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看组织建设 助乡村振兴」干部“干正事儿” 带领村民走好振兴路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以及振兴家乡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乡村党组织就是农民的主心骨,乡村组织振兴了,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才有坚强的保障。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8月初,东北网记者先后深入绥化市庆安县同乐镇同发村、绥棱县上集镇诺敏河村、海伦市前进镇东兴村、明水县永久乡和肇东市黎明镇民主村进行采访。看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看“领头羊”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头羊效应。

东北网9月4日讯(记者 陈显春) 8月17日,绥化市明水县永久乡第三届“五好家庭”活动评选如期进行。明水县委常委、永久乡党委书记王国栋在动员讲话中鼓励永久乡贫困户激发内生动力、倡导文明新乡风、传承优秀文化发展,传承讲文明、树新风、尽孝道、学感恩,争当新时代的五好家庭、致富能手、孝心儿媳、脱贫致富典型,转变等、靠、要贫困思想,鼓励广大群众要为实现乡村振兴尽份力。


「看组织建设 助乡村振兴」干部“干正事儿” 带领村民走好振兴路

百姓大舞台。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早在8月10日,记者在永久乡采访王国栋时,他就领着记者来到堆放五好家庭奖品的库房里。评选及奖励的目的是引领广大妇女和家庭传承家庭美德、弘扬良好家风,发挥家庭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家庭文明新风尚的重要作用。


「看组织建设 助乡村振兴」干部“干正事儿” 带领村民走好振兴路

村路两侧绿化。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从2017年开始,永久乡就开始印制挂历,内容为“五好家庭”、“致富能手”、“十星级文明户”、“孝顺儿媳”等典型。王国栋拿着一本挂历说:“有的群众看到了挂历上印的全是身边人时,就找到村干部问,为啥没有他家。”此举树立了群众的荣辱观,谁家上挂历了,户与户、屯与屯、村与村比,同时大大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家庭是社会最小的单元,家庭和谐了,社会才会和谐。


「看组织建设 助乡村振兴」干部“干正事儿” 带领村民走好振兴路

王国栋向记者介绍挂历宣传的内容。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6年前,王国栋从明水县委组织部调到永久乡出任党委书记,组织部门出身的他,在抓党建方面是行家里手。王国栋说:“乡村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国家政策最后一公里,基层党组织强不强至关重要,加强党的建设,发展集体经济,乡级村级班子要加强,人最主要,要有干正事的干部。”


「看组织建设 助乡村振兴」干部“干正事儿” 带领村民走好振兴路

永久乡第三届五好家庭评选现场。明水宣传部供图

在永久乡服务中心社区一角,放置了一台高音频广播播放器,王国栋称它为党建之声:“高音频广播系无线传输,辐射半径50公里,永久乡14个村、52个自然屯能同步接到广播信息,这是基层党组织的宣传阵地,平时除了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也会播放一些用工信息和各类通知等。”


「看组织建设 助乡村振兴」干部“干正事儿” 带领村民走好振兴路

永久乡苗木基地。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说到宣传阵地,令王国栋自豪的是乡里建设的群众大舞台,宽敞的大厅里100多个软席座位,LED显示屏、立体声音响一应俱全。农闲时,各村群众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好戏连台。王国栋说:“得让群众有事做有地方活动,要不一闲下来,就有不良的爱好滋生。”

其实党建的最终目的就是服务好群众,带领群众过好日子。永久乡党委一边抓党建一边抓经济建设、环境建设振兴乡村。在两年时间里,王国栋对全乡资产资源情况进行了清理,摸清家底后,经党委研究决定,各村机动地一年一包;利用村荒地荒坡植树造林17万棵,其中3万棵为经济林;花卉种植也是永久乡大力发展的产业之一。永久乡振兴苗木花卉培育基地位于永乐村西王胖沟屯,基地里栽种刺玫、醉蝶花、福禄考等花卉190多万株,三年后,将有52万多元的收入。


「看组织建设 助乡村振兴」干部“干正事儿” 带领村民走好振兴路

永久乡永久村委会绿化。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永久乡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蹄疾步稳,14个村、52个屯屯屯有绿树、有花草,各个村比着干,比谁干得更好。王国栋说,如果一个干部把岗位当做自己家对待,就没有抓不好的事,工作不是给领导干的,是给自己干的,成绩体现的是你的价值。让能干事、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在基层组织发挥带头作用,乡村振兴没有好的带头人不行。

永久乡风清气正,开会没有不关手机的,落实乡里任务,三天都有动静。前不久的汛期,永久乡接到护堤任务,300人的队伍被安排到最险要地段,30个救生衣300人怎么分配。乡干部不穿,村干部不穿,给群众穿。

绥化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两新"组织党工委书记杨国宁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村必先抓乡”。我们把打造服务型乡镇政府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重头戏,在全省率先推进“强乡扩权”改革。一是依法依需放权。采取还权、委托、授权、派驻等方式,依法赋予乡镇人事管理权、财政支配权、社会管理权、执法监管权,共向18个试点镇下放事权423项。二是有序有效接权。试点镇综合设置党群工作办、行政管理办和公共服务中心、经济发展中心,所需人员按现有编制调配,确保权有机构承接,事有人员承办。三是务实高效用权。把“最多跑一次”改革向乡镇拓展,从“少跑一次”开始,再到“最多跑一次”,力争“一次都不跑”,优化设置便民服务窗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全市试点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18个、村级服务站116个、屯组代办点263个。身份证、新生儿落户、土地使用证等20多个事项不出乡镇即可办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