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最怀念儿时的记忆是什么,朋友,写下你的答案,闲余时间我们一起回想往事的记忆~?

Mr_Dou_Z


七十年代的华北农村,儿时的记忆,总是时时想起。

院前的杨树,高高的,排成一行。春天,鲜嫩的叶子布满树枝,像一颗颗绿宝石镶嵌在上边。一个人躺在自家的土炕上,外边金风吹过,杨树叶哗啦啦响,向一首动听的乐曲在耳边奏起,虽然没有音符,却美妙之极。

初春的时候,沟边田头向阳的地方,散落着初生的苦莱,迎着阳光和微风,一副天真无华的模样,让人顿生怜爱之心。

到了夏天,雨天特别多,而且说来就来,往往是在地里,看到北边天上见了黑云,就急忙往家跑,常常没到家,铜钱大的雨点就噼里啪啦下来啦,大家总是连跑带笑地跑进自家屋里。大雨过后,人们总要享受一下天上的美景,湛蓝的天幕上,白色的云朵飘游幻变,你可以自由地想像它是什么。有时变得特有立体感,像堆起的棉垛,真想跳上去打几个滚。

外出回家,刚进村子,总能闻到阵阵炊烟迎面而来,前边的老母鸡在啄食,孩子们在无忧无虑地追逐嘻闹。夜幕降下,点点灯火,比起城市的霓虹闪烁更增加了几分诗意和温暖。



后天之本


怀念那次春阳下的远足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时生活的点滴偶尔在梦里浮现,不免勾起许多回忆。

我时常想起老家村子边静静流淌的小溪,溪边迎风摇摆的翠柳,白色的鹅颈,红色的桑枣,高飞的风筝;想起老家后院夏天的知了声,秋天果香味,冬天屋檐冰钩上的水滴。但我最怀念的还是那些同龄人共同经历的往事。怀念少年时那次春阳下的远足。

文革期间一个春天的周未,太阳刚刚跃上翻绿的柳树枝头,我们四五个早已相约好的半大小子,就斜挎背篓 ,走出村子,开始了一场以拾柴火为名义的远足。那种既不需要担忧作业,也不需要向家里人交待去向的感觉真好!因为那时基本没有课外作业,每家都是孩子一大群,大人起早贪黑地在田间地头战天斗地,才没有时间操你小孩子们的心呢!

沿着开满紫蓝色豌豆花的田间小路一直向前走,追逐着不断飞过的蝴蝶,听着耳边不断环绕的蜜蜂嗡嗡声,跨过一条弯延小溪,便到了覆满梧桐树浓荫的国道,一边捡拾路边的枯枝,一边沿路玩耍。偶尔往来的机动车让我们兴奋不已,大多数是俗称“东二0”的东方红拖拉机和我们称之为“手扶鸭子”的手扶拖拉机,间或几辆解放牌卡车引得我们欢呼雀跃。

突然间老远传来隆隆的轰呜声,大家鄙夷一声“咚咚字拖拉机”来了,便各自继续往背篓里拾掇地上的粗枝、木桩之类了,这种据说是苏修产的拖拉机傻大憨粗,模样粗糙,噪音特大,浓烟滚滚,完全提不起大家的兴趣。

有眼尖的同伴突然喝叫一声,“包车来了,看”。所有人赶忙停下捡拾动作跑到路边,看向同伴指引的方向,只见一辆吉普车从远处驶来,大家目不转睛的盯着它迎面开来,又疾驶而过,直至拐弯处消失不见。有人咂嘴摇头说看到戴墨镜的司机歪了一下头,有人意犹未尽 地说看到旁边座位上的人扶了扶眼镜,还有人打赌说看到后座上的人长着一张大脸,然后七嘴八舌猜测起这包车上的人是多大官,从哪里来到哪去等等。

等走到前方的岔道,各人背篓都塞满了公路边护道树掉下的枯枝和路边篱笆上扯来的木桩树根之类。大家商量好一样直奔岔道旁小石桥头下,将背篓在各自选定的地方藏好,在小石桥面上集合,一边拍手掸衣,伸腰捏膀,一边心照不宣会心地微笑点头。大家知道,今晚回家可以交差了:家里烧火做饭,可以有几天不会只烧稻草了,有硬柴火了!

