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重庆和贵阳,为什么不成立渝贵城市群,而是成都和重庆的成渝城市群呢?

变有钱干啥都行


还真不瞒你说,要算起来,贵阳和重庆的联系,实际上,未必不如成都和重庆,特别是高铁开通之后,现在贵阳到重庆,也就2个小时左右,很多贵州人到重庆旅游,也有很多重庆人到贵阳买房。

△成都市区

历史上,重庆和贵州的渊源之深,非常人可想象!古代的重庆曾经被称为“夔[kuí]州”,当时有“一监、三军、十州”的说法,当时夔州的都督府,位于云安郡,而“黔中郡”就属于“夔州”的十大下州之一,也就是黔州,至今,重庆市区还有一个黔江区。而“黔”,就刚好是贵州的简称,可见,还是有一定渊源的。

反而是重庆和四川,分别大致处在历史上的巴国和蜀国区域,相互之间的风俗差异,还是不小的,一个是夔州,一个是益州,而益州就是成都天府平原一块区域。

一直是到元明清时期,重庆才隶属的四川行省,而也正是在这个阶段,贵州也单独建制成为行省级别的地区,也就是说,有点类似于:把贵州黔地单独拆分出来,剩下的重庆就归于四川的意思。

至今,重庆和黔北地区的民风,都是耿直爽快,敢闯敢拼的性格,无论是饮食口味、乡音方言等方面,都很类似。

△重庆市区

最近这些年设的“国家级城市群”,有“成渝城市群”和“黔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主要以成都和重庆为主(“成”在“渝”前面),而黔中则是以贵阳、安顺和遵义为主。

其实,说起来,如果把贵阳和重庆规划为“渝贵城市群”(渝在前,贵在后),对于重庆和贵阳来说,优势都是很明显的,重庆体量比贵阳大很多,在各项合作方面,都会很有主动权,而贵阳也可以联合重庆的资源,借力强强联合。

但这样一来,成都孤悬于川西,就显得的有点孤单了,所以,回过头来看“成渝城市群”,如果说从“对成都的照应”等角度看,成都获益是颇丰的。

△贵阳市区

贵阳和重庆,其实哪怕没有“渝贵城市群”,其实双方之间的交流也是很密切的,目前成都到重庆也是2个小时左右,而贵阳到重庆也是2小时左右,时间距离相差并不算大,另外,贵阳得天独厚的气候、宜居条件,几乎没有地震等地质灾害,对重庆人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而成都,还是需要主动加强和重庆之间的联系,才能不辜负“成渝城市群”的良苦用心。

总之,不管怎样,希望西南渝、贵、川三城,都能团结一心,不要地域攻击,有福一起享,同意请下方点赞!


贵阳小数据


个人认为,之所以建立成渝城市群而不是渝贵城市群,是多个原因决定的。

历史因素

成渝,自古以来就有一个“巴蜀”之称,这里的语言、饮食、风俗、艺术都自成一体,语言同为西南官话,差别不大;而饮食习惯方面,以川菜为主,重辣重麻。而1954年,重庆曾经被中央划入四川省,这就更加拉进了两地的关系,这是贵阳所不能比的。


(重庆)

经济因素

成为城市群,经济是最好的支撑因素。成渝城市群,包括四川省成都市、泸州市、德阳市、自贡市、内江市、乐山市、达州市等15个地级市,重庆市主城九区,以及涪陵、合川、荣昌、垫江、铜梁、潼南、綦江等27个区县以及开州、云阳部分地区,这里城镇分布密集,拥有1个超大城市、1个特大城市、6个大城市以及众多中心城市,面积超过2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9000万。如果换成贵阳来看,远远达不到这个规模。这里拥有成都、重庆这两座大城市,又同为国家中心城市,为成渝城市群注入了强大的经济力量,仅2016年,成渝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就超过4.8万亿元


(成都)

