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宁陵县政府县长管庄话扶贫

宁陵县政府县长管庄话扶贫

宁陵县政府县长管庄话扶贫

夜幕低垂,凉风习习。金秋的管庄村一派丰收的景象。9月17日晚,夜幕下的管庄村灯火通明,金灿灿的玉米铺满了整个村文化广场。

宁陵县政府县长管庄话扶贫

广场一角的仅有的空地上,七八位妇女正踏着欢快的节拍跳起广场舞,而村民李玉章和妻子正坐在广场上的玉米堆前边剥着玉米,边看着村民跳舞,和着广场边池塘内的阵阵蛙鸣,管庄秋收夜色美。

晚20时许,县长马同和来到了他帮扶村管庄村走访入户,进车间访农户,并夜宿该村,与乡村干部共话发展。

看到村广场上的热闹景象,县长马同和直接走到了李玉章夫妇的玉米堆前,搬来一个小马扎坐下来,帮他们干起了农活。

从家庭情况到经济收入,从今年收成到今后打算。马同和县长与李玉章两口子边剥玉米边拉家常,一会功夫就干完了。

宁陵县政府县长管庄话扶贫

强劲的舞曲伴着晚风飘荡,管庄村东北角800平米的扶贫车间内仍然灯火通明,县长马同和寻光而去。66岁的贫困户朱爱芝老人还在加班加工背包背带,其69岁的老伴陪着她一起干活,每月增收1000多元,去年光荣脱贫。见到马同和县长,他们也停下手中的活与县长促膝长谈。“今年多大年龄”“最近生活过得还好吗”“在厂里能挣多少钱”“身体如何”“对扶贫工作还有啥意见”......县长关怀入微地询问与交谈声、笑声充满了整个车间。

宁陵县政府县长管庄话扶贫

此时,在车间旁边入住的老板符玉花闻声而来。刚一见面就热情地上前握住县长的手声声感谢。两年前,符玉花经朋友牵线落户管庄村扶贫车间,主要生产出口订单背包,在县、乡各级的帮助下,业务发展较快。目前又新上了30多台设备,安置附近100多名村民就业,带动20多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最近生意如何”“发展上有啥困难吗”“再扩大生产规模有信心吗”,马同和非常关心企业的发展情况。听说符玉花想贷款扩大生产规模,县长立即推荐她到县农行、工商申请小额贷款。临走前,县长马同和主动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了符玉花,一再叮嘱她有困难就找他。

宁陵县政府县长管庄话扶贫

22时许,出扶贫车间向西,村室旁晾晒花生的场地蹲着一位中年汉子。马同和轻轻走到他身边蹲下,抓起一把花生说:“超章,种花生今年收成咋样?”

42岁的李超章听是县长的声音,吸了一口气说:“花生赚不了钱,辣椒也淹死了三分之二......”

李超章是马同和帮扶的贫困户,他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了100亩地。去年种大蒜、洋葱,价低滞销,还是马同和帮忙联系的销路,把损失降到最低。看着愁眉不展的李超章,马同和语重心长地鼓励他要调整思路,发展设施农业,发展反季节经济作物。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探讨,李超章又重拾了信心。

宁陵县政府县长管庄话扶贫

夜已深了,“管庄村夜话”还在继续。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工程、产业扶贫、危房改造......围绕村民关注的话题,脱贫攻坚“回头看”的重点问题,23时30分,在一个农家院里,县长与五、六名镇村干部们围坐在卧室旁边的桌子前,逐个分析,逐项安排。气氛时而凝重,时而轻松。

伴着夜色,伴着蛙鸣,这个初秋时节,“夜宿”活动正在全县展开。

中共宁陵县委组织部主办的官方微信“宁陵党建”(ninglingdangjian)致力于党建工作宣传,党员教育培训,先进典型推广,促进学习交流,服务党员群众。

欢迎您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策划:张 建

统筹:朱俊清

宁陵县政府县长管庄话扶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