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總想著討好別人,這是一種什麼心理?

你是今生最美的牽掛


心理學家薩提亞將人的人格特點分為五種,分別是討好型、指責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和表裡一致型。題主問題中這樣總想著討好別人的人屬於討好型人格。這種人格的人在生活中往往表現的很殷勤,喜歡抬高對方,貶低自己,從而尋求別人的認同,屬於較低自尊的人格類型。

討好型人格對親密關係有著過分的渴求,為了維持與朋友或愛人的關係,往往傾向於委曲求全,用自我犧牲的方式獲得別人的關注。他們處理人際關係的思維方式就是:我盡全力讓你開心,也原諒你所有的錯誤,請你不要再責備我了,也不要離開我,即使我做的還不夠好,也請不要再攻擊我了,我希望你們都能愛我。所以,他們在生活中始終讓自己處於弱勢地位。他們並不是想要臥薪嚐膽,而是希望以這樣的姿態告訴別人自己沒有威脅,從而減少別人的嫉妒和攻擊,保護自己。

討好型人格的形成源於從小的成長環境。在兒時,他們必定有一個或幾個不稱職的養育人,這些養育者往往是嚴厲而且刻薄的,需要孩子不斷的去取悅他們,他們才願意提供孩子成長的相對安全的環境。這讓孩子潛意識裡產生了“我是個不受歡迎的人”這樣不良的影響,那麼在他成年後,這樣的潛意識會引導他們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中,始終處於“不受歡迎”的地位中,變成一個尋求親密關係的討好者。

對於一個喜歡討好的人,改變的關鍵是幫助他們建立自己的自信心,讓他們敢於在生活中說不,指導生活並不都是靠討好贏得的。


鵜鶘心理陳小康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王宏梅:

總想討好別人,是想要得到別人的愛。

總想要討好別人的人,內心深處覺得自己不夠好、不配得到別人的愛,而想要得到別人的愛,唯有討好別人。這其實是來源於一種深入到骨子裡的不自信。

自信的人,他內在覺得自己是好的、有價值的、值得被別人愛的,他不用討好別人,別人也會來愛他。

追根溯源,還是得回到養育者身上。最理想的父母之愛應該是無條件的愛,只要你是我的孩子,我就無條件地愛你,不管你長得美還是醜、聰明還是愚笨,我都無條件地愛你;而有條件的愛,是你表現得足夠好,我才愛你;你考試得了一百分,我才愛你;你乖你聽話你懂事,我才愛你。在有條件的愛裡,孩子必須做到父母的要求,才能得到愛,否則就得不到愛。對於嬰兒來說,如果得不到父母的關注和愛,他會感到極度的不安全,失去父母的愛對孩子來說最糟糕的境況即意味著死亡!所以在極度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早早地成熟,會察顏觀色,會看人臉色行事,會處處討好別人,來得到別人的愛。

討好別人來得到愛,是一種不健康的愛,而健康的愛,是充分自愛,然後愛他人,也能得到他人的愛。

想要改變討好別人來獲得愛,首先要自己先愛自己,無條件地愛自己。愛自己的獨一無二,愛自己的與眾不同。愛自己、接納自己,然後才能愛別人、接納別人。

做到愛自己不容易,從小事做起,在不傷害他人與社會的前提下,每天發自內心地做一件事情而不用在意別人,比如,買一件自己喜歡的小禮物給自己、在不需要時大大方方地拒絕別人、對自己積極關注,每天給自己寫一封信,來表揚一下自己做的好的地方,等等。久而久之,你會發現自己是如此值得被愛,你有能力也更值得被愛!這個時候,你就完全忘記討好別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