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覆盤600億龐氏騙局善林金融:瘋狂的團隊、失控的資本

覆盤600億龐氏騙局善林金融:瘋狂的團隊、失控的資本

善林金融事件塵埃落定。

4月24日,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車-上海”通報,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簡稱“善林金融”)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涉案金額逾600億元。法定代表人周伯雲、執行總裁田景升、“幸福錢莊”負責人陶劍勇等8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已經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批准被執行逮捕。警方通報指出,“善林金融”通過借新還舊的方式償還前期投資人到期本息,系典型的龐氏騙局。

《華夏時報》此前報道,4月10日,善林金融總部被曝遭上海警方突擊檢查,高管被控制,員工被解散。4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官微曾通報,4月9日,善林金融法定代表人周某某因涉嫌違法犯罪,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已依法立案偵查。周某某等犯罪嫌疑人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通報稱,4月9日周伯雲向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自首,稱公司在全國範圍內向社會不特定公眾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已產生巨大資金缺口致使無法兌付投資人本息。公安機關隨即開展調查。

覆盤600億龐氏騙局善林金融:瘋狂的團隊、失控的資本

本報記者注意到通報案情6大重點:

1、涉案金額600餘億

自2015年2月起,犯罪嫌疑人周伯雲又在互聯網上開設“善林財富”、“善林寶”、“幸福錢莊”、“廣群金融”等線上理財平臺,對外大肆銷售非法理財產品,涉案金額600餘億元。

2、8人被捕

截至發稿時止,“善林金融”法定代表人周伯雲、執行總裁田景升、“幸福錢莊”負責人陶劍勇等8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已經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批准被執行逮捕。

3、“線上”、“線下”交易模式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線下1000餘家門店

經警方調查,“善林金融”採用傳統的門店推銷與互聯網營銷相結合的“線上”、“線下”交易模式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自2013年10月起,犯罪嫌疑人周伯雲在未經批准的情況下,在全國開設1000餘家線下門店,招聘員工並進行培訓後,通過廣告宣傳、電話推銷及群眾口口相傳等方式,以允諾年化收益5.4%至15%不等的高額利息為餌,向社會不特定公眾銷售所謂的“鑫月盈”、“鑫季豐”、“鑫年豐”、“政信通”等債權轉讓理財產品。

4、營造“大而不倒”影響騙取投資者,騙來的錢供實控人任意使用

“善林金融”通過推出各種不同期限、不同收益率的理財產品,吸收社會大眾資金形成資金池,供周伯雲等人任意使用。為了使“善林金融”這家公司看起來“家大業大”,更是不惜花費公眾鉅額資金,大規模開設線下門店,支付員工高額工資和高額提成,同時做足包裝宣傳,在民眾中營造“大而不倒”的公司形象,騙取投資者的信任。

5、定性:典型的龐氏騙局

經查,“善林金融”對外宣稱的投資項目並無盈利能力,其通過借新還舊的方式償還前期投資人到期本息,隨著時間推移,資金缺口越來越大,最終導致崩盤。

據此,“善林金融”系典型的龐氏騙局,已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下一步,警方將全力查清案情,追繳涉案贓款,維護正常金融秩序。

6、警方:最限度挽回投資人損失

警方提示:公安機關現正對此案開展全力偵查,將最大限度挽回投資人的損失。請各地投資人攜帶本人身份證複印件、合同複印件及投資、轉賬憑證等有關資料到本人戶籍地或者實際居住地公安機關經偵部門或派出所登記、報案,主動配合公安機關開展調查取證工作。

《華夏時報》此前對善林金融進行了多次報道,簡單覆盤回顧:

起於房地產

善林金融法定代表人為周伯雲,據悉,周伯雲於2006年起涉足地產和建築行業,先後創辦了佳倫地產和隆盛地產等公司,2008年進入金融業,在北京創立了高通盛融基金公司,後開始佈局小額貸款公司等金融領域,2013年創立善林金融。

善林金融註冊於上海自貿區,註冊資本12億元,實繳資本未知,為周伯雲個人獨資企業。旗下擁有善林資產 、善林技術 、善林商務諮詢等多家子公司,專業從事互聯網金融信息分享、諮詢服務、出借諮詢服務等金融業務,在北上廣深等國內一二線城市設有分支機構,服務範圍遍及全國。

