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我和我的郑大”温情上映!七个故事,你最喜欢哪个瞬间?

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

我和我的郑大

在历史的长河中

跨越这近百年的故事

继往开来 生生不息

01 前夜

“我和我的郑大”温情上映!七个故事,你最喜欢哪个瞬间?

千禧之年 三校合并

唱响新时代的强音

凝聚前行的精神动力

铭记深刻的办学记忆

“我和我的郑大”温情上映!七个故事,你最喜欢哪个瞬间?

“我和我的郑大”温情上映!七个故事,你最喜欢哪个瞬间?

河南医科大学

“我和我的郑大”温情上映!七个故事,你最喜欢哪个瞬间?

郑州大学

“我和我的郑大”温情上映!七个故事,你最喜欢哪个瞬间?

郑州工业大学

“我和我的郑大”温情上映!七个故事,你最喜欢哪个瞬间?

新郑州大学

2000年7月,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

组建新的郑州大学

乘着教育改革的东风

郑州大学翻开了新的篇章

90年潜心努力,先辈历经沧桑,办学不辍,风雨不折

如今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特质

初步构建起不断奋进建设一流的文化体系

02 相遇

“我和我的郑大”温情上映!七个故事,你最喜欢哪个瞬间?

这是77级的几名学生在郑州大学东门口的留念

建校以来,无数优秀的郑大学子与郑大相遇。他们在郑大得到了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拥有丰富的课余生活。

这些相遇的回忆,都是郑大学子宝贵的记忆。

“我和我的郑大”温情上映!七个故事,你最喜欢哪个瞬间?

在书海中徜徉


“我和我的郑大”温情上映!七个故事,你最喜欢哪个瞬间?

在操场上欢畅

相遇

我和郑大一起成长

一届届学子结缘于郑大

在郑大与自己的朋友相知

与自己的未来相遇

03 夺冠

“我和我的郑大”温情上映!七个故事,你最喜欢哪个瞬间?

以我校校友朱婷为队长的中国女排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以十连胜的成绩提前一轮卫冕成功!

“我和我的郑大”温情上映!七个故事,你最喜欢哪个瞬间?

2007年时,未满13岁的朱婷身高已经达到178厘米

2008年,省体校到学校选拔选手

标准为“女子14岁以下、身高1.8米以上

朱婷凭借自己的身高成功入选

她曾16岁进入国少队,19岁第一次进入国家队首发阵容

风光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

但在刻苦训练的同时,朱婷也没有落下学业

13岁进入河南周口体校,16岁作为苗子进入河南省体育运动学校

随后更是考进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04 回归

“我和我的郑大”温情上映!七个故事,你最喜欢哪个瞬间?

南振中

新闻与传播学院首席教授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的获得者和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守门人”

心中别有欢喜事,向上应无快活人

南振中在几十年的岁月中成长为全国新闻界的知名记者

2013年4月,从新华社总编辑和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上退休后,他接受母校的邀请,回到母校任职。

05 郑大你好

“我和我的郑大”温情上映!七个故事,你最喜欢哪个瞬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郑州大学承担了花炮、押加、民族式摔跤三个项目的比赛,郑大人参与了开幕式表演、赛事志愿者活动、信息录入工作。


“我和我的郑大”温情上映!七个故事,你最喜欢哪个瞬间?

运动场上有斗志昂扬的运动健儿

运动场下有认真服务的幕后工作者

正是所有人团结一致

才使得这场民族盛会如此火热

郑大“求是、担当”的精神

担起了这场盛会的一片天

06 教者仁心


“我和我的郑大”温情上映!七个故事,你最喜欢哪个瞬间?

吴养洁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鲐背躬耕育桃李 科教报国情至浓

从原郑州大学建校之初到现在

吴养洁院士已在郑州大学工作了60余年

躬身育桃李、笃志做科研,勤勉执着、始终如一

为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和国家科教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培养的学生迄今已有1人成为中科院院士

2人进入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1人被聘为日本文部省“优秀中心”研究员

多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和河南省“百人计划”专家

07 护航

“我和我的郑大”温情上映!七个故事,你最喜欢哪个瞬间?

从神舟七号到神舟十一号飞船,航天员使用的出舱宇航服头盔面窗和相关塑料件都是由郑州大学科研团队研制,打破了美国和俄罗斯对这项技术的垄断。

“我和我的郑大”温情上映!七个故事,你最喜欢哪个瞬间?

满载着郑大智慧和郑大人梦想的宇航面罩护具和材料

将郑大精神传播至世界各地

守护着每个郑大人的理想与热爱


这就是“我和我的郑大”

一声“郑大,你好!”

一生“郑大,我爱你”

我和我的郑大

远不止这七个故事

天涯海角郑大人

你我皆是主角

END

文案:张皖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