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故鄉」我是孝義人

田義江,祖籍山西省孝義市南辛安村,1962年生於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1983年畢業於河北地質大學經濟管理專業,現任教於成都工業學院。
「故鄉」我是孝義人



翻開戶口本,在我的籍貫一欄是這樣寫的:山西省孝義縣,而我出生地是四川省蒲江縣。從小,父親就告訴我,我們是山西人。這一點,從我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我與山西孝義的聯繫。當年,父親為我哥哥和我起名字時,有意將兩個地名合在了一起,這是我們對老家最直接的認識。哥哥叫田義川,就是孝義與四川;我叫田義江,就是孝義與蒲江。即或這樣,很長一段時間,我對我是山西人也沒有什麼具體的概念,只知道,父親是解放初期隨部隊南下,四川解放後,便留在四川工作,並在四川安家,然後就有了我哥哥和我。雖然在日常生活中,父親的山西生活方式多多少少對我們都有影響,但由於我們兄弟倆都是在四川出生和成長,更多的還是沿襲著四川的生活方式。很多時候,在說“我是山西孝義人”時,真沒有具體的內容,也就那麼一說而已。

對老家山西的直觀體驗還得回到四十五年前的1973年,我們一家人回了一次老家。那時,我11歲,哥哥16歲,雖然都還小,但還是能建立起一些具體的印象。算起來那時父親離開家鄉已有24年餘,回想起來父親當時也是非常的興奮。就要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就要看望年邁的老孃,老人家的這種心情長大後才能真切地感受到。

當時,雖然在老家待了近兩個月,但對老家 的記憶並不深刻,隨著時間的流逝便越發模糊。只記得老家在孝義的南辛安村,老家有奶奶,奶奶住的那個孔窯;還有姑姑、姑父,以及姑姑家較多的兄弟姐妹。當然還有對食物的記憶,奶奶熬的小米粥,奶奶做的高粱發糕和石頭餅。告別老家後,直到父親1992年離世,他老人家再也沒有回過自己的家鄉。加之隨著我們的成長,上學了,工作了,成家了,有孩子了……忙工作,忙生活,我們再也沒有機會親近自己的家鄉,我們與家鄉的聯繫幾乎就此中斷。即便這樣,我還是會告訴別人:我是山西孝義人。


「故鄉」我是孝義人


2003年,一封來自寧夏的寫給我父親的信,幾經輾轉交到我手中。仔細閱讀,是一封尋親的家書,是由在銀川工作的姑姑家的大女兒田愛萍和其丈夫李景杭寫給我們的。含淚讀完,才知道老家的親人們還掛念著我們,還在千方百計地尋找我們。感慨萬千之餘,彷彿覺得,我就像一個走失的孩子又找到了家。通過這封信,又使我們與老家的親人們聯繫上了,又拉近了我們與老家的距離。隨著聯繫的增多,有一種原始的衝動在驅駛著我們,要回老家!要去看望老家的親人!

一晃十多年過去了。由於各種原因,一直都未能成行,但思念的心情卻越發的強烈。雖然在這期間有過與愛萍大姐、景杭大哥、孝萍妹妹、向陽妹夫、鼕鼕(愛萍姐之女)、老曹(鼕鼕丈夫)以及小豆豆和小昊昊相聚的經歷,在他們身上體驗到了親人的溫暖,但還是沒能回到那魂牽夢繞的老家。

今年,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

鼕鼕告訴我們,準備回孝義老家看看。正好我也在假期,哥哥已退休,時間較自由。機會難得,說走就走。

2018年8月17日,懷著激動而複雜的心情,驅車從成都出發,行駛一千二百多公里,歷時十五個小時,回到了思念已久的故鄉。

回家的感覺真好!與老家的哥哥、嫂嫂、妹妹、妹夫還有眾多的晚輩們相聚一堂,大多數的親人雖未曾謀面,但看著就是那麼的親切。相聚的時間雖然短暫,卻留下了滿滿的美好記憶:哥哥們妹妹們對我們熱情款待;平時寡言少語的大哥,此次卻談笑風生;二哥熱情周到,帶著我們到各個哥哥家認門;三哥、四哥領我們回南辛安去看奶奶的老宅,去找尋四十五年前的記憶;五哥那酷似我父親的容貌;三哥三嫂給予我們生活起居的精心、細緻、周到的安排;人丁興旺、子孫滿堂;還有南辛安村主任的熱情嚮導聽著親人們的話語,感到熟悉又陌生;品嚐豐盛的美食,也感到這味道既熟悉又陌生。我從幾位哥哥的言談舉止中看到了父親的影子,感到了家的溫暖。這是久違了的家的感覺!幸福的感覺!


