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冠心病的人一般都有心绞痛,是痛时才用药还是一直服药?

李兴尧618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当冠状动脉管腔狭窄< 50% 时,心肌供血一般不受影响;管腔狭窄50%~70% 时,安静时,心肌供血不受影响;但在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心动过速时,心脏耗氧量增加,可引起心肌暂时性供血不足,引发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冠心病属于四大慢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之一,如不及时治疗,会出现心绞痛,影响工作和生活;长期不治疗,狭窄的管腔会进行性加重,最终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


治疗冠心病的药物有两大类:一类是减轻症状、改善心肌缺血的药物;另一类是预防心肌梗死、改善预后的药物。下面我就谈一下这两类药。


减轻症状、改善心肌缺血的药物

(1)β受体阻滞剂(洛尔类)

β受体阻滞剂能够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减少心肌耗氧量,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常用的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比索洛尔(康忻)等。


(2)硝酸酯类药物

该类药物为血管扩张剂,能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灌注,缓解心绞痛症状。目前常用的有长效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用于冠心病的预防;也有短效的硝酸甘油,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


(3)钙离子拮抗剂

钙离子拮抗剂对变异性心绞痛(血管痉挛引起的)疗效较好。目前主张应用长效的,比如氨氯地平比短效的硝苯地平(能够反射性增加心率)能够降低心血管事件。除了地平类外,还有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这些药也能够减慢心率。


(4)改善代谢性药物

曲美他嗪通过抑制脂肪酸氧化,优化心肌能量代谢,改善心肌缺血及左心功能,缓解心绞痛。可以和其他药物联用,用于冠心病的辅助治疗。


预防心肌梗死、改善预后的药物

(1)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阿司匹林是最为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心脑血管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血管性死亡的发生风险。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范围为每日75 ~ 150mg(常用剂量为每日100 mg)。阿司匹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出血。如果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可改用氯吡格雷作为替代治疗。氯吡格雷主要用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患者,常规剂量为每日75mg。氯吡格雷需要在肝脏代谢后才能发挥作用,少数人肝脏缺少这种代谢酶,应用后可能无效,这些人可选择替格瑞洛,该药不需经肝脏代谢就能直接发挥抗血小板作用,主要用于支架置入术后、有氯吡格雷禁忌证或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


(2)他汀类药物

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最为相关。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LDL-C 水平, 可以延缓斑块进展、稳定斑块,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稳定性冠心病患者LDL-C的目标值应< 2.60 mmol/L;对于极高危患者[ 确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目标应为LDL-C < 1.8 mmol/L。


(3)普利类或沙坦类

研究发现,普利类或沙坦类能够减少无心力衰竭患者高危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因此,对于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或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高危冠心病患者均应使用普利类,对于不能耐受普利类的(咳嗽),可应用沙坦类。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制定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坚持长期服药,避免心绞痛的发作和疾病的进展。


刘药师话用药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类型。冠心病患者一般都长备硝酸甘油,以便在病情发作时得到有效控制。

但是,心绞痛的治疗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除了急性期之外,还要有缓解期治疗。

1.β-受体阻滞剂:即洛尔类:代表药物:美托洛尔、普奈洛尔等,其主要作用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缺血区供血,改善心肌代谢,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血中的游离氧。

2.钙拮抗剂:硝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瑞舒欣)、地尔硫卓等。

a、能扩张外周血管,使血管阻力降低,降低心脏后负荷,心耗氧量下降

b、扩冠作用,解除冠状动脉痉挛,增加心肌供血

c、使心肌收缩力下降,耗氧量减少。可作为变异型心绞痛首选药。

注意精神和体力休息,给氧,降低血脂,避免紧张,劳累,戒除烟酒等。


健康之初


首先,心绞痛只是冠心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但冠心病不一定都是表现为心绞痛的发作形式。其次,不管是否有心绞痛等症状发作,冠心病都需要终身服药,只是有心绞痛发作时所需服药种类更多或需要介入等其他干预措施。

