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农村特色野果,行瘀止血、止咳平喘、止痢——胡颓子的栽培技术

农村特色野果,行瘀止血、止咳平喘、止痢——胡颓子的栽培技术

胡颓子为胡颓子科,胡颓子属,多年生常绿直立灌木,别名:蒲颓子、半含春、卢都子、雀儿酥、甜棒子、牛奶子根、石滚子、四枣、半春子、柿模、三月枣、羊奶子。原产中国,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胡颓子枝叶扶疏、姿态古雅、花状如杯,果熟期,一个个红色果子如山间精灵般可爱,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可做盆景置于厅堂陈设,也可于草地丛植或作自然式绿篱。胡颓子果熟时味甜可鲜食,也可酿酒或熬果酱。胡颓子的根、叶、果、种子均可入药,有祛风利湿、行瘀止血、止咳平喘、消食止痢等功效,主治胃阴不足,口渴舌干,久泻久痢,大肠不固,肺虚喘咳,传染性肝炎,小儿疳积,风湿关节痛,咯血,吐血,便血,崩漏,白带,跌打损伤,食欲不振等症。

农村特色野果,行瘀止血、止咳平喘、止痢——胡颓子的栽培技术

胡颓子高3~4米,具刺,刺顶生或腋生,深褐色,老枝鳞片脱落,黑色。叶革质,椭圆形或阔椭圆形,稀矩圆形,边缘微反卷或皱波状。花生于叶腋锈色短小枝上,萼筒圆筒形或漏斗状圆筒形,花白色。果实椭圆形,幼时被褐色鳞片,成熟时红色,果核内面具白色丝状棉毛。花期9~12月,果期次年4~6月。胡颓子喜光、喜高温、湿润气候,耐寒、耐干旱瘠薄,耐阴、不耐水涝、抗风强,在中性、酸性和石灰质土壤上均能生长。

农村特色野果,行瘀止血、止咳平喘、止痢——胡颓子的栽培技术

胡颓子的栽培技术

(1)育苗技术: 胡颓子多采用扦插繁殖,于5~6月选择生长健壮的1年生枝条,截成10~15厘米做插穗,插穗需保留1~2片叶,将插穗插于湿沙基质中,扦插深度5厘米,插后浇水保持基质湿润,注意搭遮荫棚,待插穗生根,生长稳定后上盆或移栽培育大苗,2年生苗即可出圃栽植。

农村特色野果,行瘀止血、止咳平喘、止痢——胡颓子的栽培技术

(2)栽培技术:选择中性、酸性和石灰质土壤进行地栽,株行距根据需要来定,栽时要带土球,栽后浇透水;盆栽用园土、细沙加少量基肥混合做盆土,栽时需带土团,栽后浇水,保持盆土见干见湿,移至有散射光下养护。生长期和花果期各追施肥一次。修剪整形,幼苗期适当摘心,促进多生侧枝,及时疏花疏果,对病虫枝、过密枝、干枯枝要及时剪掉,促进植株通风透光,生长发育良好。盆栽每2~3年换盆一次,时间为早春或秋后。

农村特色野果,行瘀止血、止咳平喘、止痢——胡颓子的栽培技术


点击右上角,您的关注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