地形因素

地形决定了交通建设。成都距离重庆与重庆距离贵阳的距离都差不多,但是显然来看,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而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两市之间的地势较为平坦,而重庆相隔贵阳之间就有很多大山,交通不如重庆到成都更为方便,这就决定了成渝城市群建设起来更为方便,两市可以更好的开展各种合作。早在1995年,成渝高速就建成通车,到现在重庆与成都之间的交通更是便捷。


其他

重庆和成都两市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成都在科技、金融、商贸、文化教育优势明显,对成都平原地区的中心城市起着着重要的辐射与带动作用,而重庆制造业基础雄厚,工业水平高,又是西南的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向东可以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对接,向南经过西南出海通道可与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紧密相连,成为西南地区连接华中、华南地区的枢纽。


爱尚重庆CQ


对于我国西南地区为什么把重庆和成都弄在一起成立成渝城市群,而不是把重庆和贵阳并列在一起成立渝贵城市群这个问题,我自己考虑了两点原因,下面我来给大家分享。

经济因素

一个层次群需要一个或两个甚至多个核心城市,当核心城市数量多于一个时,那这两个城市就要在经济上和地位上基本对等。



看看我国其他三个主要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属于一个老大上海和几个实力对等的小弟杭州,南京,苏州,宁波为核心组成的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是直辖市和首都北京和直辖市重要港口城天津以及未来能比肩深圳普通的雄安组成的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是两核广州和深圳组成的城市群,以上三个城市群感觉从实力分布比较均衡没有头重脚轻的感觉。


如果把贵州和重庆放在一起组成渝贵城市群,总会感觉重庆是域内绝对老大哥,给人造成一种不平衡感,就不如把重庆和成都放在一起,像珠三角那样,形成两个核心,并且两个核心势均力敌的城市群,这样更能带动周边小城市发展。

地理因素

地理因素是限制能不能把两个区域规划成同一层次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

我们来看一看一些例子,山东半岛城市群和辽中南城市群,因为有海峡的阻隔所以被分成了两个城市群。汾河谷地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看起来也比较接近,但是因为黄河,山地,的因素也是两个独立的城市群。

显然重庆和贵州省的城市在地理上差距很大,一个在高处云贵高原,一个在四川盆地,如果这样被化成一个城市群的话,以后基础设施的建设会相当困难。不如把,同吐四川盆地的重庆和成都划在一个城市群。


张尧自媒体


好久没有回答问题了,不请自答,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历史背景和现实环境进行分析看待,当初选择构建成渝城市群而不是渝贵城市群主要是基于如下几点考虑。

1.成都,重庆均为四川盆地内的最大的两大城市,整个四川盆地人口一亿多,物产丰饶,自古多俊杰贤能。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历来为各中央王朝所在区域布局中极为重视,重点开发和投资。

2.成都和重庆高校云集,智库众多,地方和国家在规划和指定区域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参考这群人的意见。成都重庆在当时的体能就摆在那里,西南要发展城市群在那些年,如果不首先考虑成渝城市群,情理上说不过去,从科学和论证上也是必然是优先考虑成渝城市群。重点打造,国家全力支持,所以才有今天成渝城市群成为中国城市群的第四极的排位。

3.重庆和贵州山水相连,人员相亲,往来也比较密切,但是贵州处在云贵高原上,发展起步晚,早些年交通建设滞后,开发成本较高,不管是人口还是各种资源在当时都无法和成都Pk。因此国家那时选择成渝而不渝贵。

4. 发展是动态的,历史是进步的,成渝城市群的发展有目共睹,贵州这些年的发展也是非常的闪耀,特别是交通建设的极大改观,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把贵州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重庆和贵州的连接渝贵城市群也就走了形成的基础和潜力。重庆加油,贵州加油。