首先,所谓冠心病,是因为为心脏的供血几根大血管(冠状动脉)由于发生了狭窄、痉挛、血栓,导致暂时或持续的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发生的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冠心病不仅仅是心绞痛的表现形式,也可以是心律失常、心衰、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只不过心绞痛是最常见的表现类型之一。

其次,冠心病的这个“冠”字指的就是冠状动脉,冠心病的发生根本原因是因为冠状动脉出现了问题,而冠心病所服用的阿司匹林、他汀类降脂药、美托洛尔等的目的是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改善冠心病的预后等,与是否有心绞痛症状发作无关。

最后,如果是心绞痛频繁发作,只不过是所需要服用的药物要加强,如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聚集甚至加用低分子肝素的抗凝治疗,加用硝酸酯类药物等,如内科保守治疗效差可能需要冠脉介入等其他治疗措施干预。


医患家


大家好,我是老年病科主治医师“在路上的路标”。点右上角“关注”能更快捷了解我分享的医学知识。

一、首先让我们搞清楚冠心病与心绞痛的关系,冠心病是一大类疾病,冠心病包括了心绞痛。


二、人的心脏主要是冠状动脉供血营养,当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叫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简称为“冠心病”。

三、问题所述痛时才用药或一直服药说白了就是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答案很明确就是需要一直,甚至有必要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必要时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因为明确诊断后,病变已经形成,如不一直服药血管病变会进一步加重,一直正规服药可以减缓血管病变,进一步积极行介入治疗,这样可以预防发生心肌梗死及猝死的发生率。

四、因冠心病有不同分型,故分型不同的各种疾病具体治疗药物及剂量是不同的,但总的治疗原则大同小异,为①生活习惯改变,②药物治疗,③血运重建治疗:包括介入治疗(血管内球囊扩张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药物治疗是所有治疗的基础。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后也要坚持长期的标准药物治疗。


老年病科主治医生“在路上的路标”希望给您答疑解惑,点赞、关注、转发是对我的鼓励,有疑问请留言,我会尽快给您解答!


路标指向老年病


仔细看您的问题,其实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心绞痛发作时吃的药是需要一直吃吗?另一个是冠心病的药是不是要一直吃?

心绞痛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的急性心脏问题,当其发作时,常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来急救,硝酸甘油通过扩张血管增加心脏的供血来缓解心绞痛,但作用时间较,只是作为急救药来用,既然是急救药,当然是在心绞痛发作时才用,平时只是备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心绞痛发生的病理基础,是需要长期直至终生都需要治疗的疾病。导致冠心病发生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都可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其根源是因为心血管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

因此,心绞痛只不过是冠心病急性发作的一种表现形式,要防治心绞痛,就必须对冠心病进行治疗,而治疗冠心病是需要终生治疗的,该用的药需要一直服用:

  • 患有糖尿病降糖药不能停

  • 患有高血压降压药不能停

  • 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稳定斑块的他汀类降脂药不能停

  • 防止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的抗凝药阿司匹林不能停

  • 如果还患有其它可能引起冠心病发生、发展的疾病,需要药物治疗的,也不能随意停用。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天天听健康


当然必须是一直服药了!

一直一直一直!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冠心病包括心绞痛,无症状冠脉狭窄,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我们就不说了,必须抢救了。

我们就说心绞痛。



心绞痛本身就是一个发作性的疾病,如果是持续性,那就已经心肌梗死了。为什么是发作性的呢?

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心脏的血管,我们称为冠状动脉,冠脉狭窄到一定程度,引起了血流不能满足狭窄远端区域的供血,也就是心肌缺血了。



但这种血管狭窄是持续的,但血流依然通畅,并没有完全堵死,只有血流不能满足远端供血时候,才会引起缺血,缺血的最终结果是缺氧,心肌对氧的需求是别的脏器的六倍,所以更为敏感,但缺氧后,就会有心绞痛的症状。

所以一切会引起心肌耗氧量增加的情况都会诱发心绞痛,比如:走路快,上楼,跑步,大便用力,吃饭吃多了等等,引起心跳加快,心跳快心肌耗氧量就大,就容易犯心绞痛。

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只仅仅在犯心绞痛的时候含服硝酸甘油缓解症状呢?

