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什么原因将导致中国AI赶超美国?

用户51630572637


近日,比尔盖茨在CNN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ai的发展态势,它的核心观念是认为,虽然中国ai发展迅速,扶持力度大。但他不认为中国能在ai方面超越美国,中国的位置仍是第二。



在盖茨认为,如果能真正破解奥秘,它能打造一个价值十倍于微软的公司。


这话一出,立即引起中国业内人士的强烈反响,毕竟中国这两年在ai领域,从国家到企业都纷纷发力。外媒都评论,中国ai企业正在超越美国。

业内公认作为ai基础层的芯片,是衡量企业在ai产业中竞争力高低的指标之一,从创意看,目前主要的人工智能芯片为gpu,计算能力比CPU大约提高了五倍,储存能力至少提高了2-4倍。


目前芯片市场中,英特尔占据71%的市场。英伟达市场份额为16%,也就是目前公认的通用芯片最强的ai芯片领域,美国企业基本占据90%市场。

尽管美国在ai芯片领域拥有绝对的。先发优势,但腾讯研究院去年发布的中美两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报告显示,从基础层的芯片企业数量看,中国拥有14家,美国33家,中国仅为美国的42%,这一比例与另外的与ai相关的技术层和应用层相比,占比最低。

在ai技术领域的人才数量包含190万,提供美国ai的相关人才为85万高居榜首,中国的相关人才总数仅为5万,位居全球第七。

如果仅从底层芯片层面占据优势来看,中国ai产业超越美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之所以称中国在ai将超越美国,更多依据是在ai领域,中国政府及机构投资规模。如2017年7月,中国国务院发布了一份雄心勃勃的政策蓝图,宣称要在2030年成为世界主要的ai创新中心。

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将中国和新兴产业的规模扩大到1500亿元,到2025年将达到4000亿元,相比之下。美国的研究部门在特朗普政府领导下,正失去了资金支持,白宫计划在2018年将科学技术研究经费削减15%。在对比ai初创公司的投入,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第2017年,中国占全球人工智能启动资金总额的48%,而美国仅为38%。



去年中国的商汤科技与香港中大商汤科技联合实验室,在CVPR和iccv,2017年度举办的两大全球顶级视觉学术会议,以43篇论文发表量,领先于谷歌facebook等国际巨头居亚洲第一。

李开复也在许多活动中向美国人介绍中国悲哀的优势,离如政策扶持,庞大的市场,以及吃苦耐劳的科研精神,因此他认为中国是有可能取代美国地位,成为世界ai技术翘楚。


目前中国的技术在迅猛发展,在很多方面也领先世界许多国家,如华为在全球首款ai手机mate10,天河2号超级计算机等。

中国有数据方面的优势,人口多,市场大,智能设备和数据收集会加速,中国应该发展,而且投资方面也超过了美国。

中国不缺人才,而且还以吃苦耐劳著称,中国企业可以为了目标实行996,997,但美国公司员工很难做到。

我先解释一下什么叫996,997

996是京东传出来的工作制。即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六天。

997及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七天。

还有716及每天工作16小时,一周工作七天。

一些垂直领域,中国技术突破远超美国,比如ai视觉,旷视和商汤为代表的中国公司,在技术比赛和论文发表方面都风头盖过美国巨头。


财经清流


我作为一个有AI经验的程序员,认为中国的AI能赶超美国,想重点说下的原因是这个:

有规模!有数据!

说AI是一个神奇的科技,然而就像很多高科技产业一样,做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白菜产业。

AI里面最重要的算法是神经网络。其调试过程,在我们业界,到目前来说,还是叫做“炼金术”。就像是古代那些炼金的术士,没有什么物理、化学知识,但是也能像模像样地炼出一些金子。

就像面对人类大脑,我们懂得很少,面对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神经网络,我们对其内部也了解得很少。

即使我能调试出一个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它能正常工作。但是,要让我简单解释下,某个层次的某个神经元,它的权重值为什么是0.01呢,调到0.011会怎么样,我解释不出来。当然,我主要工作是应用,我相信深入理解的算法博士会有一个稍微靠谱的解释。

AI的内部算法,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黑盒,我们要使用“炼金术”来调优。什么样的情况下,这种“炼金术”的效果最好呢?就是用最多最好的“食材”,也就是数据来喂养AI,才能把他养得白白胖胖,给更多更贵的GPU让AI消遣,才能让他效率高,有精神。

这时候,中国的超大规模人口和数据的优势就来了。人口多,一可以贡献更多的数据量,你每天点外卖、打滴滴、发微信等等,都是宝贵的AI的数据原材料;二可以产出众多的工程师,就像前面的,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多了,专利也更多,高科技也变成了大白菜;三是消费AI的人也多,反过来又会促进制造端。

你看,谁说人口多是负担,现在还搞什么计划生育,人口多就是资源和优势!

