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數學不好的人是智商低嗎?

哆啦a萌


智商高低一般被認為與三個因素有關:記憶力、理解力,以及專注力。

解決數學問題對理解力和專注力要求很高,數學好的人一般這兩種能力都很強。但是我們常常發現有些數學包括理科好的人文科卻很差,這往往和記憶力不好有關。也就是說他們的智商發展也是不全面的,這樣的人嚴格來說,不能算智商高。文科好理科差的也是如此。

真正高智商的人是文理全才,不會出現理科好文科弱,或者文科好理科弱的情況。


unibeing


2010年,我以682分考上北京大學,數學140分,後來在北京讀了碩士、博士。


在我看來,數學不好的人並不代表智商低,只是說明他們的邏輯思維不太好。一般男生的數學、物理都比較好,女生的語文、英語比較好。是因為男生偏理性,邏輯思維強一些。大家的智商水平都差不多。


為什麼有人數學好,有人數學不好


數學考20分只能說明你沒有好好聽講或者好多基礎的沒有學會。因為在應試教育下,數學試題或者說好多考試都是有一些學習方法的。


考試就有重點與非重點之分,如果備考時沒有抓重點的盲目複習,那麼再努力也得不了高分。所以還是像哲學裡說的抓主要矛盾。


以高中數學為例,講一下

高中數學的重點有函數、數列、概率等知識,這些知識是必考知識,所以掌握好與之相關的知識拿到高分的概率就會高一些。掌握知識的程度就決定了了分數的高低。


如何學習數學呢?

1、注重基礎題

對於數學,好多人都認為得分高的人都把最後一道題最完了,其實並不是。成績120分-130分以上的同學,都不可能吧最後一道題做完。那為什麼他們能的高分。答案就是做到那些簡單的題不丟分,難題儘量多得分。能做到這一點,高考數學不會低於120分。

2、及時歸納總結和複習

1)做好及時的複習。

上完課的當天,必須做好當天的複習。複習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書或筆記,而是採取回憶式的複習:先把書,筆記合起來回憶上課老師講的內容,例題:分析問題的思路、方法等。然後打開筆記與書本,對照一下還有哪些沒記清的,可以查漏補缺,就使得當天上課內容鞏固下來,同時也就檢查了當天課堂的聽課效果。

2)做好單元複習。

學習一個單元后應進行階段複習,複習方法也同及時複習一樣,採取回憶式複習,而後與書、筆記相對照,使其內容完善,而後應做好單元小節。

3)做好單元小結。

單元小結內容應包括以下部分。

(1)本單元(章)的知識網絡;(2)本章的基本思想與方法;(3)自我體會:對本章內,自己做錯的典型問題,分析其原因及正確答案,應錄下來本章你覺得最有價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題,以及你還存在的未解決的問題,以便今後將其補上。

3、瞭解必考點、難點、重點,有針對性的複習

其實數學中有50%的基礎題,30%的中檔題,20%的難題。考試時不要需要把最後一題做完,只要做對80%,就能的120分,但是實際有多少人考到120分,太少了。所以說明好多知識點並沒有完全掌握。


我總結的《高中數學考試必考6大題型》涵蓋了高中的必考題,報考知識點和有這個知識點衍生出的問題。有想要的學生和家長可以私信:數學,免費領取。


我是北京大學博一學姐,每天分享高考諮詢,歡迎關注我。

高考學習資料庫


數學好不好,並不完全取決於智商。

我小學的時候,數學非常好,小學升初中,數學滿分。

到了中學,我們全班數學都很差。

當時教我們數學的老師是一個從農村調上來的蒙古族老師,他說漢話都是倒裝句,對於例題都是直接抄黑板上,根本說不明白。

中考時,我們班的數學成績十分糟糕。

到了高中數學一下難了,我的數學成績一直提不上去。

高三我轉學去了一個重點高中的重點班。上第一堂數學課我就震撼了。

天啊,數學原來這麼簡單!

