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隨便”其實是一種低情商的表現!

有一次,北京的一幫朋友聽說我從上海回來了,就在微信群裡吆喝著要聚一聚。這幾個朋友住在北京東南西北不同方位。他們在群裡商量吃什麼飯,我說了句“你們定”就去忙別的事了。

一小時後,我打開微信群發現,已經有100多條留言了,可是到底去吃什麼還是沒商量出來。我往前翻看大家的聊天記錄,忍不住笑出聲來。當我說完“你們定”以後,幾位朋友紛紛模仿我的話說“我都行,大家定吧”,一連重複了好幾條。


“隨便”其實是一種低情商的表現!


這個時候,群裡那個主意比較大的朋友有點無奈地說:“那行吧,我跟張某再商量一下,一會兒告訴你們。”接著就看到他和張某開始對話。最讓我發笑的就是這位張某。

一會兒說“隨便,都行”,一會兒又說“最近上火,火鍋就別吃了”,一會兒又說“問問兆民吧,畢竟是為了給他接風”。其他人實在看不下去了,就打斷了他倆的談話。

“你倆可真夠磨嘰的,定個吃飯的地方又不是結婚的地方,至於這麼費勁嘛?上回咱們吃的那家新疆餐館就挺好啊。”

這時另一個又說了:“那家羊肉可差點兒意思啊,想吃新疆菜不如去北四環那家。”

“你們敢再定遠點兒嗎?我地鐵去北四環就得一個半小時,開車怎麼也得兩小時” 之前那個說“都行,你們定”的朋友又冒了出來。

接下來,討論的焦點就從選擇吃什麼過渡到了在什麼地方吃。又是四五十條對話過去了,可仍舊沒能碰出一個靠譜的結論來。我邊看邊樂,心想,商量出一個讓所有人都滿意的方案,確實不容易啊!

有項調查顯示,在中國人的口頭禪中,“隨便”以10.5%的得票率榮膺榜首。

可見,低效的討論在生活中是常有的事。特別是當商量的場景變成微信的時候,統一意見的難度變得更大。有的人主意很大不願妥協,有的人不愛爭論可以隨大流,可是仔細分析後你會發現,讓討論變得低效的並不是這兩類人,而是嘴上說“隨便”,可內心裡又很難滿足的那一類。


“隨便”其實是一種低情商的表現!


喜歡說“隨便”、“都行”的人,一般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種,不愛思考,也不喜歡或沒時間參與討論,屬於真的隨便;

第二種,擔心自己的意見第一時間被否定,就先拋出一個“隨便”的姿態,然後看其他人的反應;

第三種,心口不一者,一方面要展現自己隨和的一面,但內心裡又渴望別人揣測他的真實喜好;

第四種,逃避的藉口。面對有風險的選擇時,不願表態,將決策權推給別人,一旦出問題,責任一概是別人的。

其實不論哪一種“隨便”,背後都脫離不了根深蒂固的社會文化影響。

中國人講“中庸之道”,而“隨便”這個盡顯中庸之道的中性詞,恰恰迎合了中國人的價值觀。

它包含了兩層心理因素:

第一,在中國人的觀念裡,說話是要算數的。

滿嘴跑火車,不是君子應有的行為。所以,在需要做決定的時候,為了避免產生可能的麻煩,“隨便”就成了最好的託辭。

第二,直接說出自己的需求是一種不禮貌、缺乏教養的表現。

“隨便”並不是一個完全有害的詞,有些時候代表了一種行事低調和客隨主便的禮節。去別人家裡做客,主人問“想吃點什麼”,這種情況下客人說“我都行,吃什麼都好”其實是個不錯的回答,到了別人家總不能點菜吃吧。

不過,當我們參與到一場商議活動中時,特別是涉及到工作、事務性的討論中時,“隨便”和“都行”的答覆則會給自己減分。


“隨便”其實是一種低情商的表現!


如何避免說“隨便”二字呢?這裡提供幾個方法。

對一項討論的組織者來說,一定要給出“選擇題”而不是“填空題”,同時加上一些原因解釋或較明確的意見,讓其他人在特定範圍內做決定。

A:明晚聚餐,我定在了朝陽門的某某餐廳,屬於距離大家都不算太遠的地方(原因解釋)

B:明晚吃火鍋還是燒烤,大家選一個吧,雲南菜我建議咱們可以留著下次聚餐再吃(明確的意見)

我相信,有時候“二選一”依然會有人無法選擇,或者兩個選項都不滿意。這種情況下,不妨先和聚會的核心人物單獨溝通,讓他來定一個方案,然後讓其他人跟隨。所謂核心人物,就是聚會主要邀請的人或有較高權威的人。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是某項討論的參與者,也給參與者提供兩種提高溝通效率的方法。

第一,給出排除項。

可以在內容上排除,也可以在地理位置或時間上排除。

比如:

只要不吃火鍋,吃什麼都行;

只要不是去北邊,其他地方我都能參加;

除了週一和週四晚上,其他時間我都可以。

第二,給出唯一項。

比如:

我最近在吃藥,只能吃點清淡的;

我只有明晚有空,其他時間都夠嗆;

我車子限行,所以最好在東邊吃飯。

當然,以上方法並不能保證商討的結果是皆大歡喜的,但至少可以讓所有參與者在第一時間就亮出自己的需求和阻礙,便於後面的商討方向更明確、選項更精準。

會說話,不僅意味著要學會表達讚美和認同,更在於如何準確地表達自身需求,以搭建更高效的溝通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