美国,固然在目前还保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但是,中国的巨大车轮滚滚向前,必定先以规模取胜,然后以技术取胜。


电商和区块链


中国已经错过了IC芯片发展的黄金时代,付出的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们不会错过AI芯片发展的黄金期。中国AI技术在国人的重视下,超过美国是指日可待的。

政策上我们有支持

2015年颁布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就将AI列为11项关键领域之一。在政策的支持下,对AI芯片的研究如火如荼展开。我们的政策上对新技术芯片的研发有很大力度倾斜。

技术上我们有人才

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对比,2014和2015年,中国发布关于AI的论文数达到了第一,被引用次数也达到了第一,大量人才就是中国未来AI芯片行业的后备军,以后必将有所作为。

投资上我们有信心

在2013年到2016年第二季度间,中国在AI上的投资达到26亿美元。从互联网巨头来看,除了腾讯进军AI势头明显,阿里大量投资AI领域,建立研究院等等机构,而百度投入的资金就占了营收的14.4%。与微软持平,略低于谷歌。

制度上我们有优势

我们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种在关键领域集中资源、不计成本的发展模式,是包括美国在内的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无法效仿的,因为他们的议会要求核算投入产出比,他们的私人投资者要求利润。

不过,虽然前景美好,但是我们还是有痛处的,就是芯片,因为人工智能系统的性能受限于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这对中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过这也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引起人们注意的同时,让中国芯片制造商有了发展的机会。


欧界传媒


中国人口众多,AI赖以生存的大数据,数据取值容易。众所周知,AI是建立在数据基础之上的,反映世界的维度越多,数据越分散,AI产生的结果就最准确,越接近现实。在中国有世界最多的网民,最发达的电商业务,数据流量大最大,因此AI发展得天独厚。

AI是新兴技术门槛低。在信息领域,特别是普通应用程序开发,中国的人材还是很多的,虽然在芯片和操作系统领域落后很多,那些地方主要受制于生态,受制于进入行业时间短,想要触碰行业老大机会不大。而AI是近年新兴产业,大家基本在一个起跑线,自然超越的机会也多。

举国体制,人多好办事。中国近年之所以在多领域超越了世界强国,领跑科技前沿,举国体制功不可没。放眼世界,不可能有一家公司和中国举国相比,只要是国家想干好一件事,就没有干不成的可能,而且很快,这就是所谓中国速度。


中国虽然领先,但也随时可能被反超,看看亚马逊和阿里的无人超市就明白了,外国公司往往厚积薄发,善于长跑,中国还是要更加努力,才能保持优势。


魏国现代


是因为市场和人才的原因。中国市场足够大。人才引招和学习能力强。有过被落后的无奈。所以必须超速前进。直至超趆。联想:任何科学技术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于优化细化多样化而不断改进的。就如闹钟设计成时控开关,也就联想出声,光的感应开关。因有了无线电波而发明了卫星传输。有线电话发展至光纤联网传输。电脑应用发展成超箅。BP机发展成手机。大数据应用改变未来的一切科技和人民生活。原始运输改变成物联网更快捷精准。AI在自适应中加强了你的喜好。分析出你的优,弱点和综合出你的正反思维并能提醒和解决你所有的困脑,用你的个人数据指清你的思想方向并延绅结果预测。(原创声明)谢谢关注和点赞!