那一堂課我完全被那個赤峰口音的數學老師征服了。

那個數學老師姓劉,數學講的非常好。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數學。於是,數學成績不知不覺就上來了。

工作後,我教了八年數學,我的學生們數學也非常好。最主要的是他們都非常喜歡學數學。

後來學校缺語文老師,也為了評職稱,我又教回我的語文了。

所以,以我個人的經歷,我認為要想學好數學,興趣和一個好的引路人更為重要。否則,智商的再高,也可能數學不及格。


趙愛喬


記得我上學的時候就愛學數學,感覺數學只要記住公式按套路做題就行了。不像語文需要大量的背誦,特別是背誦古詩詞,看見了我就愁死了,從來我也不背反正也背不過。要我翻譯倒是挺簡單的。有一次老師抽查背課文到我這兒了沒有背過,害的課代表和我一起放學留在教室背課文,老師說背不過不讓回家。我真是不喜歡這種死板教條的背誦,又不是古詩詞有必要一個一個字不錯的背過嗎?記得我那次一篇課文在學校背了一個小時才過關。



現在是在孩子身上又全反過來了。記得我家大寶寶上幼兒園的時候,一個5的分成,教了20遍也沒有教會。簡直能把你氣到吐血。到現在上初二了,數學還是弱項。上小學前沒有二寶,數學作業全是我親自一對一的輔導,做完作業我都給她檢查,每一道錯題都給她講的明明白白的。就這樣數學也就考個70――80分之間吧。輔導功課這期間真能氣到血管爆裂。

上初一的時候有了二寶,我也是一孕傻三年腦子乾脆不好使了,輔導不了她了。數學就保持在50-60之間,就這麼個水平。


但是我家孩子其他課好,去年過年拿回三個獎狀來了,考了語文第一,生物第一。看總成績還行全班第七。看數學簡直讓人看不到希望。一再懷疑她笨。老師也著急,下課或者是午休期間單獨輔導,但是也沒有什麼效果。老師自己也說,真是被我家孩子打敗了。

今年給她報了學習班,因為我實在也是輔導不了,正值叛逆期也不聽你的,還能被她氣個半死。馬上要期中考試了,期待下星期二期中考試,看看上輔導班有沒有用吧?


可愛的愛笑的萌萌


這可說到了我的痛處!我數學可真是天生的差,到現在我也沒弄明白這是咋回事!從小學五六年級就沒好好及格過,不是我不認真,更不是我不好好學,相反,我很努力!覺得自己笨,在這門功課下了更多的功夫,但就是理解不了老師講的,或者是老師講課也能聽懂,但做題的時候稍稍有點變化,腦子就轉不過彎來!一聽大考小考就像被抽了筋一樣無力!開始怕丟人還打小抄,時間長了,也懶得抄了。我最佩服的就是雖然數學學的不好,但生活中各類計算算計卻很靈光的那種人。我在生活中買東西基本不算賬,人家要多少我給多少,尤其是算零頭簡直就亂套。各種換算也一踏糊塗。我自己也是愁的不行不行,暗自也學習一些技巧,但對我來說好像不太管用,很快就忘。估計這就是純純的數盲吧。反正是我一算賬,全家都得笑!但我不認為這和智商有太大關係,我覺得自己屬於心裡有數、大智若愚的那類。但是我好像對於人臉和聲音的辯識能力很強,嗅覺也特別靈敏!


禁爾安蓉


我是一名升初二的學生,我的觀點是數學不好的並不代表智商高,大部分是不好主要原因就是你的興趣和努力,但小部分是因為智力低下。下面,我來講一講我的經歷。五年級之前,我的數學成績一塌糊塗,每次考試都是以抄別人的答案為主,但就是因為那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崛起了,升五年級的暑假,我覺得寫完作業很乏味,就買來一本輔導書(推薦大家用一下,初中也很實用,叫《全易通》),我預習著預習著,就覺得很有趣,剛開始我略看,但後來,我很困難,我就把原來預習的在認認真真透透徹徹的看一遍,我竟然用一個暑假預習完了。開學後,我第一次數學竟然考的比原來好些,我然後就認真聽課,改那些壞習慣,最終期終考試得了100,漸漸的我開始買題做,我漸漸的喜歡上了數學,我熱愛數學。