太阳友爱地照着大家欣慰的笑脸,伙伴们嘻嘻哈哈地笑闹着。今天运气好,伙伴们的背篓早早地塞得满满当当。藏好了背篓,就可以安安心心想啥干啥了。

“那边有蝌蚪“。不知是谁吆喝了一声,大家欢呼一声直奔路边小溪,脱下鞋袜,一手提着鞋袜,一手提捏裤褪,溯溪而行,微凉的溪水刺激得伙伴们嗷嗷直叫,与田间耕牛偶尔的哞叫声遥相呼应,引得耕作的农人驻足观望。到拐弯处,看到有一处支流,地势稍高,长满青苔,流水哗哗流下汇入溪流,一群群蝌蚪三三两两迎着流水逆流游动,却总是难以游到上边的沟坎,同伴们“哟"的一声围过来,放好鞋袜,一趟趟小心地用双手捧着送到沟坎之上的流水中,看着蝌蚪先在手中挣扎几下,然后在流水中不断摆尾慢慢游走,有人婉惜没带容器装几只回去把玩,有人摆功似地报出自已捧运了多少只蝌蚪。

远处村子飘起炊烟。怱然,不知谁肚子咕咕响了几声,大家不禁相视笑了起来。那时农村人不兴吃早餐,田间农活由生产队统一安排,早晨起床洗漱后就出早工,响午时分回家生火做饭,这餐饭叫早饭,吃了饭就出工,正午时回家吃中饭,下午出工到傍晚收工吃晚饭。我们这群农村娃自然随着父母作息饮食。

一个同伴一边摸着肚子一边试探地问:“回去吃了饭再出来"?所有人一下子沉默不语了。

昨天放学前大家约定了去逛趟县城,但都没有想过路上吃饭怎么解决。大家都是农家子弟,父母每天出工,在田里劳作,平时只有工分,到年底生产队统一核算了才有收入,每家都不可能有余钱供子女花费,大家都一样囊中羞涩。这时候既不好意思说明,又不愿走到一半了再返回去,所以一时间都犹豫不决起来。

路边布谷鸟“布谷、布谷"的叫唤声一声响似一声地传来,几只鸭子在水草处时而潇洒地划水飞翔,时而一个猛子扎向水里,然后猛地露出水面,显摆式地嘎嘎叫唤。阳光照得伙伴们脸上细小的汗珠清晰可见。

有人心不甘情不愿地犹疑地说,“我没带钱,要不你们去,我回去吧”!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垂下头。一个同伴忽然说:“还是一起去,回去吃了再来太麻烦了”。“…可是…“。话音未落,这个同伴打断他的话,说:“我有五角钱"。

所有人张大了嘴一齐看向他!那时,一个初中生一年的学杂费不过只要3元钱,5角钱对一群十多岁的少年来说可是一笔大财!同伴的爸爸在区镇的棉花采购站上班,每周都在村子里众人羡慕的目光中骑着自行车来去。

只见他变魔术般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币,大家围过来一看,一张有点皱巴巴的半新不旧的票子在他两指间随风摆动。可不正是五角钱!他打开另一只手,手心里露出一张小纸票。大家定晴一看,不禁赫然:一张全国流通一市斤粮票!那时候,有县流通粮票,省流通粮票,很少看见这种全国流通粮票。所以这张纸票给大家的震撼不亚于那张五角纸币!

半晌,不知是谁嚷了一声:“那就走吧,去县城”!大家恍然大悟一般地欢呼起来:“县城,走啰”!

凭着这两张纸票带来的信心,大家洗好脚,穿好鞋袜,一路欢歌笑语自信满满地奔向县城。当然,正午时刻,大家每人吃到了梦味以求、热气腾腾的大白馒头两个!喝到了回味无穷、令人神清气爽的酸梅汤一杯!还在百货大楼流连往返!在电影院、照相馆旁探头探脑了几番!

当驼红色的夕阳在柳树枝头意犹未尽、流连往返之时,一行五人心满意足,恋恋不舍地踏上了返程之路,而大家最关心的那五角钱,竟然还剩二角伍分钱!

一路欢歌笑语直奔小石桥头,可一到石桥下,大家傻眼了。有两只背篓突兀地摆在桥墩边,十分夸张地露出空空如也的身形!

楞了一会,所有人梦醒一般奔到各自的藏背篓处,一番翻查,证实那两只空背篓为响午没有隐藏好,被人顺手牵羊、搂草打了兔子。还好另外三个背篓隐藏得当,硕果仍在。

斜斜的阳光中大家面面相觑,空着的背篓显得颇为刺眼。一个同伴提着空背篓拉着另外一个提空背篓的同伴对其他伙伴说:“要不你们先回,我们两个一边再捡捡,一边往回走吧"?话音未落,一个同伴 “嗤“地一声说:“说什么?说什么"?一把扯过他的空背篓,把自己背篓里的树根、木桩抽出来就往里塞。“对,对”,其他两个人梦醒过来一般,把身上满载的背篓往地上一倒,往两个空背篓里装起木柴来!