客家人一一何远钦


几个方面,但每个方面,都有反驳意见:


第一,中国政府支持,会给或者引导民间给AI产业投入大量的资金。


但这一点也存疑啊,你中国会,美国就不会了吗?其实还真不一定,从各项统计数据来看,中国的创投圈给钱还更爽快一些。


第二,中国有强大的中心化公司,能够攫取足够多的数据。


这点倒是真的。中国在隐私保护方面,比美国做的差多了。美国的大公司,在各种维度上获取的数据,都不如中国丰富,都不如中国多。中国的人口基数,更加是比美国大好几倍,那就意味着数据更加丰富。而在AI时代,数据丰富是一个很重要的优势。


但是,美国人就不服气了:你是一个国家而已,我美国的跨国企业,可是覆盖全球的,那数据,还能比你少?这又是一个嘴仗,打不赢的。


第三,中国有足够多的AI人才。


确实,中国的AI科学家是很多很优秀的。甚至很多美国最优秀的科学家也都是华人。但是,对比着来看,最优秀的科学家,还是在美国,为美国人效力。这一点,我们还是差美国人很多的。


所以可以看到,中国在AI上面,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强,除了美国。发展成世界一流不是问题,但若说要超过美国,那还是很难的。


敦复


前不久,比尔盖茨和李开复关于中美两国的AI前景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两人一致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景可期,但是两人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比尔盖茨认为美国的领军优势是比较大的,美国会是AI领域的老大,中国会成为第二名。李开复先生则认为中国存在弯道的机会,有机会成为AI领域的领军者。

从两人的观点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中国在AI方面跟美国还是有差距的,但是潜力很大,乐观估计的话,中国甚至有赶超美国的可能性。如果中国想要超过美国,成为AI的领军者,有哪些有利条件呢?李开复作为对中美两国都一定了解的技术达人,他的观点是有较强参考性的。李开复认为中国在跟美国的AI竞赛中具有三个有利条件:

1.中国在政策层面有优势,全民重视,甚至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2.中国有数据优势,人口多、市场大,智能设备和数据搜集会加速中国AI发展,而且投资方面也超过了美国;

3.中国不缺人才,而且还以吃苦耐劳著称。中国企业可以为了目标施行996、997,但美国公司和员工很难做到。

作为业内人士,李开复提出的几点是比较有参考意义的。这些都是中国在AI领导权之争的潜在优势。但是,我们也必须要正视现实,目前为止我们跟美国还是有差距的。反超的机会有,但是能不能把握住机会,能不能把李开复说的这些优势利用好才是关键。

回到题主的话题,中国怎么样才能超过美国,李开复先生提的三点当然是基础。没有客观条件基础就不可能赶超美国。但是,有了这三个条件,中国在AI领域赶超美国只是有了可能性,就像李开复说的不是没有机会。但是要把握机会,就需要我们把现有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对此,有几点值得注意的。

1.认清现实,不自大不自卑。

2.除了要自主创新,也要积极学习美国的先进经验。

3.继续重视,加大投入,引进人才。

能不赶超美国不好说,但是,只要做好我们自己该做的事情,即使最终没有超过美国,也是最接近美国的存在。


镁客网


欢迎在点击右上角关注:「太平洋电脑网」,不定时放送福利哦!

中国的人工智能超越了美国了吗?并没有,只不过是美国担心中国的人工智能水平会超越美国而已。

比尔·盖茨被人问到“中国的AI现在发展速度非常快,你认为中国会超越美国抢先拿到AI的终极统治权吗?

比尔·盖茨表示:“中国的发展潜力还是非常巨大的,不过想要超过美国还是差太多。”

比尔·盖茨可以说是站在互联网行业上最为顶尖的人物之一了,他看问题的角度不是一般的高。

但是,中国的人工智能行业不是没有可能超车的。腾讯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美两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全面解读》报告可以看到:从全球范围来看,人工智能领先的国家主要有美国、中国及其他发达国家。李开复在演讲中也提到:中国是有可能在人工智能上超越美国的。

中国的优势

①中国是全球经济第二大经济总体,有足够的资源去研究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烧钱的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不能光是一个机构研究,需要多个机构一起研究。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的经济体,拥有科研和经济的实力。但是中国的在资源上并不差,这是经济基础。

②中国的科研实力。经过多年的教育建设,中国在教育上慢慢缩短可国外的教育差距,很多在国外留学的留学生也回归到中国来。

③互联网行业为人工智能人才开高薪。这些人才都是非常罕有的人才,中国互联网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非常强大,能够为人工智能的人才开出高薪,吸引人才。

④中国有庞大的数据。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非常快,很多人都有智能手机,为人工智能提供大量数据。我们的人口是美国的几倍,这是我们的优势。


太平洋电脑网


中国只要想做一件事,调动资源的能力和数量没有人能比,这是最大的优势。其次看基础,在AI面前谁的基础更好,谁赢的几率就大,这个就比较复杂了,包含的东西很多,但总结起来也就那么几点。

