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这条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是如何启蒙岭南的?

-这 是 自 驾 地 理 的 第 277 篇 原 创 主 文-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从江西瑞金中央苏区转移,开始长征,陈毅率部在国民党重点围攻下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却在大庾岭脚下的梅岭再次被困,并写下了著名《梅岭三章》,“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这条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是如何启蒙岭南的?|中国自驾地理

陈毅元帅雕像,图by驿都

梅岭是五岭(南岭山脉)之一的大庾岭一段,故又称作大庾岭,它的得名相传是源于战国末年,越王后人梅娟率越人南迁在此拓荒筑城,并在岭上种起了梅树,因此才得此名,后来得到文人墨客的传诵,梅岭山中的十里梅花名传至今。

一、梅岭与梅关古道

南岭山脉是中国南部最大山脉和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它构成分隔南、北交流的巨大屏障。

古时候,岭南被认为是“蛮瘴之地”,初唐时,中原人来到岭南,尤其是那些被贬过来的,过梅岭时都会发出无限的悲叹,在其中一些人看来梅岭不仅是他们政治生命的分界线,更是他们人生的分界线。

这条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是如何启蒙岭南的?|中国自驾地理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

如初唐诗人沈佺期被流放至驩(huān)(辖今越南河静省和义安省南部),他在过南岭时就发出这样的感叹:“崇山瘴疠不堪闻.....何时重谒圣明君?”(译为:这里的重山雾瘴难以忍受......何时才能再次面圣明君呢?)。

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梅岭不仅是一条简单的由江西进入广东的通道,而是一条沟通南北的重要动脉,也是官方认可的驿路,其重要性犹如今日的京广线。

这条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是如何启蒙岭南的?|中国自驾地理

梅岭中有条古道,图by顿安

而在岭与岭之间的巨大山谷中形成了多条沟通南北的通道,当中开辟在梅岭之上的梅关古道是岭南沟通中原的最重要路线。

由鹅卵石铺就的梅关古道蜿蜒在江西大余县广东南雄市交界处,它是赣粤之交的必经隘口,也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道旁是繁茂的灌木丛,两侧山崖树木葱茏。

这条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是如何启蒙岭南的?|中国自驾地理

梅关古道路线图,图by《中国自驾地理》

早在秦朝,始皇为了一统南岭,曾派兵士守五岭,并筑起三道关隘,其中之一就建在梅岭山顶,在当时叫做横浦关。

“梅关”这个称谓是今天人们对古代南岭通道之一的大庾岭路的习惯叫法,然而由于梅岭的险绝,自古也多把这条联通岭南、岭北的道路比作“蜀道”。

这条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是如何启蒙岭南的?|中国自驾地理

岭南第一关,图by顿安

《直隶南雄州志》记载:“大庾岭路,险绝不可登陟。唐开元丙辰内供奉张九龄奉诏开凿新路,斫两崕而中通之。”

自西汉吕后时期赵佗据岭抗命,到南朝陈霸先与蔡路养激战梅岭,中原与岭南的交往越显重要,而且由于梅关古道所在地理位置对唐代江西南部地区的开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休养生息、贞观之治后,唐朝在开元时期国力强盛,开凿这条通道不仅必要而且也有可能了。

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张九龄“奉诏开路”,从而使梅关古道成为了联通海陆丝路的重要通道。

这条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是如何启蒙岭南的?|中国自驾地理

梅关古道,图by顿安

而在这之前,这条古道一直是军事通道,在这之后,它就拥有了不一样的性质,古代被贬至岭南、广东地区的官员都会经过古道,文人墨客行至于此留下了诸多诗篇断句,千百年来这条古道被誉为重要的人文标本。

二、启蒙岭南的道路

今天学者们在翻阅珠江三角洲的族谱时,发现大多数家族都说其先祖是从南雄珠玑巷南迁而来。

这条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是如何启蒙岭南的?|中国自驾地理

南雄珠玑巷,图by天然留影

从客观条件上来看,秦朝在梅岭一带的活动主要是与军事活动紧密相关,公元前219年(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命屠睢率50万大军征岭南,这是继梅娟之后又一批北方移民。

“永嘉之乱”及其之后“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再次由统一走向分裂的重大事件,由此出现了秦汉以后,中原人民南渡的又一高潮,影响最大的是经梅关古道、珠玑巷的移民。

其中,以罗贵为首的33姓97家南渡是在官府支持下有组织的生产力大转移,从迁出到落籍都经官府批准,手续完备,文书具全,开创了北方移民向珠江三角洲进发的崭新局面。以至于今天珠三角各姓族人都认为南雄珠玑巷是广府人的“桑梓之地”。

这条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是如何启蒙岭南的?|中国自驾地理

古老的珠玑古巷,图byjtlh21653

当然梅关古道并不仅是一条移民之路,同时它也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唐末五代时期,刘氏一族在岭南崛起,瞩意延揽中原人士,唐名臣李德裕、名士刘溶以及孔子41代孙孔昌弼等相继由梅关古道入粤,迁居岭南。

