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曹操的求才三令是怎样的历史典故?

青年史学家


曹操爱才,故三次颁发求才令。里面包括了大量的历史典故,若不知晓,很难理解求才令的内容。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春令中曹操引用了三条典故。

【一】“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的典故,今文献中无详细记载。“老”,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家庭中的总管之类的职务。滕、薛是春秋时期二个弱小国家国名。此典故意在说明平台的重要性,即便有才能的人,也要依托好的平台,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孟公绰”如果在滕、薛这样的小国,即便贵为大夫,也英雄无用武之地。若干在赵国、魏国这样强大的国家,即便作卑微的贵族家庭的总管,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二】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此为吕尚(姜子牙)钓鱼于渭水,周文王求才若渴,不计其出身卑微,重用吕尚,终辅佐文王、武王完成灭商建周大业。

【三】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此处引用西汉开国名臣陈平典故。《史记》《汉书》未载陈平与嫂子私通(盗嫂)事,而载有陈平嫂不满陈平的哥哥优待弟弟悠游无为,自己与丈夫却要努力劳作供养陈平,口出怨言,被陈平哥哥休弃之事。“受金”指陈平在刘邦手下,收受将领们的财物贿赂事。“无知”,此处指陈平同乡、刘邦的属下魏无知,陈平原为项羽部下,后投靠刘邦并得到重用,即魏无知推荐的结果。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令中,曹操继续引用陈平的典故,还引用了苏秦的典故。

苏秦,战国时纵横家代表人物。“头悬梁,锥刺股”就是他的励志事迹。曾游说六国联合抗秦。自己亦得佩戴六国相印,显赫一时。其事迹可详见《史记》卷69《苏秦列传》。

曹操所说的“陈平定汉业”,是指刘邦能够战胜项羽,以弱胜强,陈平策划的若干谋计非常关键,如陈平策划离间计,让项羽对最重要的谋士范增产生疑心,直至逼走范增等。苏秦济弱燕:战国时,燕国弱小,且发生内乱。齐国趁机起兵,几乎灭亡燕国。燕昭王即位后,励精图治,又使苏秦至齐国游说,使齐国忽略了对燕国的防范。燕昭王又联合其他诸国,攻打齐国,几乎灭亡齐国。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秋八月令

曹操提到了伊挚:即辅佐商汤灭夏的名臣伊尹。

还有傅说:商王武丁时的一名奴隶。史书记载武丁睡梦中梦到仙人指点他寻找傅说辅佐,可致国家兴盛。武丁不拘一格重用傅说,终使商朝强盛。

第三个曹操提及的历史人物是管仲:春秋初齐国人,品行不端,原为公子纠属下,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君位,管仲用箭射桓公,几乎杀死桓公。桓公即位后,迫使公子纠自尽,囚禁管仲,但桓公素知管仲奇才,释放管仲,并用之为齐国相。在管仲协助下,励精图治,实现霸业。


曹操还提到了萧何、曹参:他们都是西汉开国名臣。原皆为沛县县吏。地位卑微。后追随刘邦,成就大业。二人先后为汉朝丞相,是“休养生息”无为而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实施者。

曹操提到的韩信,是西汉开国名臣,少受胯下之辱,终协助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

曹操提到的吴起:鲁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所说的吴起杀妻自信事,指吴起在鲁国时,一次齐国侵犯鲁国,鲁君任命吴起为统帅,抵抗侵略。有人向鲁君进言,谓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吴起不可靠。为保住官位,吴起杀死妻子,向鲁君和鲁国人表明自己绝不会背叛鲁国的志向。“散金求官”,指吴起为谋求官位,向执政者馈送贿赂事。“母死不归”,指吴起在外做官,母亲去世后,吴起不遵守礼仪,回家奔丧处理母亲的后事。

吴起虽然品信不端,但有卓越的才能。他在魏国任职时,实行军事改革,增强魏军军力,战国初魏国国力、军力强大,与吴起有密切关系。吴起在魏国时,秦国不敢轻易地侵犯魏国。吴起后遭到魏君猜忌,于是来到楚国,受楚悼王信任重用,实行变法。楚国国力强盛。三晋(此处指由春秋时北方强国晋国,至战国时分裂为韩、赵、魏三国)不敢侵犯楚国。

上述诸人或品行不端,或出身卑微。但其共同点是皆具有经天纬地之才。曹操求才,不注重出身,品行,更注重才能,故曹魏集团人才济济。


青年史学家


这个问题有书君来回答吧。

曹操的“求才三令”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是指从公元210年到217年的七年间,曹操三次下令,广求天下人才,充分体现了曹操作为卓越的政治家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心胸气度。令本无名,因内容都涉及访求人才,故后世史家将其合称为“求才三令”。


第一次:建安十五年(210年)

背景:208年赤壁之战,曹操败回北方,南北鼎立的态势初步显现。

内容: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


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释意:自古接受天命及中兴的英主,都是与贤人君子共同治理天下。如今天下未定,正是用人之迹。像孟公绰(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清心寡欲但才能一般)这样的清廉隐士,在晋国的赵家、魏家做家臣会很轻松,但如果做滕国、薛国大夫,就会显得能力不足。