一,科技实力

二,政府支持力度和能力

三,工业和社会基础

不客气的说,除了第一项差距较大,其它两项我们有绝对优势。简单说,就是我们起跑位置比较落后,但是速度会比他快很多。

还是解释一下后两项吧。政府支持力度和能力,这个是体制优势,而且国家确定在这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支持力度也非常大,总体应该是超过美国的。大家可能会看到各国AI科研投入比较,美国是最多,中国第二,那是因为美国企业方面投入更大。

工业和社会基础这方面应该是我们最有优势的一块。改革开放40年,无论工业基础还是经济基础,还是人才培养,我们都很扎实了。为AI的研发,生产,应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虽然顶级的人才不如美国,但是非常庞大的基础科学技术人才是美国所欠缺的,高级人才也会越来越多。AI会很贴近生活,跟人的关系更大,但他们人口少,又比较注重隐私,在数据采集方面是他们的一个大问题。而且对数据来说,优质的数据是同文化,同语言,同逻辑,同水平的,就好比一筐苹果,肯定是大小,颜色,品种都一样的才能卖更高价。虽然美国可以把全世界作为他的采集对像,包括中国,但是从优质数据的标准来看,从执行效率来看,他有很大的局限性,别人有不如自己有。而且很多AI逻辑是特有的,无法应用到别的群体,比如语言逻辑,生活学习逻辑等。在工业互联网时代,你的产品想进入一个市场如果做不好本地化就会失败,但是特有的AI逻辑无法本地化,比如中文AI采样数据,是无法转到英语上,而且中文有标准普通话,英文没有标准英文,区域差别太大。就算我们玩方言,数据量都是很可观的。

最后是应用和创新环节,中国庞大的人口和市场,强大的工业基础和总量,数量众多的竞争关系,再加上我们勤劳的性格,可以为AI的应用和创新提供更大的发展动力,创新的最大动力源只能是竞争,没别的。

从大势看,在工业化时代,他们自己人口少,市场小,他们成功借用了全世界的市场和人口,所谓的全球化,因为工业产品没有太大的区别,受文化,法律,政治,社会发展水平影响相对较小,他们可以迅速把他们的产品复制到全世界,而且高价卖出,获得丰厚利润。也因为那时候我们的工业基础太薄弱。到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产品受地域性影响就比较大,而且我们的整体基础比工业化时代好了很多,在激烈竞争之下他们做不好本地化就只有死,比如门户网站,社交网站,购物网站,手机app等。当然,我指在国内,在国外由于没有强有力的竞争,他们依然占领了市场。有些方面你有绝对优势,比如电脑手机操作系统等,那就可以生存。到了AI时代,AI产品受区域性影响更大,他们就不那么容易借用我们的人口和市场,因为我们的基础更好了,他们受到的竞争也会更激烈,所以挑战也更大。

这就叫轮回。


混沌大世界


再谈中国在AI方面超过美国之前,首先要看到中国与美国人的差距。其中,与美国相比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对AI的投资不够,尽管中国的AI公司在猛增,企业数量开始猛增,基本不落后美国很多,但是企业规模较小,投资远远不够,雄厚的资金支持对AI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2、中国对AI的科研与技术积累不够,中国大学和相关的科研机构与美国仍有差距。在人工智能领域大学排行榜上,全球大学前20名美国占据了80%,有16所高校之多。排名靠前的学校依次是麻省理工、卡内基·梅隆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哈佛大学等传统名校。唯一上榜的亚洲大学分别是排名37的台湾大学、排名47的东京大学、以及排名50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大陆的高校前50中全军覆没。

3、中国拥有众多的AI专利,但是普遍质量不高,影响力不大。美国同样拥有较多的专利,但是其质量相对较高,具有较大的技术影响力,几乎引领了全球AI各方面技术的发展。

4、美国凭借技术优势使自身的AI技术成为国际主流,而我国在此方面的话语权还不足,没有国际主流的AI技术和开源库,没有打出自己的AI品牌。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到我国的不足,但是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优势,有大量的从事相关领域的人才,有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同时拥有雄厚的资金,国家已经将其作为国家战略产业,在政策上拥有巨大优势!同时,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快速发展,避免有太多的弯路,同时加大创新,从基础理论研究着手,一定会实现弯道超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