「故鄉」我是孝義人


還有一件有特別意義的事。2011年春,愛萍大姐和景杭大哥專程到成都看望我母親和我們兄弟,並將爺爺傳下來的家譜轉交與我。爾後以此家譜為線索,與孝義橋南田家取得了聯繫。2017年,田志成(80歲)田志新(74歲)兩位老人為了尋找田家的後人,多方探訪確認之後,專程到成都聯繫我們兄弟。根據我們的家譜和橋南田家的神子,確定我們兄弟倆就是橋南田家的後人。此次回老家,在志成叔的主持下,與田家長輩、兄弟以及晚輩們見面。志成叔不顧年事已高、身體欠佳,堅持帶領田家的後人們到田家祖墳,祭拜田家的祖先。經過多年的等待,我們兄弟終於認祖歸宗了,我們找到了自己的根。


「故鄉」我是孝義人


志成叔、志新叔等田家的長輩們還有一個心願,重修田氏家譜,此工作主要由志成叔主持。老人家多方收集資料,以科學的態度進行考查、論證,在完整的構思和計劃的指導下,已初步完成。老人家的想法是,家譜修完後,將相應的資料留存孝義市檔案館,不僅作為地方史料,還可供象我們這樣散落他鄉的田家後人們以此線索尋根問祖。

凝望古城中央大街的三晉名樓——中陽樓,一幅木刻對聯印入眼簾,上聯“孝為人之本”,下聯“義乃君子宗”,中匾書“行孝仗義”。一 個個人,一樁樁事浮現腦海。從老家親人們的身上,特別是長輩們的身上,我體會到了“行孝仗義,誠實守信,開放進取,中和包容”的具體含義,感受到了孝義人的人格特徵、行為方式,也體驗到了孝義人的優秀人文精神。我從內心深處願做孝義的一份子。

在寧夏還有我們深深思念著的兩位親人。離開孝義後,奔向銀川,與愛萍大姐與景杭大哥相聚。在銀川相聚的日子裡,從愛萍大姐身上體會到母親般的愛,從景杭大哥那裡看到了父親般的慈祥;深深地感受到了孝萍與向陽那無微不至的體貼和關懷;雖然鼕鼕、老曹屬於晚輩,但在相處的過程中卻建立起兄弟般的情誼。

相聚的時光雖然短暫,但卻是幸福而又美好的。非常不捨,但終歸還得離去。記得離開孝義那天,在與幾個哥哥擁抱道別時,哥哥們用有力的臂膀緊緊地抱著我,感覺全身充滿一股暖流。這一抱讓我感受到了關愛,感受到了親情,感受到了不捨……,無以言表,強忍淚水告別親人。在銀川道別時不敢再用這種方式,只怕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失了爺們兒脆弱的尊嚴。

長久以來,我都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從哪裡來?我是哪兒的人?因為我生長在四川,從表面上,從生活習慣上,從很多方面,很多時候別人都認為我是四川人,就連我自己常常也覺得自己是四川人。可心靈深處我又認為我是山西人,因為我身上流淌著山西人的血液,我的性格特徵中有很多山西人的氣質。這樣的糾結伴隨我成長,伴隨我老去。這次回老家,打開了我的這個心結—我是山西人!我是孝義人!

曾經,山西、孝義距離我生長的地方是那麼的遙遠,是那麼的陌生。而今天我終於明白,這裡才是我的故鄉!是我心靈的故鄉! 當然,我也深深地愛著生我、養我、工作、生活的另一個故鄉,正如我們兄弟名字中的四川、蒲江。

願老家的發展越來越好!願老家的親人們生活美滿、幸福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