如今天下有没有太公姜尚(在渭水边钓鱼,80岁才遇到周文王,成就灭商大业)、陈平(西汉开国功臣,道德水准太差,在家时与嫂子通奸,投奔刘邦后收受将领贿赂。但得到刘邦的同乡魏无知的推荐,终于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请大家不计其德行,唯才是举。

第二次:建安十九年(214年)


背景:曹操击败韩遂、马超等割据势力,平定关中返回洛阳,伏皇后策动伏氏诛杀曹操的事情败露,曹操毒杀伏皇后。

内容: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


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观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释意:有德行的人未必有才,有才的人未必有德行。陈平、苏秦(战国时期提倡六国合纵抗秦,最厉害的时候身佩六国相印,曾经凭嘴巴说服齐宣王归还攻占燕国的10座城市,但他反复无常,在燕国时还与燕易王的母亲通奸)都不是有德行的人。


但陈平辅佐刘邦建立西汉,苏秦帮助燕国强大。所以说,人才都有短处,不能因为他有短处而不看到他的长处。

第三次: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八月


背景:三国鼎立的形势已确立,曹操已于前一年由魏公进爵为魏王。

内容: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


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


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


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疑。

释意:伊挚是辅佐商汤灭夏的开国功臣,出身于厨师,以陪嫁奴隶的身份到商汤身边。傅说是商王武丁时从事筑墙的奴隶(奴隶工,混得比农民工还惨)。武丁重用傅说,终使商朝强盛,史称“武丁盛世”。


萧何、曹参、韩信、陈平都是西汉开国功臣。


吴起是战国名将、改革家,但此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齐人攻鲁国,鲁国准备用吴起为将军出兵抗齐,但吴起的老婆是齐人,鲁国怀疑他。于是吴起立刻杀掉妻子,最终率领鲁军大败齐国。


后来在魏国时实施军事改革,建立魏国精锐部队武卒,在阴晋之战中以5万击破秦军50万,一生70余战,从无败绩。


在楚国推进改革,楚国强盛一时,史书称“诸侯皆患楚之强”。如今天下该不是有品德完美的人吧?只要有勇敢的,或者可以做文官的,或者有治国用兵之术的,哪怕他有污名,品行有亏,甚至不仁不孝,都可以举荐。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汉末倾颓,政治社会各方面趋于全面崩溃,官吏选拔的察举制已名存实亡,成为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手段,世家以一代一代的官荫,把持控制民间风评,士人荐举,引入私门,还出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等怪象,都说明人才选拔出现严重危机,曹操在乱世中脱颖而出,消灭二袁、吕布、刘表等割据势力,平定河北和中原,只剩南边二刘和孙权等势力苟存。208年南征,赤壁乌林一役,曹操大败北归,之后平定朝中内乱,又向东南耀兵,在210年发出求贤第一道诏令。


求贤令写道“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指出人才的重要性,和求贤若渴的心理,对当时重视世家豪族出身的选拔方式不以为然,提出只要是人才,就会得到重用,不会求全责备注重家风名声。(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这一道求贤令,其实相当于向世家大族宣战,打破他们在政治上的垄断优势,引入寒门士子和民间人才,冲涤固有传统,为维护统治注入新鲜血液。

就在赤壁之战前后,曹操也在宴会上作了一首名传千古的乐府诗《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达了对贤才思之若渴,求之不得的心理,向天下展示虚怀若谷,见贤必亲,有贤必用的用人风格,这是求贤令出台的先声,而与第一道求贤令同时颁发的还有一份《让县自明本志令》,这是曹操反击政敌而作出的姿态,与求贤令相辅相承,打击敌人,强化自身。(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求贤第二道诏令是在214年颁行,称《举士令》或《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这一时期,曹操攻打孙权,在濡须口大战,捕获了东吴将领公孙阳,春水上涨回师。(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在政治上,终于实行了荀彧固争而不能实行的天下九州制,地位从“参拜不名、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进一步为魏公,既有封国又有公爵,于是出台了第二道求贤令“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提出只要有才就会得到任用,暗藏的话意就是顺从我者无论品行如何,都有高官厚禄。

217年,曹操又发出第三道求贤令,称《求逸才令》或《举贤勿拘品行令》,大胆地提出对于能胜任将军、郡守,却背上坏名声的人、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都要重用“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曹操三道求贤令,一道比一道急切,一道比一道直白,固然表达了求贤若渴的心理,也是曹操政治攻势一波比一波凶猛的体现,陈寅恪先生认为,这是曹操在思想上的代汉,指出曹操欲取刘氏之皇位而代之,则必先摧破其劲敌士大夫阶级精神上之堡垒,即汉代传统之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最重名教,重视品德,曹操三令,与儒家名教唱反调,拆儒家的台,专门摧毁汉朝的统治基础,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