,这里生活着大月氏部落的臣民。后来匈奴人来了,杀他们的首领,抓他们的臣民,侵占他们的土地,由于实力弱小,他们逐渐向西遁逃。他们在西迁过程中又征服了大夏。之后,贵霜部落统一五部后建立了贵霜帝国,位于北起今塔吉克,南至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他的面积接近于两个新疆那么大,和我大汉朝并存于世。和西域诸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贵霜帝国在鼎盛时期,刚好是中原东汉末年,汉朝颓危,天下大乱之时。曹操、孙权、刘备各自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远在西域的贵霜帝国想要挥师蜀汉恐怕难上加难。

首先,道路遥远。天各一方,最近的路从疏勒(今喀什)穿越南疆和西藏,都有是5000公里以上的距离,这么遥远的距离,不说在2000年前,就是今天,依然困难重重。


其次,他和汉朝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班超平定西域各国时,由于贵霜帝国帮助班超出师过车师,向汉朝提婚被班超拒绝,一怒之下千里挥师攻打班超,班超以逸待劳,杀其使者,震慑贵霜军。自此,贵霜帝国和大汉的关系一直在蜜月期。

最后,实力有限。这个时期的贵霜帝国,虽然处于鼎盛时期。但是,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军事上,他的实力都不能和汉朝相比。西域诸小国都统一不了,军事干预汉朝事务,岂不以卵击石?要灭三国,根本就无从谈起。


秦野雁


诚邀,如题。最近在悟空上看到了很多类似的问题,比如诸葛亮为啥不取西藏啥的,那么与东汉同为世界四大强国的贵霜帝国为什么不去攻打三国呢?窃以为有两个原因!



首先,贵霜帝国打不过三国。

小编不是吹牛,这个原因如果熟悉历史的人一看就懂了。为啥呢?因为贵霜帝国其实是月氏人建立的,月氏人在秦汉之际本在中国西藏新疆地区,结果匈奴兴起,月氏人被匈奴打得大败,连月氏王的头颅都被匈奴作为酒器,这才不得已迁移到中亚地区,汉武帝时期张骞曾经邀请月氏人一起攻打匈奴,月氏人却沉迷于现在优渥的生活,都不愿意动刀兵,这样得国家焉能是三国时期虎狼之师的对手!早知道三国的常备兵马其实,比东汉还要多!



其次,从西域沙漠进攻中原不现实!

历来想要从西域进攻中原的势力,都没有什么好结局!看官你若不信,不妨去看看明朝时期的帖木儿,康熙时期的葛尔丹。究其原因,茫茫大漠,不仅行军困难,而且后勤基本为0。古代,谁以高山沙漠为屏障,谁就相当于拥有天赐的十万大军!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公元184年到280年是中华历史上一段混乱时期,当时三国争霸,群雄逐鹿,真的是“你家唱罢我登场”,各家之间忙着抢地盘,扩充实力,华夏大地真是天翻地覆,动荡不安。然而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个中国,中国在混乱的时候,别的国家也在变化,比如贵霜帝国。

贵霜帝国是欧亚大陆上有名的帝国,曾经和汉朝,罗马,安息并称“四大强国”,它由大月氏民族以印度为核心建立的王朝,范围从今天的印度东北部到克什米尔,还包括了中亚南部地区和中国新疆地区,这样听起来贵霜帝国还是挺强大的。于是不少人都问,当时为什么贵霜帝国不挥兵南下,灭了蜀国,一统中原,答案是太难了!


贵霜帝国想领兵前来进攻,却有着无法解决的障碍。贵霜帝国往东是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是个正常人应该都不会选择翻越喜马拉雅山进入中原。往东北去是贵霜帝国的死敌,大宛,不可能给贵霜帝国让路,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还是知道的。这两个是他们无法跨越的障碍,也是中原的天然屏障。

三国虽然乱,但也不是贵霜帝国可以轻易挑衅的。不要说蜀汉有“大智若妖”的诸葛孔明存在,蜀中天险就不是可以轻易解决掉的。即使贵霜帝国真的毫发无损的进入蜀汉,你真的以为蜀中几十万带甲战士吃素的,西羌,南蛮都在他们的刀下臣服。蜀中不是养老的地方,而是磨刀霍霍之地。

另外三国争霸的时候,贵霜帝国的日子也不好过。蜀汉建立的时候,贵霜帝国衰败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公元233年,萨珊王率军攻克锡斯坦以后,领兵进犯贵霜帝国,夺得了巴克特里亚,索格狄亚那等地,贵霜帝国遭到了致命打击,国势日渐衰落。


我是头条作者历史十二郎,每天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历史,希望大家给我点个赞,关注一下,路转粉,不迷路,谢谢各位啦!