微点打源


成渝城市群的形成是历史、经济、政治三方面的因素形成的。从历史上看古之巴蜀两国都是与中原许多国家一样共同创造了中国文明史。自秦灭巴蜀以后归于秦版图 ,在李冰修都江堰,修棧道通中原,巴蜀成为秦之大后方为统一六国作出贡献。二千多年来巴山蜀水一直连在一起,合岷江和嘉陵江而有四川。抗战期间民国政府迁四川以重庆为陪都。新中国成立后,在毛主席的号令下53年就修建了成渝铁路,使其成为大西南的第一条路。改革开放以后,珠三角和长三角以地域优势经济突飞猛,而地处大后方的成渝地区则远远落在后面。党中央发现如果成都重庆都窝在一个四川窝子里,则1+1<2,分而治之则可使之实现1+1>2。因此中央决定成立重庆直辖市,后又将成渝都市群成为厂第四个.城市群作为发展大西南的重大战略决策。现在重庆已将领有的原四川涪陵、永川、万州等地区和黔江自治州,痛加改造,现已成为GDP17000亿元,而成都也成为GDP13500亿元仅次于广州的省会城市。如果加上成渝周边的绵阳、德阳、眉山、乐山、宜宾、资阳、南充、内江、自贡、泸州等城市GDP将超过40000亿元。如果扩展到四川全省,成渝城市区GDP将远超5万亿元。


独凭栏处的


而且贵阳还有国家级新区暨贵安新区,与重庆两江新区、成都天府新区并列为西南三大新区。

未来,贵阳加大建设贵遵经济带并连接重庆,连同成渝城市群共建川渝贵经济区。共同推动西部大开发,拉近与中、东部的社会经济差距,着力提升地区发达水平,为中华复兴献出一份力!


看鉴襄阳


我来说说我的观点:

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的考量,这里包括流域,重庆和成都,同属长江流域;重庆在很长一段时间属于四川,是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和成都在语言,饮食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再看贵阳和重庆,语言有很一些差异,饮食也有差异,贵阳这边偏爱酸辣,而重庆偏爱麻辣。且贵阳属于珠江流域,贵阳这边的少数名族文化和巴蜀文化之间也有较大的差异。

我想提出这么一种设想:在西南地区成立多个城市群1.成(成都)绵(绵阳)城市群代表蜀文化,2.昆明城市群代表滇文化,3.凯(凯里)都(都匀)兴(兴义)城市群代表苗文化、侗文化,4.贵安城市群代表黔文化,5.遵渝泸城市群代表酒文化、辣文化……等(云南不怎么了解)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看法。 飞水度假村 避暑好去处(筹划中)


那年扬起帆


你想啥喔,重庆成都是嘴闹心合有血缘的兄弟,到重庆从来就没感到出省都咱自己的地盘。只有到遵义或湖北恩施钻山洞才有出省的离别情。我大四川的人都重情重义的人,行政上虽分了,但亲情是隔不断的,都互相牵挂的。虽然平常嘴上不吃亏,但兄弟和外人是不一样的哈。


沪上川人


恕我直言,强强联手会更强,而强弱联手,弱者只会被强者吞并,吸收掉。而这也是为什么成都要虹吸四川的资源一样,旁边有个国家支持的直辖市,想要抵抗重庆的虹吸,不想被重庆吞并,成都也只有吸食省内各市州,不然四川的优势资源肯定被重庆吸走。而贵阳如果加入成渝城市群,或者什么渝贵城市群,最后很有可能被吸走资源,自身却发展缓慢,不过离成都,重庆较近的遵义却极有可能发展状大。这肯定不是贵州领导愿意看到的,所以贵阳现在也开启了虹吸贵州的模式,其必然要吸食周边市县。贵州有贵阳遵义两强,一山不容二虎,遵义估计倒是特别想加入成渝城市群,来躲避贵阳的虹吸效应,而贵阳侧未必希望加入。当然某天贵阳可以和成渝三足鼎立的时候,就会主动加入成渝城市群。后话,不要以为加入城市群就一定会发达,打铁还得自身硬,不然最后只能做别人的嫁衣。看看重庆和成都这两个冤家就知道了,明面合作,暗地里又是相互竞争,两者都是优先照顾自己的利益。网上有个段子,叫360和金山打架,卡巴斯基消失了,苹果和三星打架,诺基亚消失了,可口和百世打架,非常可乐消失了。。。。。。。贵阳好好发展自己,先壮大自己再说其它😹


数字货币观察者


贵阳?有点掉架子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