晚饭时刻,五个同伴踩着夕阳,伴着歌声,背着塞得满满的背篓回到村庄!

几十年过去了,同伴们天各一方,远隔千里,很少见面的机会,可每当电话聊起那次远足,春阳中的一切便如放电影一般历历在目,时空的阻隔在回忆中消弥无形,大家仿佛又回到了那春天的阳光下,心更紧紧地连在一起!

那是我儿时最美好的记忆!


品鉴不凡


我的父亲是南方当兵过来北方的,在油田工作,一个月固定的几十块钱,妈妈在家属队挣公分。不过妈妈爸爸很勤劳,我们家有很大的一个院子,养着很多的小鸡小鸭还有兔子,夏天种很多蔬菜,妈妈爸爸好会做好吃的,儿时总是能吃到别家吃不到的好吃的,熏兔肉,涮火锅,爸爸把肉切成片,弄个小炉桶,放个小盆,放上水和调料,把肉片放里面一涮,记得那时候的肉片真好吃,肉质鲜美,想想都流口水。美味的熏兔,都是爸爸在院子里面的大锅熏制的,太美味了。因为爸爸妈妈的勤劳,而且也很护着我们,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吃到别家孩子吃不到的东西。

那个年代出生的孩子,由于都住平房,一家挨着一家,出门大家就一起玩,白天大人都不在家,大点的孩子就在一起玩,也忘记玩什么了,玩到天黑才回家,回家大人都回来了,就是一顿骂。有个妹妹,大概是小,爸爸妈妈上班都是锁着门,我是翻墙跳出去的,她小出不去,只能在家玩。爸爸妈妈下班,看不见我,一定很生气,每次玩完回家,爸爸就拿个柳树枝,在我旁边一顿乱抽。也没舍得打我。只是怨我把妹妹自己放在家里。那个时候东北的治安很好,孩子都自己在家里面。

我们住在一个村子里面,屋后面一条小河,那个时候的河水清澈,可以看到河底,河里面有小鱼,还有漂亮的小石头,晶莹剔透的,那个时候不知道是啥石头,现在大概知道了,应该就是玛瑙石,河边都是。不像现在,到河边看见的都是人工铺的石头。我们常常光着脚在河里面玩。那个时候的冬天很冷,河水冻城厚厚的冰,我们在上面滑雪车,打出溜滑。记得妹妹有一次掉到冰窟窿里面,回家妈妈给她换完衣服,又出来玩,多皮实。也不感冒,也没说这痛那痛的。那条河留下了我们许多欢声笑语。

我那个时代的孩子,是在真正得欢声笑语中长大,有小伙伴玩,没有家长干涉,没有老师的太大压力,就这么玩大了。很多事情都是自己说了算。想想都很幸福。上学上班都顺利的过来了。

倒是对自己的下一代,想的过多了些,而且现在的孩子也很累。也应该学着放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主。



梅子铠励


我最怀念儿时的记忆是打猪草。

每年的三,四月是打猪草的最佳时间。春天,从寒冬醒来的丘陵万物齐吟,恣意挥洒着生命的绿色,到处都是嫩绿的猪草。打猪草是最轻松的家务活,我在家排行老幺,打猪草的活儿自然就落在了我的身上。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菜园子的猪草吸收了妈妈给蔬菜施的农家肥,长得又肥又嫩,我挑起来不费吹灰之力。与其讲我喜欢在菜园里打猪草,不如准确地说,我更痴迷于色彩斑澜的蝴蝶。在紫红色,黄色的菜花上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美好的事物总想拥有。我好想捉一只花蝴蝶,于是我双手合掌扑到一只,欣喜若狂。我看见手掌心里不断挣扎的蝴蝶,又怕折断它娇嫩的翅膀,最后放开了蝴蝶,用依依不舍的目光看它飞入菜花中。正如杨万里的诗中所描写: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童真的画面成了记忆里永不褪色的风景。

