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看這7本書清空負能量,才會帶來好人緣

◆ 後臺回覆書名一鍵免費閱讀 : 人生的智慧 | 你的誤區 | 習慣的力量 | ……

看这7本书清空负能量,才会带来好人缘
看这7本书清空负能量,才会带来好人缘

“好朋友閃了,說受不了我的負能量。”

有沒有一些時刻覺得,身邊的朋友突然走遠了?

其實,一味抱怨舍友糟心、永遠吐槽領導眼光不好,怨天怨地怨運氣,只是在單方面宣洩不滿。

到處散發負能量,反而是將朋友變成了自己情緒的垃圾桶,並沒有找到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好友也不知所措,拯救無力。

今天小蝸推薦的7本書,幫你在瘋狂的世界中找到最初的自己。一鍵清空壞心情後,迴歸戰鬥模式,熱氣騰騰地活著。

擺脫心理負擔,才會自帶好人緣~

1

對話焦慮

《焦慮星球筆記》

童鞋怎麼說:

對信息過載時代做了一個精準的描述,人們焦慮的根源都找到了。簡單說,斷網關手機,世界靜好,生活快樂。

@讀者 張躲躲

看这7本书清空负能量,才会带来好人缘

手機沒電,體重增加,沒有wifi…

現代人的焦慮就像看到“對方正在輸入…”,卻一直沒有消息發送過來,讓你歇斯底里,又無可奈何。

不過,《活下去的理由》作者馬特·海格卻有對抗焦慮的發現。

在長年和躁鬱症鬥爭的經歷中,他發現,大行其道的消費主義、過載的生活、便捷的科技,以及追求苗條、美顏的病態價值觀,都在加重我們的不安。

手機也把這些加重焦慮的因素加倍輸送給你,以至於陌生網友的一句話都會讓你暴跳如雷。

在他斷斷續續的思考裡,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減少不必要的上網行為、控制自己看新聞的時間、屏蔽讓你買買買的廣告。學會編輯自己的生活,才能在這個失速的世界中,平穩航行。

2

認清現實

《人生的智慧》

童鞋怎麼說:

尼采的話可以很好地表達我看完這本書後的感受:“我很明白他所說的,就好像他的書是專門寫給我看。”

@讀者 北緯

看这7本书清空负能量,才会带来好人缘

總是感慨現實複雜,人生艱難。但你生活於何樣的世界,其實取決於你對世界的理解。

如何才能度過幸福一生,反雞湯哲學鼻祖叔本華先狠狠喪一把,再給年輕人一顆糖。

他說,人間確實不值得,痛苦才是日常。我們能努力的,只有活得不那麼痛苦。

想要活得幸福,在於你是誰,而不在於你擁有什麼。

比如,別老害怕未來,對世界不必有太高期待;別沉迷社交,庸俗比孤獨更可怕。

所以,擁有健康、平和的心境,去追尋智慧、見識和價值才是正經事。認清生活的真相,也能瀟灑走一回。

3

跳出挫敗

《你的誤區》

童鞋怎麼說:

在對自己或別人或者世界不爽的時候讀這本書就頓時明瞭了。復仇、憤怒=被控制。妒忌=不自信。當消除誤區之後就會熱愛一切。

@讀者 ibo000

看这7本书清空负能量,才会带来好人缘

小心翼翼地活著,畏畏縮縮地做事,到底是哪裡出了錯?

這本書就細數了10種讓我們產生挫敗感的思維誤區:

對過去內疚,對未來憂慮,只會讓你今天也一事無成;

“凡事做計劃”,容易掉進完美主義的坑;

抱怨“這不公平”,其實是一種帶你進死衚衕的自毀思維…

他還在誤區之外,提出了掌控情緒的小tips。

比如,告別怒氣的最好辦法,就是擁有幽默感;表達不滿時,可以把“我會對你這樣嗎”換成“我很難接受這一點”。

跳出否定自己的誤區,原來生活也可以這樣輕鬆。

4

改變習慣

《習慣的力量》

童鞋怎麼說:

一旦你弄清楚習慣背後的機理,也就是你能夠分析出暗示、慣常行為和獎賞時,你就有了超越習慣的力量。

@讀者 煙花之夢

看这7本书清空负能量,才会带来好人缘

永遠陷在壞情緒裡,只不過是惡性循環,不如走出來,從改變一個習慣開始,真正改變自己。

說句實話,壞習慣無法消除。但它可以用好習慣替代,最為關鍵的是找到好習慣的觸發要素和獎勵。

比如你想養成跑步的習慣,可以把跑鞋放在最顯眼的地方,這樣更有可能觸發跑步這一行為,還可以跑完後記錄自己的里程數,獲得成就感。

重要的是,不斷重複這一過程,直到這一行為產生的神經脈衝,強於“回家就躺著”的舊脈衝,一個好習慣就養成了。

一個關鍵習慣,會讓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是不是有一點心動?

5

發現優點

《克服低自尊》

童鞋怎麼說:

這麼多年好像終於找到一個能夠幫我認識、理解到自己問題的人了,比學校的心理諮詢更有用,也比父母能夠更科學的幫你認識問題。

@讀者 Isabella7

看这7本书清空负能量,才会带来好人缘

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優秀,不夠瘦,不夠美…騷年,你未必有那麼差。

低自尊的人老是看不起自己,哪怕被別人誇10遍,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這種心理大多形成於童年,但把自卑維持下去的,常常是你自己給自己下的判詞,諸如“我不討人喜歡”“我一無是處”。就像過分的自我批評,看起來是在反省,其實弊遠大於利。

其實,用“覺知-重新思考-試驗”的三步,會帶你學會肯定自己。

用記錄時間、情景、想法、情緒和挫敗行為的方式,覺知到自我批評行為的存在,是走出自我苛責,發現我們優點的第一步。

人活著,最重要的是對自己好點吶。

6

正視壓迫

《情感勒索》

童鞋怎麼說:

很通俗的一本心理學的著作,讀那些案例就像瞭解了世間百態,超級感慨於保持完整自我的重要性,原來自己的人生是完全可以自己把控的。

@讀者 飛魚噗噗

看这7本书清空负能量,才会带来好人缘

有時,並不是我們自怨自艾。而是他人口中的這些話,讓我們太過受傷而不自知。

在我們身邊,總有一批人,本質不壞,卻最擅長情感勒索:

“我這麼苦是為了誰?”“你不結婚,我到死都會有遺憾。”

一不小心就淪為道德鏈底端,我們哪敢說不委屈自己?

正是你的步步退讓,讓他們掌握了達成目的的方法。一味妥協,換來的是變本加厲的控制慾。

在這時,與其轉頭跟其他無辜的朋友吐槽,加重傷害,不如掌握反擊的方法,用一邊答應、一邊提要求的迂迴戰術,獲得主動權。

別讓忍讓成為疼痛,下次,勇敢說“不”吧。

7

擺脫影響

《原生家庭》

童鞋怎麼說:

意識到自己性格缺陷跟父母有關,並不是要去一味責怪父母。而是要放下自己的心理袱,和自己內心的小孩和解。從負面影響中解脫,成為全新而獨立的自己。

@讀者 帽帽的小宣園

看这7本书清空负能量,才会带来好人缘

“我會不會成為我父母那樣糟糕的人?”

跟朋友吐槽完家庭的困擾,其實還是要自救,用努力來改變性格的缺陷。

《原生家庭》列出七種不良父母的類型,直面傷害,殘忍卻也有效:

說“這都是為了你好”其實是為了操控你,

“你沒生出來有多好”是一種典型的言語虐待…

想擺脫家庭的牢籠,要從別人的認可裡走出來,在父母的錯和自己的錯之間劃清界限,別再為他們的錯誤背鍋。

勇敢擁抱自己的人生,你有資格、也將活得和他們不一樣。

負能量爆棚的時候,你有什麼自己的解壓經驗?在評論區分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