这条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是如何启蒙岭南的?|中国自驾地理

珠玑巷人南迁路径示意图,图by《中国自驾地理》

他们入粤后开始办私塾、书院,传播儒家文化,把中原文化带入岭南,其中的孔昌弼就建起了岭南第一所书院,南雄平林的孔林书院。

这之后,程颢、程颐等人又先后办起了道源书院禺山书院番山书院等蜚声南北的著名书院,唐宋两代,以韩愈为首包括刘禹锡、黄庭坚等众多的贬官也都是由梅关古道入粤,他们在岭南办学、著书、交游,也使中原先进文化在岭南得以传播。

这条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是如何启蒙岭南的?|中国自驾地理

丫山道源书院,图by大余丫山风景区

外,梅关古道还促进了两地曲艺文化的交流,万历二十一年,汤显祖赴任浙江遂昌知县,途经梅关古道,他翻越梅岭南入广东,再到清远结束山岭间的旅途,短短数百里的行程,大概十来天就能走完。

但汤显祖迷恋上沿途的景色,竟然乐而忘行,“盘桓其间二十余日,几乎倍之。”并写下共三十余首诗,其间他收获最大的还是在梅关古道上听说了杜丽娘的故事。

五年之后,他辞官还乡,由杜丽娘的遭遇联想到自身,奋笔写下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牡丹亭》。

这条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是如何启蒙岭南的?|中国自驾地理

昆剧《牡丹亭》剧照,图byzyk206

梅关古道还是一条传播宗教文化的道路,岭南是佛教禅宗的“西来初地”,达摩自此登陆,沿古道北上,先抵建康,后至嵩山,面壁坐禅达九年。

这条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是如何启蒙岭南的?|中国自驾地理

南京达摩古洞,图by海连天

给中国文化和思想渗入深深的禅宗思想,后禅宗六祖慧能又从梅关古道南下广东,在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菩提树下受戒,开坛讲佛,创立了佛教南宗。

据说当年六祖慧能由于获得禅宗真传被北宗神秀追杀,当时北宗一支如日中天,出现了五个国师,而南宗的慧能却还在四处流浪,化装成樵夫渔民,一路南逃。

这条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是如何启蒙岭南的?|中国自驾地理

广州光孝寺,图by狮子座的狮子

谁能想到慧能一过梅岭,离开了神秀的势力范围,便卷土重来,重夺佛教的大半江山,后世为纪念这位南宗开山祖师,在梅岭之上修建了一座六祖寺。

相传六祖寺始建于唐代,至今仍耸立在梅关关楼以南约200米处幽静的山谷之中,香火十分旺盛,似乎正昭示着岭南“化外”之地蕴藏的反叛和对抗“正统”的巨大力量。

这条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是如何启蒙岭南的?|中国自驾地理

虔诚的信徒叩拜六祖慧能,图by南雄文旅局

另外, 梅关古道也是基督教传入的 一条主要通道,自明代罗明坚与玛利窦之后,清代的传教士方济各·沙勿略等神父都是通过海路进入岭南,再经梅关古道进入中原。

他们一路传教,在他们的影响下,许多地方建起了教堂,一向笃信神佛的岭南人也开始信起了基督,既去寺庙求神拜佛,又去教堂做礼拜,表现出宗教信仰上的兼容性。

三、商贸之路

梅关古道开通之后,改善了岭南与中原间的交通,广州沿海及岭南的货物由水运北上到雄州(今保定雄县),经古道运往岭北至江西南安(今大余县),再沿章水下赣江,出长江。

中原出口的货物则经梅关古道到南雄市,转经水路运往珠江三角及海外,康熙23年(1684年)开放海禁,次年设立闽(漳州)

、粤(广州)、江(上海)、浙(宁波)四海关对外经商。

这条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是如何启蒙岭南的?|中国自驾地理

开放海禁后,珠江沿岸广州十三行外贸易特区渐渐有了包括丹麦、西班牙、美国等领事馆。

乾隆22年(1757年),

又关闭江、浙、闽三海关,只留广州一地与海外通商,广州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港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口岸。

于是,梅关古道作为连接中原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也出现了一片繁忙热闹的景象,当时无论是内地运往广州出口的货物还是从广州进口运往内地的货品都要在梅州松口进行中转,梅关古道至此成了一条繁华的商道,而不再是那条让人倍感凄凉的“流放之路”。

这条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是如何启蒙岭南的?|中国自驾地理

梅关古驿道,图by大余文旅

至今,在松口镇上还完好地保存着当年的一幢西洋式的骑楼建筑——松江大酒店,店中仍留有“HOTEL TSUNGKIANG”等英文字样,这是梅关古道曾经繁荣与辉煌的见证。

