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武功縣有什麼小吃?

用戶50242094154


中國農耕文明發祥地!一縣一品公益助農,武功特色農產品獼猴桃

武功縣隸屬於陝西省咸陽市,縣域位於關中平原腹地,東接興平市,南臨渭水與周至縣相望,西靠楊凌高新農業示範區、扶風縣,北和乾縣接壤。是周人始祖后稷教民稼穡之地,也是大漢忠臣蘇武的故里、唐太宗李世民的誕生地。秦孝公十二年設郡縣,邰地分為武功、邰、美陽三縣,屬內史。武功縣治所在渭河南今周至、眉縣之間。1949年5月19日武功縣解放,隸陝甘寧邊區咸陽分區。1983年10月,武功縣屬咸陽市。

蘇武紀念館位於武功鎮龍門村前的臺地之上,東臨漆水,西依鳳崗。蘇武墓穴東向,背附青山,漆水河自墓前蜿蜒而過,依山傍水,環境優美,為“武功八景”之一。該紀念館佔地面積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80平方米,其主要建築依次為仿漢闕門、蘇武牧羊銅像、南北陪殿、蘇武大殿、南北祭亭、蘇武墓祭臺、墓冢。蘇武(前140—前60)字子卿,杜陵(今陝西西安西南)人,代郡太守,蘇建之子。天漢元年拜中郎將。

教稼臺為周人始祖后稷教民稼穡的歷史遺蹟,位於武功縣武功鎮東門外,是全國唯一的一處古農業名勝,被列為關中四大名臺之首。作為歷史上最早的農業科學技術研究推廣機構,教稼臺巍峨矗立於距國家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8公里處的武功鎮。相傳為后稷向人們宣講稼穡百穀之道的場所。原一矩形土心磚砌平臺,下大上小,呈覆鬥狀,中有洞門,為來往車馬行人必經之路。洞門東口上有寬約1米、長約2米的石刻,其文曰:“教稼名區”。上款為“道光五年(1825)正月重修”,下款“知武功縣事鄧兆桐立”,西口上為“教稼臺”。教稼臺四周垂柳依依、翠柏常青、花繁葉茂、爭奇鬥豔。若遇天氣晴朗,遊人登臺覽勝,長川曲幽、漆水映帶、田野碧綠、白雲藍天、太白屏南、梁山攏北,一切自然美景盡收眼底。

一縣一品(武功獼猴桃)

武功獼猴桃體型飽滿、濃綠色果肉、味酸甜,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適宜便秘者、癌症患者、高血壓患者、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者。武功獼猴桃品種主要以“秦美”“徐香”“紅陽”等為主。 

薄、筋、光;酸、旺、香——武功鎮旗花面


點擊右上角,您的關注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中國農林科技網


  








今夜星光燦爛


1、普集燒雞

色亮、肉爛、味香、百食不厭,歷史悠久,遠近聞名。
普集燒雞為陝西省咸陽市久負盛名的傳統名菜。始產於武功縣普集鎮。普集燒雞雞形完整、勻稱、飽滿,皮色新鮮,顏色醬紅,油光亮澤,肉嫩離骨,酥爛無渣,醇香可口。
起始於河南人氏郭志平,屬清乾隆年間宮廷飲食秘方,輾轉流傳到武功。在武功縣乃至西北省區享有盛名,成為武功飲食業的壓臺戲。是典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2、旗花面

據傳明孝宗的正宮娘娘不食,張榜招廚,烹煮雞湯伴以雞蛋餅,切成菱花狀,佐以香料,雞油上飄蔥花,細面些許,後即食。具有薄勁、光、稀、煎、汪、酸味出頭等特點,風味獨特。武功京官傳至鄉間,流傳於今。

說野史


武功縣小吃可多啦,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普集燒雞、旗花面,跟其他陝西地方一樣,比如涼皮,豆麵糊塗,油茶,凍凍,韭菜盒盒,涼調豬頭肉,還有麥飯菜,攪團,北韓麻花,辣子面,油膏,蜂蜜粽子,醪糟,粉湯等等,實在不勝枚舉,很香,很好吃,很有特色。


天空蝙蝠飛


董先生個人觀點:

一,武功好吃的很多。

二,但能說上特色的就是燒雞。

三,還有就是旗花面和周內縣有區別。

四,有空自己去親自去品嚐一圈吧。

五,晚安啦。


大聲叫我董先生


武功中華農都之稱,后稷設臺教民樹五藝,種植農業,粒食萬民!教稼臺,世界上最早的農業研究技術培訓技術院校機構單位之一!關中名臺之一,教稼臺位於武功古鎮東門外,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是中華民族農耕文明文化發詳地! 教稼聖地!傳承農耕文化,發揚現代農業化!民以食為天!武功八景之一,教稼臺封后稷官!武功古鎮歷史悠久文化深厚!











關中阿會帶你喋美食


非常抱歉!沒去過也不懂武工縣,不知道武工縣具體有哪些特色小吃。

不過肯定會有一些,每個地方都會有幾個成為當地的特色小吃。

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獨特的飲食習慣和方法時間長了就會變成當地的特色小吃。

據說一個人的飲食習慣主要是在六歲前形成,六歲前經常吃的就會成為最愛,自然也就推動了當地的特色小吃形成。

加上每個人都會有新鮮感又間接推動了別人的特色小吃的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