2015前後,互聯網金融熱在全國風聲水起,善林金融開始趕淌這趟班車。警方公示的三家平臺善林寶、幸福錢莊(億寶貸)、善林財富等三家互聯網金融平臺,分別上線於2015年3月、2015年6月、2016年5月。

第三方數據網貸之家數據,截至案發,善林財富待還餘額201793.38萬元,待收投資人數41941人,待還借款人數66885人;善林寶待還餘額19242.81萬元,待收投資人數2947人,待還借款人數4295人;幸福錢莊(億寶貸)待還餘額51943.48萬元,待收投資人數12523人;待還借款人數18088人。

覆盤600億龐氏騙局善林金融:瘋狂的團隊、失控的資本

善林金融自身除善林財富、善林寶之外,周伯雲還對外參與多個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投資。天眼查資料顯示,其作為法人的註冊公司有12家。周伯雲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意真(上海)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推出”指尖貸“APP。

其中,善林金融關聯公司主要為高通盛融財富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高通盛融”),兩家公司都為實際控制人周伯雲控股公司。

高通盛融旗下設置了多個有限合夥企業從事新能源等領域的產業投資,較有名的是參與安源客車項目的投資。同時,高通盛融對外投資28家公司,旗下尚有多個平臺,如鑫隆創投、微美貸(已停業)等,此外還有一個眾籌平臺點贊網。

另外,其作為第一大股東的上海廣群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旗下有喵喵客互聯網理財產品,速速融互聯網消費信貸產品,還有廣群創投、廣群財富管理等。

高調宣傳品牌增信

2016年1月,善林金融正式宣佈與中國女排攜手合作,並舉行盛大的簽約儀式,多位女排名將到場。

善林金融董事長周伯雲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道:善林金融在踐行普惠金融的過程中,嘗試了多種創新方式,此次攜手中國女排,將互聯網金融與體育跨界結合,相信這種創新模式能為雙方未來的發展帶來更多助力。

其後,善林金融參與中國女排高級贊助商,在央視黃金段、各大衛視甚至紐約時代廣場、倫敦希思羅機場投放廣告,同時參與發起各類公益活動,這些成為善林金融對外的標籤。

巨大的曝光量為善林金融帶來品牌知名度,也迷惑了大量的投資者;而周伯雲獲得不同機構頒發的名目繁多的獎項,儼然已成為了熱衷公益的實幹民營企業家。

與此同時,善林金融的門店開到全國各地,為吸引投資者上門,其裝修可謂豪華。一位上海資深互金從業人士稱,“善林金融光是裝修一個前臺就花了200多萬,不是自己的錢不心疼”;

這跟之前的e租寶、錢寶網類似,喜歡高調打廣告、包裝自己,善林金融在花錢包裝自己上從不吝嗇。

除了搭互聯網金融這班車,善林金融還蹭起了PPP這個社會大熱門。

2016年起,國家開始大力推廣PPP模式(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而善林金融及周伯雲開始看中PPP的社會效應。

由於PPP和互聯網金融都是新生事物,有些模式還在探索中。

周伯雲藉著這兩股熱潮對外宣稱,非常看好互聯網金融與PPP模式,“我國經濟發展根本上需要將實體經濟搞活,通過互聯網把資金與實體經濟結合是一個非常好的途徑。尤其是在相對比較落後的中部、西部地區,完全靠政府推動效率可能會低一些,民間也推一把,政府和企業通過PPP結合,這樣的效率才是最高的。”

覆盤600億龐氏騙局善林金融:瘋狂的團隊、失控的資本

當國家發佈第三批PPP示範項目時,善林金融緊跟著發佈宣傳稱“PPP又快又實的推進。”其後善林金融又放出聲音“PPP成為互聯網金融投資的新選項。”但事實上,PPP作為政府項目,收益率只有7%、8%,而善林金融給投資者對接的資金往往有10%以上。

蹭PPP的熱點

善林金融多次公開稱自2016年起開始積極佈局貴州和西部一些省市的PPP項目。

根據投資者的合同書,一家名為中耀華建的公司闖入視野。這家公司官網公開資料顯示,中耀華建與多家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其中就包括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有限公司、高通盛融財富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這兩家金融戰略合作單位。

2016年,善林金融宣稱參與投資總規模達30億的貴州興義道路施工項目,由其旗下的高通盛融財富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為貴州中耀華建建築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回購擔保。