硝酸甘油确实能够通过扩张血管,缓解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狭窄问题。

硝酸甘油作用时间很短,心绞痛随时会再次发作。



频发的心绞痛就可能意味着心肌梗死。

只有一直吃药,把抗血小板药物,抗炎稳定斑块药物,控制血压控制心率药物用到了,才能有效的控制心绞痛,减少心绞痛的发作,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

我是小王医生,专注于心脑血管疾病预防诊治康复。

谢谢您的关注!

谢谢您的转发!


心血管王医生


冠心病、心绞痛究竟是痛时服药还是平时一直服用药物这个问题要看您问的是哪一类药物。

如果已经明确了冠心病的诊断,那么,就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当锻炼等。

也要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预防心肌梗死,有些药物就需要每天规律服用了!包括:

1.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每天服用,可预防心脑血管病;

2.他汀类药物,不光有降血脂作用,同样可预防心脑血管病,副作用有横纹肌溶解,肝功能异常等;

3.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有规律服用相应的降压和降糖药物。

如果心绞痛发作,可以临时服用扩冠药物,如,硝酸甘油舍下含服,及时改善症状。

所以,针对不同药物,有些需要长期服用,有些是发病时服用。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

更多健康问题,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李博士和你谈健康。


李博士和你谈健康


在临床上,我经常会听到很多慢性病的患者说:“我感觉哪也不痛了,或者感觉不到哪里不舒服,所以就没吃药了”,结果等感觉到有不舒服的时候就不得不住院治疗了。冠心病也属于慢性病,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心绞痛。很多冠心病患者都知道,心绞痛发作时马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很快症状就消失,感觉像没事的一样。是不是真的没事呢?冠心病患者是只需要心绞痛时用药还是说需要一直服药呢?

为更清楚的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在长期高脂血症的情况下,增高的脂蛋白中,主要是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对动脉内膜造成功能性损伤,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过程,脂质沉着在动脉内膜上形成粥样硬化病变脂质条纹,最终发展为纤维斑块。这些变化过程导致动脉官腔狭窄、痉挛或者阻塞,最终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引发心脏病。当出现一些诱发因素时,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心肌缺血缺氧加重,发生心绞痛。如果动脉管壁上纤维斑块脱落堵塞血管,心肌出现急性缺血坏死,发生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很多患者知晓的硝酸甘油片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缓解心绞痛症状的药物,该药通过扩张冠脉血管,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缓解心绞痛症状,但其为短效硝酸酯类药物,舌下含服2~3分钟起效,作用维持时间仅10~30分钟。患者病情若不采取措施进行持续干预,则疾病会继续进展,病情加重,心绞痛发作会越来越频繁,心肌梗死风险增大,死亡率增加。所以,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规律服用药物控制病情发展,常用药物种类包括:(1)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抑制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上聚集,防止血栓形成。(2)调血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该类药物除具有调血脂作用外,还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缩小斑块内脂质核,稳定斑块,防止斑块破裂脱落等,从而减少冠脉事件。(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培哚普利等)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结抗剂(如缬沙坦、厄贝沙坦等)。高血压可加快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速度和程度,另外,心血管在缺血缺氧状态下会代偿性的肥大、增生,影响其功能。这两类药物既可以控制血压,还可抑制血管重构,减少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和脑卒中。(4)β受体结抗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可减慢心率、降低血压、降低心肌收缩力和耗氧量,从而预防和减少心绞痛发作。(5)硝酸酯制剂,如硝酸异山梨酯等,除扩张冠脉,增加冠脉循环血流量外,还通过对周围血管的扩张作用,降低心脏负荷,缓解心绞痛。

