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晁補之:蘇門四學士,於文無所不能,於詩詞風骨高騫,筆如游龍

如果可以選擇在中國哪個朝代當文人,我會選擇宋朝。幸甚至哉,因為我喜歡的詞之大家,都在那個朝代。蘇門四學士之一的晁補之也在。那時的文風清新,婉約,豪放,質樸,每一個文字都是書法史上的上乘極品。我向往之久矣。

晁補之:蘇門四學士,於文無所不能,於詩詞風骨高騫,筆如游龍

01

宋徽宗大觀四年(1110年)九月二十五日,晁補之逝世,年五十八。那天,雨下得很痛快。同是“”蘇門四學士"的張耒為他寫了墓誌銘,黃庭堅為他題了墓誌銘:好兄弟,一輩子;下輩子,再做兄弟。

兩年前,晁補之厭倦朝堂的紛紛擾擾,辭官在家建了一個歸來園,想做第二個陶淵明。他喜歡柳樹,於是池塘邊榕樹旁栽上了楊柳;他最喜歡梅花香,於是庭院有了幾株白梅;他喜歡《歸去來辭》,於是他自號歸來子。朝廷裡的人也很矛盾,既喜歡他的才華,又要浪費他的才華,折騰晁補之人生最後的四年,一會兒讓他去西京,一會兒讓他去南京,一會兒讓他去達州,一會讓他去泗州,所以,四年就是東南西北讓你跑遍,就像一隻無法落地的飛鳥,一刻不讓你落腳得閒。

在離開歸來園的時候,他給他的池塘和柳樹寫了一首詞《摸魚兒》:買陂塘、旋栽楊柳,依稀淮岸江浦。東皋嘉雨新痕漲,沙觜鷺來鷗聚。堪愛處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無人獨舞。任翠幄張天,柔茵藉地,酒盡未能去……

很多人說他的詞有他師父東坡的豪放,我覺得他的文風還兼含歐陽修的沉咽。你看春風撫柳,沙鷗翔集,月光輕柔,雨痕猶在。依依不捨故園,可壯志未酬。來吧,喝完這杯酒,我們“便似得班超,封侯萬里,歸計恐遲暮。”這真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文人既上得了官場,又上得了戰場,詩詞寫得又好,書畫又清新絕妙,兵法也背得滾瓜爛熟,隨時準備上前線罵人和砍人。

可是,人生只剩這四年了。

晁補之:蘇門四學士,於文無所不能,於詩詞風骨高騫,筆如游龍

02

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年),晁補之出生于山東鉅野。那時候,連風都是甜的。補之記憶力自小就非同尋常,又好學上進,很快就傳到了大宋一個叫王安國詩人的耳朵裡。這個王安國有個哥哥叫王安石。這倆人就非常好奇,覺得後生可畏。後來才知道,這個晁氏一脈那時候可真是望族,家產殷實,人才輩出,只要一出生,相當於就含上了金湯匙。單單宋朝這一晁氏望族,中進士的都有三十多號人。

十七歲那年的雨季,連雨也是甜的。父親去杭州做官,帶上晁補之。晁補之一路上飽覽蘇杭一帶秀美之美女,多姿的江南,寫了一本道盡杭州山川風物的史書:《七述》。父親就帶著晁補之拜見了恰好在杭州任通判的蘇軾。蘇軾看完之後大呼:我本來就想寫一本杭州的風景史,有了你這一本,我就可以擱筆了。於是收晁補之為徒,並時時教之,不久,晁補之的名氣在文人墨客之間流傳開來。

晁補之:蘇門四學士,於文無所不能,於詩詞風骨高騫,筆如游龍

03

有了家庭的薰陶,又有名師的指點,所以,才華橫溢,聰明卓絕的晁補之毫無疑問,在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晁補之輕鬆考中進士。然後鯉魚跳龍門,他接著參加開封府的考試,第一名;又參加了禮部安排的考試,又第一名。宋神宗在殿試的時候看到他的文章,不禁拍案叫絕:在如今浮躁的社會里,很難看到這樣一個沉浸於經典之術的人才了。大筆一揮,去,到鎕澶州去做司戶參軍、北京國子監教授。

26歲的翩翩少年晁補之,於是就走馬上任,開始了他為民做主的生涯。和晁氏家族的前輩們一樣,大部分都是為官清廉的家族門風,且各個都是重文輕武。梁山泊的好漢晁蓋算是他的後人,如果真有其人的話。想起小時候,父親逼他在書院裡苦讀經書,學詩詞,工書畫,到後來十二歲開始遊歷祖國大好河山,從紹興到杭州,從杭州到蘇州,從蘇州到汴京、又從汴京到洛陽,一路走來,詩詞歌賦出口成章。還記得孩提時問到的白梅夜香,寫下了一首別開生面,詠梅第一的詞:開時似雪。謝時似雪。花中奇絕。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徹。佔溪風,留溪月。堪羞損、山桃如血。直饒更、疏疏淡淡,終有一般情別。

