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茂業商業試水電商 高溢價收購凸顯業績困局

對於一向喜歡收購重資產的茂業商業(600828.SH)而言,這次收購選擇的是輕資產——電商優依購。根據公告,公司擬以交易總價款2.1827億元,收購深圳優依購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依購”)38.2428%的股份。這只是其近兩三年來系列收購中最小的一個案例。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茂業商業的歷次收購行動,被業內稱為“粗暴”收購:即採用現金和高溢價,也因此被外界質疑。就此,《中國經營報》採訪茂業商業董秘,截至發稿,公司以其出差為由未予回覆。光大證券在多個研報中做出風險提示,認為“區域經濟增速不達預期,收購門店整合不達預期”。

“茂業商業慣用的商業模式是以地產的方式切入商業。”四川省連鎖商業協會會長冉立春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茂業商業從2015年借殼成商集團,就開始進行大規模“存量”商業的收購,“其看好的是商業所處的口岸和地塊,從土地開發上賺錢”。

拓展女裝電商平臺

資料顯示,優依購是一家以大數據應用分析能力為支撐的時尚女裝設計與銷售公司。目前,其女裝產品的銷售渠道為線上電商渠道,主要集中在唯品會、天貓和京東3家電商平臺。

記者注意到,優依購曾在新三板掛牌。但今年5月17日,其以戰略發展需要為由,終止掛牌。目前,該公司由自然人徐凱持股23.21%,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根據茂業商業公告,公司擬以交易總價款2.1827億元,收購韓紅衛等15位股東所持有的優依購38.2428%的股份,由此成為大股東。根據交易約定,徐凱、深圳頂聚投資、深圳瑞合盛世等股東承諾,優依購2018年~2020年度淨利潤將分別不低於4000萬元、5000萬元和6000萬元。

根據公告的財務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優依購總資產為2.55億元,所有者權益為2.29億元。公司2017年度營收為1.01億元,淨利潤為2567.07萬元;今年1~5月,公司營收為6417.16萬元,淨利潤為1212.03萬元。

顯然,茂業商業的此次收購持續了其一貫的“粗暴”作風:高溢價和現金收購。這是茂業商業近幾年收購的第一家輕資產的電子商務公司,至於公司在新零售方面如何發力和佈局,茂業商業未給予回覆。“通過參股優依購,以借鑑其線上運營及新零售的經驗,進一步打通公司的線上線下渠道。”茂業商業在公告中表示。

高溢價收購大布局

從2015年開始,茂業商業就走上了快速擴張之路。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茂業商業借殼成商集團,並完成深圳茂業百貨有限公司、深圳市茂業百貨深南有限公司、深圳市茂業東方時代百貨有限公司、珠海市茂業百貨有限公司和深圳市茂業百貨華強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南區”)100%股權的收購;2016年2月完成了對成都仁和春天百貨有限公司、成都青羊區仁和春天百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仁和春天”)100%股權的收購;2016年5月完成了對內蒙古維多利商業(集團)有限公司70%股權的收購;2018年啟動對重慶茂業百貨100%股權的收購。

記者注意到,當時上市公司原主體成商集團以85.6億元收購五家華南區企業,溢價率超過800%。此外,茂業商業以15.6億元的現金收購維多利集團70%的股權,增值率高達17229.24%。

在茂業商業看來,這樣的收購推動了其在全國的擴張。記者注意到,茂業商業在收購維多利集團的交易完成後,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由54.4%提高到82.5%,遠遠超過了同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仍然高達65.74%。不僅如此,2015年茂業商業營收由19.09億元增至59.18億元,增幅達209.96%;淨利潤由7696.21萬元下降至-2258.24萬元,降幅達129.34%。

此外,其收購成都仁和春天兩家公司100%的股權,共作價24.74億元。但其投入的現金中,84%的收購資金都是來自外部進款和銀行融資,只有3.94億元來源於自有資金,資金壓力當年大幅增加。

“這對於茂業商業都是短期的,其大規模收購主要還是看重標的物的土地價值,這一點在當初借殼成商集團時嚐到了甜頭。”冉立春表示。目前,在成都天府廣場、九眼橋等均有茂業商業利用原成商集團存量土地開發的高端寫字樓和住宅銷售,成為其利潤的增長點。在收購維多利集團方面更是如此。

“對於茂業商業來說,只有通過不斷的收購和重大資產重組,才能在市值管理上維持一定水平。”證券分析人士李麟認為,由此對於公司大股東融資才能形成利好。

茂業商業公告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持有公司81.69%股權的大股東深圳茂業商廈,已將其持有股權中92.09%的股票做了質押,其資金狀況可見一斑。數據顯示,2017年茂業商業股價最高每股12.69元,但截至目前已經觸及5元底線。“如果沒有持續的利好,勢必會引發大股東質押股票的平倉風險。”李麟表示。

業績未達預期現窘況

在“粗暴”式的收購之後,茂業商業不得不面臨業績承諾未能如期實現的“窘況”。

資料顯示,收購的華南區五家公司之後,大股東承諾2016年度淨利潤不低於7.11億元,但實際淨利潤為5.69億元,業績完成率為80%;2017年度承諾淨利潤為不低於7.79億元,實際淨利潤為7.62億元,業績完成率為98%。為此,大股東及相關方不得不在2016年、2017年年報披露後送出7075萬股、849萬股補償給其他股東。

“因深圳華強北路段地鐵封閉施工,對華強北門店2016年度業績影響極大,致使淨利潤僅完成5.69億元,未達預期。”茂業商業在澄清公告中如此表示解釋。根據承諾,2018年上述五家公司預計實現的淨利潤不低於8.40億元。至於能否順利完成,目前尚不得而知。

此外,就成都仁和春天業績未達預期的問題,茂業商業解釋稱,“2015年起,高端百貨及奢侈品行業的增速放緩,成都地區高端商業市場的競爭壓力進一步加大。同時,商圈東移致使鹽市口商圈商業景氣度下滑的程度超出公司在收購兩家標的時所做出的判斷;周邊施工改造頻繁則進一步影響了門店外部經營環境。”

“當年的仁和春天已經不是今天的仁和春天。”在冉立春看來,成都仁和春天已經嚴重受到市場的擠壓,甚至與成都市中心的太古裡、IFS廣場都無法相提並論。

不僅如此,在內蒙古社科院有關專家看來,在呼和浩特原來由維多利一股獨大的格局已經徹底被改變。“以前呼市人只能去維多利商場、民族商場,現在兩家萬達廣場、海亮廣場、嘉茂城等大型商業綜合體,已然改變了呼和浩特的商業格局,此外包頭、鄂爾多斯等城市都是如此,因此對於維多利的擠壓和競爭更激烈。”至於茂業商業將做哪些改變,目前尚不得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