通过上述疾病发生机制及药物作用机制介绍,大家应该更能清楚的理解冠心病心绞痛并不只是发病时用药,而是应该长期规律服用药物。另外,提醒广大患者,疾病治疗需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药物治疗方案,切勿自行购买上述药物服用,需到正规医院进行专科诊治后在医师或临床药师指导下用药,避免自行购买服用导致不必要的药物损害发生。



药事健康


首先,我需要明确告诉大家:冠心病是治不好的,现有的血运重建手段,搭桥或者支架只是解除最严重的狭窄,避免冠脉堵死,心肌受损,而药物治疗是要贯彻终生的!

正如我们家里的水管子会不停的长水垢一样,我们的冠状动脉血管作为灌溉心肌的管道,也是不停的长斑块的,斑块造成狭窄,严重狭窄引起心绞痛。斑块破裂引起血小板聚集修复,进一步引起血栓的行成,造成心肌梗死。因此斑块是心绞痛和心梗的始动因素,我们的治疗也是主要针对斑块。



  1. 他汀类: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它们通过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来抑制斑块的形成,同时又可以在抑制形成的基础上,让已有的斑块变的牢固稳定,避免斑块破裂,引起心肌梗死。他汀类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基石,一旦得了冠心病需要长期服用。
  2. 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或者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可以防止血小板聚集,从而阻断了不稳定斑块破裂后血小板聚集,进一步阻止血栓形成。阿司匹林也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基石,一旦确诊需要长期服用。一些患者如果无法耐受阿司匹林可以考虑氯吡格雷替代。支架植入患者,需要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者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双联抗血小板至少一年(支架为异物,双联抗血小板避免血栓形成)。
  3. β受体阻滞剂:包括倍他乐克或者比索洛尔。冠心病患者需要控制心率55-60次,以减少心肌秏氧,保护心脏。部分心率快的患者需要加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
  4. 硝酸脂类:即硝酸异山梨酯或者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能够缓解控制心绞痛,但对远期预后并无太大作用。有胸闷、胸痛症状患者主要用来控制症状发作。不做长期推荐,心绞痛症状发作时可临时含服硝酸甘油,连续含服3次不缓解,建议及时就诊,避免心肌梗死,延误病情。

  5. 此外有高血压的、糖尿病的患者,您的降压药或者降糖药物都要长期服,控制好血压和血糖,这些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控制好它们可以延缓冠心病的发展。

综上所述,冠心病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在治疗中阿司匹林和他汀是必不可少的!其他控制心绞痛的硝酸脂类药物可根据症状情况服用。

如果有心脏方面问题,可以点击右上角,关注心脏内科阿亮医生,与您分享更多医学科普知识。


心脏内科医僧阿亮


心绞痛需要一直服药维持控制病情,但服用的药物并不是单一的,需要区分发作时的药物和平时缓解时的药物。

发作时急救应服用的药物

1,硝酸甘油:开始0.3—0.6mg,舌下含化,1—2分钟开始作用,约0.5小时后作用消失。绝大多数患者在3分钟内见效。无效或延迟要考虑是诊断有误,还是病情严重或药物失效等。该药副作用有头晕、头胀痛、面红、心悸,偶有血压下降、心动过速等。因此第一次用药时,患者宜平卧片刻,必要时吸氧。


2,硝酸异山梨酯:一般5—10mg,舌下含化,2—5分钟见效,作用维持2—3小时。

此两种制剂主要用于劳累性心绞痛发作期的急救,对于变异性心绞痛可立即口服地尔硫卓30mg,也可与硝酸甘油合用。

此外,各种口服中药制剂如活心丹、冠心苏合丸、苏冰滴丸和苏合香丸等,对缓解心绞痛也有一定作用,个别患者可酌情给于镇静剂,严重患者还可给予氧气吸入。

平时缓解应服用的药物

1,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药物,可抑制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上的聚集,可防止血栓形成,可选用阿司匹林0.075—0.1g,1/d;氯吡格雷,首剂300mg,然后75mg/d。


