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新生代翹楚之爭 長安CS75 PLUS對比榮威 RX5 MAX

自主緊湊型SUV市場從來不乏競爭者,但一直缺少顛覆者,這一點從哈弗H6已經連續七十多個月霸佔該細分市場銷量頭把交椅的現狀就能看得出來。誠然,風水還得輪流轉,哈弗H6終將跌落“神壇”,而能夠挑戰它的車型或許已經出現了。如題,長安CS75 PLUS和榮威 RX5 MAX,這兩款車擁有同樣的目標人群、相同排量的動力佈局,就連上市日期都相差無幾,一切的一切彷彿都在預示著它們將在當前的產品週期內搞一搞事情。那麼,這兩款車究竟誰能更接近“王座”呢?

對比車型:長安汽車-長安CS75 PLUS 2020款 2.0T 自動旗艦型,以下簡稱長安CS75 PLUS,指導價15.49萬元;上汽集團-榮威RX5 MAX 2019款 400TGI 自動四驅智能座艙至尊版,以下簡稱榮威RX5 MAX,指導價18.98萬元。

外觀設計

新生代翹楚之爭 長安CS75 PLUS對比榮威 RX5 MAX

新生代翹楚之爭 長安CS75 PLUS對比榮威 RX5 MAX

雖然僅僅是在命名上加了一個“PLUS”,但長安CS75 PLUS在外形設計上卻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雖然紡錘形的大尺寸中網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但前臉的細節部分加入了許多原創性的設計,比如貫穿車頭的LED燈帶、中網兩側的紅色裝飾條以及造型誇張的兩側霧燈區域等等,搭配修長的LED大燈組,整車帶給消費者的感覺完全不同於以往任何長安汽車的產品。“國際化”、“犀利”、“震撼”,用這些形容詞描述這臺車的外形絲毫不為過。相比之下,榮威RX5 MAX的造型就顯得“低調”很多,但那也僅僅是相對而言。事實上,這款車的造型並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據上汽榮威的設計總監邵景峰介紹,榮威家族化的“律動”設計語言從榮威RX5過渡到榮威RX5 MAX之後進行了觀感上的變化。前者以“優雅”為設計主線,而在榮威RX5 MAX上,設計師力求一種硬朗、強健的車身姿態。

新生代翹楚之爭 長安CS75 PLUS對比榮威 RX5 MAX

新生代翹楚之爭 長安CS75 PLUS對比榮威 RX5 MAX

側面來看,長安CS75 PLUS的線條使用相當豐富,除了常規化的腰線勾勒,我們還能在前後輪眉部位見到強化力量感的線條。此外,車頂線條在經過B柱之後也開始有點微微下墜的趨勢,以此營造出一種溜背車的感覺。不僅如此,這款頂配車型在側裙以及前翼子板的部位加入了紅色元素的點綴,這些小小的細節卻能夠給到消費者強烈的視覺刺激。尺寸方面,這款車的長寬高分別是4700、1865、1710毫米,軸距2710毫米。而榮威RX5 MAX的車側在延續硬朗主旨的基礎上也照顧到了自身城市SUV的屬性,側裙以及窗框等部位都鑲嵌了恰到好處的鍍鉻裝飾條,整體呈現出一種更為精緻的都市感。另外,車頂行李架的存在也很好地強化了這種感覺,並且還附帶一定程度的實用性。尺寸方面,榮威RX5 MAX的長寬高分別是4647、1891、1725毫米,軸距2760毫米。但就尺寸上來說,榮威RX5 MAX要比長安CS75 PLUS大了一號。

新生代翹楚之爭 長安CS75 PLUS對比榮威 RX5 MAX

新生代翹楚之爭 長安CS75 PLUS對比榮威 RX5 MAX

來看車尾,相比張揚的車頭造型,榮威RX5 MAX的車尾就顯得收斂很多,不過顏值依舊在線。車尾燈不僅採用LED光源,而且在造型上很有設計感,夜間點亮後擁有不錯的辨識度。當然,車尾最大亮點無疑是雙邊共四出的外露排氣口,不是裝飾,全都是真傢伙。而這也是長安CS75 PLUS搭載藍鯨系列2.0T發動機的最好證明。再看榮威RX5 MAX的車尾,相比之下,這臺車的車尾更符合大多數中國消費者對於一臺城市SUV的期待,上窄下寬的輪廓、適當的鍍鉻裝飾以及含蓄內斂的方形鍍鉻尾排全都是最大眾化的設計手法,普適性較強。