依據這一項目,善林金融曾推出政信通產品,以由貴州市政府做保障,中耀華建承建,高通盛融投資公司作擔保等信息作為宣傳點,用收益高,資金穩健等特點吸引投資者投資。

然而,根據全國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公示,善林金融並沒有投入資金參與該項目,這一信息屬於虛假宣傳。

2015年7月13日,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監察總隊對善林金融做出了罰款55萬元的處罰通知。

處罰書顯示,善林金融在宣傳資料上稱,“善林公司在積極參與市政建設貴州興義道路施工項目中,目前公司已參與規模達10億,預計項目總規模為30億”等內容。事實上,當事人並未投入資金參與上述項目,該宣傳內容與事實情況不符。

線上與線下

警方通報稱,善林金融”採用傳統的門店推銷與互聯網營銷相結合的“線上”、“線下”交易模式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對於善林金融而言,要讓公眾相信其所宣傳,除了在民眾中營造“大而不倒”的公司形象,還離不開龐大的線人人員團隊。工作人員推薦金融產品的主要依據則來自於善林金融的那些誇張的宣傳。

一方面,做足廣告的包裝宣傳,另一方面通過支付員工高額工資和高額提成,這給員工們極大的激勵。為了拉顧客員工陷入瘋狂,不僅將自己的錢投入,甚至拉上親戚朋友等,善林金融的相當部分投資者來自於其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的親屬和朋友等,這些都是普通百姓的血汗錢、養老錢等。

從e租寶到現在的錢寶網、善林金融,一個變化是增信渠道變得更加多元,像e租寶當年在主流媒體投放大量廣告,即可吸引大客投資者參與,而e租寶倒下後,主流媒體已不再接受任何這類新金融投資的廣告,於是這些投資更廣泛的來源各類網絡媒體等。

這幾年投資領域的一個變化是,由於社會普遍缺乏一個強有力的投資公信力平臺,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大量來源於微信社群、新媒體等,還有線下的熟人介紹。這和傳統熟人社會契合,一個簡單的投資收益圖,通過熟人朋友等朋友圈模式傳播,在熟人的站臺背書下,一個很簡單的騙局也難以識破,更何況善林金融已經在“上下”兩個層次進行狂轟爛炸式的洗腦。

在善林金融的整個發變過程中,曾有地方監管機構曾警示,但從整體上看,監管還存在一定的缺位,致使這個龐氏做了三年,規模膨脹到600多億。

善林的錢去哪了?

除了顯示其在理財平臺“龐氏騙局”斂財之外,善林金融涉足了一個遍佈新零售、房地產、汽車製造業等諸多資金密集型的投資大局。

有些錢可能投入了房地產開發。

善林金融實控人周伯雲就曾從事房地產開發,於2006年11月註冊了“天津佳倫宏業房地產有限公司”,至今周伯雲仍持股99.5%絕對控股。

不過,這家公司被訴訟纏身,曾10次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名單(老賴),主要原因是房子未完成無法交房以及拖欠工程款等,因商品房銷售合同糾紛被訴30餘起,被質疑項目投資爛尾棘手。

另外,鄰家便利與善林金融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覆盤600億龐氏騙局善林金融:瘋狂的團隊、失控的資本

據官網信息,鄰家便利店隸屬於鄰里家(北京)商貿有限公司,公司成立於2015年5月5日。查詢鄰里家工商資料不難發現,擔任這家公司監事一職的項建安還是北京萬卓智匯商貿有限公司的大股東、佔股40%,持有另外60%股份的,是高通盛融財富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而高通盛融恰恰是善林金融創始人周伯雲投資的公司之一。

2017年8月21日,鄰家便利店在北京的門店突破100家,當時鄰家便利的微信公眾號發文稱,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超商事業部總經理劉靚、善林金融商超事業部運營中心總監金和、善林金融的子公司高通盛融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裁陳駿等善林系管理人員參與了該店的剪彩儀式,隨後劉靚還代表善林金融做了開業致辭。

根據爆料稱,在善林金融內部,鄰家便利被視為兄弟企業是眾所周知的,甚至善林金融的員工拓展客戶時,都會以“老闆不只做金融,還投資鄰家便利店等實體經濟”來為平臺背景加分。

至於其他,有待進一步追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