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北京部署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市長陳吉寧這樣提要求

北京部署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市長陳吉寧這樣提要求

撰文 | 陳濤 攝影 | 戴冰

10月11日晚,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部署進一步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強調,率先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是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北京的重要政治任務。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首善標準,狠抓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落地見效,持續推動,久久為功,努力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高地。

北京部署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市长陈吉宁这样提要求

本市最大的綜合自助辦稅服務廳

不久前公佈的全國營商環境試評價結果顯示,北京在22個試評價城市中排名第一。陳吉寧指出,今年以來各區各部門各單位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做了大量工作,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成績值得肯定。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系統性改革,既要持續改善基礎設施等硬環境,更要在提高服務水平、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等軟環境上有新突破。下一步要更加主動地革新工作理念,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群眾和企業切實感受到營商環境的改善。

北京部署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市长陈吉宁这样提要求

稅務便民服務大廳

陳吉寧要求,要進一步簡政放權。結合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和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思想再解放一些、步子邁得再大一點,更大幅度地精減審批事項、簡化審批流程。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改變管理方式、提升治理水平,構建權責明確、透明高效的事中事後監管新機制,努力形成監管閉環,實現既放得下、又管得好。要堅持能網上辦理的一律網上辦理,結合北京大數據行動計劃,在“互聯網+政務服務”方面取得新突破,打通部門之間的信息“孤島”,主要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網上公開和網上辦理,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網絡化水平,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流程。

北京部署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市长陈吉宁这样提要求

海關和檢驗檢疫兩家單位整合優化,極大提升通關便利。

陳吉寧要求,狠抓已出臺政策的落地工作,切實打通從政策制定到窗口服務的“最後一公里”。要實施分類管理,簡化相關項目審批。大量中小企業一般性事務的辦理時間、程序要大幅簡化,只有相對複雜事務才需要到服務大廳諮詢、辦理。要堅持以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為導向,精準制定實施一系列政策措施,真正做到簡潔、依法、公正、透明,讓人民群眾和廣大企業切實感受到高效、公平。要加強自查自糾,對發現的問題要舉一反三抓好整改。要做好宣傳和落實,做到改革不停滯、工作不停頓,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高地,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

會上,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國土委、市政務服務辦、市商務委分別彙報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進展情況。

市領導陰和俊、隋振江、殷勇、王紅,市政府秘書長靳偉出席。

知多一點

北京優化營商環境亮點紛呈

外商投資企業“全週期”管理機制

通過建立對外資企業從市場準入、日常經營到清繳入資、違規處罰的“全週期”管理機制,降低了企業的商務成本,也促進了外資企業入資統計和備案監管工作的精準化。

外資企業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單一窗口、單一表格”

簡化企業設立流程,原來在商務、工商兩個部門辦理的事項,如今在一個窗口、填一張表格就能一次性完成,由企業跑腿轉為政府部門之間的數據跑路。同時,通過精簡企業填報數據的工作量,節約了企業商務成本,提高了辦事效率。

“直通車”國際引才引智模式

對重點企業選聘的外籍管理和技術人才以及創業團隊外籍成員,建立了永久居留權積分評估制度,達到一定分值的外籍人才,經市商務委認定並出具推薦函和積分評估證明等材料,就可以申請在華永久居留。

協同互認的離境退稅模式

啟用全國統一版本的離境退稅系統後,全面實現了跨省互聯互通,旅客異地開單或異地離境時均可實時交換申請單信息,完成退稅。在與國際接軌、提升境外旅客退稅體驗的同時,促進了區域協同開放。

“1+X”服務業監管服務平臺模式

以政府為主體,以社會為變量,有序整合各方面的力量與資源,營造服務業開放發展的系統優勢。

海關與保險“跨界”合作 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

為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北京海關聯合中銀保險推出了關稅保證保險業務,不僅在海關享受進口貨物先放後稅的通關便利,還能減少大量資金佔壓。

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

實現一點接入、一次申報、一站式服務,將原來涉及4家口岸查驗部門34個單證共1781個數據元減少到731個,企業資質申報的數據由186項減少到92項。北京外貿50%以上的業務量通過該平臺實現。

項目竣工聯合驗收全程網上辦理

聯合驗收是指建設項目完工後,從由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門分別依法獨立實施各類專項驗收的模式,轉變為“統一平臺、信息共享、集中驗收、限時辦結、統一確認”的“五位一體”驗收模式,驗收只進“一家門”,提交一次材料,全程可在網上辦理,7個工作日內可完成驗收辦結。

“只進一門,只對一窗”

以往要是想開公司,光跑證照就得半個來月,如今壓縮到5天之內就能完成審批流程。原因在於各區的政務中心開設了專門的企業開辦窗口,一次性受理申請開辦企業者需要提交給工商、稅務、公安等部門材料。開辦企業的流程從“分頭跑、挨個辦”變成了“只進一門,只對一窗”。

蓋新房審批流程省仨月

新建擴建項目的審批時間從109個工作日壓縮到了29到44個工作日,相當於最多省下了3個多月的時間。其中,內部改造項目最為簡化,可直接從施工許可開始辦理,從工程建設到投入使用的全部時間中,政府的工作時間只佔21個工作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