內飾亮點

新生代翹楚之爭 長安CS75 PLUS對比榮威 RX5 MAX

新生代翹楚之爭 長安CS75 PLUS對比榮威 RX5 MAX

坐進車內,長安CS75 PLUS內飾帶來的衝擊力絲毫不亞於外形,目前最流行的“連體屏”設計也出現在了這款車上。並且,遊艇樣式的換擋桿以及觸手可及的真皮材質無不拔高了新車的檔次感。關鍵是,這套內飾的做工也完全對得起人們對它的期待,不僅板材之間的接縫非常均勻,真皮表面的縫線點綴也處理得非常走心。看過長安CS75 PLUS的內飾之後,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自主品牌在內飾檔次感和細膩程度方面的呈現已經完全超越同價位的合資產品。如果說長安CS75 PLUS的內飾追求豪華的駕乘氛圍,那麼榮威RX5 MAX的內飾在科技感的基礎上融入了更多居家感。首先在設計上,環抱式的中控造型可以讓主副駕駛位的用戶獲得更獨立的駕乘空間,不僅如此,舒展性極強的線條則可以很好地緩解車內人員的侷促感,以此獲得更好的駕乘體驗。另一方面,榮威RX5 MAX在內飾選材上也完全繼承了自主產品的優勢,大量真皮和軟搪塑材質基本覆蓋了你能看到的所有地方,做工自然也挑不出任何毛病,各個獨立板材沒有明顯的鬆動現象,可見上汽榮威擁有非常完善的品控流程。值得一提的是,這塊中控屏幕的傾斜角度經過了工程師的多次調試,可以有效避免因為陽光照射而產生的刺眼反射,人性化考量非常到位。

科技配置

新生代翹楚之爭 長安CS75 PLUS對比榮威 RX5 MAX

新生代翹楚之爭 長安CS75 PLUS對比榮威 RX5 MAX

作為各自產品線中的頂配車款,硬件配置當然是不需要擔心的。前面已經提過,長安CS75 PLUS採用科技感非常強的“連體屏”設計,全液晶儀表和中控觸摸屏的尺寸都為12.3英寸。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這款頂配車之外,其餘車款均使用了7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盤,視覺效果會弱一些。這塊儀表盤無論是顯示效果還是信息豐富程度都非常完美,並且還自帶三種不同風格的主題,消費者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隨意切換。12.3英寸的中控屏幕內置梧桐智能車聯繫統,常規的多媒體功能自然不在話下,這套車機系統還支持原廠導航、救援呼叫、路況顯示、語音控制、車聯網以及OTA在線升級等功能,稍有不足的是沒有搭載百度CarLife以及蘋果CarPlay功能,與手機之間的互聯智能通過原廠APP實現。不過總體來說,其人機交互體驗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其他配置方面,長安CS75 PLUS搭載了胎壓顯示、併線輔助、車道保持、車道偏離預警、交通標誌識別、主動剎車、疲勞駕駛提醒、前後雷達、全景影像、自適應巡航、自動泊車、發動機啟停、自動駐車、上坡輔助以及陡坡緩降等功能,性價比相當高。

新生代翹楚之爭 長安CS75 PLUS對比榮威 RX5 MAX

新生代翹楚之爭 長安CS75 PLUS對比榮威 RX5 MAX

來看榮威RX5 MAX這邊,全液晶儀表的尺寸同樣為12.3英寸,但廠商將這項配置作了沉底,除了入門版的手動型之外均有配備,並且在顯示基本車輛信息之外還擁有一項非常科幻的功能—AR實景儀,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攝像頭將前方道路實景投射到儀表盤屏幕上,並且同步顯示導航路線,使用體驗非常新奇。而中控屏幕方面,榮威RX5 MA將尺寸升級到了14.3英寸,應該算是目前大家能夠買到了最大的中控屏幕之一了。功能上也絲毫不落下風,內置的斑馬智行3.0系統早已在上汽榮威以及上汽名爵旗下多款產品上使用,獲得了良好的市場口碑,功能性和娛樂性都非常完善,尤其是它的語音控制功能,消費者通過語音指令完成對空調以及天窗的開閉操作。最有意思的是,這套車機可以對方言以及模糊指令完成精準識別,在智能化程度方面,斑馬系統應該是屬於業內第一梯隊的。其他配置上,榮威RX5 MAX裝備了胎壓顯示、併線輔助、車道保持、車道偏離預警、主動剎車、前後雷達、全景影像、自適應巡航、自動泊車、發動機啟停、自動駐車、上坡輔助以及陡坡緩降等功能。

動力輸出

新生代翹楚之爭 長安CS75 PLUS對比榮威 RX5 MAX

新生代翹楚之爭 長安CS75 PLUS對比榮威 RX5 MAX

動力方面,兩車採用了相同排量的動力佈局。長安CS75 PLUS使用的是“藍鯨”系列的2.0升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71千瓦(233馬力),峰值扭矩360牛·米,傳動系統匹配8擋手自一體變速器,底盤結構為前後四輪獨立懸架。榮威RX5 MAX的2.0升渦輪增壓發動機屬於上汽集團自主研發的“藍芯”系列,最大功率170千瓦(231馬力),峰值扭矩370牛·米,傳動系統匹配6擋雙離合變速器,底盤結構同為前後四輪獨立懸架的組合。

總結:

通過對比其實不難發現,兩款車在動力層面幾乎沒有實質性的差別,外形、硬件以及車機系統的差異才是兩者爭奪用戶的主要手段。很明顯,長安CS75 PLUS在外形上一定是更有回頭率的那個,畢竟現在年輕消費者居多,標新立異的造型無疑是一大優勢。至於硬件,長安CS75 PLUS擁有更完善的主動安全配置,日常通勤的安全得到了更全面的保障。至於榮威RX5 MAX的優勢當然是在車機系統上了,斑馬智行3.0系統擁有同級領先的娛樂性和功能性。


圖片來自汽車之家

真會玩車/撰稿:譚勇偉

新生代翹楚之爭 長安CS75 PLUS對比榮威 RX5 MA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