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吴三桂汉奸名声的具体由来,客观看待吴三桂

吴三桂是明末备受争议的人物,冲冠一怒为红颜背负汉奸骂名!吴三桂降清又判清,疑点很多,值得深思!吴三桂是明清第一疑案,疑点重重!剥开历史的迷雾,探寻不一样的吴三桂!

吴三桂汉奸名声的具体由来,客观看待吴三桂


三桂少年,勇冠三军,边帅莫之及。闯寇所以诱致之者甚至,三桂终不从。都城已破,以杀寇自矢。包胥复楚,三桂无愧焉。包胥借秦兵而获存楚社,三桂借东夷而东夷遂吞我中华,岂三桂罪哉!所遭之不幸耳。


明亡之前的吴三桂

吴三桂生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辽西将门世家,自幼习武!吴家势力庞大,加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娶了祖大寿的妹妹(祖家也是辽西望族),使得两大家族势力壮大!

在两大家族的庇佑之下,吴三桂文武双全,不到二十就高中武举!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崇祯十三年,明清夹马山大战,吴三桂表现英勇!

吴三桂在军事上有很高的成就,并不单纯的只是依靠他的背景,最重要的还是他的能力!

忠可炙日,每逢大敌,身先士卒,绞杀虏级独多。

皇太极评价吴三桂:

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

可见吴三桂并不是单纯的军二代,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全才,也懂得忠君爱国的道理!

吴三桂汉奸名声的具体由来,客观看待吴三桂


当大明帝国内忧外患之时,面对闯军与满清抛出的橄榄枝,他依然没有动摇!

我们之所以否定吴三桂,说他是千古罪人,是因为我们从上帝视角去看待这个问题,如果立足于当时复杂的背景,显然没有这么简单!


面对李自成的表现

甲申之变,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大明帝国灭亡!此时的吴三桂面临农民军与清军的双重压力之下,军队断饷一年之久,几乎弹尽粮绝!

在这种情况下,李自成招降吴三桂!而吴三桂的态度当然是拒绝,并非为了陈园园,而是因为他们是亡明的仇人!杀君父不共戴天!

闻先帝逆变,痛恨入髓 。乃点阅兵马,激励将士 ,传檄文于各镇,令众通知

檄文内容部分摘录如下:

闯贼李自成,以幺魔小丑纠喝草寇,长驱犯阙,荡秽神京,弑我帝后,禁我太子 ,刑我缙绅 ,淫我子女 ,掠我财物 ,戮我士民,黔黎涂炭 ,妖氛吐焰,日月无光。

在吴三桂《绝父书》中,“父既不能为忠臣,儿亦安能为孝子 ”,说的大义凛然,为君父报仇的决心非常强烈!

吴三桂汉奸名声的具体由来,客观看待吴三桂


只不过他借师复仇导致满清入主中原的后果,导致亡明遗老们无处发泄,恰巧后来吴三桂也被封平西王,也正好收了陈园园,这就导致这件事戏剧色彩浓重化了!

在当时,是没有人否定吴三桂的行为的,甚至后来满清入关开进北京,南明政府依然想要和满清联合共同对付农民军!区区一个吴三桂怎么能够阻挡历史的进程呢?


吴三桂与满清谈判

在山海关吴三桂并没有降清,而是与满清结盟!结盟就表明双方是平等的关系,并非臣属关系!

关于双方的谈判,官方史料记载有冲突的地方!

《清世祖实录》记载:

师至山海关,吴三桂率众出迎 ,王大喜 ,设仪仗吹螺,同三桂向天行礼毕 ,三桂率所属各官谒王。

向天行礼代表双方是盟誓结盟的平等关系,而《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则记载:

礼毕 ,三桂率文武官吏向大将军摄政和硕睿亲王行三跪九叩头,礼毕,与王拥抱 。

三跪九叩则是投降臣服的关系!这不矛盾吗?如果臣服还需要盟誓结盟吗?如果结盟那就是平等合作关系,这又与臣服矛盾!

