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從診斷到調理幫你輕鬆應對骨質疏鬆

小v嘮嗑

前一陣子一個朋友來問我說,她的奶奶被診斷為骨質疏鬆,飲食方面應該注意什麼呢?

這個問題讓我開始注意到,身邊很多中年婦女,尤其是奶奶、媽媽輩,由於過去對飲食的不注意,很多人都有腰痠背痛,抽筋,疲倦,駝背等症狀。可以說這些都是骨質疏鬆的危險因素了。

回到剛剛的問題——骨質疏鬆應該怎麼注意飲食的調整?

其實按理說,如果已經骨質疏鬆了,飲食的調整起到的作用可以說是非常的小了,最有效的可能是要靠藥物等醫學手段治療來緩解病情。

我這裡並不是說飲食不重要,如果你已經骨質疏鬆了,你更要調整你的生活習慣和飲食,這樣可以延緩病情,雖然這種方式不能治好病,但可以起到協助作用。

當然,今天我寫這篇文章,主要是要告訴那些還可以通過飲食控制的你們。因為我相信很多人對於骨質疏鬆的第一反應就是——補鈣。但是其實並不是如此,今天我們來聊下骨質疏鬆的前世今生吧。

話說骨質疏鬆

首先,我們們先來說下,為什麼會有——骨質疏鬆

醫學上是這麼定義的

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以低骨量,骨組織的微觀結構破壞為特徵,導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發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

那麼它是如何引起的呢?

忘記哪裡找來的這張圖,簡直完美~~~

從診斷到調理幫你輕鬆應對骨質疏鬆

看這上面的圖,我們主要關注兩個細胞——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

導致骨質疏鬆最主要就是成骨細胞的凋亡加速,形成降低;破骨細胞的凋亡降低,吸收增加;由此導致的骨量減少,骨強度下降,骨脆性增加

接下來,談談一些影響因素及其他們是如何作用機制

①遺傳:這個不多說了,看命了,主要說白種人多見,黑種人少見。(黑的健康,說的也沒什麼錯嘛~~~

②雌激素:這個激素就有點牛逼了,以後在講女性的相關疾病中會經常見到,另外還有女性的肥胖(尤其是梨型身材)跟這個激素密不可分。

但是跟骨質疏鬆有什麼關係呢?

尤其是絕經後的女性,由於雌激素缺乏,骨質疏鬆會更容易發生,具體的機制不明確,可能是由於雌激素缺乏,導致骨對PTH的敏感性上升,骨吸收增加(看圖,破骨細胞的骨吸收增加會促進骨質疏鬆症) 

③甲狀旁腺素(PTH):隨著年齡的升高PTH會增加,(因老年人的腎功能生理性減退,1,25(OH)D3生成減少,血鈣值降低,刺激PTH分泌

多數的骨質疏鬆有輕度的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④降鈣素(CT):CT能抑制破骨細胞的骨吸收,所以CT缺乏會加速骨量的丟失。

⑤1,25(OH)2D3:小腸鈣吸收下降,血鈣值下降,繼發性的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骨吸收增加而致骨量下降。

⑥營養和運動:這個不多說啦,運動配合營養增強骨骼,自然會使得骨質疏鬆症減少啦。

⑦細胞因子:促進骨細胞吸收IL-1α、IL-1β、TNF;抑制破骨細胞吸收IL-4、γ干擾素;刺激骨形成的因子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D、轉移生長因子TGF-β。

東西太多,記不住也沒關係,主要記住結論就好~

診斷

具體的診斷主要是實驗室檢查和骨密度以及骨X線檢查。

實驗室檢查主要記住下面幾個指標

①血鈣、磷和鹼性磷酸酶:當發生骨折時候血鹼性磷酸酶可輕度增高

②骨鈣素(BGP):BGP是成骨細胞合成和分泌的,骨和血中的BGP濃度代表成骨細胞的活性。

③PTH:骨質疏鬆的人PTH正常或者增高。

④25,(OH)D和1,25(OH)2D3:正常或者降低。

⑤血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主要存在於破骨細胞的同工酶,反映其骨吸收的指標。

⑥晨鈣/肌酐:晨尿增高,可能由於骨吸收增加所導致,後半夜和清晨血鈣趨於下降(

補鈣最好時間),此時PTH分泌增加,動員骨鈣入血,故清晨尿鈣增加。

骨密度和骨X檢查就不多說了,基本就可以算是金指標了

從診斷到調理幫你輕鬆應對骨質疏鬆

看看正常的骨質和骨質疏鬆的區別~~~

最開始我們講了,如果已經確診了骨質疏鬆那麼那麼就只能藥物治療了,但是如果你還年輕的話,那我們一起從生活中注意吧

接下來就是關鍵了

敲黑板!敲黑板!敲黑板!

①蛋白質:合理蛋白質是有助於骨骼的強健的,尤其是優質蛋白質。常吃奶類、大豆類等高蛋白食物是有助於保持骨骼的質量。

②加強鈣的營養:補鈣首選乳類及其製品,不僅含鈣量高另外含有的乳糖和氨基酸等也會促進鈣的吸收。

其他含鈣高的還有乾酪、蝦皮、芝麻醬、黑芝麻、海帶、紫菜、黑木耳、大豆及其製品。

③適量的補充無機鹽:老年性的骨質疏鬆發生可能與高磷攝入有關,多吃富含鈣的食物,少吃含磷的飲料。

鎂參與骨鹽的形成。富含鎂的食物如:蕎麥、燕麥、大麥、大黃米、小米、葵花籽、花生等。

肉、蛋、乳類及油脂含鎂少。

鋅和銅與各種骨基質合成酶有關。鋅缺乏時,骨中的多種含鋅酶的活性下降,骨的生長受到抑制,骨折癒合遲緩。富含鋅的食物有牡蠣、海蜇、海米、動物肝臟、鯽魚、牛肉。

④豐富的維生素:骨的生長與代謝受多種維生素影響,其中與維生素D、K、C、A的關係最為密切。

維生素D缺乏影響骨質的生成與正常鈣化。天然食物主要來源於動物肝臟、魚子、蛋黃、黃油以及魚肝油。

維生素K會使骨和血清中骨鈣素水平下降,不能保持骨的正常鈣化速率,可能引起骨骼病變。綠葉蔬菜含量最高,其次是乳類、肉類和蛋類;穀類和水果含量比較少。

⑤膳食的調配和烹飪:適當的吃一些粗糧,對於含鈉高的食物,如鹹魚、火腿、香腸、腐乳要儘量減少攝入。

預防的問題我們大概的聊了下

但是呢?如果你不小心被查出骨質疏鬆了那該怎麼辦呢?

那主要有哪些藥物呢

預防骨質疏鬆的藥物主要分為抑制骨轉化和刺激骨形成兩大類。

骨轉化抑制劑主要有二磷酸鹽、降鈣素、雌激素、雌激素受體調節劑、鈣劑、維生素D衍生物。

骨形成刺激劑有氟化物、合成類固醇、甲狀旁腺素。

下面我們來講講他們的用法(整理表格自取~~~

從診斷到調理幫你輕鬆應對骨質疏鬆

最後照例來個大總結~~~

從診斷到調理幫你輕鬆應對骨質疏鬆

從診斷到調理幫你輕鬆應對骨質疏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