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董卓的军费在哪来?暴晒汉武帝尸体是真的吗?

百里桥西


董卓是东汉末年动乱的序幕。在遭受十常侍之乱后,大家还没有缓过神来的时候,董卓便已经悄然掌控了整个帝国。作为政治斗争的门外汉,董卓并没有显现出他能力不足的一面,相反董卓依靠武力反而唬住了那些善于政治斗争的官僚集团,但是董卓对于自己权力的巩固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最终还是和官僚集团闹掰,酿成了18路诸侯讨伐自己的状况。面对这种政治上的动荡董卓进输了,也赢了,输了,输在他被迫抛弃洛阳迁都长安,挟持汉献帝向西逃窜。

说董卓赢了那是因为董卓依然是大汉丞相,权倾朝野,是整个帝国实际上的掌控者。18路诸侯在洛阳赶走董卓之后,便陷入相互纷争的状态当中。董卓趁机分化18路诸侯也取得了战略上的成功。董卓直属的部队来自于西凉。在被迫迁都之时董卓一方面不给18路诸侯留下任何财富之外,还做了在那个年代谁都想做,但却不愿意说的事情,那就是挖汉朝皇帝的陵墓,其中汉武帝的陵墓被称为茂陵,内部的葬品十分丰富,是当时规模最大的皇帝陵。

从汉武帝16岁时起就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墓,整整修建了半个多世纪,直到汉武帝驾崩那一年才草草竣工。内部存放有大量的书宝和古玩字画。大量的陪葬品都埋藏于陵中。当时周边国家向汉武帝所贡献的诸多奇珍异宝也埋藏于地下。也正因如此,历朝历代的篡位者在掠夺财富和充当军费的过程当中,挖掘前朝皇帝的陵墓成为一个必要的选项。尤其是汉武帝的茂陵。其实董卓并不是第一个搜寻茂陵珍宝的人。在汉武帝驾崩后的第三年茂陵就被到。赤眉起义经过长安时,茂陵也未能幸免。

董卓被迫撤离长安,再一次遭到洗劫。 董卓虽然被迫进行了战略转移,为了躲避18路诸侯联军的追逃。但在战略转移过程当中,董卓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这是在东汉的首都洛阳不曾拥有的,而这些财富基本上全都来自于汉朝皇帝的陵墓之中。自然董卓也并不是第一个动这种歪心思的人,实际上之后的曹操等人在战乱年代为了收集军费,大多都将皇帝的陵墓作为填补军费的方式之一。但是并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董卓暴晒了汉武帝的尸体。

更多的是后人的一种附会因为当时各路军阀偷陵墓,更多的是为了增加军费。巩固自己的政权,而如果当时董卓暴晒了汉武帝的尸体恐怕要面临更为严重的政治风险。盗取陵墓当中的奇珍异宝,在当时并非只有董卓一人那么做过。因此偷一些珠宝,其他人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董卓暴晒汉武帝的尸体。董卓即便携天子以令诸侯,也难以保存在政治上的优势。董卓应该没那么傻。但如果董卓另有目的我们也不确知。


世界史图鉴


董卓是枭雄,枭雄做事从来不管手段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挖绝户坟那就正常了,完美继承了西北少数民族的传统并且发扬光大(这里没有侮辱任何少数民族的意思因为以前他们就一直这样的)。汉武帝的事情我不清楚就不妄加评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