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甲減有啥症狀?專家提醒:這5點飲食注意事項得謹記,千萬別大意

甲減全稱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是由各種原因導致的低甲狀腺激素血癥或甲狀腺激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謝綜合徵。該病依據病變部位可分為原發性、中樞性和甲狀腺激素抵抗綜合徵,其中原發性甲減佔90%以上,患了甲減對全身多系統均有明顯的影響。不過這個病的治療相對簡單,因為病因明確,只需針對病因,補充甲狀腺素就可以,當然,也是需要在專科醫師指導下進行,同時要注意一些問題,今天就來探討下。

甲减有啥症状?专家提醒:这5点饮食注意事项得谨记,千万别大意

甲減有哪些徵兆?

1)成人甲減:早期患者的症狀一般較隱匿,病情輕的可沒有特異症狀,而以基礎代謝率降低和交感神經興奮性下降為主要表現。典型的患者有易疲勞、怕冷、體重增加、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嗜睡、精神抑鬱、便秘、月經失調、肌肉痙攣等。體檢可見表情淡漠,面色蒼白,皮膚乾燥發涼、粗糙脫屑,顏面、眼瞼和手皮膚水腫,聲音嘶啞,毛髮稀疏、眉毛外1/3脫落。

2)兒童甲減:兒童甲減可出現呆小病,患者發病越早,病情就越嚴重。兒童可有不活潑、不主動吸奶,體格、智力發育遲緩,表情呆鈍,發音低啞,顏面蒼白、眼眶浮腫、眼距增寬、鼻樑扁塌、唇厚流涎、舌大外伸,毛髮稀疏,四肢粗短、腹部膨隆,會行走晚、呈鴨步,出牙、換牙和骨齡延遲等。

3)青少年甲減:青少年甲減表現介於呆小病和成年型甲減之間,但發育滯後不像呆小病那麼嚴重,出現典型黏液性水腫型呆小病表現的也很少,生長和性發育受影響較大。

甲減患者應注意哪些方面?

甲減的主要治療藥物就是左甲狀腺素,通常需要終身服藥。用藥劑量取決於患者的病情、年齡、體重和個體差異,通常在早餐前30-60分鐘或餐後4小時空腹服用,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直至達到治療目標劑量(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通常是內分泌科醫師)。服藥同時,需要在生活中注意以下幾點:

1)補充適量碘

碘是合成甲狀腺素的原料,缺碘可導致T3、T4分泌不足,反射性引起促甲狀腺素分泌增多,以促使甲狀腺分泌更多的T3、T4,從而導致甲狀腺增生腫大。正常成年人碘的平均日安全量為150μg。所以在甲減患者的飲食中,要選用含碘高的食物,海洋來源的食物是天然富含碘的有機食物,以海產品最高,如海帶、紫菜、海魚等。另外食鹽作為補碘的載體對預防甲狀腺腫確實有效,但碘受熱極易揮發,因此烹調時碘鹽不宜過早放入。

2)慎服致甲狀腺腫的食物

木薯、核桃等食物是缺碘地區致甲狀腺腫的因素之一。在某些植物性食物如圓白菜、甘藍、椰菜花等以及菠菜、蘿蔔、草莓、桃子、黃豆、花生中,也有致甲狀腺腫的物質。這些致甲狀腺腫的物質可影響甲狀腺激素的合成,而加熱上述食物,可使這些物質破壞。因此,這類食物最好煮熟後再吃。

3)注意補充適量的熱量和蛋白質

甲減患者基礎代謝率低,熱能消耗減少,因此飲食中熱量攝入不宜過高,否則容易導致肥胖。在蛋白質營養不良的條件下,甲狀腺功能有減退趨勢,這時小腸黏膜更新速度減慢,消化液分泌腺體受影響,酶活力下降,也反過來致白蛋白下降。因此,飲食中要及時補充蛋白質,以改善病情,可選用蛋類、奶製品、肉類、魚類及豆類等食物。

4)限制脂肪和膽固醇

甲減時,血脂增高程度與血清促甲狀腺激素水平呈正相關。甲減患者常有高脂血症,故飲食中脂肪攝入應控制在佔總熱量的20%左右,限用食油、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同時,甲減時血膽固醇合成排出較慢,血漿膽固醇升高,甘油三脂和脂蛋白也增高,故應限制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蛋黃、奶油等。

5)補充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

豐富的維生素對調節機體生理功能有著積極的作用,因此必須供給充足,特別是B族維生素。為糾正便秘,飲食中膳食纖維供給量也應充足。粗糧、新鮮蔬菜和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可儘量食用。

總之,甲減這個病其實是比較容易治療的疾病,只要在醫生指導下規範服藥,同時注意飲食和心態,都能擁有健康和幸福的高質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