總結:學數學先培養興趣愛好,在一步一步的進步,努力。當然,還需要一些機遇。

我來發表這篇論文並不是誇耀自己,我只是分享一下我的經歷,不喜歡的不要噴我,謝謝🙏



宇宙小王子1


關係不是很大。

首先,數學的確需要一定的反應能力,但是智商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應該是自信心。

這裡不是胡扯或者說是下意識回答。不過這種自信心和我們平常理解的不一樣,不是整天對著鏡子說我很自信這種單調乏味的自我暗示要好,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清楚,這是幾乎沒什麼用的。

我所說的這種自信是當事人不知道的前提。

舉幾個例子吧。我小時候也是語文很好,數學很爛,後來五年級在城裡上了一年學,回來之後因為老師有的六年級知識提前給我們講過了,所以我有些東西學的快點,我一下成了全班公認的數學學霸,這給了我很大自信,對數學也不排斥了。你能想象到一個數學學渣經常做出來全班沒人能做出來的題,僅僅過了半學期,我就像換了個人,對數學不排斥,而且也養成了很多好習慣。

還有就是我弟弟,他今年上初三,本來成績一般,記憶力也一般,我暑假在家給他補習功課突然意識到鼓勵很重要,我就在學習化學中慢慢鼓勵他,這也有技巧,不是為了鼓勵而鼓勵,不能讓他看出來我在誇他,而是他真的有天賦,慢慢的他學習的速度越來越快,讓我趕到很驚訝。

有了自信之後,再養成好習慣,比如說一定要草稿本,別小看它,很多人做題都有壞習慣,喜歡用眼睛斷,通常導致簡單的速度很快,稍微難點的就跳了,一跳就收不住了。還有就是不管會不會要在本子上畫一畫,慢慢就有感覺了。



羅尼的布萊恩特


數學不好的人是智商低嗎?

曾經我以為數學這類理科東西,只要學不好肯定是智商不夠高,小升初我的數學成績沒及格,升高中沒及格,考大學還是沒有及格。我極度懷疑自己的智商,是不是比普通人低很多?


因為數學好的人雖然不多,但起碼別人都能夠考的很正常吧?於是我給自己貼上了一個標籤———天生不擅長理科。

後來每一次考試差了,我都有理由,因為我不擅長這個科目,所以才考差。這種思想讓我在理科方面不思進取,沒想過應該如何提升成績,只是一味的找理由,還理所當然。

然而現在我不這麼認為了,我以前數學一直考的很差,很可能是因為我給自己貼上了“智商低”,“不擅長數學”的標籤,所以才會考這麼差,成功證明自己確實不擅長數學,腦子也確實不好。


當我發現數學之類的理科,原來是有技巧可尋的,我的成績也在穩步提高,尤其是當我拋棄了“不擅長數學”這個標籤,使我更加突破限制,運用各種方法去理解數學。

經過詢問,我發現身邊所有數學成績很差的人,都對數學定理、公式以及概念,不清晰,這也導致了聽課根本就聽不懂。這些書上的基礎概念,如果沒有把他們把握到位,即便是老師上課繪聲繪色,也沒辦法把知識點掌握的很好。

成績普通或者很差的人,他們都沒有預習的習慣,因此根本就沒有記憶那些概念,所以才會聽不懂課。想要通過考前臨時抱佛腳,立馬把數學給理解透徹,根本就是不可能。

他們背的那些公式和定理,只不過是單純的套用,卻沒有理解公式背後的含義。


搞清概念,數學不再是魔鬼

反思自己從前的學習生活,也是沒有搞清楚概念,就開始盲目學習,所以效率還不高。當我每次在學習之前,記住全部概念,宏觀瀏覽章節所有內容,我發現聽課的效率確實高了很多,而且老師所講的內容,大部分都是可理解的。

當我理解了這些概念,是如何在題目中發揮作用?如何在生活中發揮作用?考試時我就不再有那麼多壓力。

我開始相信,自己的智商其實不低,只不過是我沒有用對方法而已。因此,數學不好的人,如果能夠拋棄“天生不擅長數學”這個標籤,它一定會實現突破,再通過方法,肯定可以把數學重新搞清楚。


結語:

要想學好數學,最重要的是記憶相關的概念,上課的作用,就是幫你更加理解那些概念,解決你在理解過程當中的疑難,相信自己的智商,它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低。

你給自己貼標籤了嗎?


