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市值蒸發7000多億,騰訊正式宣佈!

4月26日,騰訊控股收盤價為382.2港元,創下三個月以來的新低。按照1月23日474.6港元的峰值計算,騰訊跌幅已超過19%。按照當前95.23億的股本計算,騰訊市值在三個月內蒸發了約8780億港元,摺合人民幣約7024億元。

跌幅之大讓市場“瞠目結舌”,要知道,同為國內互聯網第一梯隊的百度總市值才873.54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5532億元。也就是說,騰訊在短短三個月時間內蒸發的市值近乎1.3個百度。

市值蒸發7000多億,騰訊正式宣佈!

其實,我們曾在“騰訊還能怎麼掙錢”這篇文章裡對騰訊的“跌跌不休”有過相關解讀。一方面,騰訊2017年的財報暴露了其主營業務表現疲軟。另一方面則是頭號股東Naspers減持,或多或少都對市場形成了衝擊。而Facebook的數據洩露醜聞曝光,也讓全球投資者重新審視對互聯網和社交媒體股的預期。

諸多不利因素下,騰訊的市值大規模蒸發也就在意料之中了。與此同時,馬化騰的個人財富也大幅縮水。今年3月份,胡潤研究院發佈了《2018胡潤全球富豪榜》,當時馬化騰以2950億元的身家成為全球華人首富,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則以2600億元財富緊隨其後。但隨著騰訊股價的持續下跌,現在,馬化騰的身家已經不及許家印,退位華人首富。

不過,小馬哥自己好像並不糾結“首富之位”花落誰家,對騰訊未來的發展也一如既往地保持信心。在被市場評論為“表面光鮮、內裡難堪”的2017年騰訊財報公佈後,馬化騰表示:“這取決於投資者到底看短期業績還是相信騰訊的長期故事。”

市值蒸發7000多億,騰訊正式宣佈!

騰訊在過去十年間通過“鉅額流量”實現了爆發式增長。但對於互聯網巨頭們來說,“流量天花板”是一個必經的關卡。一方面,越成熟的產品,就越容易面臨“用戶增速放緩”的局面,有如騰訊旗下的QQ、微信等產品。

另一方面,巨頭們還要扛住來自新興產品的分流壓力,在這個信息分發變革的時代,用戶可選擇獲取資訊、建立社交的途徑越來越多。這就意味著,騰訊不僅要守住自己的“地基”,還要避免其它新興產品突襲自己的“流量城堡”。

所以騰訊的應對策略之一,就是打破流量壟斷。近年來,騰訊參股了多家互聯網公司,通過流量置換穩住自己的根基,並且保證營收業績。比如國內電商領域“頭號玩家”京東,佔有出行市場最大份額的滴滴出行,與傳統行業連接緊密的美團點評、大眾點評,中國最大在線分類廣告網站58同城,新興互聯網出行工具摩拜單車,短視頻領域三巨頭之一快手,網絡問答社區知乎等等。

市值蒸發7000多億,騰訊正式宣佈!

互聯網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庫,誰掌握更多資源,誰就擁有更多的話語權,但誰掌握了全部的資源,誰就可能會從鋼絲上跌落。巨頭們深知這個道理,所以近年來,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科技巨頭頻繁的併購和參股其它公司。這不僅是騰訊的轉型,也是整個互聯網格局變化的投影。

但問題在於,參股這些公司,能夠為騰訊帶來多少真正的流量?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會有頂點,頻繁投資解決不了新生平臺擠壓用戶的核心問題。歸根結底,互聯網用戶終究是有限的,騰訊能在未來的戰場能有多少分量,還是要看它能有多少自主孵化的原創產品。畢竟只有投行才會以投資為驅動要素,而騰訊並不是投行。

市值蒸發7000多億,騰訊正式宣佈!

如果說投資併購各類企業是騰訊順勢而為的轉型,那麼集中在視頻、支付、雲和智慧零售等領域發力,則是騰訊接下來真正要書寫的長期故事。在2017年財報公佈後,騰訊方面表示未來會加大在上述領域的投入。對此,我們也有一些解讀:

第一,付費時代的來臨刺激了網絡視頻的爆發,這一市場對於騰訊來說還有很多可以“施展”的空間。從2017年整個移動互聯網趨勢來看,遊戲行業一家獨大,網遊用戶達到4.43億。而網絡視頻行業迅速爆發,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絡視頻的用戶規模達到5.65億。對嘗過“遊戲福利”的騰訊來說,尚處於增長期的網絡視頻領域,是必須爭奪的“城池”之一。

第二,增強自己在移動支付領域的領導地位。一方面,互聯網移動支付領域被兩大巨頭獨佔,但微信多年來沒繞過“發紅包”的宿命,支付生態圈始終與支付寶存在差距。但隨著小程序的接入,微信支付的線下商業流量增長空間也就隨之擴大。另一方面,支付也是銷售騰訊自身的互聯網金融產品的重要平臺。所以支付領域,必然是騰訊要爭奪的第二大“城池”。

第三,雲技術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術之一。移動互聯網的下半場,是人工智能的開端,搶佔全球AI高地,是當下所有互聯網科技企業的目標,騰訊不會甘心落後。

第四,通過智慧零售進一步佈局線下。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騰訊密集宣佈投資永輝超市、家樂福、萬達商業、海瀾之家以及步步高等企業,緊接著2018年2月下旬,騰訊在集團層面成立智慧零售戰略部,開始調動各方資源,統籌做零售。對於線上流量已顯隱憂的騰訊來說,智慧零售成為了它進軍線下的橋樑。

市值蒸發7000多億,騰訊正式宣佈!

由此來看,連續下跌的股價和不斷縮水的財富未嘗不是騰訊在轉型期的陣痛,畢竟網絡視頻、支付、雲、智慧零售等領域都屬於短期內難看見盈利的行業。從“社交巨頭”到“遊戲巨頭”,既要守住根基,還要拿下更多“城池”,馬化騰擴張騰訊帝國的野心一直都在。

只是體量巨大的騰訊想要轉型並不輕鬆,巨頭的轉身往往伴隨的也很有可能是神話跌落。被分散的流量,以及用資本彌補“缺乏原創”的悲傷,在新一輪的戰場上,在馬化騰所說的長期故事裡,騰訊的下一個光環又會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