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現在市區裡大集不多了,當年的青島區區有大集,熱鬧的程度不亞於廟會

現在市區裡大集不多了,當年的青島區區有大集,熱鬧的程度不亞於廟會

青島市區,“市集的形成是跟著移民一起過來的。德佔時期,膠濟鐵路修通以後,大量外來務工者湧入,青島人把他們叫做‘西來子’,從西邊來的,實際上這種稱呼帶有蔑視的一位,因為都是打工者,修了膠濟鐵路修碼頭,這些人開始居住在團島,後來到了鮑島,再後一部分定居在李滄一代,慢慢的,形成了大集,所以集市是跟著需求形成的”,魯漢先生告訴記者。正是這種需要,讓青島市區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小市場,“青島解放前夕,青島地區尚存的集市約30餘處,主要有濟南路的布匹、雜貨市,易州路的飯市,萊州路的糧、菜市,單縣路的魚、菜市,四方路的水果市,小港的魚市,芙蓉路的五金市,南山的果菜、土產市,延安路的舊貨市……”(《青島市場大觀》),另外還有青島市場、跑馬市場、東方市場、西鎮市場、東鎮市場、新廣場、積慶裡市場、劈柴院市場等等。這些市場裡誕生了眾多行當,也留下了許多口口相傳的典故,魯漢曾撰文稱,在東方市場,經常有一些洋車在這裡候客,車伕見到衣著較好的人便會問一聲“先生,要車?”見到俄國婦女會說“馬達姆,要車?”當時正在山大執教的老舍便是從這裡認識了幾位車伕,並把他們請到黃縣路居所,成為他代表作《駱駝祥子》的原型。另外,馬三立、劉寶瑞等名家也曾在劈柴院撂地演出,曲藝世家劉泰清也曾是劈柴院裡出來的大腕。

现在市区里大集不多了,当年的青岛区区有大集,热闹的程度不亚于庙会

到了臘月二十到除夕上午,四方路周邊便會自發形成年貨大集,“芝罘路上的蔬菜,黃縣路上東為肉禽,西為水果,四方路則是鍋碗瓢盆,衣服百貨,易州路上為玩具春聯,博山路上擺滿食品,濰縣路上為文具圖書,加上三角地上的藝術演出,熱鬧得很”,這些市場裡有著老青島人最深切的回憶,期末考試一結束,和小夥伴們一邊高呼過年嘍,一邊直奔四方路,淘點小人書,買些玩具,“不知愁來不知憂的年紀”。

在青島生活了20多年的衛禮賢,也深切體會到了集市在中國市民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他在《中國心靈》一書中提道:“人們在市場上不僅可以買到眾神畫像和一些傳統的民俗畫……當然還出各種數量繁多、品種齊全的布料、家庭日用品、香和各種木製、土製和紙製的小孩玩具。最有趣的事情是觀察賣錫制的摩托車和火車的現代商人與沿街串巷叫賣實心木製、旅行馬車的舊式商人之間的區別”,“此刻吆喝聲也加入進來。香味四溢的流動‘廚房’正引誘著那些在集市需要休息的到人們”。這些場景,他由最初的新奇到逐漸習慣、理解,認為“年為季節所分割,經驗為習俗所規定”,逐漸地他也融進了青島人民的生活當中。

城區裡的集市看似已經被大型的農貿市場和商場超市所取代,但是,市區內浮山所大集、李村大集的保留,足以可以看出青島老百姓的集市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