这条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是如何启蒙岭南的?|中国自驾地理

松江大酒店,图by快乐摄影

可就在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五口通商,从长江南下广东可以完全不经过梅关古道,梅岭商路一落千丈,虽然还有商旅行走,但已经沦落为赣南和南雄两地物资交流的孔道,不再是全国性商业通道。

这条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是如何启蒙岭南的?|中国自驾地理

五口通商,图by《中国自驾地理》

商旅的减少,首当其冲的是原来数十万以运输货物为生的

“路夫”,他们突然失业,成为无所事事的游民。

太平天国起义后,这些游民加入反抗清政府的行列,后来又加入哥老会等秘密社会组织,成为推翻清政府的重要力量。

四、赏梅

到了梅岭自然是要赏梅花了,岭路梅花,引入遐想,“庾岭寒梅”是梅岭最美的景致。

历史上多位著名文人都在梅岭上留下了不少诗篇,古人认为梅岭自然生长的梅花其独特之处与江南等其他地方的梅花不一样,根据《南雄府志》记载:“庚岭梅花微与江南异,花颇似桃而唇红,亦有纯红者。岭上累经增植,白者为多。”

这条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是如何启蒙岭南的?|中国自驾地理

南岭梅园,图by顿安

梅岭岭南气候温暖,梅花早开早谢,岭北气候相对寒冷,梅花晚开晚谢,行人走在梅关古道上,可以同时观赏到两种季节的梅花,面对这种美景,即使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亦忍不住为之感叹。

南宋著名抗元英雄文天祥被俘后,押解过梅岭时,借景抒发心情凄凉悲壮,写下《南安军》一诗明志,“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谁同出,归乡不如归......”

不幸的是,梅岭无梅的现象总是发生,于是出现了许多好事之人,便有了“梅岭植梅,以实其名”的佳话。

这条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是如何启蒙岭南的?|中国自驾地理

梅关古道梅花,图by南雄文旅局

北宋初年有个女诗人随她的父亲去广东英德任职,经过梅岭回家时,发现“大庾岭有梅岭之名而无梅”,于是花钱在路旁种下三十株种,并写一下一首诗:“英江今日掌刑回,上得梅山不见梅。辍俸买将三十本,清香留与雪中开。”

到了南宋,南安知军管锐“多植梅以实其名”,这次人工植梅的效果非常明显,不过百年,南安知军赵孟适就发现梅岭上下驿道尽是梅,于是写下:“梅花园”。

然而到了明永乐时期,南雄知府陈锡禁止行人随便砍伐松树、梅树,梅岭上的梅花尽管几经增植,但还是逐渐减少,到了明末梅花已经很少了。

这条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是如何启蒙岭南的?|中国自驾地理

今天的梅关古道,图by南雄文旅局

南雄知府陆世楷在仔细探讨梅岭无梅的原因后,认为是岭路迢迢,培植梅树的难度很大,且又无法禁止行人随便攀折梅花所致。

实际上,梅岭无梅更有可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梅岭上建起了很多店铺、房舍,人气的郁积使梅树很难有比较适宜的生存环境,从而无法繁盛。

这条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是如何启蒙岭南的?|中国自驾地理

古道、梅花、房舍三者构成一幅美景,图bys1cvx5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事实是自明朝中期以后,梅岭上便少了吟咏梅的诗歌。

今天的梅岭,古道两边早就没有了店铺和房舍,也没有了来往的商旅,唯有朵朵梅花点缀着夫人庙、六祖寺、望梅亭等古迹,让人发思古之幽情。

这条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是如何启蒙岭南的?|中国自驾地理

望梅亭,图by中海小狮

明末以来,经江西和广东两地政府种植,而一路梅花尽开,“梅岭”再次名副其实,成为真正的“梅花之岭”。

时光荏苒,梅关还在,古道依然,当年梅关古道的火热景象一直持续到1930年代,粤赣公路粤汉铁路相继开通,熙熙攘攘的商旅才消失不见。

从此再也没有“长亭短亭任驻足,十里五里供停骖。蚁施鱼贯百货集,肩摩踵接行人担。”的繁华盛景,几公里的沧桑古道镌刻着的是一卷沉甸甸的中原与岭南的经济文化交流史,而在苍翠青山中一路行来的是慕名而来的游客们。

1.王元林.华南古道志之梅关古道;

2.江冰.梅关古道 从一来一往到广州;

3.赖井洋.梅关古道“植松种梅”现象的历史考察;

4.杨庆东.粤北明珠:南雄珠玑小镇;

5.卢敏.南雄珠玑巷移民传说形成原因探析;

这条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是如何启蒙岭南的?|中国自驾地理

这条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是如何启蒙岭南的?|中国自驾地理

来源/公号:中国自驾地理

更多精彩内容/线路,欢迎戳左下方的“了解更多”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