晁補之:蘇門四學士,於文無所不能,於詩詞風骨高騫,筆如游龍

04

就這樣,風風火火,恍恍惚惚,到了宋哲宗親政的時期。皇帝說,來吧,來朝廷當秘書省正字,過段時間,又遷校書郎。就這樣才發揮熱度五年,汴京居不易,生活成本實在是太高了,又要柴米油鹽,又要買宣紙,買毛筆、買經書,老婆小孩還得照顧,還要交房租,詩詞歌賦沒靈感都停筆好多天了。於是,請求朝廷說還是讓我到下面生活成本比較低的地方歷練歷練吧。皇帝一想,也好,這樣還可以節約成本,大筆一揮,通知他到揚州做通判。恰好,師父蘇軾在揚州做知州呢,於是,第二天早上,快馬加鞭,向自由的地方飛去。

煙花三月下揚州,孟浩然去揚州的時候還有李白送,晁補之去的時候更妙,已經有蘇東坡親自接了。在揚州的夢裡水鄉,蘇軾又和晁補之為民勤勤懇懇,順便也遊山玩水,互相詩詞唱和。只可惜,在一起的時間非常的短,但兩年的時間在揚州留下了不少的詩詞,在當地帶來了不錯的政績。所以,詩人,一旦身在朝廷,寫的都是策論,一旦到了江湖,寫的都是詩詞。宋哲宗有一天開始想起晁補之,把他拉到朝廷做著作郎,專門寫他父親神宗實錄。老實人寫老實話,把他父親該寫的和不該寫的都寫進去了,沒想到,宋哲宗突然開始起用改革新黨,冷板凳還沒坐熱屁股的晁補之就被貶到他老家濟州當知州。

晁補之雖然面上不痛快,可心裡著實開心死了。剛好晁補之還不想在這個京城居不易的地方待著,於是,第二天早上,又快馬加鞭,向自由的地方飛去。那時候,山東的好漢和強盜非常之多,他們智商堪憂,不喜歡晚上打劫,喜歡白天行動。有一次,有一群不知道是不是梁山泊混不下的好漢在街巷四處燒殺搶掠,晁補之面不改色,暗中套出他們的名字,記住他們的行蹤,然後自己設宴請賓客喝酒,並通知府衙的負責抓賊的官員這麼幹,那麼幹,酒還沒喝完,還沒兩下,這些江洋大盜都被抓了。

從此以後,濟州成為一個路不拾遺的州府,百姓們安居樂業,拍手稱快。話說這辦案的手段果真了得,這波瀾不驚的心胸和智慧果然有他師父蘇軾的一半。

然而,新黨就開始翻舊案,新黨給皇帝上奏說你和黃庭堅二人之前寫的神宗實錄,有很多不實的地方,你們這不膽大欺君嗎?去,給我去南京做通判,晁補之說,臣領旨,於是,第二天早上,又快馬加鞭,向自由的地方飛去;車子都還沒到南京,朝廷又說,等著,你岳父的弟弟在那邊當官,為了避嫌,你還是到安徽亳州做通判吧,晁補之說,臣領旨,於是,第二天早上,又快馬加鞭,向自由的地方飛去;又不到兩年,朝廷又說,這樣,你到浙江麗水去當鹽酒稅,晁補之說,臣領旨,於是,第二天早上,又快馬加鞭,向自由的地方飛去。沒想到車子還沒到麗水,母親去世,於是,回老家山東丁憂三年後,貶到更遠的江西上饒當鹽酒稅。晁補之說,臣領旨,於是,第二天早上,又快馬加鞭,向自由的地方飛去。

晁補之:蘇門四學士,於文無所不能,於詩詞風骨高騫,筆如游龍

05

好不容易熬死了四個皇帝,宋徽宗一上任,皇太后聽政,朝廷宣他趕快來汴京吧,來當你擅長的著作佐郎。晁補之說,臣領旨,於是,第二天早上,又快馬加鞭,向不自由的地方飛去;晁補之的官最大做到了禮部郎中,併兼史館編修、實錄檢討官。然而,不自由的日子總是短暫的,朝廷說,你再下去歷練歷練吧,去山西永濟做知州吧,晁補之說,臣領旨,於是,第二天早上,又快馬加鞭,向自由的地方飛去。還沒幾個月,幫當地的人修建了橋樑,百姓們感恩他的大德,都畫了他的畫像進行祭拜。朝廷說我都把你貶了,你過得這麼受待見,繼續貶,從永濟貶到浙江湖州,從湖州又貶到山東密州,從密州又貶到四川果州。

可惜,人生只剩這四年了。

晁補之:蘇門四學士,於文無所不能,於詩詞風骨高騫,筆如游龍

06

也許,這四年,是晁補之最快樂的四年。因為,總結了他這一生,共流傳下來了詞160餘首,《雞肋集》70卷,其中詩賦23卷,雜著散文47卷。當他閉上眼睛的時候,喃喃自語:世上功名,老來風味,春歸時候。縱樽前痛飲,狂歌似舊,情難依舊……

晁補之:蘇門四學士,於文無所不能,於詩詞風骨高騫,筆如游龍

07

補之兄,我這一生最大的夢想,就是穿越到宋朝,和你師父一起,一生經歷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


(作者簡介:上官朝夕,12歲開始寫作,讀書會創始人,寫作變現實踐者。一年讀100本+書,寫30萬+字的終身踐行者,歡迎關注和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