油菜花田也是打猪草的好地方。站在眼前是一片赏心悦目的黄锦缎,蜜蜂正忙着采蜜。我把背兜放在田头,一弯腰便钻进了油菜花田。这里的猪草又长又细,像藤蔓一样缠在油菜杆上,我从不用挑刀,一扯就一大把,累了,我顺势躺在菜田里休息,一阵风吹过,油菜花微微摇曳,春日缕缕的阳光从油菜花瓣照射下来,我看见无数朵浪花在金色的海洋里绽放,我就是那朵自由奔放的浪花在大海上起舞,飞翔。从油菜花田里钻出来时,我满身沾着黄黄的油菜花粉,头戴自制的油菜花冠,浑身散发出油菜花的香气,宛如油菜花仙子。那是童年的春天里一抹最动人的色彩。

我还经常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打猪草,我们度过了兴味盎然的时光。

每次打好猪草,我都满载而归。在回家的路上,邻居家的收音机正在播放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我一边哼着歌儿一边喊:‘‘妈,我回来了。’’母亲总是不会忘记夸我两句:‘‘幺女子能干,去喂猪吧。’’我快步向猪圈走去,听见我的脚步声,猪宝宝,猪妈妈早已仰着头,朝我嗷嗷叫,我抓一大把猪草放在猪槽里,它们摇着尾巴,大口地咀嚼着清香的美食,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享受一顿丰盛的大餐。我看见猪儿吃得欢,盼望着猪儿长得又肥又壮,我的内心无比欢畅,打猪草的任务就这样轻轻松松地完成了。

现在村庄的人越来越少,养猪的乡亲也不多了。‘‘如今早已不用打猪草了’’,用母亲的话讲:人们过上了好日子,猪也自然不用吃草了,有玉米,红苕还有皮菜,顿顿都能吃到大餐。今天的猪草自由地生长,繁茂的叶子覆盖了田埂,遮挡了人生的荒凉,当我走近猪草时,弯下腰我还能隐约地听到当年的一阵阵纯真的笑声从猪草的嫩叶下传出来,在我的耳边久久地萦绕。

是啊,猪草再也没有人去打了,儿女都飞出了小山沟。眼前的猪草点缀着故乡无边的春色,和父母一起守望喜忧交织的岁月,铺一条孩子们回家的路。


君如月


我现在也步入老年,回想起儿时的时光,最让我心里阵阵酸楚,是我的父母,但也是让我们倍感温暖和自豪。

我的父亲一生苦难太多,历经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枪林弹雨,参加大小战场几百场,出生入死,活着到新中国成立。五十年代父亲从北京离休回故乡,大家庭十几口人,上有老下有小。勤劳的父亲,生活技能可谓无敌。父亲种了很多蔬菜和果树,过年给我们织毛衣。小时候每逢过年,他都会给我们姊妹几个每人一件新毛衣。大跃进饥荒年代,家家生活相当困难,但是我们俩生活殷实。还接济了很多邻居,顺利渡过了灾荒年代。父亲种了很多菜、果树,养了鸡、猪、蜂,全家生活过得很滋润。

如今父母已离我们而去,回想起他的经历,他讲的点点滴滴的往事,内心震撼和痛苦。在我们心里他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对党无限忠诚、对祖国无限热爱,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党的原则;对家庭具有担当和责任,粗活细活信手拈来。对妻子恩爱有加,夫妻一生和和美美;对老人感恩孝敬;对子女严格要求,关爱有加;对困难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顽强毅力和坚韧不屈的精神;对养育自己的故土家乡有着淳朴的真挚的感情和感恩戴德的无私奉献精神。我每每回忆起这些点滴,总让我辗转难眠,心里悲痛不已。能有这样的父亲,倍感骄傲自豪!作为她的女儿,我的儿时是幸福的,内心温暖如初!




南飞燕457


儿时的时光是美好模糊的。懵懂的年纪,和年龄相仿的孩子在胡同里追逐打闹,滚铁圈,打沙包,砸老皇,拍烟盒,黄胶泥,玩拐,跳皮筋……八几年的时候我们都住平房,那种瓦片铺盖,下面有牛毛毡防水的屋顶,无数个房顶上留下了我们打闹奔跑的脚印。夏日里大汗淋漓后是在自来水龙头的开怀畅饮,五分钱一根的冰棍能一直甜到心尖,唐徕渠里为了游泳不顾生死的傻孩子。童年似水,白驹过隙,眨眼睛我们都步入中年,偶尔回忆儿时,似乎就在昨天,为什么我们的童年那么有趣,那么简单,那么让我怀念……



芒果先生有点忙


曾几何时,春阳碧水之间,学生时代的那个谁,一直深刻于心。后因种种,相距千万里。从一封封书信,一条条信息,偶尔的电话问候,细数那些点点滴滴。

时经个年,他还好,我也还好,依然一直联络。好像我们谁都不舍得,打破这样能让心安的联络。

后来我终于明白了,无论是否表明心迹,根本无需纠结答案,是我们都想要好好保存,都在小心翼翼珍惜这份不多表白的初心。

现在我们依然偶尔联络,还是会说说笑笑互相慰问,互道喜怒哀乐,会非常自然的说句再会,那种感觉真的畅意洒脱。

于是我在日记中写到:“素年锦时指尖落,蓦然回首韶华过。那些年的青涩,是注定的追忆!但却永远存在着。”

最后我想说,青春是一场梦的旅行,充满美妙和幻想;时间会将我们的青涩渐变成果。多年以后我还好,你呢?