菜鳥微成長


數學是以邏輯思維為基礎的,數學好的人,說明其邏輯思維好。數學差的人,只能說明抽象思維和數理能力不強。不能說明其智商就低。智商說的是人的一種綜合智力的體現,包括很多方面,所以並非是某一項能力的好,智商就高。所以說,如果一個人就單單是數學能力好,但其它方面不夠好,智商也不一定就是高的。



那種數學特別好的人,我們基本可以斷定其智商比較高;但是那種數學不太好的人,我們卻無法斷定智商一定低。在現實中,舉個例子-馬雲:馬雲高考考數學可是考了三次才及格啊,記得看過他在微博裡的一個小視頻,馬雲在裡面談的好像是學數學到底有什麼用,他說,當初自己背那些三角函數差點背到頭暈。出到社會發現一點都用不上。即使他的數學如此的差,但是他卻是一個創立了如此商業帝國的人。這樣,你還能說他是一個智商差的人嗎?雖然馬雲的數學不是很好,但是他的語言能力很突出,大家都知道馬雲的英語是非常厲害的,互聯網方面的接受能力也是很厲害的,所以綜合起來他的智商並不低,甚至比那些數學好的人更高呢!



再說說娛樂明星,我們都知道,明星是以學習演技藝術類方面為主的,所以,一般的文化知識相對來說就會比較差一點。比如范冰冰。據范冰冰透露,她小時候除了練琴捱打,還因為學習成績也會常常捱打。因為她偏科偏得很厲害,她的文科學得很好,但是數學到了三年級的時候,就已經很差了。有一次期末考試,只考了21分。即使到現在,范冰冰買東西,100以內的加減乘除都要算很久。只能說,她的數學真的是很差,大多數人偏科都是在初中,高中的時候才會出現,因為小學的數學水平不需要太高的邏輯思維就可以理解。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到了初中高中,大多數女生的成績就會開始比不上男生的原因。雖然說范冰冰的數學從小就不好,甚至買東西在100以內的加減乘除都要算很久,你能說她智商低嗎?娛樂圈可不是一個好混的地方,智商低的人根本不能發展成像她那麼紅。



數學差並不代表智商就低,如果你想要學好數學,就得通過自身努力,並且肯下功夫苦練習,多做點題,不懂的就問別人,從中掌握方法和竅門,提高自身邏輯思維,相信你一定會有收穫的。


a葉澄


自己的親身體驗

數學不好三種可能:1.不想學好;2.不努力學好;3.智障。

為什麼這麼說呢?

智商這個東西,真的是可以訓練的,大腦有無窮的可能性,你要有決心,鐵了心的想學好,數學都是小 case。

以前讀書的時候,我數學真的很差,150分的滿分,一般我都在90-100這個範圍,自己都認為自己不是學工科的料。只是無奈父母聽人說計算機以後很賺錢,所以被逼報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剛開始很排斥,覺得不是自己的選擇不用負責,經常逃課,快期末了,線性代數,高等數學完全看不懂,急了!不能給退學啊!自己閉門自學了一個星期,期間飯都是舍友帶的,完全不出門,除了晚上睡五六個小時,幾乎都在看書,做題。

期末,各科滿分100分,線性代數87,高等數學91,然後我被傳為我們那屆的佳話。自此覺得自己也沒想象中那麼笨。

步入社會十幾年,通過學習(不是全書本學習)很多東西都開竅了,感覺自己和以前完全不一樣,我女兒的奧數完全是我教的,她數學調考全年級第一,數學語文都是她的強項。

以上是根據我個人經歷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