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读资治通鉴札记719 汉宣帝立太子造势诛霍氏

汉纪十七 起阏逢摄提格,尽屠维协洽,凡六年。

中宗孝宣皇帝上之下地节三年(甲寅,公元前六七年)

案,上卷末尾写宣帝自霍光死开始亲理政事。外有匈奴大批投降,内部自然改革调整的环境就宽松的多。下面就是从调整开始。

读资治通鉴札记719  汉宣帝立太子造势诛霍氏

①春,三月,诏曰:"盖闻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不能【章:甲十五行本"能"下有"以"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化天下。今胶东相王成,劳来不怠,〔师古曰:谓劝勉招怀百姓。劳,郎到翻。来,郎代翻。〕流民自占八万余口,〔师古曰:隐度名数而来附业也。占,音之赡翻。〕治有异等之效。〔师古曰:异于常等。治,直吏翻。〕其赐成爵关内侯,秩中二千石。"未及征用,会病卒官。〔卒,子恤翻。〕【案,这是孤立地方官安置流民。这已经是汉武帝死后十多年的事情了。居然还有大批流民。这个流民问题,一方面固然有还没有得到土地被恰当安顿的,但是另一方面,恐怕也有和富豪抢夺人口的问题。钱穆在他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提到因为人口税等重税,那些成为他人奴隶而去从事工商业的反倒比正常的农民的日子还好过,而且还不用交税——那是主人的事情。但是这个胶东相可能是真的,也正因为是真的,所以反倒得罪了下面这些干部,一方面王成的工作比较突出,让他们很没面子,而另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大量的回流人口到政府的户籍上,就意味着富豪控制的人口会减少。司马光的团队真是个神一样的团队。一方面明明是要给儒家唱赞歌的,可是扭头就给拆台了。而这是通鉴的一个传统写法。】

后诏使丞相、御史问郡、国上计长史、守丞以攻令得失。〔贡父曰:郡使守丞,国使长史,皆一物也,故总言郡、国上计长史、守丞。后汉百官志:诸侯王相如太守,长史如郡丞。又边郡有丞,元有长史;长史上计无疑矣。上,时掌翻。〕或对言:"前胶东相成伪自增加以蒙显赏。"是后俗吏多为虚名云【案,多好的通鉴解读,都不如读原文。我觉着司马光这个团队是有着历史哲学的黑色幽默的。这本文的最后一句话岂非就是将自此后的汉代历史全写完了,将汉宣帝那些被儒家认可的所谓的改革,什么仁政,什么循吏,全都给否定了。真不知道司马光们要干什么?历史不仅是给小姑娘而且他同时还是个风月宝鉴。同样的一则资料,一个字不改,就是两种历史解读,而且是完全相反。】

读资治通鉴札记719  汉宣帝立太子造势诛霍氏

②夏,四月,戊申,立子奭为皇太子,以丙吉为太傅,太中大夫疏广为少傅。〔疏,姓也。考异曰:荀纪立皇太子在去年四月戊申,汉书旧本亦然。颜师古据疏广及丙吉传,并云"地节三年立皇太子",知在此年者是也。〕封太子外祖父许广汉为平恩侯。〔平恩,侯国,属魏郡。宋白曰:魏为县,属广平郡;唐属洺州;有平恩川。〕【案,立了太子,也立了太子的保护人。这个保护人还就是自己当年的保护人。老头要保护父子两代。疏广是确立了他的知识结构,价值倾向,至于太子的外祖父老看护太子,那更是具有绝对权威和可靠性的。】又封霍光兄孙中郎将云为冠阳侯。〔恩泽侯表,冠阳侯食邑于南阳郡。〕【案,汉宣帝很精的,这是祭祀霍去病的。汉宣帝拿来跟太子换。这是交易。我们知道立太子是大事。决定了朝局,政权的力量分配,今后国家的走向,更是牵扯到众多人的祸福荣辱。】

霍显闻立太子,恕恚不食,欧血【案,反应非常激烈。到了吐血地步,说明之前已经闹过很多次了。只不过没写而已。否则不能一下上来就吐血。立太子,就是汉宣帝对霍氏家族的一个态度。

】,曰:〔恚,于避翻。欧,乌口翻。〕"此乃民间时子,安得立!即后有子,反为王邪【案,这是担心所在。其实就是争太子的位子。】?"复教皇后令毒太子。皇后数召太子赐食,保、阿辄先尝之;〔保母、阿母也。复,扶又翻。数,所角翻。〕后挟毒不得行【案,给太子下毒的事情肯定也泄露出去了。下毒下习惯了。】。

③五月,甲申,丞相贤以老病乞骸骨;赐黄金百斤、安车、驷马,罢就第。丞相致仕自贤始【案,丞相不在终身制。也不再换岗。之前的丞相如果不是终身制,大体都是惨死的前奏。退休是个好办法。解决了高级岗位的轮岗问题。但是同时也说明,高级岗位的斗争不那么尖锐了,起码比汉武帝时期要轻多了。但是也不再是霍光时期那么稳定。这种轮岗制度,一方面让更多的人可能走上丞相的岗位,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帝王的权力。毕竟,谁当丞相,最终还是皇帝说了算。从此看,丞相也不再是当初的聋子耳朵摆设了。否则轻轻拿下就是。这从后面魏相的干政来看就知道,丞相的权力再次扩张。但是跟文景二帝时期是不能相比的。这里更像是个参谋类型的。

】。

读资治通鉴札记719  汉宣帝立太子造势诛霍氏

④六月,壬辰,以魏相为丞相。辛丑,丙吉为御史大夫,疏广为太子太傅,广兄子受为少傅【案,从新调整了班子。而且这个班子和辅弼太子的班子有重合。可见这个班子的权力很大。】。

太子外祖父平恩侯许伯,以为太子少,白使其弟中郎将舜监护太子家。〔许伯,即许广汉,称伯者,盖尊之也。少,诗照翻。监,古衔翻。〕

【案,草根上来的外戚就是器局小,心眼小。】上以问广,广对曰:"太子,国储副君,师友必于天下英俊,不宜独亲外家许氏。且太子自有太傅、少傅,官属已备,今复使舜护太子家,示陋,〔师古曰:言独亲外家,示天下以浅陋。复,扶又翻。〕非所以广太子德于天下也【案,狡猾的老知识分子一句话就轻轻的给搪塞过去了。没有儒家控制的太子是不行地。你一个老粗,教他什么?把儒家控制太子的言行,说得何等冠冕堂皇!没文化是真不行的。疏广是看到了对太子的争夺的。当然也看到了背后的问题。所以后面才会退休的。】。"上善其言,以语魏相,〔语,牛倨翻。〕相免冠谢曰:"此非臣等所能及。"广由是见器重【案,其实和魏相本来就是一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