2,调节血脂药物:调脂药药可以改善内皮细胞的功能,并有研究显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类调脂药有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的作用。其部分结构与HMG-CoA还原酶的基质HMG-CoA结构相似,可和HMG-CoA竞争性与酶的活性部位相结合,从而阻碍HMG-CoA还原酶的作用,后者是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因而胆固醇的合成受抑制,血胆固醇水平降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减少又可刺激细胞表现LDL受体合成增加,从而促进LDL、VLDL通过受体途径代谢降低血清LDL含量。副作用有乏力、肌痛、胃肠道症状、皮疹等。要注意监测肝、肾功能和肌酶肌酶的变化。

常用制剂有洛伐他汀20—40mg,1—2/d;普伐他汀5—10mg,1/d;辛伐他汀5—20mg,1/d;氟伐他汀20—40mg,1/d;我国人用量宜从最小剂量开始,根据冠心病的危险程度用到合适剂量。


3,β—受体阻滞剂:其治疗心绞痛的机制为:①阻滞心脏的β1受体,拮抗儿茶酚胺的作用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减缓左室内压力升高速率,从而减轻心脏做功,降低心肌耗氧量;②心率减慢,延长了心脏舒张时间,有利于心肌血液灌注;③β受体被抑制,降低缺血时儿茶酚胺增多引起血中乳酸和游离脂肪酸水平增高及其导致心肌耗氧量的增加,从而改善缺血心肌对葡萄糖的摄取以供应心肌能量和保持线粒体的功能和结构,促进组织中氧和血红蛋白的离解,增加组织供氧,使组织氧利用率增加及改善心肌代谢;④某些β受体阻滞剂尚具有抑制血小板的作用。

常用制剂有美托洛尔25—50mg,3/d;其他还有普萘洛尔,每次10mg,3-4/d,剂量可逐步增加至100—200mg/d;比索洛尔2.5—5mg,1/d;兼有口服受体阻滞作用的卡维地洛25mg,2/d.使用时应注意:低血压、心动过缓及支气管哮喘患者不宜服用。


4,钙通道阻滞剂:奔雷制剂能抑制心肌和血管平滑肌钙离子内流,也抑制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中钙离子的利用,从而降低心肌收缩力、引起血管扩张,降低动脉压和心脏的后负荷,因此减少心肌耗氧并增加冠状动脉血流供应。

常用制剂有维拉帕米80—160mg,3/d;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1/d;同类制剂有氨氯地平5—10mg,1/d;非洛地平5—10mg,1/d。


5,硝酸酯制剂:可扩张冠状动脉,使有病的冠脉、侧支循环的血流均增加,并使静脉张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减轻心脏前负荷、可轻度降低动脉血压、使心率加快等。降低心肌耗氧,使心绞痛缓解。

短效硝酸酯的常用制剂有硝酸异山梨酯,口服每次5—20mg,4—6/d,附后15—30分钟起作用,持续3—5小时;5-单硝酸异山梨酯20—40mg,2/d,口服;2%硝酸甘油油膏或贴剂(含5—10mg)涂或贴在胸前或上臂皮肤而缓慢吸收,可预防夜间心绞痛发作。

由于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的作用机制不同,所以,联合用药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目前最常用的联合用药方案:

1,地尔硫卓与硝酸酯类

2,钙通道阻滞剂与β受体阻滞剂

3,维拉帕米与硝酸酯类

4,硝酸酯类与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可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β受体阻滞剂则可抵消这种不良作用。

5,β受体阻滞剂与钙通道阻滞剂、长效硝酸酯类合用。

(本文由罗民教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我进行删除。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私聊联系,共同探讨。关注本文作者,获取更多医学知识,欢迎点赞、评论、转载,共同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