是阿维啊


贵霜王朝是欧亚历史上出现过的一个强大帝国,与汉朝、罗马、安息一起,被称为当时的“四大强国”。

当汉朝衰败,并分裂成三国的时候,贵霜王朝依然存在,而且一直延续到南北朝北魏时期。于是很多人便会想,贵霜王朝为什么不趁中土衰败的时机,举兵前来,灭了三国呢?

(贵霜王朝地图)

要研究这个问题,咱们得分析贵霜王朝和中国中土国家的历史发展情况。

贵霜王朝是大月氏人建立的,大月氏人一直和中国的关系不错,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联合传说中强大的大月氏对付匈奴。虽然这个目标并没有实现,却意外地加强了汉朝和西域各小国之间的联系,开通了丝绸之路。

其实,张骞没有找到大月氏人,并不是大月氏人不存在,而是他们因为败给匈奴,逐渐西迁,进入中亚,乃至欧洲。他们在中亚及欧洲掀起了一场风暴,后来建立了休密、双靡、贵霜、肸顿、都密,称为五部翕候。后来,贵霜异军突起,灭亡了另外四部翕候,建立起了强大的贵霜王朝。

贵霜王朝在实现统一以后,曾经于公元90年派人向东汉寻求和亲,也就是让东汉嫁一个公主给贵霜王朝的王。这是贵霜王朝作为新兴崛起的力量(贵霜建立于公元55年),寻求和汉朝强强联合的一种途径。不过,当时东汉的班超正在经营西域,他已经把西域的多个小国都收复。因此,并没有把贵霜的请求当回事,甚至都不知道贵霜是干啥的,所以直接拒绝。这事让贵霜非常生气,派七万大军和班超决战,但是没有打赢班超,最后只得纳礼求和。

(班超塑像)

再后来,贵霜便变得越来越强大,南征北战,大约在公元100年左右的时候,征服印度次大陆的西北部,以及中亚的花剌子模、呼罗珊地区,形成一个东起巴特那,西达赫拉特,南至纳巴达河,北尽咸海的庞大帝国。

贵霜王朝的衰败是从公元200年左右开始的,康居、大宛这些国家摆脱贵霜的统治,呼罗珊、花剌子模也脱离了贵霜,独立起来。

公元229年,贵霜曾派使者和三国时期的魏国取得联系。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贵霜王朝为什么没有进攻三国呢?

第一,贵霜根本就没办法打三国的国家。三国是从220年开始形成的,那时候贵霜王朝已经衰败,他想打,直接往东是不行的,那里是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所以不可能打蜀汉)。往东北去,那里则有大宛、花剌子模这些刚脱离贵霜控制的国家和地区,他们也不同意贵霜借道去打。除非贵霜把他们给灭了,就像当年成吉思汗要打花剌子模,先灭掉横隔在花剌子模和蒙古之间的西辽一样。但这些国家刚脱离贵霜,可见,贵霜是没有能力灭掉他们的。再说了,贵霜派使者和魏国联系,就有想联合魏国对付大宛等国的目的。

(三国地图)

第二,贵霜对中土国家是有敬畏的,毕竟曾经和东汉打过一张,打败了。而且他们一直羡慕中国中土的文化,以能娶到汉朝公主为荣,所以也不会轻易和中国打仗。

第三,当时中土国家虽然分裂成了魏、蜀、吴三国,但是,这和南北朝及五代的情况都不太一样,这三个国家,其实都是很强大的。我们看五代北方民族南侵,南北朝北方民族南侵,甚至两晋时期北方民族南侵,但是三国时期,魏国主政北方的时候,由于方法得当,再加上军事强大,北方民族很少南侵。既然如此,贵霜更不可能冒险来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