花中酒


儿时怀念的记忆有很多很多,看到这个问题,我脑海里首先冒出来的就是儿时与小伙伴们一起到河里洗澡,练习游泳的那段时光了。


小时候暑假,母亲总是会做一些手工活(我们那俗称“勾头花”,就是在橡皮圈上加上花式珠子),我总是会被要求在家里帮忙穿珠子。一个大男孩子,做这种事情简直太像个女娃了,内心无比渴望外面的世界。


每当这个时候,总是期待着朋友能够来我家,把我拉出这个“深渊”,大夏天的,我们的娱乐方式就是下小河里游泳。有时候一个下午,我们可以下河几次,那一条河前前后后几公里,凡是能游泳的地方都被我们玩遍了。

游泳的期间,我们也穿插了许多娱乐,比如走到河上的小桥跳下来,记得有一次还去农家偷了一直老母鸡,一群人一起到河边做了个户外烤鸡。虽然鸡肉没熟透,也没有调料,烤鸡的时候,鸡身上还一直有油滴下来.........但是一群人也将就着吃了。


当然,也因为偷偷下河里游泳,被家长抓到狠狠骂了好多次。但是那段时光,无疑是最快乐的。随着年纪长大,儿时的伙伴也都渐渐分开,上了高中之后就再也没有去河里游泳过。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也曾经遇到过几次水蛇,居然也不曾被伤害,算是很幸运了。


前段时间,也曾经约上一些好友,去家乡的某一个地方户外烧烤,算是重温儿时的娱乐了。


策划xiao


记忆中的儿时就象天空中的风筝飘来飘去,忽远忽近…儿时的生活很苦,却也很快乐,至今还记得和小伙伴一起上山砍柴,小溪里摸鱼,傍晚在月光下玩捉迷藏,还有小学一年级一期第一课是“毛主席万岁",而上学教我第一课的老师竟是我的父亲,幸好父亲没当多久老师,不然我成绩一定好不了(因为父亲对我很严)。儿时的记忆在心里其实是甜甜的,淡淡的…。


佐艺金刚


最怀念儿时的记忆,是背着书包去上学,那书包上印有五角星,在同学中可是稀罕物,书包里还放着几个外地水果,在我们那也是稀罕物,我父亲是抗美援朝的军人,回家探亲一次,总是带各种美食回家,糖果是最多的,可以分给同学吃,水果就只有自己独享了,馋得同学直流口水。

最怀念的儿时记忆,是冬天里,鱼塘干了去抓鱼,全村的人,男女老少全上阵,不畏严寒,挽着裤腿,往塘里跑,凭经验可以找到泥潭里的各种鱼类,人们抓到鱼就大叫着,欢呼着,甚至抓一把泥巴,投向身边的伙伴,我们都是全身的泥巴,认不出谁是谁,但那是一种再也无法感知的快乐。

最怀念的儿时记忆,是到插秧季节,我们六`七岁的孩子也要和大人们一起去插秧,他们一次可以插八头,我只能插两头,大人们边插边后退,我也学着往后退,一不小心就一屁股坐在稻田里,没有哭,翻身起来继续插,继续摔,直至完工,每天可以挣两工分,那时一工分可以换两毛钱,真的很自豪,可以挣钱了。

最怀念的儿时记忆,是打猪草,也就是六、七岁吧,放学后,背着背娄,去田边打猪草,我们那是平原,周边没有山林,只有稻田,很难找到猪草,于是,左顾顾,右看看,一看没人,连忙跑到队里的草籽田里,拼命抓,抓满一背娄就跑回家,反正别人家也是这么干的,但总归是不光明正大偷回来的,既害怕,又羞愧,不能忘。

儿时的记忆是美好的,尽管生活苦了点,但从没有感受到苦,没有找父母要过新衣,没有找父母要过食物,没有找父母要过该要的一切,但是,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简单,快乐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