当时可是争天下的关键时期,即将与李自成大军展开血战,怎么可能举行这么隆重的礼节呢?更何况两个记载也有冲突!

吴三桂汉奸名声的具体由来,客观看待吴三桂


吴三桂只是为了借师报仇罢了,就像申包胥哭秦师一个道理,然而最终清兵入关却是始料未及,但是区区一个吴三桂的一念之差能让满清入关吗?显然不能!满清入关只是那个历史背景下的产物罢了!

即使满清入主中原之后,发布剃发令,大多数人依然对吴三桂是同情的,因为满清入主中原的事实,并不是吴三桂一个人可以改变的!

总之,吴三桂的引狼入室,在弘光朝廷决策大臣中无不认为是一大快事,都主张应该尽早同吴三桂取得联系,借清军之力共灭“流寇”。

史可法与马士英两人的高下主要是在个人操守方面,而在基本政策上并没有多大分歧,都是“联虏平寇”方针的赞决者。

吴三桂汉奸名声的具体由来,客观看待吴三桂


当南明官员们得知吴三桂大败农民军的消息时,他们无不兴高采烈,简直把吴三桂看成了大英雄!

北京城内,大江南北,整个大明旧势力,大多都是希望满清打败李自成的,因为李自成是他们的仇人!

起初是与满清合作结盟的关系,后来多尔衮背盟,吴三桂迫于无奈,一步步进了满清的陷阱,吴三桂名声下跌是从帮助满清平定天下开始的!


吴三桂汉奸名声的产生

后来吴三桂造反,吴三桂的名声更是一步步下跌,跌到了民族罪人的深坑,戴上了汉奸的帽子!

因为吴三桂造反以后,满清政府为了丑化吴三桂的形象,他们放大了吴三桂的历史错误!

吴三桂汉奸名声的具体由来,客观看待吴三桂


意思就是没有吴三桂,就没有后来的大清!夸大吴三桂对历史的贡献,把吴三桂推向孤立,让亡明遗老们看到,因为吴三桂才导致的满清入主中原,从而使吴三桂失去他们的支持!只有抬高他,才能彻底搞臭他!

那么吴三桂有这么大的能耐吗?显然不能!

吴三桂对满清贡献有多大

明朝末年,军阀混战!满清,李自成,张献忠,左良玉,高杰,刘良佐,郑芝龙,吴三桂等割据一方。

这么大一盘棋,显然吴三桂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左右天下!

此时,假如吴三桂投降李自成,顶多阻挡满清入关,但是短时间内也灭不了满清!

如果没有吴三桂,满清依然可以绕道蓟州,密云挺近中原争霸天下!在吴三桂与满清结盟之前,清军已经这样部署了:

清廷出兵同崇祯年间三次入口大不一样,战略目的已由掠夺财物子女变为进取中原。因此,多尔衮接受范文程、洪承畴的建议,严格约束军纪,规定“有抗拒者必加诛戮,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掠财物,……军民秋毫无犯”。 进军路线则采纳了洪承畴的意见,准备由蓟州、密云破边墙而入,避免顿兵山海关坚城之下。

如果满清走这条线,李自成依然会败逃北京!因为亡明的遗老们把他视为唯一的仇人!

我不是为吴三桂翻案,只是事情很复杂,主要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致!我们今天看历史是以民族的角度去看,而当时的人却是从皇权的角度去看问题!宁赠友邦,不让流寇,是封建社会皇权思维下的原则!天下不能落入流寇手里,联清灭明是普遍的心声!

吴三桂汉奸名声的具体由来,客观看待吴三桂


当满清打败李自成之后,基本上满清拥有了整个北方地区,势力庞大,这才导致局面失控了!其他军阀再也无力与满清为敌!

很明显这些跟吴三桂的关系不大!

吴三桂被历史贬低,很明显并不是因为他帮异族,如果这样的话,范文程洪承畴更是罪大恶极了!如果吴三桂仅仅只是背叛了大明,那么他其实跟范文程之流一样,并不会被满清丑化,恰恰因为他叛君,叛了大清的君,所以才会万劫不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