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冀州为什么又叫金鸡城?

古冀州城(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又叫金鸡城。冀州老城还是一座凤凰城。传说东门是凤头,长长的东西大街是凤身,西门是凤尾,北门和南门是凤眼,街南北两侧的店铺是凤凰的羽毛。物华天宝,地灵人杰,凤凰城孕育了多位聪明美丽的皇后,史上有名的北魏冯太后和她的两个侄女废皇后、幽皇后,其故里就在城东的岳良村。俗话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既然是凤凰城,就一定有宝贝,相传这个宝贝就是金鸡。

衡水故事 | 冀州为什么又叫金鸡城?

传说,在袁绍统治冀州的年代里,老百姓苦不堪言。今日敛,明日征,又抓夫,又抓丁,不是强迫挖壕,就是抓去给袁家筑墓室,修大冢。弄得四方怨声载道。这时,出了一个叫李三娘的仙女,她逢双日在城外湖里磨面,逢单日从傍晚到半夜里骑着神牛给各家各户送面粉。人们都对李三娘感恩戴德。

袁绍为了让李三娘帮他兴兵,夺取天下,就在一天与妻子刘氏坐着龙车凤辇,到城外去请李三娘和神牛。袁绍坐的车刚到城门,车轮一动,就听到城楼下“吱吱吱,吱吱吱”叫个不停,跟鸡的叫声完全一样,并且响亮悦耳。

衡水故事 | 冀州为什么又叫金鸡城?

又因城门洞子捧音,“吱吱吱”回声不断。连城门楼上的兵勇都听见了。他下车四处寻找,就是找不到叫声在哪里。车辇一动,那叫声又立刻响起来。他的夫人害怕了,忙令车辇离开城门,过了瓮城,叫声才没有了。有人在后边一跺脚,城门洞里“吱吱吱”的叫声又响起来。谁也不知道这声音是给李三娘报讯的神鸡在叫。

衡水故事 | 冀州为什么又叫金鸡城?

李三娘的报讯鸡叫,知道袁绍要来,于是骑着神牛,腾云驾雾,向泰山方向去了,以后再也没回来。

其实,古人修城有许多讲究,九里十三步仿佛是吉祥数字,除了冀州城,保定城和广府城周长也是九里十三步,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深意存焉。蒋国华修的冀州城存在了一百六十年,直到抗战初期才被鹿钟麟的河北省流浪政府破坏掉。金鸡打鸣的故事很多版本就发生在这座城下。其实按科学意义解释,那时的近地大气层比较纯净,古城四门都有瓮城,它们和外城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城外又紧靠浩瀚的海子,城下的金鸡鸣叫其实就是石子在高大的砖城内发出的回音。后来城墙被毁了,金鸡的啼鸣也就消失了。在北方的民间传说中,南北文化总是存在一些对立,人们经常会听到诸如南蛮子破坏风水,盗走宝贝的故事,我想,这种对立情绪或许是受了历史上北方经济文化的三次南迁,或南北对峙的政治影响吧。冀州城失去金鸡的传说也有类似色彩,据说一个南蛮子发现了冀州城下的金鸡,就在某个时辰,用一杆九百九十九斤的大称吊起了南门和东门,盗走了金鸡,正在用同样的方法试图偷走北门的金鸡时,被一个拾粪的老汉撞见,吓得打了个激灵,接着又听到百姓家一阵鸡鸣,法术失灵,所以北门和西门的金鸡鸣叫一直延续到了抗战时。

衡水故事 | 冀州为什么又叫金鸡城?

一句民谣说,“冀州城三件宝,砖头瓦块蒺藜草”。在老城内漫步,不时可见被遗弃的厚厚的城墙青砖。南门到西门的一段城墙墙基,如今已修成公路,路面几乎和城内的民居屋顶相齐,可见昔日城墙的高大。在西关和北关,仍能看到残存的“汉城”和“宋城”城墙遗址,静静伫立在浩瀚的湖边,上面杂生的枣树,仿佛见证了汉时明月和漳河的涛声,从岁月深处一路走来。不管人间怎样的沧桑变幻,它们一如既往地在土城上花开花落,让人们感悟生命在岁月轮回中的坚韧和美好。听说大名古城正在被修复,冀州和大名历史地位相当,民国时的省立六师建在冀州,七师则建在大名,但冀州恢复古城墙却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墙基仍存;二是古城砖存有一定数量。有朝一日如能恢复,必将成为衡水湖畔一道绚丽的人文胜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