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要怎么辞职才能拿到经济补偿金?

咸瑞柱


经济补偿金是指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时候,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目的在于保证劳动者在找到新工作之前的生活以及感谢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的工作,同时也具有对用人单位违规解除劳动合同的惩戒性质。

为经济补偿金制度的存在有一定的帮助和惩戒作用,所以并不是所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被解除的情况下,劳动者都能拿到用人单位支付的经济补偿金的。那么在哪些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在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时候拿到经济补偿金呢?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在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2、在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有关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情况下,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3、由于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4、用人单位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裁员的情况下,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5、在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限届满以后,用人单位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而劳动者因此不愿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

6、用人单位因种种原因不继续存续,而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从以上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解除的时候拿到经济补偿金的六种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还能拿到经济补偿金的情况主要包括两种:

第一种情况是,在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有关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情况下,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种情况是在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限届满以后,用人单位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而劳动者因此不愿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根据法律的规定,第一种情况中,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有关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主要是指违反了以下规定:没有按照劳动合同所约定的条件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没有按时按照约定数额支付劳动报酬;没有依照法律规定为劳动者缴纳应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的相关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保护劳动者的规定,因此损害劳动者权益;依法律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