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安丘“百萬書記”夏清

安丘“百萬書記”夏清

建立綠色發展產業鏈,花生油銷售總額突破180萬元,“柘鄉人家”品牌突出重圍,全省叫響;爭取20萬元資金,新增200千伏安配變一臺,為全村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整合優勢資源,打造鄉村特色生態旅遊,農民信心倍增,幹勁十足。這是柘山鎮張家宅村第一書記夏清,上任短短兩個月交出的成績單。

安丘“百萬書記”夏清

今年6月底,安丘市供電公司職工夏清被任命為張家宅村第一書記起,他就決心幫助這個貧困山村摘掉“貧窮”的帽子,讓全村百姓換一種活法。

基層供電所積累的經驗讓他迅速進入了新的角色。通過挨家挨戶走訪調研,與村民促膝交談,上任兩天,就摸清了村裡的基本情況。

安丘“百萬書記”夏清

張家宅村,位於安丘市西南山區距城區53公里,全村共172戶居民,507口人,由於村子貧瘠,青壯年大多外出打工謀生,村子的657畝土地則依靠留守老人耕種,傳統的農業種植收入微薄,花生油和小米加工作坊是村集體的主要收入來源。

“貧困人口48戶,107人,五保戶和低保戶10戶17人。”一個個簡單的數字就是一付沉甸甸的責任。

“扶貧先扶智”!經過認真梳理,夏清把扶貧攻堅戰的第一槍瞄準了村子的特色農產品。

安丘“百萬書記”夏清

張家宅村是一個花生種植產業村,地質為半沙半土,特別適宜花生的生長,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生態環境和地質條件,造就了遠近聞名的“中國地理標誌產品”“中國綠色產品”。村子也以農村合作社為基礎,對優質的花生進行深加工,開發出了“柘鄉人家”花生油。可是由於缺乏市場觀念,“柘鄉人家”品牌社會認知率不高,僅在當地小打小鬧的維持著,好產品並沒有換來好收入。

夏清敏感的認識到,培育農產品銷售渠道,增加村集體收入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

說幹就幹。他廣泛發動親戚朋友,利用自己的社會圈,積極推銷“柘鄉人家”花生油。在他的微信朋友圈裡,經常看見這個第一書記代言的“柘鄉人家”產品“廣告”。

8月8日,省公司2019年第一書記交流會暨農產品扶貧推介會在文登召開,夏清帶著張家宅村特色農產品和全村百姓的期盼參加了會議。他一次次把過往的人們引到自己的展位,一遍遍向大家介紹產品,一聲聲承諾產品的品質……

兩天時間,5個客戶意向簽單1.3萬元。客戶不多,定單也不大,夏清卻格外珍惜,他覺得這些客戶就是灑向全省各地的種子,只要保證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這一粒粒種子必將帶來豐碩成果。

“您的定單就是在幫助山區貧困人民脫貧,我代表全村500多名村民感謝您的支持幫助,作為第一書記,我也希望有更多像您這樣的熱心人為扶貧工作盡一份力,祝您一路順風”!返程之時,他又向這些客戶一一編寫短信。

這次推介會對他觸動很大,也看到了廣闊的市場前景。他要把山溝溝裡的綠色產品銷售到更遠的地方,讓更多的人喜歡上“山裡貨”。

抓產品質量、與客戶溝通、面對面洽談……夏清整天忙的“連軸轉”,即使在深夜裡,客戶一個微信諮詢,他就立馬回覆。認真負責的作風和誠懇熱情的態度讓張家宅第一書記的人氣迅速走高,很多客戶表示,就衝你這人品,推介的產品肯定錯不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夏清上任短短兩個月個月,“柘鄉人家”花生油累計銷售額達到180萬元,之前張家宅村年銷售額從未突破百萬元,於是百姓們親切的稱夏清為“百萬書記”。

賺到了第一桶金,全村老少爺們兒的幹勁更大了,但夏清並不滿足。他要為張家宅村鋪一條致富路,讓第二桶金、第三桶金源源不斷的進入村民腰包。

在充分調研、深思熟慮的基礎上,結合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村子的農業資源,他大膽構思,決定建立“貧困農戶+專業合作社+村集體”的精準扶貧產業鏈,讓貧困農戶真正實現脫貧致富。

對於貧困農戶,以高於市場價收購他們種植的花生、小米等農產品,讓他們農業種植直接增收,也為產品深加工籌備充足原材料。

安丘“百萬書記”夏清

依託專業合作社,細化、精化“柘鄉人家”產品生產加工流程,實現小作坊經營向企業規模化發展的轉變。以過硬的品牌拓寬銷售渠道,使全村村民受益。

村集體亮化公開銷售利潤,按分配納入集體賬務,用於村內配套設施建設、專項扶貧、困難資助和走訪老黨員,實現精準幫扶。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夏清引導村民打開思路,充分利用村莊資源,進一步挖掘符合全村發展的產業項目,打造“鄉村遊、農家樂”綠色農村品牌。並於8月底組織村兩委到臨沂竹泉村學習旅遊餐飲先進經驗。

對第一書記來說,派出單位是“孃家”,安丘市供電公司就是支援他的“大後方”。為了幫助村民儘快脫貧,公司為張家宅投資20萬新增200千伏安配變一臺,架設高壓線路1公里、低壓線路1.3公里,堅強的電網村子為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

心裡裝著群眾,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在駐村短短的兩個月,第一書記夏清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來了群眾的“幸福指數”,一件件實實在在的事情讓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他們也堅信:用不了多久,這個年輕的“百萬書記”就會帶領全村百姓一路前行,變成他們的“千萬書記”。(李文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